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25.带上她的眼睛 同步探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25.带上她的眼睛 同步探究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3 10:5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春季)第25课 带上她的眼睛
【教学目标要求】
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
2.了解科幻小说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浏览课文,明确小说主要内容及人物的精神品质。
2.了解科幻小说特点,学习本文伏笔与照应的写法。
【教学过程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字音。 点缀(zhuì)   漫步(màn)   迟钝(dùn)   闲暇(xiá) 凸现( tū ) 拍摄(shè) 蔚蓝(wèi) 心有灵犀(xī) 2.词义。 迟钝: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闲暇: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不期而至: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3.简介科幻小说。 (课件出示)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概述故事。 人类使用地航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航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 第一部分: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开端) 第二部分:草原游我与她感受迥异。(发展) 第三部分:她因飞船出事被困地心。(高潮) 第四部分:我感受她的歌声与话语。(结局) 2.归纳中心。 通过写小姑娘深陷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感性地了解地球的故事,歌颂了乐观、敬业、为了科学而不怕献身的精神。 二、细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明确:“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2.第13段: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明确:是的。她深陷地心与世隔绝,无法接触大自然;一旦通过“眼睛”看到小花、闻到花香、触到溪水,就惊喜万分。 3.第24段:“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 “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如何理解“我”精神上的变化? ①“种子”指那次旅行看到的情景对“我”精神方面的影响:我已开始感受自然界的诗意。作用是对前面所写的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棵草籽的引申,暗示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②“我”由辽阔的草原、蓝天、白云到楼房密集的城市,满眼都是灰色的,由心情放松转而到忙碌的工作中,所以精神上发生了些变化。 4.第44段: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明确:可以看出小姑娘的坚强性格、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5.第45段:地球怎么变透明了呢? 明确:是小姑娘精神的光芒穿透了6300公里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球照耀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6.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找出文中的多处伏笔与照应。 第12段用“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埋下伏笔,第37段用“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来照应。 第15段用“热,热得像……地狱”埋下伏笔,第37段用“飞船被裹在6 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 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来照应。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联系上下文,简要说说你对小说第23段中“她”的一悲一喜的理解。 答:“悲”是因为再也不能看到渴望已久的草原日出美丽景象;“喜”是因为意外地听到了草原鸟儿的鸣叫,感受了到了生命的力量,这将成为自己日后的美好回忆。 2.第10/11段:作者为什么不在此处直接交待“她”被困地心的事实 答:使得小说情节有波澜,并突显“她”此时的异常表现,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巧设悬念,激发读者对“她”的生存状态的探究兴趣。 3.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一是生活态度,一是科学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小说的主题是歌颂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小说主要写了困入地心的女宇航员借助“眼睛”细腻而热切地感受草原景物之美的经过,以及她会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而坚持生活、工作下去的留言,还有对“我”生活态度的影响,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个主题。 示例二:主题是歌颂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小说主要写了一位年轻的女宇航员在完成一项科研任务时困入地心,在借助“眼睛”感受草原景物之美之后,她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而坚持工作,以期待为可能到达的后来者留下宝贵的资料。这些内容充分地体现了这个主题。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生总结 提示:归纳生字新词、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写作特点。 2.教师补充 要务:补充学生遗漏的知识点,并强调本课的学习重点。 【课后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语文练习册本课作业(弱差生不做课外阅读题)。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