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练习):专题4 王安石变法 (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练习):专题4 王安石变法 (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9 15:09:11

文档简介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
一、选择题
1.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
A.行政权改革——机构重叠——财政困难
B.财政权改革——机构臃肿——财政困难
C.军权改革——兵将不识——战斗力削弱
D.军权改革——藩镇消失——外部威胁解除
解析:藩镇消失与外部威胁解除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D
2.北宋中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政府却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其原因不包括(  )
A.每年送给辽、西夏“岁币”
B.地主采取各种手段隐瞒田产
C.冗官、冗兵导致财政困难
D.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解析:北宋政府的财政困难主要是由地主隐瞒田产、北宋向辽、西夏输纳“岁币”及“冗官”“冗兵”导致财政开支浩大等原因造成的。D项是北宋财政困难的结果,而非原因。
答案:D
3.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
B.地主兼并土地,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C.采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机构臃肿
D.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巨大
答案:C
4.北宋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解析:北宋统治者认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和财产是为国家守财,可以便于筹集军费,所以选C项。
答案:C
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这段话反映的是(  )
A.北宋与辽的友好往来 B.北宋向契丹送“岁币”
C.宋辽之间的贸易往来 D.北宋要辽交纳贡金
解析:由“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可以断定,此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北宋统治者通过签订屈辱的盟约,向契丹送“岁币”,以换得暂时的安定。
答案:B
6.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  )
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
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
解析:“三冗”局面的出现导致国家积贫积弱,财政入不敷出,这从反面证明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A、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以偏概全。
答案:B
7.《梦溪笔谈》记载:“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馑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又召诸佛寺主守,谕之曰:‘今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B.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解析:从材料中“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可以看出,范仲淹采取的救灾措施是直接救济;从“今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可以看出其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答案:B
8.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其中心措施就是整顿吏治。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所以此民谣广为流传。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年代
收入(贯)
支出(贯)
真宗天禧末年(1021年)
15 085万余
12 677万余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12 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 613万余
12 034万余
材料二 由于宋初制度的针对性过强,“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制定时主要从消极方面考虑,尽量预想可能导致动乱的各种因素,加以事先防范,而并非从积极方面考虑使国家机器如何最有效、最合理地发挥作用。久之旧弊虽防,新弊渐生,积重难返,国势不振,出现了严重的统治危机,则又非宋初君臣始料所及。
北宋禁军数量示意图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概括北宋初年“旧弊虽防,新弊渐生”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1)现象:北宋政府财政收入逐年减少,支出却很大,到11世纪中期,支出超过收入,出现财政危机。原因: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财政支出大增,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地主兼并土地,隐产逃税,农民贫困破产,政府赋税收入减少。
(2)旧弊虽防:为防止藩镇割据,宋太祖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新弊渐生:北宋不断扩充军队数量,军费开支浩大,造成“冗兵”“冗费”问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中期的著名官员)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冠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材料三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依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说明赵翼、范仲淹、王安石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夷狄”和“寇盗”各指什么人?据此说明范仲淹的基本立场。
解析:本题以北宋中期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考查点,以材料为依托,考查解读信息、运用知识来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矛盾尖锐、积贫积弱的局面。由于立场不同,人的观点有所差异。
参考答案:(1)赵翼提出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弊端;范仲淹则指出北宋官僚机构庞大、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王安石认为北宋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国家财政困难。
(2)“夷狄”指辽和西夏;“寇盗”指起来反抗的农民。范仲淹站在汉族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北宋统治阶级的利益。
课件16张PPT。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一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积贫——严重的财政危机
(1)原因: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2)表现:①冗兵:政府荒年募兵,把流民编入军队,在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军队;②冗官:一职多官,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大量授予官职,官僚机构庞大;③冗费:冗官、冗兵之费激增,政府大兴土木,向辽和西夏交纳岁币,造成财政危机。
2.积弱——严重的边患危机
(1)原因:政府军事部署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集中军权,造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官僚机构重叠,互相牵制,效率低下。
(2)表现:北宋在与辽、西夏的作战中败多胜少,签订盟约以求苟安,形成积弱局面。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一3.阶级矛盾激化——严重的政治危机
(1)原因:政府纵容土地兼并,大量土地被官僚和豪强地主兼并,他们拼命压榨农民。
(2)表现:各地农民、士兵纷纷起义。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一预习交流1
下图反映了北宋中期哪一矛盾比较突出?北宋为解决这一矛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结果如何?
北宋形势示意图
提示:(1)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2)与辽、西夏间发生战争,最后议和,每年送给它们大量的“岁币”。
(3)结果:冗费增加,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加剧了统治危机。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一二、北宋改革的序幕——庆历新政
1.背景:北宋与西夏的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迅速加深,范仲淹等大臣纷纷要求改革。
2.方案:《答手诏条陈十事》。
3.推行:宋仁宗任用范仲淹等人进行以整顿吏治为中心问题的改革。
4.结果:因遭到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而失败。
5.意义: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
预习交流2
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最终是以失败收场,对你有何启示?
提示:(1)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并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动员。
(2)改革者要树立坚定的信心,改革才能取得成功。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激化:①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②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③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争执引发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立后,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大批官吏因循苟且,侈靡腐化,互相牵制,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不强,国力衰退,导致积弱局面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又造成了积贫局面形成。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庆历新政失败,但为王安石革新除弊、变法改革铺平了道路。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承平浸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
——《宋史》卷173
材料二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如一伙,天下祸患,岂不可忧?
——《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00
材料三 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则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欧阳文忠公文集》卷59
材料四 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恐财匮力殚,虏乘吾敝,将无从而制也。
——《张载集边议》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盗贼”指什么人?试从材料一中找出“盗贼”日多的原因。
(2)材料三中北宋政府为预防“盗贼”产生而采取了什么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
(3)结合材料四,分析这种政策会导致什么后果。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解析:第(1)问要结合欧阳修的阶级立场展开分析;第(2)问要紧密结合材料并且联系“盗贼”产生的主要原因组织答案;第(3)问要注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提示:(1)揭竿而起的人民群众。“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即官僚地主兼并土地。
(2)“荒年募兵”政策。不能。因为农民奋起反抗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被兼并,失去生活来源,募兵养兵只能暂时缓和矛盾。
(3)军费开支大,国家财政困难,无力抵御少数民族进攻。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宋史》卷二八四
材料二 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治;盗贼者,心腹之疾深可忧。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冗官”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冗官”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后果?
(2)结合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材料三,你认为哪则材料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
提示:(1)原因:分化事权、一职多官政策;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授官的规模扩大。后果:大批官员相互牵制,行政效率低下;形成日益庞大的官僚机构,官费开支浩大,造成财政困难。
(2)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官僚机构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3)北宋中期发生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和以理财为中心的王安石变法。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名师点津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
1.新政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2.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了新法。
3.改革措施太激进,规模太大,脱离了实际。
4.改革者没有做必要的、充分的思想动员,改革的配套措施不到位。
5.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史料一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解读:北宋时期实行一职多官制,又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大量授予官职,因而使得官僚机构膨胀,官俸激增,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史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解读:宋初,为革除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朝廷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地方兵弱财困,最终导致“靖康之祸”的发生。二 王安石变法
一、选择题
1.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
A.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
解析:题干关键信息是“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市易法是在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故选D项。
答案:D
2.“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王安石这一变法措施的作用不包括(  )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给予了农民人身自由
D.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解析:募役法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从而限制了他们的特权。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农民对地主有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
3.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解决“生产少”的问题,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正确。
答案:B
4.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后“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措施主要有(  )
①农田水利法 ②保甲法和保马法 ③市易法和均输法 ④改革科举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王安石变法使北宋初步改变了积贫的局面,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大增加,故应围绕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进行判断,②④所述不符合题意。
答案:B
5.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解析:C项中“否定”的说法不正确;B、D两项中的“私人办学”“地方教育”均不符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答案:A
6.假如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考中(  )
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
答案:C
7.王安石变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品评的话题。请看下面这两幅漫画,从中你能得出的信息是(  )
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②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失当的问题 ③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图1反映出官僚、地主对变法的反对和抵制态度以及变法过程中出现用人失当的问题,图2反映出新法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但是,这些问题都不能从根本上否定王安石变法。变法针对时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答案:A
8.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实现富国强兵是其基本出发点
B.其改革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C.改革彻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D.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解析: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其变法措施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由于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但并未彻底解除社会危机。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诟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祺《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徙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违限,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措施:青苗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措施、目的及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田制不立……视古为薄”“方量毕……定税则”,可知该法令为方田均税法,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2)问表现结合宋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信息,成败得失由时代背景及改革目的两个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
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
(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
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
课件16张PPT。二 王安石变法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一一、主要内容
1.富国之法
(1)均输法:
①内容:规定征购督运各地供应京城物资的发运使,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
②作用: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较好配合,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多。
(2)市易法:
①内容:由朝廷出资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滞销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
②作用: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了政府的收入。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一(3)青苗法:
①内容:各州县在每年青黄不接时分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户,加收20%利息。
②作用:使农户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收入了大量利息。
(4)募役法:
①内容: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
②作用:使原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
(5)农田水利法:
①内容: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按照户等分派。
②作用: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大量薄地变成良田。
(6)方田均税法:
①内容:清丈土地,根据土地肥瘠交纳赋税。
②作用:清丈出的征税田占当时纳税土地的半数。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一2.强兵之法
(1)将兵法:
①内容:精减裁并禁军,淘汰老弱;选拔有经验的人担任将官负责训练军队。
②作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保甲法:
①内容:各地农户组织起来,编为保丁。保丁练习技艺,夜间值班巡查,维持治安。
②作用:各地壮丁受到了军事训练,政府的财政负担有所减轻。
(3)保马法:
①内容:废掉牧马监,推行民户代养官马的办法。
②作用:节约了政府的开支,降低了马匹的死亡率。
(4)军器监:
①内容:在开封城内设置军器监,专门管理武器的制造。
②作用:军器的制造逐步改善,且数量增多。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一3.育才之法
(1)科举改革: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改以经义策论取士。
(2)改革学校制度:
①目的:统一思想,造就改革派人才。
②内容:撰注《诗义》《书义》《周礼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
③作用:使王安石的革新思想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预习交流1
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是开源而不节流。他制定这一指导思想的依据是什么?为实践这一思想,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王安石认为,北宋社会贫弱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劳动力受限,不能与生产资料有效地结合,从而不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实践这一思想,他推出了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改革措施。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一二、变法的结局
1.变法的成就
(1)积贫局面的改善: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扩大;社会呈现出繁荣景象。
(2)积弱局面的改善:变法中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局面。
2.变法的局限性:在指导思想上,变法谋求开辟财源,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新法的实行也过于急进。
3.结局:由于旧官僚群起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被废除。
预习交流2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提示: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都是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都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
1.进步性:(1)通过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局限性:(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当政者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但改革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土地兼并的问题只能加以调节、限制,不可能彻底解决,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人民的反对。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
材料二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三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
甲:青苗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
乙: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卓越的改革家”。
(2)材料二从哪些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评价?
(3)你同意材料三中甲、乙哪种说法?试述你的理由。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解析:第(1)问从北宋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王安石的个人品质两方面作答。第(2)问依据材料中“解放生产力”“积极作用”等可得出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和对历史的贡献的角度进行了评价。第(3)问依据所学进行正确的判断,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1)北宋中期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为人正直、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
(2)从生产力的角度和对历史的贡献的角度。
(3)同意甲:青苗法在打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发展等方面对人民有利。
同意乙:青苗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变成了变相的苛政。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主要是他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他的所谓“新法”,要将财政税收大规模地商业化。他与司马光争论时,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这也是时下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只是执行于11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自己也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但问题是,他的一系列从良好愿望出发的变法政策,在传达到下面之后,在下级官吏执行时却完全走了样。比如青苗法,本是一种考虑到农民利益的低息贷款,最初设定的利息是二分,但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最后贷款农民要返还的利息,竟达到原先设定的三十五倍,加起来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于是逼得农民宁肯去借高利贷,也不向政府贷款。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为达到“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黄仁宇为什么在肯定这种思想的同时,又认为这种理论在11世纪不合实际?
(2)材料二在哪些方面肯定了王安石?根据材料,分析青苗法最终无法实施的原因。
提示:(1)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肯定原因:采用的方法是商业化的办法,不增加人民负担,却能增加财富。不合实际的原因: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2)肯定:王安石的出发点、个人品行、青苗法的做法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失败原因:未能考虑到下级官吏层层盘剥与农民的具体情况。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名师点津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1.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其激烈反对。
2.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加重了百姓负担,引起民众的不满。
3.变法内容偏重于理财富国,有些改革措施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4.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史料一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王安石传》
解读: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保证了农业生产,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收入。
史料二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王安石
解读:王安石实行保甲法,并将其与募兵制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地方治安,另一方面促进了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也节省了军费开支。课件6张PPT。专题整合提升一、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1.性质
地主阶级针对危机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2.积极性
(1)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同时,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有效地解决了冗兵问题。
(3)在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思想解放,造就学以致用的人才。
总之,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局限性
(1)改革是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可能改变封建社会固有的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结果失败了。
(2)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二、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三、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专题四过关检测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史》记载:“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两陲,费累百万。”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北宋朝廷的财政负担逐渐加重
B.辽、西夏与宋朝的边境贸易增多
C.战争增多使北宋军队数量大增
D.宋仁宗已下定决心进行财政改革
解析:宋仁宗时期由于支付辽和西夏的“岁币”以及在边境驻扎军队造成国家财政开支越来越大。
答案:A
2.《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
B.政府纵容土地兼并
C.混乱不休,人民破产
D.佛教寺院强占良田
解析:北宋政府实行纵容土地兼并的政策,认为富人兼并土地是为国守财,从而导致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造成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日益激化。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兼并带来的后果。
答案:B
3.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答案:C
4.右图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形象图,对此图造成的影响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达到了“强干弱枝”的目的
B.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C.导致了“三冗”现象的出现,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D.彻底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达到了长治久安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但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端也是实际情况,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据史书记载,宋军“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伎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习以成风,纵为骄惰”。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宋朝治军注重兵员的素质
B.宋朝军队的作风懒散
C.宋代存在严重的冗兵现象
D.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
解析:由材料中的“嬉游”“绣画”“骄惰”可知宋军素质低下,故选A项。
答案:A
6.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C.加重了财政负担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解析:本题考查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A项说法错误,宋代官制的设置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材料所述是官制,与科举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选C项。
答案:C
7.王安石变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多后,官员向宋神宗汇报说,地方治安大有好转,“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主要体现了王安石哪项变法措施的作用 (  )
A.均输法 B.市易法 C.保马法 D.保甲法
答案:D
8.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以上问题,他变法时采取的措施有(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题干诗中的意思是要解决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方田均税法主要是针对官僚地主的措施。
答案:A
9.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①②④均符合“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的指导思想;③是唐代的措施,应排除。
答案:D
10.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  )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解析: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损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项限制了高利贷的盘剥,B项是为保证物资需求和供应而设,C项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项限制了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1.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  )
①这是利用封建政权干预经济 ②它限制了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市易务,出钱购买滞销货物,这体现了封建政权对经济的干预,限制和打击了大商人囤积居奇,对市场进行操纵,起到了稳定市场和增加政府收入的作用。故选D项。
答案:D
12.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 (  )
A.保甲法 B.均输法
C.农田水利法 D.募役法
解析:A项是强兵之法;B项使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较好的配合;C项主要是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以促进农业的发展;D项是指向应服役而不去服役的人征收免役钱,这样,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即“农时不夺”,所以选D项。
答案:D
13.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兴国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兴国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兴国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兴国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解析:由“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可知,王安石认为任用贤才是兴国关键,但是在变法过程中出现用人不当的现象,成为变法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
答案:B
14.木兰陂(下图)为北宋时期建筑的古堰,位于福建莆田木兰山下,是现存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它的修建不仅抵御了海潮,同时灌溉了大片农田。这一成就的取得与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相关(  )
木兰陂
A.青苗法 B.方田均税法
C.农田水利法 D.募役法
解析:木兰陂是王安石变法中实施农田水利法的重要体现。
答案:C
15.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积贫——富国之法
B.积弱——强兵之法
C.三冗——取士之法
D.保证时间——募役法
解析:结合变法的内容及影响可知A、B、D三项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三冗”造成积贫积弱局面,而取士之法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以保证变法顺利进行。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16.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  )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军事措施。保甲法的实行,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而且“寓兵于农”,可以起到“御外、节支”的作用。
答案:A
17.从推进改革的角度看,王安石变更科举制及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  )
①营造社会舆论 ②造就改革派人才 ③统一思想认识 ④完善太学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王安石变更科举制是为了统一思想,造就改革派人才;整顿太学是为了占领变法的舆论阵地,并非是为了完善太学制度。
答案:A
18.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解析:王安石认为旧有的科举考试主要侧重于文字雕琢和词句记诵,这不利于培养实用人才,因而改试经义策论,B项正确。
答案:B
19.“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  )
①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 ③给北宋的统治带来了一定的转机 ④目的都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但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
答案:B
20.纵观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成败的两种结局,可以得到的认识有(  )
①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②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到保留和维持 ③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用人得当 ④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就食诸郡,可以舒漕挽之急……犹人之血脉,不及则枯,聚则疽,分使就食,亦血脉流通之势也。
——王安石
材料二 盖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民力,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
——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制》
材料三 熙宁变法中“择术”与“理财”的结合作为“内圣外王”在现实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儒学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与转折。
——《论王安石“择术”与“理财”思想的统一:
王安石熙宁变法思想轨迹寻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的理财主张。这体现了王安石变法怎样的指导思想?(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均输法”和“市易法”的相关内容,指出王安石的理财政策。这种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8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王安石的“理财”观点体现了哪些儒家思想。(4分)
参考答案:(1)理财主张:节用、生财、流通。指导思想:开源节流。
(2)政策:国家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影响: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思想:义(仁);经世致用。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批评青苗法的执行……令“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后无力偿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则独偿数家所负”。……推行青苗法的提举官以多贷为有功,不问民之贫富,强行“抑配”,各级官吏则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与民争利,搞得“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
材料二 中国传统士大夫对聚敛之臣素所轻视,至于政府经商(均输、市易)、放利(青苗),更认为不成体统。……一般地主奸商,因奸利被夺,亦推波助澜,更增反对的声浪。……当时所有的名臣……或被告排斥,或自动求去。他(指王安石)全力提拔的吕惠卿却是暗中伤他、只求得保一己权位的奸人。
——《中华史纲》
材料三 (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夫笼天下之货而司以官吏……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然其果可行与否,犹未敢断言也。……现今之经济社会,惟有听其供求相调剂,而自至于平。所谓自由竞争者,实其不可动之原则也。……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苏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1)青苗法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青苗法为什么会招致社会议论和反对。(8分)
(2)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3)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青苗法有什么缺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这些言论的主要目的。(8分)
参考答案:(1)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原因: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富户为贫者担保,损害地主的利益;各级官吏强行摊派,徇私舞弊,增加农民的负担;统治集团内部认识不一;王安石用人不当。
(2)主要因素:改革要兼顾各方利益;执政者要廉洁奉公、团结一心;用人要德才兼备;措施落实要到位。
(3)缺陷:国家把持借贷,与民争利。
目的: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宣传维新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