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4 15:4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春夜



乡土情结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那么“诗仙”李白的乡土情结是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乡土情结。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青莲居士
诗仙
李杜
浪漫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 ,号
,又号“谪仙人”,是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
与杜甫并称为“ ”。
太白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小测一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初读诗歌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初读诗歌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写一写,练一练
“谁家玉笛暗飞声”
“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有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来引动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以释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品读诗歌
品读诗歌
散入春风满洛城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之切。
品读诗歌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诗歌主旨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中考链接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呢?我们一起来思考吧!
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主要是作者客居他乡,夜晚听到笛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学习完整首诗歌之后,我们回想一下当前那些坚守在抗疫一线人们,他们都离开了自己温暖的家或者家乡,坚守在岗位,任何一个信息都有可能触动他们内心深处想家的情怀。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他们,支持他们,祝福他们!希望他们平安,健康,快乐!
孩子们,本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每位同学学有所获!
文章的主旨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感悟诗情
这首诗紧扣一个“闻”字,写出了作者闻笛的感受,也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朋的感情,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我来总结:
全诗紧扣一个“闻”字,写出了作者闻笛的感受,也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主要是作者客居他乡,夜晚听到笛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学习完整首诗歌之后,我们回想一下当前那些坚守在抗疫一线人们,他们都离开了自己温暖的家或者家乡,坚守在岗位,任何一个信息都有可能触动他们内心深处想家的情怀。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他们,支持他们,祝福他们!希望他们平安,健康,快乐!
孩子们,本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每位同学学有所获!
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
2.整理出思乡的诗句,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