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3.列夫托尔斯泰 同步探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3.列夫托尔斯泰 同步探究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3 10:5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春季)第3课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2.学习文中的肖像描写,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1.勾画细腻刻画人物的语句,掌握抑扬顿挫的写法。
2.收集资料,深入了解人物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方法】
导学过程 导学方法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我的检测: (1)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伟大的悲剧》《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传记《罗曼·罗兰》《三位大师》等。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黝黑(yǒu) 滞留(zhì) 颔首低眉(hàn) 鹤立鸡群(hè) 尴尬(gān) 犀利(xī) 黯然失色(àn) 广袤无垠(mào) 禁锢(gù) 粗糙(cāo) 正襟危坐(jīn) 诚惶诚恐(huáng) 蒙昧(mèi) 愚钝(dùn) 藏污纳垢(gòu) 器宇轩昂(xuān) (3)仿写句子。 【例句】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帮酒徒鬼混;既有可能在市场上卖面包,也有可能披着大主教的法衣,举起十字架从跪地的教徒的头上掠过。 【仿句】 2.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5段)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抑) 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 第2段,主要描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 第3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写其面容表情。 第4段,写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第5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第二部分(第6~9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扬) 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阅读课文第6、7段,完成下列各题。(多媒体展示) 给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锃亮(zèng) 甲胄(zhòu) 粲然(càn) 盎然(àng) 如何理解“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一句? 答: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 3.选文第二段结尾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2分) 答:干脆有力,耐人寻味,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迁移】 完成语文练习册本课基础题。 第二课时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 1.我的检测:听写生词。 2.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问题探究 1.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托尔斯泰面部……而已。”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2.第2段:为何用“低矮的陋屋”来比喻外貌? 明确:为了突出托尔斯泰外貌平庸甚至丑陋,和普通人一样,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中的普通一员;重要的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3.第3段:为什么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明确: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比较,突出托尔斯泰平民化、劳动者的形象。 4.1~4段:三次出现“天才灵魂”,作者为什么再三强调这一点? 明确:因为“天才灵魂”是作者所要歌颂的托尔斯泰的品质,并以此为贯穿全文的主线。 5.第9段:“看透事物本质”,却会失去幸福。这如何理解? 明确:托尔斯泰看透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看透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根源,并用尽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痛苦的。 二、语言品味 1.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明确:托尔斯泰观察全面,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明确:形象地写出其目光敏锐、观察生活具体而全面,他的作品准确反映了社会生活。 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托尔斯泰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 2.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的句子,仔细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明确:1、2段描写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运用夸张,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多媒体出示下列各题,学生独立、快速完成。 1.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下面画上“ ”。 (1)(托尔斯泰的)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漆黑 乌黑 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2)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保留 滞留 残留)着愚钝和压抑。 2.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D )   金华火腿皮薄骨细,腿心饱满,精中夹肥, ① ;瘦肉细嫩, ② ;肥肉透明, ③ ;咸淡适中,鲜美可口;芳香浓烈,滋味清醇;形似竹叶, ④ 。  A.①大方雅致 ②亮若水晶 ③红似玫瑰 ④油而不腻  B.①红似玫瑰 ②大方雅致 ③油而不腻 ④亮若水晶 C.①亮若水晶 ②油而不腻 ③大方雅致 ④红似玫瑰  D.①油而不腻 ②红似玫瑰 ③亮若水晶 ④大方雅致 3.阅读课文第8段,完成下列各题。 (1)如何理解文中第⑤句中“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和“最阴暗的灵魂深处”? 答:说明托尔斯泰既看到了一些品德高尚人的内心,也看到了一些道德败坏者的内心。 (2)第⑩句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比喻;说明托尔斯泰的眼睛很敏感、锐利,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的深度和广度。 (3)本段从托尔斯泰的眼睛的哪几个特点而写的? 答:有威力,精确无误,敏感,锐利。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学习收获 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语文练习册本课提高题(弱差生不做课外阅读题)。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粗读课文,把握段意。 你做他评,共同提高。 一二大组,探究内容;三四大组,品味语言。思考在前,发言在后。 独立解决,达成目标: 基础训练,巩固知识;阅读训练,提高能力。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