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9.3 大气压强(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9.3 大气压强(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11 19:01:11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9.3 大气压强(基础卷)
一、选择题
1.(2021八下·北碚期末)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高山上做饭要用高压锅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离心式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D.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与下沉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A.高山上大气压低,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煮东西不容易熟,所以做饭要用高压锅,A不符合题意;
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汽水被压进吸管里B不符合题意;
C.抽水机是利用水泵内叶片的旋转,把水泵内的水甩出后,外界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水泵里,C不符合题意.;
D.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沉是与物体的浮沉条件有关,与大气压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下沉直至沉底。
2.(2024八下·巴音郭楞蒙古期末)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伽利略 C.帕斯卡 D.阿基米德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托里拆利首先准确测量出大气压的值,他所做的实验命名为托里拆利实验。符合题意。
B、伽利略研究了单摆实验,在牛顿第一定律上有重大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C、帕斯卡发现了帕斯卡定律,研究了液体压强问题。不符合题意。
D、牛顿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准确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由托里拆利完成的。
3.(2024八下·新洲期中)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当瓶口又被浸没时,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则(  )
A.盆景盘和塑料瓶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B.大气压的作用使得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
C.瓶中的水不再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大于瓶外的大气压
D.将此装置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瓶中的水柱会逐渐升高
【答案】B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为连通器,盆景盘与塑料瓶底部相连,但塑料瓶上端不开口,所以不属于连通器,故A错误;
B.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因为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则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故B正确;
C.盆景中的水会蒸发,并且被盆景吸收,当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水会由于重力作用而流出,当瓶口再次被水淹没,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故C错误;
D.将此装置从一楼搬到五楼,由于高度增加,所以外界的大气压会减小,玻璃瓶中的水在瓶内气体的压强下会流出一部分,玻璃瓶中的液面将下降,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叫做连通器;大气压使盆景中的水不会从瓶中全部流出来;利用平衡的方法,分析瓶子内外的气压的关系;高度越高,气压越小。
4.(2024八下·丹东期末)有关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大
B.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高
C.牛顿最早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D.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A.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故A错误;
B.水的沸点受大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故B错误。
C.托里拆利最早利用水银管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C错误;
D.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了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5.(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我们吸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B.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C.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D.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答案】B
【知识点】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解析】【解答】人吸气时,胸腔扩张,肺部的容积增大,压强减小,从而使体内的压强小于外部的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体外的新鲜空气经鼻孔、气管等进入肺部.
故答案为:B.
【分析】气体的压强跟自身的体积成反比,气体的体积增大,其压强就减小;反之,气体的体积减小,其压强就增大.由此分析解答.
6.(2022八下·惠州期末)小亚同学非常热爱体育锻炼,特别喜欢打篮球,下面有关篮球运动中的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小颗粒可以增大手持球时的摩擦力
B.往篮球气孔中打气,篮球内的气体压强增大
C.投篮时,篮球离开手掌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
D.运球时,篮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篮球有形变,水泥地板没有发生形变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解析】【解答】A.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小颗粒,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往篮球气孔中打气,篮球内气体增多,篮球内气体压强增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篮球离开手掌后,没有力支持篮球运动,之所以篮球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篮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篮球有形变,由于水泥地板受到力,所以水泥地板也发生形变,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变大;体积一定时,气体越多,压强越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物体间相互挤压,产生形变。
7.(2024八下·武冈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简易装置均装有加有颜料的水(甲瓶装满水),用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小明探究从一楼到四楼的气压变化,应携带的装置和从一楼到四楼观察到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是(不考虑温度变化)(  )
A.甲,液面升高 B.甲,液面降低
C.乙,液面升高 D.乙,液面降低
【答案】C
【知识点】气压计和抽水机
【解析】【解答】甲装满水,当温度变化,液柱上升,反映温度变化,是温度计,乙瓶未内右气体,能反映大气压的变化,是气压计;当从一楼到四楼的气压变化,应携带乙,海拔升高,气压减小,瓶内气体气压不变,液面会被内部气体压着往上,液面升高,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瓶内有气体,气压变化时,内外气压变化,液柱高度变大。
二、多选题
8.(2024八下·湖南期末)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让玻璃管由竖直位置慢慢倾斜到图示位置,此时水银充满全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竖直时,将此装置从一楼移至顶楼,水银柱会下降
B.此时外界大气压强等于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C.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答案】A,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利用试管测量大气压时,装置从一楼移至顶楼,海拔高度变大,大气压减小,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会下降,A符合题意;
B、试管竖直时,水银柱上方有真空,液柱高度是76cm,则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B不符合题意;
C、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为74cm,而大气压可以支持76cm的压强,则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C符合题意;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空气进入试管,水银柱上方有大气压强,水银向下流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利用试管和水银测量大气压时,大气压等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产生的压强;海拔越高,大气压减小。
三、填空题
9.(2024八下·江海期末)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历史上首先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   。实验中,待水银静止后,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为,若在玻璃管的管口不离开槽内水银面的情况下,将玻璃管从位置倾斜至位置,如图所示,则位置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大气压;托里拆利;等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实验如图,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为H,当将玻璃管从A位置倾斜至B位置,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等于H。
【分析】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了大气压数值,实验时,试管倾斜,液面高度不变。
10.(2024八下·和平期末)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如图1所示。若只改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做这个实验,可以发现水银柱的竖直高度    760m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关于图1现象的成因,十七世纪有两种观点,玻璃管内可充满液体,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部分液体变成气体,液面下降越多。观点二: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起液柱。帕斯卡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将两根长12m规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满水和酒,酒的密度比水小,且比水易变成气体。若观点一正确,应出现图2中    图的现象。
【答案】等于;甲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所以压强与管子的直径无关,所以只改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做这个实验,大气压强不变,则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2] 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部分液体变成气体 ,气体越大,液面下降越多,酒精易挥发,管中气体多,液柱低,则应出现图2中甲图现象。
综上 第1空、 等于; 第2空、 甲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压强和管内直径大小无关
11.(2024八下·和平期末)建筑工人在青藏高原上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是由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   ;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的道理。
【答案】升高;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沸点和压强的关系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工人利用铅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的原理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综上 第1空、 升高 ; 第2空、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分析】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
12.(2024八下·斗门期末)物理老师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结果如图所示。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在外界   的帮助下能静止在一定的高度,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若将此实验装置带上山顶,则玻璃管内的水银柱液面会   (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答案】大气压;750;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其大小是由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可知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在外界大气压的帮助下能静止在一定的高度。
(2)图知道,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50m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如果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搬到山顶上,由于大气压变小,测得水银柱的高度变低。即璃管内的水银柱液面会降低。
【分析】根据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注意玻璃管内、外的水银高度差的计算方法;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3.(2024八下·英德期末)图甲,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水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即用注射器抽气减压,水会   。此实验可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的   有关。
【答案】不能;重新沸腾;气压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水面的气压变大,沸点升高,水不能继续沸腾,当抽气减压,水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水会再次沸腾,可知:水的沸点与水面上的气压有关,水面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分析】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14.(2024八下·南昌期末)我国古代先贤留下很多智慧的设计,如图a所示的“阴阳壶”就是众多智慧杰作中的一个、通过控制壶柄上的孔,可以控制倒出的液体类型,从而实现“一壶两出”,其原理图如图b所示;若捂住甲孔,倒出的是   (选填“甲”或“乙”)液体,现代生活中与“阴阳壶”原理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用吸管“吸”饮料; ②火车站设计的安全线。
【答案】乙;①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若捂住甲孔,甲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能倒出;而乙孔使得右侧壶内与外界空气相通,乙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可流出来。
①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与“阴阳壶”原理相同,故①符合题意;
②火车站设计的安全线,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分析】容器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容器内液体不易流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5.(2024八下·博罗期末)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题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在输液过程中,当瓶内气压减小时,在   的作用下使空气进入瓶内。扎进血管的针管做得很尖,通过   的方式来增大压强的。药水瓶提升到相对针管约1.5m的高度,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a。(g取10N/kg,ρ药水=1.0×103kg/m3)
【答案】大气压;减小受力面积;15000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闲置”管是在输液过程中,当瓶内气压减小时,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会使空气进入瓶内, 针管做得很尖,通过 减小受力面积增加压强,根据P=ρgh可知,h=1.5m,P= 1.0×103kg/m3 ×10N/kg×1.5m=15000Pa
综上第1空、大气压;第2空、减小受力面积;第3空、15000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4八下·玉田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课间做的一些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的。
(2)如图乙所示,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然后马上盖上瓶盖,过一会看到瓶子变瘪了,验证   是存在的。
(3)如图丙所示,他在矿泉水瓶中装水,在侧壁从上到下不同位置扎了三个小孔,观察到图中所示的现象,验证的是同种液体   ,压强越大。
(4)如图丁所示,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被弹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小球由于具有   会落在原处,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
【答案】(1)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2)大气压
(3)深度越深
(4)运动状态;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如图甲所示,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热水,瓶内气体温度高,当封住瓶盖,瓶内气体温度逐渐降低,瓶内气压减小,瓶外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把瓶子压瘪,此实验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
(3)在矿泉水瓶中装水,在侧壁扎了两个小孔,观察到下面小孔的水喷得远,说明受到的压强大,可以证明同种液体,液体的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拨动簧片,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被弹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于下方的金属片飞出,所以上面的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落在原处。
故答案为:(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大气压;(3)深度越大;(4)运动状态;惯性。
【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气体温度降低时气压减小,当封住瓶盖,瓶内气压减小,瓶外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把瓶子压瘪。
(3)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增加而增大;
(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1)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2)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然后马上盖上瓶盖,过一会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瓶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瘪。
(3)图中所示小孔越靠下,小孔处液体深度越深,水流喷射地越远,说明液体压强越大,由此可得出:同一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1]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被弹出,金属片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小球由于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不会随金属片飞出。
1 / 1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9.3 大气压强(基础卷)
一、选择题
1.(2021八下·北碚期末)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高山上做饭要用高压锅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离心式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D.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与下沉
2.(2024八下·巴音郭楞蒙古期末)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伽利略 C.帕斯卡 D.阿基米德
3.(2024八下·新洲期中)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当瓶口又被浸没时,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则(  )
A.盆景盘和塑料瓶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B.大气压的作用使得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
C.瓶中的水不再流出时,瓶内气体压强大于瓶外的大气压
D.将此装置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瓶中的水柱会逐渐升高
4.(2024八下·丹东期末)有关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大
B.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高
C.牛顿最早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D.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5.(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我们吸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B.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C.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D.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6.(2022八下·惠州期末)小亚同学非常热爱体育锻炼,特别喜欢打篮球,下面有关篮球运动中的物理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小颗粒可以增大手持球时的摩擦力
B.往篮球气孔中打气,篮球内的气体压强增大
C.投篮时,篮球离开手掌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
D.运球时,篮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篮球有形变,水泥地板没有发生形变
7.(2024八下·武冈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简易装置均装有加有颜料的水(甲瓶装满水),用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小明探究从一楼到四楼的气压变化,应携带的装置和从一楼到四楼观察到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是(不考虑温度变化)(  )
A.甲,液面升高 B.甲,液面降低
C.乙,液面升高 D.乙,液面降低
二、多选题
8.(2024八下·湖南期末)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让玻璃管由竖直位置慢慢倾斜到图示位置,此时水银充满全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竖直时,将此装置从一楼移至顶楼,水银柱会下降
B.此时外界大气压强等于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C.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三、填空题
9.(2024八下·江海期末)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历史上首先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   。实验中,待水银静止后,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为,若在玻璃管的管口不离开槽内水银面的情况下,将玻璃管从位置倾斜至位置,如图所示,则位置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0.(2024八下·和平期末)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如图1所示。若只改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做这个实验,可以发现水银柱的竖直高度    760m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关于图1现象的成因,十七世纪有两种观点,玻璃管内可充满液体,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部分液体变成气体,液面下降越多。观点二: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起液柱。帕斯卡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将两根长12m规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满水和酒,酒的密度比水小,且比水易变成气体。若观点一正确,应出现图2中    图的现象。
11.(2024八下·和平期末)建筑工人在青藏高原上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是由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   ;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的道理。
12.(2024八下·斗门期末)物理老师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结果如图所示。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在外界   的帮助下能静止在一定的高度,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若将此实验装置带上山顶,则玻璃管内的水银柱液面会   (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13.(2024八下·英德期末)图甲,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水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即用注射器抽气减压,水会   。此实验可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的   有关。
14.(2024八下·南昌期末)我国古代先贤留下很多智慧的设计,如图a所示的“阴阳壶”就是众多智慧杰作中的一个、通过控制壶柄上的孔,可以控制倒出的液体类型,从而实现“一壶两出”,其原理图如图b所示;若捂住甲孔,倒出的是   (选填“甲”或“乙”)液体,现代生活中与“阴阳壶”原理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用吸管“吸”饮料; ②火车站设计的安全线。
15.(2024八下·博罗期末)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题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在输液过程中,当瓶内气压减小时,在   的作用下使空气进入瓶内。扎进血管的针管做得很尖,通过   的方式来增大压强的。药水瓶提升到相对针管约1.5m的高度,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a。(g取10N/kg,ρ药水=1.0×103kg/m3)
四、实验探究题
16.(2024八下·玉田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课间做的一些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是通过   来增大摩擦的。
(2)如图乙所示,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然后马上盖上瓶盖,过一会看到瓶子变瘪了,验证   是存在的。
(3)如图丙所示,他在矿泉水瓶中装水,在侧壁从上到下不同位置扎了三个小孔,观察到图中所示的现象,验证的是同种液体   ,压强越大。
(4)如图丁所示,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被弹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小球由于具有   会落在原处,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A.高山上大气压低,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煮东西不容易熟,所以做饭要用高压锅,A不符合题意;
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汽水被压进吸管里B不符合题意;
C.抽水机是利用水泵内叶片的旋转,把水泵内的水甩出后,外界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水泵里,C不符合题意.;
D.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沉是与物体的浮沉条件有关,与大气压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下沉直至沉底。
2.【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托里拆利首先准确测量出大气压的值,他所做的实验命名为托里拆利实验。符合题意。
B、伽利略研究了单摆实验,在牛顿第一定律上有重大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C、帕斯卡发现了帕斯卡定律,研究了液体压强问题。不符合题意。
D、牛顿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准确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由托里拆利完成的。
3.【答案】B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为连通器,盆景盘与塑料瓶底部相连,但塑料瓶上端不开口,所以不属于连通器,故A错误;
B.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因为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则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故B正确;
C.盆景中的水会蒸发,并且被盆景吸收,当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水会由于重力作用而流出,当瓶口再次被水淹没,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故C错误;
D.将此装置从一楼搬到五楼,由于高度增加,所以外界的大气压会减小,玻璃瓶中的水在瓶内气体的压强下会流出一部分,玻璃瓶中的液面将下降,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叫做连通器;大气压使盆景中的水不会从瓶中全部流出来;利用平衡的方法,分析瓶子内外的气压的关系;高度越高,气压越小。
4.【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A.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故A错误;
B.水的沸点受大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故B错误。
C.托里拆利最早利用水银管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C错误;
D.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了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5.【答案】B
【知识点】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解析】【解答】人吸气时,胸腔扩张,肺部的容积增大,压强减小,从而使体内的压强小于外部的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体外的新鲜空气经鼻孔、气管等进入肺部.
故答案为:B.
【分析】气体的压强跟自身的体积成反比,气体的体积增大,其压强就减小;反之,气体的体积减小,其压强就增大.由此分析解答.
6.【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解析】【解答】A.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小颗粒,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往篮球气孔中打气,篮球内气体增多,篮球内气体压强增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篮球离开手掌后,没有力支持篮球运动,之所以篮球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篮球与地面接触过程中,篮球有形变,由于水泥地板受到力,所以水泥地板也发生形变,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变大;体积一定时,气体越多,压强越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物体间相互挤压,产生形变。
7.【答案】C
【知识点】气压计和抽水机
【解析】【解答】甲装满水,当温度变化,液柱上升,反映温度变化,是温度计,乙瓶未内右气体,能反映大气压的变化,是气压计;当从一楼到四楼的气压变化,应携带乙,海拔升高,气压减小,瓶内气体气压不变,液面会被内部气体压着往上,液面升高,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瓶内有气体,气压变化时,内外气压变化,液柱高度变大。
8.【答案】A,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利用试管测量大气压时,装置从一楼移至顶楼,海拔高度变大,大气压减小,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会下降,A符合题意;
B、试管竖直时,水银柱上方有真空,液柱高度是76cm,则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B不符合题意;
C、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为74cm,而大气压可以支持76cm的压强,则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C符合题意;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空气进入试管,水银柱上方有大气压强,水银向下流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利用试管和水银测量大气压时,大气压等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产生的压强;海拔越高,大气压减小。
9.【答案】大气压;托里拆利;等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实验如图,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为H,当将玻璃管从A位置倾斜至B位置,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等于H。
【分析】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了大气压数值,实验时,试管倾斜,液面高度不变。
10.【答案】等于;甲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所以压强与管子的直径无关,所以只改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做这个实验,大气压强不变,则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2] 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部分液体变成气体 ,气体越大,液面下降越多,酒精易挥发,管中气体多,液柱低,则应出现图2中甲图现象。
综上 第1空、 等于; 第2空、 甲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压强和管内直径大小无关
11.【答案】升高;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沸点和压强的关系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工人利用铅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的原理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综上 第1空、 升高 ; 第2空、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分析】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为自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位于物体重心。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
12.【答案】大气压;750;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其大小是由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可知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在外界大气压的帮助下能静止在一定的高度。
(2)图知道,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50m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如果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搬到山顶上,由于大气压变小,测得水银柱的高度变低。即璃管内的水银柱液面会降低。
【分析】根据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注意玻璃管内、外的水银高度差的计算方法;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3.【答案】不能;重新沸腾;气压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解答】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水面的气压变大,沸点升高,水不能继续沸腾,当抽气减压,水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水会再次沸腾,可知:水的沸点与水面上的气压有关,水面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分析】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14.【答案】乙;①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若捂住甲孔,甲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能倒出;而乙孔使得右侧壶内与外界空气相通,乙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可流出来。
①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与“阴阳壶”原理相同,故①符合题意;
②火车站设计的安全线,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分析】容器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容器内液体不易流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5.【答案】大气压;减小受力面积;15000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闲置”管是在输液过程中,当瓶内气压减小时,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会使空气进入瓶内, 针管做得很尖,通过 减小受力面积增加压强,根据P=ρgh可知,h=1.5m,P= 1.0×103kg/m3 ×10N/kg×1.5m=15000Pa
综上第1空、大气压;第2空、减小受力面积;第3空、15000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浸没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16.【答案】(1)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2)大气压
(3)深度越深
(4)运动状态;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如图甲所示,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热水,瓶内气体温度高,当封住瓶盖,瓶内气体温度逐渐降低,瓶内气压减小,瓶外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把瓶子压瘪,此实验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
(3)在矿泉水瓶中装水,在侧壁扎了两个小孔,观察到下面小孔的水喷得远,说明受到的压强大,可以证明同种液体,液体的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拨动簧片,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被弹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于下方的金属片飞出,所以上面的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落在原处。
故答案为:(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大气压;(3)深度越大;(4)运动状态;惯性。
【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气体温度降低时气压减小,当封住瓶盖,瓶内气压减小,瓶外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把瓶子压瘪。
(3)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增加而增大;
(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1)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2)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然后马上盖上瓶盖,过一会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瓶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瘪。
(3)图中所示小孔越靠下,小孔处液体深度越深,水流喷射地越远,说明液体压强越大,由此可得出:同一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1]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被弹出,金属片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小球由于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不会随金属片飞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