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专题五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考点1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025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考点切片
(2023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岩浆岩( )
A
①沿断层F侵入 ②切穿背斜轴部 ③切穿向斜轴部 ④早于寒武纪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图中岩浆岩位于断层线延伸区域,且两侧岩层有明显错位,可判断岩浆岩沿
断层F侵入,①正确;从图例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图中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地质构造为背斜,说明岩浆岩切穿的是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沿断层F侵
入,在背斜轴部切穿所有岩层,侵入了寒武纪岩层,因此岩浆岩形成时间晚于寒武纪,
④错误。故选A。
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C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解析】 该地区先是经历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岩层),之后岩层受到挤压,
褶皱隆升形成背斜构造;图中的断层穿过背斜轴部,说明断层形成时间晚于褶皱形成时
间。因此,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
(2024江苏盐城射阳中学月考)某区域经历
多次地质事件。如图为该区域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3—5题。
3.该区域岩浆活动的次数至少有(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C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有花岗岩、斑状
花岗岩及玄武岩3类岩浆岩(【小提示】岩
浆岩是岩浆活动的重要标志),而且分布于
不同位置,说明该地岩浆活动的次数至少有
3次,C正确。
4.千枚岩属于变质岩,该地千枚岩的原岩可能
为( )
A
A.黏土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解析】 图中千枚岩位于岩层下部
(高压),且附近有岩浆通道(高温),推
测千枚岩是在地下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的,形成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岩浆带来的高温是
形成千枚岩的变质作用因素之一,花岗岩和玄武岩不可能是其原岩,B、C错误;石灰
岩变质后成为大理岩,D错误;图中千枚岩分布于砂岩(沉积岩)和玄武岩(岩浆岩)
之间,最有可能是黏土岩(沉积岩)经高温变质而成的,A正确。
5.该地断层形成( )
C
A.晚于玄武岩 B.早于千枚岩
C.晚于花岗岩 D.早于砂岩
【解析】 读图可知,玄武岩切穿砂岩,两
侧岩层存在错位,出现断层,因此,断层形
成时间晚于砂岩,D错误;岩浆通过断层上
涌出露地表,形成玄武岩,因此,断层形成时间早于玄武岩,A错误;千枚岩在砂岩下
层,说明砂岩形成时间晚于千枚岩,断层形成时间晚于砂岩,所以断层形成时间晚于千
枚岩,B错误;花岗岩没有穿过砂岩,说明砂岩形成时间晚于花岗岩,断层形成时间晚
于砂岩,所以断层形成时间晚于花岗岩,C正确。
(2025广东珠海模拟)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
成岩。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
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下图示意莫桑比克某中资企业采矿区位置。据此完成6—7题。
6.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地的是( )
C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由材料可知,锆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
火成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属于火成岩的是侵入岩。
A(×)甲地的侵入岩分布分散,在海岸带附近,说明是由
外力作用搬运至甲地的,但甲地距离该采矿区较远,并不
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
B、D(×)乙地和丁地分布的岩石不属于火成岩,两地不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
C(√)丙地地处内陆地区,且侵入岩(火成岩)分布集中,应是侵入岩最开始形成的
区域,且有河流与该采矿区相连,所以判断丙地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
7.造成1—3月含锆重砂矿物在高潮线以上大量沉积的
主要原因不包括( )
C
A.当地雨季,河流的冲刷搬运作用强
B.飓风带来的风暴潮多发,向岸搬运能力强
C.此季节天文引潮力最强,潮汐作用强
D.东南信风形成的波浪向岸搬运沉积强
【解析】 天文引潮力在农历每月初一或十五最
大,不会在1—3月都最强,且含锆重砂矿物在高
潮线以上大量沉积与天文引潮力关系不大,C符
合题意;1—3月是当地的雨季,河流径流量大,
冲刷搬运作用强,河流挟带大量含锆重砂矿物在
高潮线以上区域堆积,A不符合题意;1—3月是
南半球的夏秋季节,此时印度洋由热带气旋引发的飓风带来的风暴潮多发,海水向岸搬
运能力强,从而使含锆重砂矿物在高潮线以上大量沉积,B不符合题意;当地位于15°S
到20°S附近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大,东南信风形成的波浪向岸搬运沉积强,D不符合
题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