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农业-考点2 农业发展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 农业-考点2 农业发展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7 09:4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专题十 农业
考点2 农业发展
2025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考点切片
(2024山东齐鲁名校联考)四川省理塘县长
期以来农业基础薄弱,农作物品种较单一,
农户主要以种植青稞和畜养牦牛维持生计。
濯桑农业园是该县近年来积极推动农业数字
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园区内主要有M公司和
1.导致理塘县长期以来农作物品种较单一的主要因素是( )
C
A.水源 B.光照 C.热量 D.土壤
【解析】 由材料“农户主要以种植青稞和畜养牦牛维持生计”判断理塘县位于四川省西
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热量不足,只适合种植生长周期短、耐寒性强的农作
物,因此导致当地长期以来农作物品种较单一的主要因素是热量,C正确。
K公司两类农业数字化组织模式(下图)。据此完成1—3题。
2.数字化农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会使理塘县
( )
D
A.青稞种植面积增加 B.农民收入来源减少
C.农业劳动力流失多 D.农业用地流转加快
【解析】 由图可知,数字化农业园区利用
设施大棚和数字化技术种植经济效益高的蔬菜和水果,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农民会
减少青稞种植面积,A错误;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
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会吸引更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B、C错误;大型企
业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用地流转,使农业用地流转加快,D正确。
3.与K公司相比,M公司农业数字化组织模式
( )
A
A.生产的作物品类多样
B.对数字化技术依赖小
C.适合农机规模化生产
D.产品的客户来源更广
【解析】 与K公司相比,M公司的农业数字化组织模式拥有设施大棚及(温度、水分)
调节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品类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水热条件的调节及改善,生产更多品
类作物,A正确;两种组织模式均对数字化技术有较大依赖,只是依赖的数字化技术有所
不同,B错误;K公司露天种植,更适合农机规模化生产,C错误;M公司产品主要在线下
销售,而K公司产品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故K公司的客户来源更广,
D错误。
(2022辽宁卷)云南哀牢山东麓盛产的柑橘汁水饱满,但常温下不易保存,且柑橘的种植
户分散,面临从田间地头到冷链系统的“最先一公里”困境。2020年某企业在该地建立产
地仓(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解决了这一问题。下图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产地仓能够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是因为
( )
D
A.使农产品更接近消费市场
B.延长柑橘生产产业链
C.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
D.提供快捷仓储保鲜物流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A(×)产地仓没有改变农产品与消费市场之间的距离,不会使农产品更接近消费市场。
B(×)产地仓没有延长柑橘生产产业链。
C(×)移动制冷设备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小,且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不是产地仓能够解
决“最先一公里”问题的主要原因。
D(√)产地仓能够解决“最先一公里”冷链缺失的问题, 能提供快捷仓储保鲜物流。
5.产地仓的建立对当地柑橘产业的积极影响
是( )
B
A.快速提高农产品产量
B.促进农产品标准化
C.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D.推广制冷技术应用
【解析】 A(×)产地仓的建立没有改变当地的柑橘种植技术,也没有增加种植面积,
不能快速提高农产品产量。
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产地仓的建立能够解决“最先一公里”的问题,能够为农产品
提供保鲜服务,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促进了农产品的标准化。
C(×)产地仓对农业生产成本影响较小,不能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D(×)产地仓的建立可以帮助推广制冷技术的应用,但这不是对柑橘产业的积极影响。
(2022浙江卷)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
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
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 )
D
A.耕地 B.资金 C.技术 D.劳动
【解析】 农业现代化使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因素包括技术装备、生产技术、信息化等。
农业技术装备的使用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劳动力从繁忙的农业生产活动
中解放出来,因此投入减少较明显的是劳动,D正确。农业生产技术涉及良种培育、作物
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农业现代化建设会使资金和技术投入增加,使耕
地的投入相对减少,但耕地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投入减少并不明显,A、B、C错误。
7.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 ( )
A
①土地产出率 ②产业集群化水平
③农业收入比重 ④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现代农业产业园资金、技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有利于提高土地
产出率,①正确;现代农业产业园集生产、加工、科技于一体,产业集群化水平提高,
②正确;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能使农业收入增加,但农业收入比重可能降低,③错误;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因而可能使种植结构多元化水平降低,
④错误。A正确。
(2023全国甲卷)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在沿
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
口基地。2019年,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替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
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8—10题。
8.泉州成为全国重要胡萝卜出口基地的主要原因有( )
B
①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强 ②拥有优良港口
③胡萝卜品质优且产量大 ④铁路运输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由材料可知,福建泉州购买国外优良的胡萝卜种子进行大规模种植,开始于
2005年前后,产业发展时间短,说明当地胡萝卜精深加工能力不强,①错误;泉州拥有
优良港口,海运便捷,有利于产品出口东亚、东南亚国家,②正确;福建泉州购买的胡
萝卜种子为优良品种,同时,当地在沿海沙质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产出的胡萝卜品质优
且产量大,因此泉州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③正确;泉州为沿海城市,胡萝
卜出口主要依靠海运,④错误。故选B。
9.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对泉州胡萝卜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 )
D
A.明显提高胡萝卜产量 B.明显提高胡萝卜质量
C.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 D.增加胡萝卜种植收益
【解析】 与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的胡萝卜种子相比,实现进口种子替代可以降低种子
成本,进而增加种植胡萝卜的收益,D正确;泉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
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没有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其并不能明显提高胡萝卜的
质量和产量,A、B错误;增加胡萝卜出口国家需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与实现进口
种子替代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
10.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重点关注胡萝卜的( )
D
①新鲜程度 ②出口关税 ③出口数量 ④食用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出口商品通过海关时,查验出口数量和收缴关税是海关的本职工作,不属于
“助力”,②③错误;当地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萝卜生产过程,并
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有利于缩短通关时间,保障出口胡萝卜的新鲜程度和食用安全,①
④正确。故选D。
锁定题眼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抓住关键词“助力”二字。“助力”是帮助、支
援的意思,因此保证出口产品的新鲜程度和食用安全是泉州海关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
展的重点。
(2022全国甲卷)近年来,吉林、河南两省相继提出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和“秸秆变肉
换奶”计划。一是重点推进秸秆饲料化进程(2021年吉林、河南秸秆产量分别为4 000万
吨和6 550万吨);二是稳妥推进具有良好经济与生态意义的“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
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据此完
成11—13题。
11.导致吉林、河南两省年秸秆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D
A.年降水量 B.作物结构 C.耕地质量 D.作物熟制
【解析】
差异 原因分析 2021年吉 林、河南秸 秆产量分别 为4 000万 吨和6 550 万吨,河南 的秸秆产量 高于吉林 年降水量 吉林和河南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差异不大,A
错误
作物结构 两省气候条件相近,种植的作物相近,作物结构差异不大,B
错误
耕地质量 吉林土壤以黑钙土和黑土为主,耕地质量高于河南,C错误
作物熟制 吉林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河南纬度较低,农作物一
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因此河南的年秸秆产量高于吉林,D正确
12.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的经济意义是( )
C
A.提高秸秆产量 B.增加秸秆种类 C.调整农牧结构 D.推动种植技术进步
【解析】 在玉米产区推广“粮改饲”是指规模化种植饲料作物,以满足肉牛等发展需求,
说明“粮改饲”是为了增加喂养肉牛等的饲料,调整农牧结构,并不是为了提高秸秆产量,
A错误,C正确。“粮改饲”对增加秸秆种类和推动种植技术的进步作用不大,B、D错误。
13.体现“粮改饲”生态意义的农事是( )
A
①作物轮作 ②土壤深翻 ③圈舍养殖 ④土地平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粱、苜蓿等饲料作物,进行作物轮作
有利于维持土壤肥力,体现了“粮改饲”的生态意义,①正确;土壤深翻和土地平整会破
坏土壤结构,②④错误;“粮改饲”可为圈舍养殖的肉牛等提供充足的饲料,减轻过度放
牧导致的草场退化问题,③正确。A正确。
(2023全国乙卷)豌豆尖是冬季时令蔬菜。
贵州龙里豌豆尖生产历史长、品质优,然而
售价低,主要供应周边市场。2016 年,龙
里豌豆尖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
冷链运输,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少数
城市(下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如今龙里豌豆尖能够以较高价格畅销的关键有( )
C
①提高销售价格 ②扩大种植规模
③拓展销售渠道 ④保持产品新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龙里豌豆尖之前主要销往周边市场,知名度较低。随着龙里豌豆尖被认证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展,其知名度提高,需求量增加,销售的范围
扩大,龙里豌豆尖逐渐畅销,③正确;作为时令蔬菜,保证产品的新鲜度是保证市场竞
争力的关键,④正确;销售价格高是供求关系和综合成本共同影响的结果,人为提高销
售价格并不能使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①错误;扩大种植规模并不能直接使农产
品以较高价格畅销,②错误。故选C。
15.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少数城市,是因为
这些城市( )
B
A.人口规模大 B.消费水平高
C.飞机航班多 D.冬季蔬菜少
【解析】 龙里豌豆尖采用冷链运输,运输
距离长,销售价格高,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要求较高。读图可知,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
的城市均为区域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B正确;人口规模、航班
数量与消费能力关系不大,A、C错误;冬季蔬菜少是北方蔬菜市场的主要特点,图示
城市大部分位于南方地区,D错误。
16.(2024湖北荆州中学月考,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孤山杏梅原产于辽宁省东港市孤山镇,至今已有百余年栽培历史,曾经只被当地人
熟知,现为辽宁名果之一。孤山杏梅果实个大、核小,果肉柔韧多汁,且富含氨基酸,
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孤山杏梅适应性强,耐寒,其在长期栽培过程中种性趋于
退化,坐果率较低,大部分为庭院栽培,管理较粗放,产量较低。2018年以来,东港市
连续举办了多届大孤山杏梅花旅游节,吸引了省内外数十万名户外运动、摄影和旅游爱
好者,孤山杏梅的名声也随之打响。随后,当地政府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栽培技
术培训,科学管理,统一收购。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孤山杏梅畅销国内外,东港其他
乡镇也纷纷引种孤山杏梅。
(1) 说明东港其他乡镇引种孤山杏梅的原因。(4分)
【答案】 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好,可实现农业增收;(2分)与原产地生境相近,作
物适应性强,易栽培,成活率高。(2分)
【解析】 第一步,明确分析对象。东港其他乡镇引种孤山杏梅的原因,即其他乡镇种
植孤山杏梅的区位条件和经济效益。第二步,调用思维链条分析“对象”区位特征。由材
料可知,孤山杏梅品质优良,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罐头,产业链较长,经济效益较
高;东港其他乡镇与孤山镇气候条件差异不大,且孤山杏梅适应性强、耐寒,栽培成活率高,
便于引种。
(2) 推测2018年前后孤山杏梅销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答案】 差异:2018年以前,孤山杏梅销量较低,2018年以后,销量明显增加。(2分)
原因:2018年以前,栽培技术水平低,未形成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生产;知名度低,市场
主要在本地。2018年以后,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品牌效应提升,且利用电商平台,拓宽
了销路;成立合作社,利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实现了作物稳产高产。
(任答3点得6分)
【解析】 差异:2018年以前,孤山杏梅销量较低,2018年以后,销量明显增加。原因:由
材料可知,曾经孤山杏梅只被当地人熟知,说明其销售市场较局限;长期以来单一树种
栽培,种性退化,加之管理粗放,未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导致产量偏低;2018年
以后,当地政府举办旅游节,吸引了省内外游客,有效提升了孤山杏梅的品牌价值,拓
宽了市场;成立合作社,统一技术、销售和服务,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扩大生产规模
的同时也提高了销售量。
(3) 请为该地孤山杏梅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8分)
【答案】 引进国内外林果业先进的栽培技术,提升品质;调整品种结构,立足市场需求,
培育优质品种;延长深加工产业链,促进杏梅产业良性发展,促进果农增收;加强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种养结合,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土质、水分等生境条件,
提高土壤肥力。(任答4点得8分)
【解析】 该地实现孤山杏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分析。
17.(2024湖北黄冈调研,14分)阅读图文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
预制菜是将精心挑选的食材经过配比和加
工,采用冷冻技术或其他保鲜方法保存,供消
费者或餐饮环节加工者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
已经在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得到广泛传播并进入
了外卖餐饮平台。安徽省作为中国传统八大菜
系之一徽菜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预制菜品种。
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下图示意安徽省各区域预制菜
主要品种。
(1) 分析安徽预制菜品种丰富的自然条件。(6分)
【答案】 地跨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导致农产品品种差异
显著;地形差异较大,有山地、丘陵和平原,适合开展多种
农业经营;南部多河湖,水产品丰富(多种多样的农产品
为预制菜提供了丰富的品种)。(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预制菜品种丰富说明安徽农产品种类丰富,安徽
地跨我国南北方,既有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有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明显差异导致农产
品品种差异显著,农产品种类多;据图示可知安徽南部多山地,地形差异较大,有山地、
丘陵和平原,适合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安徽气候湿润,多河流和湖泊,水产品丰富,多
种多样的农产品为预制菜提供了丰富品种。
(2) 评价安徽预制菜品种丰富对拓展市场的
影响。(4分)
【答案】 品种丰富有利于拓展不同类型的消
费市场;品种丰富不利于打造安徽特色鲜明的
品牌。(每点2分,共4分)
【解析】 评价地理要素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
面出发,有利的方面是丰富的预制菜品种能满
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有利于拓展不同类型的消
费市场;不利的方面是过多的预制菜品种使得安徽预制菜市场特色不明显,不利于打造
安徽特色鲜明的品牌。
(3) 指出预制菜产业发展对安徽省乡村振兴的好处。
(4分)
【答案】 为安徽农产品拓展新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让农
民参与到预制菜加工中,为农民增加就业机会;预制菜产业
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三次产业融
合,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每点1分,共4分)
【解析】 预制菜产业发展极大地扩展了安徽农业生产领域,通过对农业原料的加工,
让农民参与,为农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预制菜是新兴事物,可以为安徽农产品
拓展新市场,增加农民收入;预制菜产业发展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投资环
境,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安徽三次产业融合,促进安徽农业产业升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