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专题十一 工业
考点1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025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考点切片
考向1 工业区位选择
解题觉醒
工业区位的选择在宏观上侧重经济效益(即成本最低、利润最高),具体分析如下:
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利用“风、水、宝、地”进行分析)。
(2025福建莆田模拟)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重要部件,有很高的技术壁垒,需
采用电加热方式对原子结构进行重排,耗时长,耗能多。我国在该领域长期落后于世界
先进水平,后通过加大研发,不断提高生产性能指标。1999年,宁波服装企业S集团跨
产业转型,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又
陆续在内蒙古包头、云南昆明等地建设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持续扩大产能。据此完成
1—3题。
1.S集团跨产业转型时选择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主要考虑该行业( )
C
A.技术难度大 B.进入门槛高 C.市场前景好 D.竞争压力小
【解析】 由材料可知,宁波服装企业S集团跨产业转型,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锂电
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又陆续在内蒙古包头、云南昆明等地建设负
极材料一体化基地,故S集团跨产业转型时选择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主要考虑该行业市
场前景好(市场容量和需求的变化决定了工业规模和产品种类),C正确;技术难度大、
进入门槛高是阻碍因素,而不是选择的理由,A、B错误;竞争压力小不是主要原因,
D错误。
2.S集团转型之初选择在上海成立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的主导因素是( )
B
A.资金来源 B.技术条件 C.市场规模 D.交通条件
【解析】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重要部件,有很高
的技术壁垒,上海科技水平高,技术条件好,有利于攻克技术壁垒,B正确;资金来源、
市场规模、交通条件都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
3.S集团生产基地先后落户在内蒙古包头、云南昆明等地,是因为这些地区( )
D
A.劳动力多 B.地价低廉 C.石墨资源丰富 D.清洁能源丰富
【解析】 由材料可知,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需采用电加热方式对原子结构进行重排,在内
蒙古包头、云南昆明等地建设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持续扩大产能,是因为内蒙古包头
有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而云南昆明等地水能资源丰富,清洁能源丰富,为其生产提供
充足能源,D正确;劳动力多、地价低廉、石墨资源丰富都不是主要因素,A、B、C错误。
(2025四川开学考试)山东某化工公司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MDI(一种高分子材料的主
要原料)制造商,其生产基地遍布全球。2024年4月24日,该公司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成
立的欧洲第二个研发中心正式运营,研发方向包括绿色化学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利用、
循环经济与废物利用等多个领域。据此完成4—6题。
4.该化工公司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MDI制造商,主要得益于( )
C
A.规划布局早 B.生产规模大 C.产品质量优 D.环境污染少
【解析】 MDI为一种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原料,该化工公司为高分子材料生产的上游企
业,能在全球都具有竞争力,主要得益于产品质量优良,与规划布局早晚、生产规模、
对环境的影响关系较小。C正确。
5.该化工公司在巴塞罗那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目的有( )
D
①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②充分占领欧洲市场 ③拓展新的业务 ④加强科技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题目强调的是在巴塞罗那设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的设立关键是科技,在此
建立研发中心利于加强科技合作,能快速满足并响应当地及周边地区客户需求,①④正
确;占领市场与拓展业务主要与营销部门有关,与设立研发中心关系不大,排除②③。
故选D。
6.新研发中心的设立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B
A.提高单位产能利润 B.驱动企业多元发展 C.实现废弃物零排放 D.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解析】 B(√)根据题意可知研发中心涉及多个领域的研发,可以驱动企业多元发展。
A(×)产品利润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发初期投入成本高,短期内不能提高单位
产能利润。
C、D(×)研发中心的设立无法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也
不能降低设备投入成本。
(2024四川眉山一诊)惠安县地处闽南沿海,依托当地自然条件,以石雕产业闻名。近
年来,当地石雕产业所需石料多从国外进口。2017年,惠安县积极打造雕艺文创园,建
设雕艺博物馆、大师工作室、世界石雕公园三大板块,逐梦“世界石雕之都”。据此完成
7—9题。
7.早期惠安县发展石雕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
C
A.气候湿润 B.河湖众多 C.山地广布 D.植被丰富
【解析】 石雕产业需要的原材料为石料(【敲黑板】石雕产业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惠安县早期发展依靠当地的自然条件,以石雕产业闻名说明当地石雕产业规模比较大或
历史比较悠久。山地众多,石材较多,原材料充足是惠安县早期发展石雕产业的主要优
势,故C正确。
8.近年来,惠安县石雕产业所需石料多从国外进口的原因可能是( )
B
A.当地石料品质较低 B.当地环保意识增强 C.国外石雕市场广阔 D.国外开采成本低廉
【解析】 材料中“依托当地自然条件,以石雕产业闻名”说明当地的石料品质好,A错
误;开采石料会破坏山体,对环境造成破坏,为了保护环境,当地从国外进口石料,B
正确;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料并不能说明国外石雕市场广阔,C错误;石料重量大,即使国
外开采成本低廉,但经过长途运输后,成本也会大幅上升,D错误。
9.惠安县打造雕艺文创园,主要致力于( )
B
①加强文化传承 ②推进产业转型 ③强化技术创新 ④推动产业外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石雕是一种文化艺术产品,惠安县打造雕艺文创园,有利于加强文化传承,
①正确;雕艺文创园的艺术产品都是经过艺术家们精心创作而成的,当地打造雕艺文创
园,有利于技术创新,③正确;惠安县打造雕艺文创园,可以吸引石雕艺术企业集聚,
获得集聚效益,主要目的不是推进产业转型和产业外迁,②④错误。故选B。
拓展延伸
工业的区位类型
(1)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2)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3)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5)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10.(2025陕西宝鸡模拟,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工业遗产,也是超大城市中
心城内唯一的大规模工业区改造项目。该综合服务区以原首钢冷却塔为背景改造了2022
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赛道,该赛道将作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场地。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内形成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依托地铁、
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以公共交通枢纽或站点为中心,包括铁轨绿道、步行优先
的特色街道、空中步道等,步行、自行车专用通道密度可达20千米/千米 。
(1) 分析图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的区位优势。(6分)
【答案】 北京高校、科研院所众多,有人才、技术支撑;资
源丰富且独特;环境优美;政府政策支持。(任答3点得6分)
【解析】 图中文化创意产业园依附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园区内高新技术产
业发达,科研机构众多,人才众多;依托首钢高炉,资源丰富且独特,文化创意产业园西
邻永定河滨河综合休闲带;属于国家大规模工业区改造项目,政府政策支持。
(2) 请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内工业遗产“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 传承首钢企业文化,保护工业遗产;对原有厂房设施等工业遗存改造开发,提
高资源利用率;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工业旅游、康养服务业、冰雪产业等。
(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传承首钢企业文化,保护工业遗产;依托高炉、酒店,对原有厂房设施等工业
遗存改造开发;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空间主体单一,便于成片统一规划,发展文
化创意产业、工业旅游、康养服务业、冰雪产业等。
考向2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025山西长治质监)广东T集团是一家研发和生产消费电子产品的企业。2004年在波
兰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生产的零部件大部分来自中国,产品销往欧洲。2016年,T集团
选择了实现准时化运输的中欧班列,摒弃了传统海运,开始采用“即时生产”的组织形式
(下图),完成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据此完成11—13题。
11.2004年,T集团选择在波兰建设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C
A.提高生产效率 B.降低运输成本 C.避开关税壁垒 D.增加当地就业
【解析】 A(×)T集团选择在波兰建设生产基地,但需要从中国运进零部件,并不能
提高生产效率。
B(×)读材料可知,T集团生产的零部件大部分来自中国,会增加运输成本。
C(√)波兰属于欧盟成员国,T集团的产品销往欧洲,该集团选择在波兰建设生产基地,
可以避开关税壁垒。
D(×)增加当地就业不是该企业的目的,因此不是T集团选择在波兰建设生产基地的主
要原因。
12.2016年以前,T集团在波兰的生产规模主要受制于( )
D
A.劳动力成本 B.市场需求 C.零部件运费 D.库存积压
【解析】 读材料可知,2016年以前,T集团生产的零部件大部分来自中国,但是由于
海运速度慢,为了确保生产,需要应对库存积压的困境,而2016年,T集团选择了实现
准时化运输的中欧班列,完全可以减少库存积压,降低成本和风险,D正确。从材料不
能看出受制于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零部件运费,A、B、C错误。
13.相比较传统生产方式,T集团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了( )
B
A.提升服务质量 B.缩短物流时间 C.增加产品性能 D.降低研发成本
【解析】 相比较传统生产方式,T集团开始采用“即时生产”的组织形式,完成了生产方
式的变革,该变革实现了缩短物流时间,从而可以减少库存成本,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
提高经济效益,B正确;“即时生产”的组织形式并不能提升服务质量、增加产品性能,
不会降低甚至会提高研发成本,A、C、D错误。
拓展延伸
由于海运耗时长,为保证市场供应,其生产组织方式是多生产一些产品(或多备一些零
部件先存起来)以备市场的需求,但市场需求变化较快,因而对市场的需求反应慢。而
中欧班列能极大地提高原材料运输时效,因而原材料不需要库存,可以把原有的仓库改
建成生产线,同时降低了库存积压的流动资金,这样可以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2022北京卷)下图是某陶瓷企业集团的新产品开发历程及区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4—15题。
14.据图推断,该企业集团( )
C
A.新产品生产部门持续向中心城区转移
B.工艺品陶瓷设计对技术依赖程度低
C.创新设计与研发推动了产品高端化
D.带动当地进入城镇化成熟或后期阶段
【解析】 1990—2010年该企业集团新产品生产
部门向市郊镇、县辖镇转移(参见下图),A错
误;工艺品陶瓷设计主要依赖技术的进步和研
发的投入,B错误;创新设计与研发推动生产技
术不断进步,并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推动了产
品高端化,C正确;陶瓷企业属于轻工业企业,
其经济功能和产业带动作用较弱,对当地城镇
化的带动作用有限,D错误。
15.对该企业区位选择影响逐渐减小的因素是( )
A
A.原料产地 B.环保政策 C.市场需求 D.教育培训
【解析】 A(√)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运输成本
下降,原料来源更加广泛,该企业对原料的依赖程度降低。
B(×)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陶瓷企业用于环保的支出增加,
选址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增强。
C(×)市场需求对陶瓷企业的产品种类、生产规模有决定性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和日渐成熟,市场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敲黑板】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原
料、能源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交通、市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
强)。
D(×)随着生产的自动化和产业的升级,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对
教育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
考向3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5贵州黔东南开学考试)芬兰某企业是世界第三大纸张和纸制品生产商,具有百年
历史,在芬兰拥有93万公顷森林,年平均消耗林材24万立方米。该企业主要生产纸张、
纸板和包装薄膜。下图为近年来该造纸企业创新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该造纸企业在芬兰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是( )
C
A.劳动力丰富 B.国内市场广阔
C.原材料丰富 D.环境质量较好
【解析】 A(×)结合所学知识,北欧经济水平高,劳动力价格高,且造纸不属于劳动
力导向型工业。
B(×)该企业是世界第三大纸张和纸制品生产商,产品依赖国际市场。
C(√)该造纸企业在芬兰拥有93 万公顷森林,造纸原料丰富。
D(×)环境质量好不是造纸企业的主导区位优势。
17.该造纸企业对芬兰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 )
D
A.耕地重金属污染加剧
B.海洋水质污染严重
C.强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
D.森林调节能力降低
【解析】 A(×)该造纸企业主要产生污水,与耕地重金属污染关系较小。
B(×)海洋有自我净化能力,该造纸企业使海洋水质产生严重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C(×)芬兰植被覆盖率高,造纸企业对强沙尘暴的影响较小。
D(√)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造纸企业每年都要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森林的调节服务功能下降。
18.该造纸企业创新产业链有利于( )
B
A.提高纸张的品质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增加纸张附加值 D.降低生产的能耗
【解析】 A、D(×)产业链延长,需消耗
的能源会增加,对纸张的品质无直接影响。
B(√)该造纸企业产业链创新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
废弃物的排放。
C(×)创新产业链也不会增加纸张自身的附加值。
(2025湖南常德模拟)尼日利亚人口超过2亿,
经济以农矿业为主,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丰
富,但成品油依赖进口。2010年7月,我国和
尼日利亚签署协议,在该国最大城市拉各斯
(下图)投资80亿美元兴建大型炼油厂。读
图完成19—21题。
19.尼日利亚成品油依赖进口的主导因素是
( )
A
A.经济 B.劳动力 C.资源 D.气候
【解析】 尼日利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炼油
等工业基础较薄弱,因此尽管石油等资源丰
富,但是成品油仍然依赖进口,A正确,C错
误;与劳动力、气候关系不大,B、D错误。
20.与中国相比,在拉各斯建设炼油厂的优势主
要是( )
B
A.技术成熟 B.劳动力廉价
C.管理先进 D.资金充足
【解析】 与中国相比,尼日利亚经济发展水
平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技术、管理、资
金相对薄弱,B正确,A、C、D错误。
21.我国企业在尼日利亚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
的有利影响有( )
D
①拓展石油进口渠道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 我国在尼日利亚投资可以促进该地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带动
与石油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会加剧环境污染,②③正确,④错误;拓展石油进口渠道是
对中国的有利影响,①错误。故选D。
觉醒集训
(2025安徽蚌埠阶段练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工业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工
业产业发展经济活动的增长幅度由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强度等综合决定。图1示
意广东省四大分区工业碳排放总量,图2示意广东省2001—2017年产业增长过程中的环
境效应及驱动因素系数。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
1.广东省2001—2017年( )
B
图1
图2
A.工业碳排放总量增速由中部向四周递减
B.粤西地区工业碳排放总量增长速度最快
C.珠三角地区工业碳排放总量增长速度最快
D.四大分区工业碳排放总量变化幅度一致
【解析】 读图1可知,2013年到2017年珠三角地区工业碳排放量变化幅度小,增速要低
于粤北和粤西的碳排放增速,A错误;从2001年到2017年,粤东、粤北工业碳排放总量增
加了约 5 000万t,粤西工业碳排放总量增加了约10 000万t,故粤西增长速度最快,B正
确,C错误;四大地区整体上工业碳排放总量增加,但2013—2017年珠三角变化幅度小,
粤东出现小幅下降,D错误。
图1
图2
2.推测导致2013—2017年广东省四大分区工业碳排放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图1
图2
A.产业转移 B.市场变化 C.技术进步 D.能源供应
【解析】 工业产业升级和转移会引起碳排放空间重塑。读图1可知,2013—2017年珠三
角和粤东地区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小幅减少,粤西、粤北工业碳排放总量增加。珠三角和
粤西、粤北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紧密联系, 2013年以来, 粤西和粤北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增
速加快,而珠三角工业碳排放总量增速放缓,说明地区产业分工,促进了高能耗产业由珠
三角向粤西、粤北地区转移, A正确;市场变化、技术进步及能源供应会影响碳排放总
量,但对碳排放空间变化的影响较小,排除B、C、D。
图1
图2
3.广东省产业增长过程中,环境效应较低的地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C
图1
图2
A.鼓励产生污染的企业向周边地区转移 B.降低经济规模,提高环境效应
C.加大技术投入,推进本地产业高级化 D.发展高附加值、高耗能产业
【解析】 读图2联系材料“工业产业发展经济活动的增长幅度由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
技术强度等综合决定”可知,环境效应较低的地区其技术驱动的系数为负值,因此应加大
技术投入,推进本地产业的高级化,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C正确;鼓励产生污染的企业
向周边地区转移会加大其他区域的污染, A错误;降低经济规模不符合实际,B错误;
环境效应低的地区能源未必丰富,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增加能源的短缺,D错误。
图1
图2
(2023湖南卷)服装制造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分包商,产品残次率是影响其选择的
重要因素之一。在交货期允许的情况下,洛杉矶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
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而不是代工厂位于拉丁美洲的分包商。东南亚服装生产所
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面料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北美洲。据此完成4—5题。
4.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是因为中国( )
B
A.原材料丰富 B.产业基础好 C.劳动力廉价 D.环境容量大
【解析】 中国纺织行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服装面料质量好、种类多、价格
便宜,因此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B正确;面料生产所需的棉花来
自北美洲,说明原材料丰富是北美洲的优势,不是中国的优势,A错误;与中国相比,
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劳动力更廉价,C错误;环境容量指在确保人类生存、发展不受危害、
自然生态平衡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值,中国的环境
容量与东南亚服装生产所需的面料大多产自中国关系不大,D错误。
5.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代工厂位于东南亚的韩国分包商,最可能考虑的是
( )
C
①贸易壁垒 ②文化关联 ③市场环境 ④生产技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韩国制造商更倾向选择韩国分包商主要考虑的是文化关联,②正确;结合所
学世界地理知识可知,与拉丁美洲相比,韩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产品残次
率相对较低,④正确;洛杉矶时尚区内的韩国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分包商,无论是
东南亚还是拉丁美洲,与其之间都存在贸易壁垒问题,①错误;两地区人口稠密,服装
需求量大,市场环境均较好,③错误。故选C。
(2021全国甲卷)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
件要求严苛。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
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
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
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6—8题。
6.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B
A.原材料充足 B.市场广阔 C.技术先进 D.劳动力价格低
【解析】 A(×)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 (二氧化硅),砂粒、岩石中含有大量Si
O ,许多地区都有充足的原材料。
B(√)中国人口较多,医疗卫生器材需求量大,德国某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
要是因为中国市场广阔。
C(×)德国是发达国家,高端玻璃管生产技术较先进。
D(×)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劳动力价格高于东南亚等地。
7.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 )
D
A.基础设施 B.商业氛围 C.科研实力 D.配套产业
【解析】 由材料可知,配套产业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
的主要原因,D正确;山间小镇位置偏僻,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科研实力也不强,A、
C错误;山间小镇人口较少,商业氛围并不浓厚,B错误。
8.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
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 )
B
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
C.增加产品产量 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
【解析】 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
严苛,车间环境净化成本高,而丽水山间小镇生态环境好,大气和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少,
可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B正确;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无法
增加产品产量,A、C错误;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较完善,废弃物处理的规模大,具有
规模效益,处理成本较山间小镇低,D错误。
解后反思
电子产品、医用设备和精密仪器等的生产,对车间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生产车间的环境
净化成本高。
9.(2024河南五校联考,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索菲亚科技园(如图)是位于法国东南部的著名旅游胜
地,20世纪60年代由私人创建,1977年转让给政府,目前已
发展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端服务业为主的世界知名园区,
在欧洲科技园区中具有重要地位。园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由“外部驱动”向“内部驱动”
转型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之前,园区通过国内外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等吸引了美日等
国的跨国公司办事处和研发机构入驻,实现了快速的量变增长,但是这些机构主要与其
总部联系,对外封闭性高;20世纪90年代之后,跨国企业的分支部门相对减少,本土化
创新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大量衍生并迅速成长,成为推动园区发展的关键力量。
(1) 指出原有旅游业为索菲亚科技园的建立创造的优越条件。(3分)
【答案】 秀丽的自然风光,优美的环境;良好的住房、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多元化和
包容性的文化。(每点1分,共3分)
【解析】 索菲亚科技园是位于法国东南部的著名旅游胜地,由此可知,索菲亚科技园
自然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各项基础设施较完善;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等。
(2) 1977年索菲亚科技园转让给政府,说明政府在此阶段
发挥的重要作用。(3分)
【答案】 政府接手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
园区的层次和规模,使其向国际化科技园区发展;给予大量优
【解析】 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由私人创建,1977年转让给政府,目前已发展成为以高
新技术产业与高端服务业为主的世界知名园区,在欧洲科技园区中具有重要地位”可知,
政府接手后加强了向国内外的宣传,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给予了园区大量优惠政策,吸
引了外国公司入驻;加大了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园区的层次
和规模,使其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端服务业为主的世界知名园区;扩大了对外开放
程度,强化国际营销策略,使其向国际化科技园区发展等。
惠政策,强化国际营销策略,吸引外国公司入驻。(每点1分,共3分)
(3) 说明索菲亚科技园由“外部驱动”向“内部驱动”转型的原因。(4分)
【答案】 早期园区内的跨国公司与其总部联系密切,但彼此间缺乏互动,且与当地企业
联系少,不利于提升园区整体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之后本土化创新企业和学术研究
机构的大量建立,有利于园区内的厂商合作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厂商和科研机构联系紧
密,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园区内创新氛围浓厚,促使新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每点1分,
共4分)
【解析】 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之前,园区通过国内外宣传、
基础设施建设等吸引了美日等国的跨国公司办事处和研发机
构入驻,实现了快速的量变增长,但是这些机构主要与其总部
联系,对外封闭性高”可知,早期园区的跨国公司对外封闭性
高,彼此之间、与当地企业之间缺乏联系,不利于提升园区整体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之后,跨国企业的分支部门相对减少,本土化创新企业和学术研
究机构大量衍生并迅速成长,成为推动园区发展的关键力量”可知,本土化创新企业和
学术研究机构的大量建立,加强了厂商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带动
了园区内的厂商之间的合作、交流,利于形成产业集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规模效益;
园区内创新氛围浓厚,吸引了新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带动园区不断发展等。
(4) 阐述索菲亚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建设
的启示。(3分)
【答案】 不仅要重视招商引资和土地开发,还要建立厂商之
间以及厂商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交流;促进企业间彼
【解析】 索菲亚科技园的发展经历了由私人到政府,由“外部驱动”向“内部驱动”转型
的发展历程,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建设的启示是:不仅要重视招商引资和土地开发,还要
注重产业的提升、科技的创新;加强研究机构与厂商之间、厂商与厂商之间的联系与交
流;促进企业间彼此开放,共享基础设施等,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注重科技投入和
产品研发,形成创新氛围,形成产学研充分融合的产业集群等。
此开放,形成创新氛围,产学研充分结合,形成产业集群;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每点1分,共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