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考点2 等值线图
2025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考点切片
考向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2025湖南永州阶段练习)图1为太行山南段东麓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势险峻,易发
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
局(图2),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关于该地早期a、b、c、d四处民居,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
图2
A.a处位于缓坡向阳,距河流近 B.b处的地势最平坦,利于耕作
C.c处位于河流上游,交通不便 D.d处地势高峻崎岖,适合耕作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a处位于阳坡,读图可知,
a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三看疏密),距离河流近,A正确;b处等高线并不是最稀
疏的,故地势最平坦处不是b处,B错误;c处位于图示河流下游,C错误;d处地势较高,
离河流较远,不适合耕作,D错误。
图1
图2
2.“宅高田低”是村落的常见格局,而该地“田高宅低”,这样布局农田的主要目的有
( )
D
图1
图2
①获得林区落叶以肥田 ②避开河流洪水
③拦截坡面径流 ④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该地形成了“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农田布局在林与村中间,林区
落叶落到农田区域的数量有限,增加的土壤肥力不多,且可人工增加农田土壤肥力,①
错误;从材料可知,该地洪水主要为山洪,该布局模式不能使当地避开山洪,②错误;
通过平整土地和种植农作物可拦截未被林地截留的坡面径流,坡面径流的流速减缓后,
下渗增加,可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③④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图1
图2
拓展延伸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
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
冰川山洪等。提高防洪标准、调整人类活动方式、增强山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可以达
到减少山洪灾害发生频率或减轻其危害的目的。在山洪防治规划中,近期宜以工程措施
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为主,远期以植物措施为主。
(2025四川成都检测)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
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经过所有点标并到达终点者为胜。某中学在郊区组织定向
越野活动,下图为比赛用的地图。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各点标路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2路段全程上坡较费力
B.2—3路段可全程看到2、3点标
C.3—4路段实际路线长度大于200米
D.6—7路段沿线高差超过100米
C
【解析】 根据比例尺可知,3—4路段图上距离约为1cm,对应实际直线距离为200米,
但实际路线经过山脊,地表起伏较大,长度大于200米,C正确;1—2路段前半段等高
线稀疏,坡度小,不费力,后半段等高线密集,坡陡,较费力(三看疏密),A错误;
2—3路段先缓后陡,是凸坡,前半段看不到3点标,后半段看不到2点标,B错误;6—7
路段海拔最低处为300米—330米,海拔最高处为420米,沿线高差为90米—120米,可能
小于100米,D错误。
4.某同学站在5点标处,看到B小桥处的河流流向
为( )
A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
【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同学站在5点标
处,B小桥在5点标的西北方向,该河流此时由高
向低流(与东南方向300m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四看走向),即B小桥处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A正确。
(2024吉林永吉四中月考)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
修建一座水库。右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建设水库大坝成本最低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A
【解析】 水库大坝建设宜选择在峡谷处。根据等
高线的弯曲方向及海拔可以判定,甲—乙一线为
山谷,甲地位于峡谷处,在该地建设水库大坝成本最低;丙地位于鞍部,海拔比甲地高,
不适宜建设大坝;丁地位于鞍部外侧的山谷中,在此地建坝无处蓄水。故选A。
6.该地水库建成后能够( )
B
A.改善航运条件 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 D.消除地质灾害
【解析】 A(×)该区域河流短小流急,不适合
发展航运。
B(√)水库建成后,可以利用水位落差,开发河
流水能。
C、D(×)水库建成蓄水后可以调节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但不能增加径流总量,更
不能消除地质灾害。
(2024湘豫名校联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其中两山峰之间计划建设一条游览索
道。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地区( )
A.两山峰之间距离不超过100 m
B.河流ab段向东南方向流动
C.陡崖相对高度可能超过500 m
D.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C
【解析】 A(×)根据图中比例尺可以判断,两山峰之间的距
离超过100 m。
B(×)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ab段自东北流向西南。
C(√)陡崖处有5条等高线交会,且等高距为100 m,结合公式计算(
,其中n为等高线重合条数,d为等高距,ΔH为陡崖相对高
度),陡崖相对高度可能超过500 m。
D(×)根据现有信息不能判断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
8.站在最高山峰上能够看到( )
A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解析】 读图可知,在最高山峰与a处之间无地物遮挡,从最高
山峰看b处受陡崖遮挡,看c处受山脊遮挡,看d处受山顶遮挡。
故A正确。
考向2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
(2025湖南长沙阶段练习)右图示意山东省烟台市
蓬莱区西北部海域海底地形分布。蓬莱区林格庄、
抹直口等村自建村至20世纪80年代,从未遭受海浪
威胁。1985年以来,由于整治航道和建设用砂需求
增加,图示海域大量挖砂。1992年8月受16号台风影
响,蓬莱区西北部沿岸大量民房、农田被风暴潮冲
毁。据此完成9—10题。
9.庙岛至林格庄村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大致为( )
A
A. B. C. D.
【解析】 一般抓住剖面线的起点、终点和途经的地形区即可判断。
该地形剖面线的两端连接庙岛的岛屿海岸线和林格庄村海岸线,因此剖面线两端海拔应
为0 m,B、D错误;该剖面线途经海域,海拔小于0 m,故推断庙岛至林格庄村一线的
地形剖面图与A图所示相符,C错误,A正确。
10.20世纪该海域的挖砂行为会导致等深线发生空间
位移,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A.5m等深线 B.10m等深线
C.20m等深线 D.30m等深线
【解析】 正常的等深线应该和大陆海岸线大致呈平
行分布,而海底的砂石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海域,因
此该海域的挖砂行为应该主要发生在沿海水深较浅
的海域。结合图示等深线,5 m等深线没有和海岸线平行,且局部地区有凸向外海的空
间位移区,表明5 m等深线因挖砂行为而发生明显的空间位移。A正确。
(2025天津测试)四川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位于悬崖之上,被叫作“悬崖村”,垂直
于绝壁的藤梯曾是村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道路。图1为阿土列尔村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米),图2为阿土列尔村学生攀爬藤梯上学的照片。据此完成11—12题。
图1
图2
11.据图推测,阿土列尔村学生上学每次攀爬藤梯的高度不低于( )
D
图1
图2
A.400米 B.300米 C.200米 D.100米
【解析】 阿土列尔村学生上学每次攀爬藤梯的位置应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陡崖处,陡
崖的相对高度ΔH计算公式为(n-1)d≤ΔH<(n+1)d,其中n为等高线重合条数,d为
等高距,ΔH为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可知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是100—300m,因此阿土
列尔村学生上学每次攀爬藤梯的高度不低于100 m,D正确。
图1
图2
12.下列四幅图为四位同学手绘的沿图中EF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与实际最吻合的是
( )
B
图1
图2
A. B. C. D.
【解析】 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E点应为剖面线上最高处,A错误;EF之间存在一处
明显的陡崖,C错误;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F点附近应该为一个上坡,D错误;等高
线地形图中A处为山峰,C处为陡崖,E点应为剖面线上最高处,F点附近为一个上坡,
故B项所示地形剖面示意图与实际最吻合,B正确。
图1
图2
(2024湖南常德一中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单位:m)。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乙地相比,推测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D
【解析】
14.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
B
A. B. C. D.
【解析】 据图可知,改造后建筑物北侧地
势被降低,南侧地势被抬高,建筑物所在地
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平坦。故选B。
考向3 等值线的判读
解题觉醒
等值线判读要点
一看图名 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
二看数值 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递变规律;计算差值
三看疏密状况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则坡度越大;等压线越密的地方,风力越
大;等温线越密则温差越大
四看走向 海洋上等温线走向大致与纬线走向一致
五看弯曲 比较同一纬度、同一高度、同一方向等值线数值的变化。等高线地
形图中判断山谷、山脊;等压线图中判断气压形势;等高线弯曲方
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六看闭合 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相邻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利用“大
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确定其数值。
七看等值线形状 看等值线是闭合的,弯曲的,还是重合的。例如,等高线地形图中
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表示陡崖;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非常密集
且中心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形成台风
(2024山东齐鲁名校联考)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呈东北—西
南走向,海拔1 100—1 400 m,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影响显著。下图为某月大兴安
岭附近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脊线出现的月份和原因分别是( )
A.1月 地势低平 B.7月 降水多
C.1月 焚风效应 D.7月 光照好
C
【解析】 由图可知,该月当地气温较低,应是1月份;从等温线的凸
出方向可知,脊线附近气温较高(【敲黑板】根据等值线弯曲方向,
凸低为高),但其与地势低平无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月份,我国盛行西北季风,
脊线附近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大兴安岭东南坡),气流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
气温较高。C正确。
16.图中脊线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更明显的是( )
B
A.晴朗的白天 B.晴朗的夜晚
C.阴雨的白天 D.阴雨的夜晚
【解析】 本题主要根据等值线弯曲特征进行分析
(凸低为高):脊线附近等温线向低值区凸出更明显,
表明脊线附近气温比周边更高,焚风效应更明显。天
气晴朗时,昼夜温差大,山谷风现象明显,夜晚吹山风,
可增强焚风效应。B正确。
(2025四川眉山仁寿一中月考)坡度表示地
表单元陡缓的程度。百分比是表示坡度的常
用方法之一,坡度=(高程差/路程)×100%。
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徒步考察了某地区,上图是该小组考察地区的等坡度线示意图。据
此完成17—18题。
17.关于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平均海拔高,山高谷深
C.甲河段河水从东向西流淌
D.乙河流沿山谷东西延伸
【解析】 等坡度线只能反映山坡坡度大小,仅凭坡度大小不能判断地势和海拔高低,
A、B、C错误。根据等坡度线弯曲方向,凸高为低,可判断乙河流位于山谷地区,结合
图中指向标可知,乙河流沿山谷东西延伸,D正确。
18.研学路线沿线,小组成员行走最费力的路段
是( )
A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解析】 等坡度线≠等高线。等高线密集,坡
度大;而等坡度线数值大,坡度大。坡度越大,行走越费力。
A(√)①段路线等坡度线数值为35%—40%,此路段坡度最大,徒步行走最费力。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一幅图中,等值线越密集则地理要素空间变化越剧烈。
②段路线等坡度线密集,说明坡度变化大,而不是坡度大。
C(×)③段路线与等坡度线大致平行,说明该路段的坡度变化较小。
D(×)④段路线等坡度线数值总体较小,说明该路段坡度小。
觉醒集训
(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
线简图(单位:m),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
1—3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 )
A.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B.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
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解析】 读图,依据指向标可判断方向,河流的流向与
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故图中河流先由南向北流,再折向
东北方向,A正确。
A
2.图中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的村庄是
(注:夏季日出于东北;冬季日出于东南)( )
C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解析】 由材料及题干可知,该区域东面临海,夏
季日出于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于东南方向。读图,
依据指向标及等高线可知,甲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
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A错误;乙村东南部和东
北部都没有山地阻挡,冬季和夏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B错误;丙村东南部有山地阻挡,
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东北部没有山地阻挡,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C正确;丁村东南
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D错误。
3.图中陡崖顶部P点( )
B
A.海拔可能为450米
B.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C.可直视丙村
D.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
【解析】 图中陡崖顶部P点海拔应大于等于500 m
而小于600 m,A错误;图中陡崖相对高度大于等于
200 m而小于400 m,陡崖顶部P点距陡崖底部垂直
距离可能为398 m,B正确;图中陡崖顶部P点与丙
村之间有山脊相隔,在P点不能直视丙村,C错误;
依据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中陡崖顶部P点距丁村的图
上距离约为线段比例尺单位长度的3.5倍,其实际水
平距离约为3.5×100=350 m,D错误。
【点睛】判断两点间能否通视的三种方法:
一、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
二、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
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
三、看是否连续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中间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
次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
(2025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检测)图甲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m),MN和PQ为两
条剖面线,图乙、图丙为沿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单位:m),读图完成4—5题。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MN的剖面图
B.C点在图甲中剖面线PQ上
C.B点和D点即图甲中的O点
D.站在C点看不到A点
C
【解析】 由图可知,图乙所示剖面高度变
化范围为100—250米,与图甲中剖面线PQ沿线的高度变化范围一致,说明图乙为图甲
中剖面线PQ的剖面图,A错误;C点的海拔为250—300米,图甲中剖面线PQ沿线的海拔
最大为200—250米,而剖面线MN沿线的海拔最大为250—300米,说明C点在图甲中剖
面线MN上,B错误;C点是山顶,C点与A点之间的坡上部较陡,下部较缓,为凹坡,
站在C点可以看到A点,D错误;B点和D点即图甲中的O点,即鞍部,C正确。
5.若该地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
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甲范围内
( )
D
A.出现一个岛 B.出现两个岛
C.出现三个岛 D.无岛
【解析】 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即河流
两侧海拔150 m以下的区域将被淹没,形成水库,结合图甲可知,图中没有高地出露,
形不成岛屿,故无岛,D正确。
(2025河北衡水中学二评)三叶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和排水良好的环境,
平均根深20—33 cm,最大根深可达120 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景区等高线和等潜
水位线分布状况。该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
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6—7题。
6.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分析,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
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B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
7.图示区域( )
B
A.①地地表的坡面径流流向东南
B.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
C.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指示灯
D.夏季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解析】 A(×)根据等高线数值可知,①地东南
高、西北低,故坡面径流应向西北流。
B(√)根据等高线数值可知,③地海拔为763—764
m,④地海拔为763—764 m,两地海拔可能相等,相
对高度可能为0。
C(×)根据等高线弯曲方向可知,④地和电视塔之
间有山脊遮挡视线,故④地夜晚看不到电视塔顶的
指示灯。
D(×)根据闭合等高线“凸高为低(谷),凸低为高(脊)”的判断原则可知,溪流应
发育在图中东南侧山谷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故其应自东北流向西南,
而图示区域为非洲西北部某景区,夏季日落时塔影朝向东南,所以图示区域夏季日落时
塔影和溪流不会平行。
8.(2024黑龙江大庆模拟,22分)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冬季常出现暴雪天气,
天气十分恶劣;而在晴天的早上,五大湖附近城市
的汽车玻璃上常会结一层厚厚的冰霜,严重影响行
车安全。右图示意美国东北部地形、河湖分布。
(1) 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答案】 以山地和平原为主,(1分)中部高,
东南部和西北部低,(1分)中部是山地,西北
部是平原、湖泊,东南部是沿海平原。(2分)
【解析】 描述类试题一般从总体情况、延伸方
向、递变规律、极值分布等方面作答。根据图中
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区西北部、东南部等高线
分布较稀疏,地势起伏和缓;西北部为平原、湖
泊,东南部为沿海平原,海拔均较低;中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相对较高。
(2) 阿巴拉契亚山脉总体海拔较低、地势比较和缓,
推测其原因。(4分)
【答案】 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板块内部,地壳长期
比较稳定;(2分)该地区降水丰富,风化、侵蚀等
外力作用强烈,在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下,山体逐渐
变得低矮。(2分)
【解析】 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
作用主要考虑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外力作用主要考虑风化、侵蚀等。阿巴拉契亚山
脉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该地降水丰富,风化、侵蚀作用强烈,山体逐渐变矮。
所以阿巴拉契亚山脉总体海拔较低、地势比较和缓。
(3) 比较一般情况下芝加哥和匹兹堡降雪量的大小,
并简述其原因。(6分)
【答案】 匹兹堡降雪量更大一些。(2分)原因:冬
季五大湖的气温比陆地稍高,蒸发量较大,易产生
“大湖效应”,给芝加哥和匹兹堡带来丰沛水汽;
(2分)匹兹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一侧,受地形影
响降雪量较大。(2分)
【解析】 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下垫
面等。冬季五大湖气温稍高,蒸发量较大,为芝加哥和匹兹堡带来充沛水汽;与芝加哥
相比,匹兹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降雪量更大。
(4) 简述汽车玻璃上冰霜的形成原因,并指出减少
这种情况发生的方法。(8分)
【答案】 原因:五大湖地区水汽充足,空气湿度大;
(2分)该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夜晚气温低,空气中
的水汽容易结成冰霜。(2分)
方法:在汽车玻璃上加覆盖层;(2分)夜间将汽车
停在车库中。(2分)
【解析】 汽车玻璃上冰霜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气温、水汽等方面分析。该地区冬季气温
低,昼夜温差大;该地区靠近五大湖,水汽充足,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水汽容易凝结。
防止冰霜形成的方法就是提升汽车玻璃的温度,如在汽车玻璃上加覆盖层以提升玻璃温
度,或夜间将车辆停放在车库中,以提高车身温度,达到保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