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部分 物质科学
第8讲 有机物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 简单的有机物
考点二 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考点三 有机合成材料
考点四 有机物的相关计算及推断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 简单的有机物
题型二 合成材料
题型三 有机物的简单计算
题型四 有机物化学式判定的实验
05分层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考查频次 命题预测
质量与密度 了解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有机物(如淀粉、脂肪、蛋白质、天然气、石油、煤、塑料、橡胶、纤维等),知道它们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以及对经济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4年考查3分 1.有机燃料的命题点有:①有机化合物的含义;②有机燃料甲烷、乙烯、丁烷等物质的性质与燃烧方程式;③为止有机物系类的规律总结等,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 2.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的命题点有:①生物体内重要的几种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代谢及其反应;②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③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物质的鉴别等,命题时常常以组合型的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出现. 3.有机合成材料命题点有:①三大合成材料的性能及其相关反应;②白色污染与塑料;③有机物与工农业及环保之间的关系等.多在选择题和和信息型的填空题中出现. 4.有机物计算与研究命题点有:①根据燃烧产物计算物质元素种类;②根据燃烧产物计算物质的化学式;③对陌生有机物的性质性能探究;④计算有机物中的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等,考试中多以陌生物质为背景计算,在选择题、填空题或探究题、计算题可以出现
考点一 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含碳的化合物( )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所有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并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如CO、CO2、H2CO3、CaCO3等,它们虽然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2.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 。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用作燃料供热。 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中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1)结构:1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
(2)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是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3)化学性质:甲烷具有 ,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生成 ,如图所示,烧杯内壁产生一层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前要 。在家庭中使用招气或天然气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3.丁烷
打火机内液体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4H10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丁烷。气态的丁烷经压缩后变成液态,灌装在容器中贮存,使用时经减压,使液态丁烷汽化。丁烷容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4H10 + 13O2 点燃 8CO2+ 10H2O。
4.乙炔
化学式为C2H2,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3 000 ℃以上的高温,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5O2点燃4CO2+2H2O
5.有机物特性
(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易挥发,易燃烧,不易导电等。所以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
(2)绝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3)许多有机物,如酒精、汽油、乙醚、苯、氯仿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如衣服沾上油渍时,常用汽油来清洗,就是利用这些有机物是很好的溶剂这一特性。
(2023秋 安吉县期中)《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这是对甲烷气体在湖泊沼泽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的化学式为C2H4
B.甲烷燃烧只生成水
C.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D.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被点燃时不可能会发生爆炸
(2024 宁波模拟)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五谷”中含有淀粉,其经消化后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B.“五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C.“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
D.“五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考点二 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
2.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 等
(1)糖类:是人体所需 的主要来源,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糖类由C、H、O元素组成。一些食物,如面包、面条、米饭等主要含有糖类物质,这些糖类物质在人体内水解后会生成葡萄糖。
(2)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 ,是 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蛋白质灼烧时,有 的气味,同时冒黑烟,而棉花纤维等非蛋白质类物质灼烧,有烧焦纸片的气味。
(3)脂肪:是生物体内 的物质,随时供人体代谢的需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脂肪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3.有机物的转化
食物中的有机物 人体中的有机物
下列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素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B.青少年长身体需要蛋白质,但成年人不长身体所以不需要蛋白质
C.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平时饮食中可以不考虑膳食纤维的摄入
D.同等质量的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最高,所以脂肪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所有预包装食品都要标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反式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下列有关上述规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重要原料
B.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钠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对人体没有任何作用
D.这项规定有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平衡地摄取营养物质
考点三 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三大合成材料: 。
1.塑料
(1)塑料的种类和用途
常见的塑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有机玻璃和电木塑料等。它们可以被制成薄膜、日用品、管道、塑料板材、泡沫包装材料、电器绝缘部件和外壳等。
(2)塑料的性能
优点:
①塑料具有可塑性,如果把它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就能熔化成黏稠状的液体,趁热把它注人不同的模具里,冷却后就会形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②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电器外壳大多用塑料制成。
③塑轻而结实且易加工,柔韧性高,用于制鞋底拖鞋凉鞋等。
④塑料绝热性能佳,常作保温器材的外壳。
⑤塑料一般不与化学物 质发生反应,常用于制造试剂瓶。
缺点: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
2.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化工产品等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制得的。不同品种的合成纤维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能,例如,聚酰胺纤维(锦纶)的耐磨性、聚酯纤维(涤纶)的挺括耐摺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的保暖性和良好手感。合成纤维因其具有特殊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航天器、飞机、火箭、导弹的绝缘材料特殊防护材料、增强材料以及人造心脏瓣膜外科缝线等。
3.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4.合成材料与环境污染
(1)有机合成材料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填埋作业是目前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办法,但混在垃圾中的塑料制品是一种不能 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废弃塑料,尤其是含氯塑料会严重污染环境,废弃塑料对海洋的污染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
(2)“白色污染”是指不可降解的废弃塑料制品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常见的有塑料袋、塑料包装、一次性聚丙烯快餐盒,塑料餐具杯盘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等。这些塑料以软塑料为主,又多是白色,它们使用后废弃在环境中很难被微生物分解,如果把它们堆在树坑里或草丛中,它们会静静地躺在那里几十年,并且因其不透气、不透水而破坏土质,影响植物生长。留在土壤中的废弃地膜会使农作物减产30%,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另外,塑料制品如果被动物误食,会使动物染病甚至死亡。因此,“白色污染”是一种十分有害的污染。
社会发展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回答问题:
(1)如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 的作用。
(2024秋 宁波月考)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表,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等级 一等品
成分面料 羊毛80%涤纶20%
里料 涤纶100%
熨烫标准 中温熨烫、底板不超过150℃
(1)该西服的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 。
(3)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缺点是 。
考点四 有机物的相关计算及推断
推断有机物的化学式通常有以下三步:
1.先根据生成二氧化碳、水的质量分别计算出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
2.用有机物的质量减去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即为该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3.根据碳、氢、氧元素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推断出化学式。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已知v(有机物):v(O2)=2:3,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A.CH4O B.C2H6O C.C3H6 D.C2H2
某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生成8.8克CO2和3.6克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若有机物质量为2.8克,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2024 龙湾区二模)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组成,小龙采用以下的思维模型:
结合小龙构建的思维模型,完成以下的相关问题。
(1)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2)为了准确测定装置中增加物质的质量,以上装置中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
(3)实验后,若A装置质量增加8.8克,B装置质量增加3.6克,试推测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正确的是 (可多选)。
A.CH4
B.CH3OH
C.C2H4
D.CH3COOH
题型一 简单的有机物
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M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M气体”主要是指( )
A.甲烷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氢气
有机物有许多特性,这些特性常被人们应用到日常生活生产中去,以下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炔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000摄氏度的高温,可用于金属的焊接
B.很多的有机物都是良好的溶剂,如可以用汽油来清洗油渍
C.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气态的丁烷通过降温液化来保存
D.羊毛、指甲或头发在燃烧的时候,都可以闻到一股臭味,因为他们都含蛋白质
题型二 合成材料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棉花 B.涤纶 C.羊毛 D.蚕丝
(2023秋 慈溪市校级月考)8月4日起,慈溪街边多了一道绿色的风景线——“慈交喵走”共享电单车,作为慈溪本土电单车,“慈交喵走”致力于倡导“低碳出行”,践行我国环境治理的“碳中和”理念,收到广大年轻群众的喜爱。
(1)共享电单车车架用到了铝合金,它与纯铝相比硬度更 (填“大”或者“小”)。
(2)共享电单车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租用,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3)共享电单车使用的是锂电池,受限于锂矿高成本,钠离子电池正在逐渐推动新能源发展,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石墨双炔包覆的锑纳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SbCl3+3Cu2Sb+3X,X的化学式是 。
题型三 有机物的简单计算
某有机物23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取4.6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CO2的质量为8.8g,生成H2O的质量5.4g试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题型四 有机物化学式判定的实验
(2024 西湖区模拟)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所列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组成的装置,
D装置用来产生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把上面所列的装置正确连接成实验装置后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E中CuO的作用是 .
(2)若正确称取0.9克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克,B管质量增加0.54克,则有机物的化学式(最简式)为 .
(1)有机物的命名与它的构成规律紧密相关.如有机物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按此规律,丁烷的化学式为 .
(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1: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选填编号);
A、C2H2 B、C2H5OHC、CH3COOHD、CH3OH
(3)聚乙烯是一种最常用的塑料,它是以石油裂解气体乙烯(CH2=CH2)为原料,经许多乙烯分子打开双键(﹣CH2﹣CH2﹣)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而形成的.下图是聚乙烯分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卡通画中单个小人代表一个乙烯分子.聚乙烯其中的部分结构可表示为:… ….
(2024 舟山模拟)据媒体报道,春节时有孩子将点燃的鞭炮塞入窨井盖小孔,投入下水道内,发生爆炸。下水道气体中含有什么成分呢?小科对此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下水道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CH4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收集气体】
将一个大矿泉水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人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再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该方法与收集 气体的方法相同(写出一种即可)。
【进行实验】
将瓶中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果】
(1)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证明该下水道气体中一定没有 。
(2)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则该下水道气体的成分可能是 (可多选)。
A.CH4 B.CH4、H2 C.CH4、H2、CO D.H2、CO E.CH4、CO
基础巩固
有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乳酸,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使用这种塑料制品主要可以减少( )
A.土壤污染 B.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生物污染
用工业酒精兑水制成的假酒,因含有下列哪种物质而使人中毒( )
A.乙醇 B.甲醇 C.乙烯 D.维生素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塑料经吹拉制成塑料薄膜
C.铜、铝用于制作电线电缆
D.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
2021年1月,我国多地颁发了“最严限塑令”。塑料垃圾会长期污染环境是因为它( )
A.密度很小 B.柔韧度高 C.不易分解 D.极易熔化
2022年6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塑料垃圾的源头管控,大幅减少塑料垃圾环境泄漏量。塑料垃圾会长期污染环境是因为它( )
A.密度很小 B.不易分解 C.柔韧度高 D.极易熔化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1: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2H2 B.C2H5OH C.CH3COOH D.CH3OH
2010年 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Ⅰ.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提示: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 CO、CO2、H2S。
猜想2:有 CO、CO2、CH4。
猜想3:有 CO、H2S、CH4。
猜想4:有 CO2、H2S、CH4。
猜想5:有 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2)要确证猜想4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 D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如图装置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净的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盛放的物质是 。
(2)若去掉B装置会对 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3)E装置中盛放的物质最好选用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钙溶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
(4)若准确称取1.12g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1.44g,E装置增重3.52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 。
能力提升
(2023秋 慈溪市期中)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并测算元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资料显示该种塑料袋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图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1)塑料袋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H2O2溶液滴入到锥形瓶。锥形瓶中的CuSO4溶液的作用是 。
(3)通过观察到 的现象,可以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
(4)根据实验前后D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该塑料袋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3%。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测算出来的氢元素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近来微信上传播所谓“塑料大米”,实际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塑料大米”的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有C、H两种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
(1)大米主要成分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请说说他们的连接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
(3)G装置中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最后连接G装置的作用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部分 物质科学
第8讲 有机物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 简单的有机物
考点二 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考点三 有机合成材料
考点四 有机物的相关计算及推断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 简单的有机物
题型二 合成材料
题型三 有机物的简单计算
题型四 有机物化学式判定的实验
05分层训练·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考查频次 命题预测
质量与密度 了解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有机物(如淀粉、脂肪、蛋白质、天然气、石油、煤、塑料、橡胶、纤维等),知道它们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以及对经济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4年考查3分 1.有机燃料的命题点有:①有机化合物的含义;②有机燃料甲烷、乙烯、丁烷等物质的性质与燃烧方程式;③为止有机物系类的规律总结等,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 2.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的命题点有:①生物体内重要的几种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代谢及其反应;②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③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物质的鉴别等,命题时常常以组合型的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出现. 3.有机合成材料命题点有:①三大合成材料的性能及其相关反应;②白色污染与塑料;③有机物与工农业及环保之间的关系等.多在选择题和和信息型的填空题中出现. 4.有机物计算与研究命题点有:①根据燃烧产物计算物质元素种类;②根据燃烧产物计算物质的化学式;③对陌生有机物的性质性能探究;④计算有机物中的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等,考试中多以陌生物质为背景计算,在选择题、填空题或探究题、计算题可以出现
考点一 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所有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并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如CO、CO2、H2CO3、CaCO3等,它们虽然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2.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H4。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用作燃料供热。沼气、瓦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中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1)结构:1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
(2)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甲烷具有可燃性,纯净的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图所示,烧杯内壁产生一层白膜。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甲烷气体的纯度。在家庭中使用招气或天然气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3.丁烷
打火机内液体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4H10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丁烷。气态的丁烷经压缩后变成液态,灌装在容器中贮存,使用时经减压,使液态丁烷汽化。丁烷容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4H10 + 13O2 点燃 8CO2+ 10H2O。
4.乙炔
化学式为C2H2,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3 000 ℃以上的高温,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5O2点燃4CO2+2H2O
5.有机物特性
(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易挥发,易燃烧,不易导电等。所以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
(2)绝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3)许多有机物,如酒精、汽油、乙醚、苯、氯仿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如衣服沾上油渍时,常用汽油来清洗,就是利用这些有机物是很好的溶剂这一特性。
(2023秋 安吉县期中)《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这是对甲烷气体在湖泊沼泽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的化学式为C2H4
B.甲烷燃烧只生成水
C.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D.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被点燃时不可能会发生爆炸
【解答】解:A、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烷的化学式为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烷具有可燃性,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024 宁波模拟)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五谷”中含有淀粉,其经消化后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B.“五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C.“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
D.“五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答】解:A、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五谷”中的淀粉属于糖类,所以“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富含的淀粉,淀粉经消化后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
B、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五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B正确。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所以,“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C正确。
D、膳食纤维是纤维素的一种,人体内没有能够使纤维素水解的酶,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考点二 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
2.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1)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糖类由C、H、O元素组成。一些食物,如面包、面条、米饭等主要含有糖类物质,这些糖类物质在人体内水解后会生成葡萄糖。
(2)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同时冒黑烟,而棉花纤维等非蛋白质类物质灼烧,有烧焦纸片的气味。
(3)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随时供人体代谢的需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脂肪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3.有机物的转化
食物中的有机物 消化、转化、贮存、转化人体中的有机物
下列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素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B.青少年长身体需要蛋白质,但成年人不长身体所以不需要蛋白质
C.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平时饮食中可以不考虑膳食纤维的摄入
D.同等质量的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最高,所以脂肪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解答】解:A、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如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等,A正确;
B、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能分解释放能量,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故青少年和成年人都需要蛋白质,B错误;
C、膳食纤维不能被吸收,但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帮助粪便排出体外,有利于身体健康,C错误;
D、同等质量的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最高,但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生命活动70%的能量都是由糖类提供的,D错误;
故选:A。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所有预包装食品都要标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反式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下列有关上述规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重要原料
B.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钠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对人体没有任何作用
D.这项规定有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平衡地摄取营养物质
【解答】解:A、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重要原料。正确。
B、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确。
C、钠属于无机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是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错误。
D、这项规定有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平衡地摄取营养物质。正确。
故选:C。
考点三 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1.塑料
(1)塑料的种类和用途
常见的塑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有机玻璃和电木塑料等。它们可以被制成薄膜、日用品、管道、塑料板材、泡沫包装材料、电器绝缘部件和外壳等。
(2)塑料的性能
优点:
①塑料具有可塑性,如果把它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就能熔化成黏稠状的液体,趁热把它注人不同的模具里,冷却后就会形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②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电器外壳大多用塑料制成。
③塑轻而结实且易加工,柔韧性高,用于制鞋底拖鞋凉鞋等。
④塑料绝热性能佳,常作保温器材的外壳。
⑤塑料一般不与化学物 质发生反应,常用于制造试剂瓶。
缺点: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白色污染”。
2.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化工产品等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制得的。不同品种的合成纤维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能,例如,聚酰胺纤维(锦纶)的耐磨性、聚酯纤维(涤纶)的挺括耐摺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的保暖性和良好手感。合成纤维因其具有特殊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航天器、飞机、火箭、导弹的绝缘材料特殊防护材料、增强材料以及人造心脏瓣膜外科缝线等。
3.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4.合成材料与环境污染
(1)有机合成材料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填埋作业是目前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办法,但混在垃圾中的塑料制品是一种不能 被微生物分解的材料,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废弃塑料,尤其是含氯塑料会严重污染环境,废弃塑料对海洋的污染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
(2)“白色污染”是指不可降解的废弃塑料制品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常见的有塑料袋、塑料包装、一次性聚丙烯快餐盒,塑料餐具杯盘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等。这些塑料以软塑料为主,又多是白色,它们使用后废弃在环境中很难被微生物分解,如果把它们堆在树坑里或草丛中,它们会静静地躺在那里几十年,并且因其不透气、不透水而破坏土质,影响植物生长。留在土壤中的废弃地膜会使农作物减产30%,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另外,塑料制品如果被动物误食,会使动物染病甚至死亡。因此,“白色污染”是一种十分有害的污染。
社会发展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回答问题:
(1)如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 的作用。
【解答】解:(1)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图中汽车的部件中轮胎、塑料保险杠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绝氧气和水,起到防止金属锈蚀的作用。
故答案为:(1)轮胎、塑料保险杠; (2)防止金属锈蚀。
(2024秋 宁波月考)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表,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等级 一等品
成分面料 羊毛80%涤纶20%
里料 涤纶100%
熨烫标准 中温熨烫、底板不超过150℃
(1)该西服的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 。
(3)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缺点是 。
【解答】解:(1)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2)涤纶的特点是固色性、耐磨性与良好的抗腐蚀性;
(3)熨烫标准是:中温熨烫、不超过150℃,说明它们不耐高温。
考点四 有机物的相关计算及推断
推断有机物的化学式通常有以下三步:
1.先根据生成二氧化碳、水的质量分别计算出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
2.用有机物的质量减去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即为该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3.根据碳、氢、氧元素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推断出化学式。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已知v(有机物):v(O2)=2:3,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A.CH4O B.C2H6O C.C3H6 D.C2H2
【解答】解:设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xHyOz,
由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且v(有机物):v(O2)=2:3,则
2CxHyOz+3O22xCO2+yH2O,
由氧原子守恒得4x+y﹣2z=6,
A、4×1+4﹣2×1=6,故A正确;
B、4×2+6﹣2×1=12,故B错误;
C、4×3+6﹣2×0=18,故C错误;
D、4×2+2﹣2×0=10,故D错误;
故选:A。
某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生成8.8克CO2和3.6克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若有机物质量为2.8克,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解答】解: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有机物。
有机物中碳元素质量是8.8g2.4g,氢元素质量是3.6g0.4g,氧元素质量是2.8g﹣2.4g﹣0.4g=0,说明有机物中不含有氧元素,则该有机物中碳原子、氢原子个数比是:2:4,有机物化学式为C2H4。
故答案为:C、H;C2H4。
(2024 龙湾区二模)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组成,小龙采用以下的思维模型:
结合小龙构建的思维模型,完成以下的相关问题。
(1)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2)为了准确测定装置中增加物质的质量,以上装置中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
(3)实验后,若A装置质量增加8.8克,B装置质量增加3.6克,试推测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正确的是 (可多选)。
A.CH4
B.CH3OH
C.C2H4
D.CH3COOH
【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
(2)有机物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用来吸收水蒸气,干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应先用浓硫酸吸收水分,浓硫酸增加的质量就是生成水的质量,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除杂时应长进短出,则为了准确测定装置中增加物质的质量,以上装置中导管的正确连接顺序是c→d→a→b;
(3)实验后,若A装置质量增加8.8克,说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克,B装置质量增加3.6克,说明生成水的质量为3.6克,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克100%=2.4克,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克100%=0.4克,则有机物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
A、CH4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4,故A符合题意;
B、CH3OH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4,故B符合题意;
C、C2H4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2:4=1:2,故C不符合题意;
D、CH3COOH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2:4=1: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故答案为:(1)吸收水分,干燥气体;
(2)c→d→a→b;
(3)AB。
题型一 简单的有机物
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M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M气体”主要是指( )
A.甲烷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氢气
【解答】解:由题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M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故选:A。
有机物有许多特性,这些特性常被人们应用到日常生活生产中去,以下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炔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000摄氏度的高温,可用于金属的焊接
B.很多的有机物都是良好的溶剂,如可以用汽油来清洗油渍
C.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气态的丁烷通过降温液化来保存
D.羊毛、指甲或头发在燃烧的时候,都可以闻到一股臭味,因为他们都含蛋白质
【解答】解:A、乙炔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000摄氏度的高温,可用于金属的焊接,故选项说法正确。
B、很多的有机物都是良好的溶剂,如可以用汽油来清洗油渍,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主要是利用丁烷气体增大压强的方法保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羊毛、指甲或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羊毛、指甲或头发在燃烧的时候,都可以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题型二 合成材料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棉花 B.涤纶 C.羊毛 D.蚕丝
【解答】解: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A错误;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B正确;
C、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C错误;
D、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D错误。
故选:B。
(2023秋 慈溪市校级月考)8月4日起,慈溪街边多了一道绿色的风景线——“慈交喵走”共享电单车,作为慈溪本土电单车,“慈交喵走”致力于倡导“低碳出行”,践行我国环境治理的“碳中和”理念,收到广大年轻群众的喜爱。
(1)共享电单车车架用到了铝合金,它与纯铝相比硬度更 (填“大”或者“小”)。
(2)共享电单车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租用,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3)共享电单车使用的是锂电池,受限于锂矿高成本,钠离子电池正在逐渐推动新能源发展,我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石墨双炔包覆的锑纳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SbCl3+3Cu2Sb+3X,X的化学式是 。
【解答】解:
(1)共享单车硬度大可以提高安全性,使用铝合金是因为其硬度高于纯铝,安全系数更高。
(2)PVC化学式中没有金属元素,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3)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得到X的化学式为CuCl2。
故答案为:(1)大;(2)有机合成材料;(3)CuCl2。
题型三 有机物的简单计算
某有机物23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且其质量等于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据44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质量=44g100%=12g,27g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27g100%=3g,由此可知: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3﹣12﹣3=8g.所以有机物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且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6:1,故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C2H6O.
故填:C2H6O.
取4.6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CO2的质量为8.8g,生成H2O的质量5.4g试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都是来自于有机物,则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为:8.8g100%=2.4g,氢元素质量为:5.4g100%=0.6g;因为2.4g+0.6g=3g<4.6g,所以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6g﹣3g=1.6g。则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6:1,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6O。
故答案为:
C2H6O。
题型四 有机物化学式判定的实验
(2024 西湖区模拟)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所列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组成的装置,
D装置用来产生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把上面所列的装置正确连接成实验装置后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E中CuO的作用是 .
(2)若正确称取0.9克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克,B管质量增加0.54克,则有机物的化学式(最简式)为 .
【解答】解:本实验需测定有机物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原理是根据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碳元素的质量,有机物燃烧时可能也产生一氧化碳,为了测定精确,要将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少量CO氧化成CO2,氧化铜通过与一氧化碳反应能保证有机物中的碳都转化为CO2;根据硫酸铜吸收的水的质量求氢元素的质量,然后根据碳、氢元素的质量和是否等于0.9克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过程如下:
A管质量增加1.32克说明生成了1.32克二氧化碳,可得碳元素的质量:1.32克100%=0.36克
B管质量增加0.54克说明生成了0.54克水,可得氢元素的质量:0.54克100%=0.06克
从而可推出含氧元素的质量为:0.9﹣0.36﹣0.06=0.48克
设最简式为CXHYOZ
12X:Y:16Z=0.36:0.06:0.48
X:Y:Z=1:2:1 最简式为 CH2O.
故答案为:
(1)使有机物更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2)CH2O
(1)有机物的命名与它的构成规律紧密相关.如有机物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按此规律,丁烷的化学式为 .
(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1: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选填编号);
A、C2H2 B、C2H5OHC、CH3COOHD、CH3OH
(3)聚乙烯是一种最常用的塑料,它是以石油裂解气体乙烯(CH2=CH2)为原料,经许多乙烯分子打开双键(﹣CH2﹣CH2﹣)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而形成的.下图是聚乙烯分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卡通画中单个小人代表一个乙烯分子.聚乙烯其中的部分结构可表示为:… ….
【解答】解:(1)由题意分析知道甲烷的碳原子数目为1,乙烷的碳原子数目为2,丙烷的为3,那丁烷的应该为4;
氢原子数目乙烷比甲烷多2,丙烷比乙烷多2,那丁烷应该比丙烷多2,应为8;所以答案为C4H10;
(2)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四选项中只有CH3OH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故选D;
(3)由题中信息知,乙烯分子为CH2=CH2,聚乙烯是经许多乙烯分子打开双键(﹣CH2﹣CH2﹣)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而形成的,故聚乙烯其中的部分结构可表示为…﹣CH2﹣CH2﹣CH2﹣CH2﹣CH2﹣CH2﹣….故答案为:…﹣CH2﹣CH2﹣CH2﹣CH2﹣CH2﹣CH2﹣….
(2024 舟山模拟)据媒体报道,春节时有孩子将点燃的鞭炮塞入窨井盖小孔,投入下水道内,发生爆炸。下水道气体中含有什么成分呢?小科对此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下水道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CH4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收集气体】
将一个大矿泉水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人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再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该方法与收集 气体的方法相同(写出一种即可)。
【进行实验】
将瓶中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果】
(1)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证明该下水道气体中一定没有 。
(2)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则该下水道气体的成分可能是 (可多选)。
A.CH4 B.CH4、H2 C.CH4、H2、CO D.H2、CO E.CH4、CO
【解答】解:【收集气体】
将一个大矿泉水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人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再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该方法与收集氢气、一氧化碳、氧气气体的方法相同(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氢气或甲烷或一氧化碳。
【实验现象及结果】
(1)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证明该下水道气体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2)装置③增重1.8g,即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1.8g,装置④增重2.2g,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由此可知可燃性气体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8g×(100%)]:[2.2g×(100%)]=1:3,即可燃性气体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4:1。可知A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基础巩固
有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乳酸,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使用这种塑料制品主要可以减少( )
A.土壤污染 B.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生物污染
【解答】解:由于大多数塑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破坏、分解,而长期堆积又会破坏土壤土壤结构,所以这种可降解的塑料使用会减少土壤污染。
故选:A。
用工业酒精兑水制成的假酒,因含有下列哪种物质而使人中毒( )
A.乙醇 B.甲醇 C.乙烯 D.维生素
【解答】解:用工业酒精兑水制成的假酒,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有毒的甲醇而使人中毒。
故选:B。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塑料经吹拉制成塑料薄膜
C.铜、铝用于制作电线电缆
D.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
【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以用盐酸出铁锈,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该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符合题意;
B、塑料经吹拉制成塑料薄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该用途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
C、铜、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电线电缆,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该用途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
D、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该用途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1年1月,我国多地颁发了“最严限塑令”。塑料垃圾会长期污染环境是因为它( )
A.密度很小 B.柔韧度高 C.不易分解 D.极易熔化
【解答】解: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即聚合物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或光照分解为小分子)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塑料垃圾会长期污染环境是因为它不易分解。
故选:C。
2022年6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塑料垃圾的源头管控,大幅减少塑料垃圾环境泄漏量。塑料垃圾会长期污染环境是因为它( )
A.密度很小 B.不易分解 C.柔韧度高 D.极易熔化
【解答】解:塑料垃圾会长期污染环境是因为它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与其密度小、柔韧性高和极易熔化无关。
故选:B。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1: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2H2 B.C2H5OH C.CH3COOH D.CH3OH
【解答】解: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4
四选项中只有CH3OH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
故选:D。
2010年 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Ⅰ.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提示: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 CO、CO2、H2S。
猜想2:有 CO、CO2、CH4。
猜想3:有 CO、H2S、CH4。
猜想4:有 CO2、H2S、CH4。
猜想5:有 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2)要确证猜想4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 D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解答】解:(1)A中是硫酸铜溶液,它与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沉淀,若无现象证明不含硫化氢,则猜想2成立。
(2)验证甲烷利用甲烷燃烧能够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故甲烷燃烧前的水和二氧化碳都需除去,所以在C和D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若干而冷的烧杯内有水雾证明含有甲烷。要验证是否含一氧化碳,先吸收生成的水,然后用氢氧化钠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并称出这两个装置实验前后质量的变化。
故答案为:(1)2;
(2)干燥;水雾。
如图装置是用燃烧法来确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净的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盛放的物质是 。
(2)若去掉B装置会对 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3)E装置中盛放的物质最好选用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钙溶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
(4)若准确称取1.12g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1.44g,E装置增重3.52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 。
【解答】解:(1)b中盛放的是过氧化氢溶液。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
(2)若去掉B装置,从A中挥发出来的水会进入D中,对氢元素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故答案为:氢。
(3)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最好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完全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②。
(4)D装置增重1.44g,说明反应生成了1.44g水;E装置增重3.52g,说明反应生成了3.52g二氧化碳.
1.44g水中含有的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
1.44g100%=0.16g,1.44g100%=1.28g.
3.5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52g100%=0.96g.
有机物样品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和为:0.16g+0.96g=1.12g.由此说明该样品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故答案为:碳元素、氢元素。
能力提升
(2023秋 慈溪市期中)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并测算元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资料显示该种塑料袋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图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1)塑料袋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H2O2溶液滴入到锥形瓶。锥形瓶中的CuSO4溶液的作用是 。
(3)通过观察到 的现象,可以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
(4)根据实验前后D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该塑料袋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3%。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测算出来的氢元素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答】解:(1)塑料中含有碳元素,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所以塑料袋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物;
(2)A装置中H2O2溶液滴入到锥形瓶中,接触CuSO4溶液生成氧气,所以CuSO4溶液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作用;
(3)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通过观察到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可以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故答案为: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因为B装置的浓硫酸具有吸水作用,根据实验前后D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该塑料袋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3%,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则水会进入D装置会引起质量偏大,则测算出来的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近来微信上传播所谓“塑料大米”,实际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塑料大米”的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有C、H两种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
(1)大米主要成分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请说说他们的连接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
(3)G装置中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最后连接G装置的作用是 。
【解答】解:(1)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该实验的原理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塑料大米中氢元素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塑料大米中碳元素质量,再根据样品质量可以计算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不正确,原因是先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会导致测得水的质量增加,从而使测得氢元素的含量偏高;
(3)根据上分析,最后连接B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实验。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不正确;先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会导致测得水的质量增加,从而使测得氢元素的含量偏高;
(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实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