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第21课 外国诗两首
【教学目标要求】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蕴含的哲理。
3.对比这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和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课文,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比较两首诗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过程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初读本诗,检查自学效果 1.作者简介和背景 (1)作者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2)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西波娃的女儿姬姬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未来,正义必胜。 2.词语解读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怀恋:怀念。 二、精读本诗,探究下列问题 1.诗歌的两节各写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第一节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节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明确:“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道出人生体验中极为普遍的一种感觉。诗人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体验应该丰富多彩、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有利于把握人生。 3.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 明确: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要正确对待挫折,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4.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三、背诵本诗 【拓展延伸,博闻强技】 ☆☆☆朗读宫玺的诗《假如你欺骗了生活》,领悟其中的哲理。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 且慢,生活并没有到此为止 有一天,它会教你向它认错 大地的心是诚实的 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 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才会有无悔的付出无愧的收获 简评:宫玺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获得启迪,写下了这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欺骗”是指生活带给我们的挫折与劫难,而本诗中的“欺骗”则是指你对生活的不负责任。诗人想以此劝告人们:要想有无愧的收获,就必须“诚实”地面对生活。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课后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语文练习册本课部分 第二课时( 学习《未选择的路》)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 1.概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内容。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该怎么办?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初读本诗,检查自学效果 简介作者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利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在晚年成为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2.解读词语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幽寂:幽静寂寞。 二、精读本诗,探究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这是一种象征手法。 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一节,写诗人面对岔路,准备选择。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荒僻却诱人的道路。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 3.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 明确: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以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的思索,所以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4.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人生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三、比较探究 1.两首诗在表现出的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未选择的路》运用象征(用许多具体的形象来阐释哲理)。 2.两首诗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明确:《假》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对人生;而《未》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四、背诵本诗 【拓展延伸,博闻强技】 ☆☆☆朗读汪国真的《生活》一诗,谈谈你的体会。 你接受了幸福 你赢得了一步 也就接受了痛苦 也就失去了一步 你选择了清醒 你拥抱了晨钟 也就选择了糊涂 怎么可能拒绝暮鼓 你征服了别人 也就被别人征服 提示:汪国真的《生活》一诗告诉我们:生活让我们学会了不计较得失,但更多的是教会我们一种在得失之间做出选择的能力。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学习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认识与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困境,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尤其在我们初涉世事的年纪,这两首诗教给我们的道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所以说,读诗,使人增长智慧,使人陶冶情操。希望同学们多读好诗,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更理智,更坚强,更乐观;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圆满,更精彩! 【课后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语文练习册本课剩余作业(弱差生不做课外阅读题)。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查阅资料,积累知识。 朗读本诗,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查阅资料,积累知识。 朗读本诗,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掌握角度,逐一比较。 朗读此诗,体会哲理,与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