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拔尖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拔尖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3 11:4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拔尖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小语和小文相约探访了古生物博物馆,在古生物博物馆中,小语收集到以下资料,请你帮助小语完善资料。(10分)
[资料一]马门溪龙身体bèn zhòng( ),行动chí dùn ( )。后来,一些猎食性恐龙向鸟类演化:身体轻盈,脑颅膨(pén péng)大,行动敏捷(jíjié),前肢越来越长,能像 niǎo yì( )一样拍打。
[资料二]松脂(zhī zhǐ)球被mái zài( )地下,变成了琥珀(bó pò),我们可以根据里面的苍蝇和蜘蛛推测当时发生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资料三]随着技术的进步,纳米成像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古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帮助科学家揭示生命演化的奥秘。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2.小语有些词语不会写,请你根据拼音帮他写出相应的词语吧。(4分)
3.资料三中的“纳”在词典中的解释:①收进来;放进来。②接受。③享受。④交付。⑤缝纫方法。请给下面的“纳”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4分)
采纳( ) 纳鞋底( ) 纳税( ) 纳凉( )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全是多音字的一组是(2分) ( )
A.拭 乒 鹏 B.扎 辟 灶 C.率 着 划 D.刷 碑 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请把电脑桌面整理一下,文件太多了,电脑很卡顿。
有什么问题我们最好摆到桌面上来谈。
B.人类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克隆技术能用于培育家畜的新品种。
C.我对海底充满了好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感受潜水的滋味。
在我们班的家长群里,有一些家长一直处于潜水状态,从不发言。
D.这所学校的硬件设施很好,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企业在厂房建设等硬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2分) ( )
A.杏仁桉高度可达150米,相当于50层楼那么高。
B.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C.这艘轻型航空母舰长约170米,重约2万吨。
D.太平洋的面积比北冰洋大十四倍。
4.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作者描写那块琥珀的详细特征,是因为这些特征是科学家进行推测、想象的依据。
B.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所有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C.“什么是纳米技术呢 这得从纳米说起……”课文通过问句引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
D.《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
5.结合下面的读书笔记,推测阳阳读的这本书是(2分) ( )
A.《十万个为什么》 B.《灰尘的旅行》
C.《看看我们的地球》 D.《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6.关于说新闻,在班上集体交流时,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是(2分) ( )
A.让每个人轮流把自己搜集到的新闻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来。
B.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了让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先采取小组内交流的方式,然后每组选出说的新闻最有趣、最有新意的人在班上说。
C.为了体现公平性,可由老师或班长随机点名上台说。
D.说新闻时,不需要根据搜集的材料来说,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春天的景色迷人。一簇盛开的无主桃花,美艳缤纷,让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这样的情景让你想起《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 ,
四、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22分)
探索的眼睛看未来
[材料一] 机器人的发展
①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传说春秋时期,鲁班制造木鸟,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发明的“记里鼓车”是用来计算里程的机械,车行一里击鼓一下,车行十里击锅一下。三国时期,诸葛亮创造出运送物资的“木牛流马”,可称为我国最早的陆地军用机器人。
③ 1968年,世界第一台智能移动机器人诞生。它带有视觉传感器,会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物品。
④2010年以后,伴随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突破,具有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决策能力的智能机器人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⑤2018年,浙江大学的机器人研发团队发布了名为“绝影”的四足机器人。“绝影”具有反应快、姿态稳、定位准的特性,对复杂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望在安防、侦查、救灾等实际场景中进行应用,这对我国机器人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材料二] 体感机器人
① 我们在中国科技馆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展厅,不仅能看到新奇的机器人表演,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还能体验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
② 只见一个体感机器人矗立在平台中央。卓越的图像识别技术能让他分辨出你的性别和穿着,并幽默地与你交谈。他还是体感技术和机器人控制技术巧妙结合的产物,若你站在他面前挥手打招呼,他会惟妙惟肖地模仿你。不用触摸任何机关,也不用出声发出指令,仅仅通过身体动作,就能隔空操控他,交互结束后还会对你的动作进行点评哟!
③ 未来,机器人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仿生,功能也会越来越多样化。未来,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人机共融的新时代。你期待吗 (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1.小语在阅读材料一的时候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人类对机器人的梦想和追求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请你帮他梳理图表,解决这个问题。(5分)
2.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分)
(1)“木牛流马”是我国最早的水陆两用机器人。 ( )
(2)文中加点的“三千多年”说明人类研究机器人的历史很久了。 ( )
(3)体感机器人不仅可以与人类交谈,还可以模仿人类动作。 ( )
3.阅读材料二,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1)体感机器人能分辨出你的性别和穿着,是因为他具备 技术。(2分)
(2)在文中形容体感机器人模仿人类动作非常像的词语是“ ”,这是因为他是由 技术和 技术结合制造的。(6分)
4.读完材料后,大家提出了问题,请你展开想象写出问题的答案。(3分)
问题:你想发明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 它能帮你做些什么
答案: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2分)
硬核技术助“嫦娥六号”“翩然落广寒”
张 蕾
“嫦娥六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再次上演“翩然落广寒”的精彩一幕。这标志着“嫦娥六号”向着“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目标又迈进了关键一步。
自主控制高可靠 避障技术更成熟
GNC 系统,是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简称,它就好比“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落月过程中的“驾驶员”,在落月过程中完成“飞行轨迹控制”“安全着陆点选择”和“精准控制”三项核心任务。
在落月过程中,“嫦娥六号”将再次展现特有的“粗精接力避障”技术:“粗避障”是在GNC 系统的智能自主操控下,组合体对预定着陆区域拍照分析,选择着陆区域;“精避障”是在距离月面更近的预定高度时,组合体开始实施关键的短暂悬停,再次对月面进行拍照,精确避开障碍,选定最终落点。
鹊桥通信再提速 月背对话实时通
落月时,地面控制中心和“嫦娥六号”探测器间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信息传输由“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完成,并首次使用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
大家好!我就是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鹄桥二号”可以在这里开展两段式工作。首先,在周期为 24小时的环月大椭圍冻结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为月球背面“挖土”的“嫦娥六号”提供中继服务。而后,变轨进入周期为12 小时的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这不仅提高了“鹊桥二号”通信速率和通信覆盖能力,还可以节省燃料,有利于在轨道上长期驻留。
此外,研制团队还将“鹊桥二号”中继星前向链路和返向链路的最高码速率提高了近10倍,对地数据传输链路的最高码速率提高了近百倍,数据传输通道提高到了最多10路,使得大量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
“泊车雷达”测距精 “纤纤美腿”着陆稳
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就像安装在着陆器上的“泊车雷达”,能帮助组合体实现月背软着陆。它能细致测量各项数据并传递精确信息,准确判断着陆点和降落速度,确保“嫦娥六号”控制身姿顺利“泊车”。
软着陆月背前,组合体还要经受“最后一落”的冲击。这时,4条“纤纤美腿”就开始工作了。它们的学名叫“着陆缓冲机构”。每条着陆腿由1个主腿、2个副腿和1个足垫组成。其中,主副腿协同工作,以便着陆时安全地支撑住探测器的身体,并传递、吸收各种冲击力;足垫则能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
(选自2024 年6 月 3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嫦娥六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这标志着人类(2分) ( )
A.首次拍到月球照片
B.首次实施无人月面取样
C.离“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目标又近了一步
D.首次着陆月球正面
2.短文中出现了不少科技术语,如“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着陆缓冲机构”,为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用了熟悉事物来形容。请你选择文中一个科技术语(除“GNC系统”),照样子制作术语卡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它。(4分)
等核心任务。
3.阅读短文,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4分)
不懂的问题 “嫦娥六号”特有的“粗精接力避障”技术是什么
我能联系短文简要回答
我还会提出问题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0分)
(1)“嫦娥六号”通过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与地球进行通信。 ( )
(2)文中画“ ”的句子用上“10倍”“百倍”“10路”等数据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鹊桥二号”中继星通信提速明显,使大量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 ( )
(3)在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鹊桥二号”可以开展两段式工作,这不仅可以提高通信速率和通信覆盖能力,还可以节省燃料,有利于它在轨道上长期驻留。 ( )
(4)着陆缓冲机构能让“嫦娥六号”着陆更稳,副腿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 )
(5)这些硬核设计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智慧与力量。 ( )
5.文文对“探月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推荐她阅读(2分) ( )
A.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 B.王一梅《鼹鼠的月亮河》
C.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D.胡平《跨越千年飞天梦:嫦娥探月工程》
六、习作。(30分)
科技改变生活,一项项伟大的发明把人们曾经的奇思妙想变成了现实。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 桌椅、黑板等会有哪些奇妙的功能 请围绕“校园小发明”展开想象,写下你的奇思妙想,把它介绍给大家吧!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围绕校园生活,写一件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写清楚发明的东西的样子和功能;③不少于35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第二单元拔尖测评
一、 1. péng jié zhī pò
2.笨重 迟钝 鸟翼 埋在
3.② ⑤ ④ ③
二、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4.答案B5.答案A6.答案B
三、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四、答案1.(1)第一台智能移动机器人
(2)名为"绝影"的四足机器人
(3)计算里程
(4)运送物资
(5)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物品
2.(1)× (2) (3)
3.(1)图像识别
(2)惟妙惟肖 体感 机器人控制
4.示例:我想发明一个"守护健康"机器人。 它能够实时监测我的身体状况,提醒我按时锻炼、合理饮食和休息。当我身体不适时,它能迅速诊断病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五、答案 1. C
2.示例: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 泊车雷达 能细致测量各项数据并传递精确信息,准确判断着陆点和降落速度,帮助组合体实现月背软着陆。
3."粗避障"是在GNC 系统的操控下,组合体对预定着陆区域拍照分析,选择着陆区域;"精避障"是在距离月面更近的预定高度时,组合体短暂悬停,再次对月面进行拍照,精确避开障碍,选定最终落点。 示例:"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作用是什么
4.(1)× (2) √ (3) √ (4)× (5)√
5. D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