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专题十一 工业
考点2 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
2025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考点切片
考向1 工业集聚
(2025四川阶段练习)杭州高新区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附近有众多高校和研发机构。富阳区位于杭州市
西南部,距滨江区约40 km。2019年8月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在富阳区
挂牌成立,面积约5.8 km ,据此完成1—3题。
1.高新区选择与富阳区合作,最可能是因为富阳区( )
C
A.技术力量强 B.交通便利 C.土地资源丰富 D.劳动力丰富
【解析】 都市圈的合作区分为四类:毗邻型、飞地型、走廊型和枢纽型,分别代表紧
邻式、跨越式、串联式和放射式的空间组织形式。杭州高新区(滨江) 富阳特别合作
区属于飞地型合作区,该合作区为浙江省探索共同富裕,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特别合
作区经验。该合作区立足各自资源优势,通过整合两区力量、资源和政策,促进平台共
建、优势互补。具体而言:一是解决高新区“有产少地”的难题,二是优化富阳土地利用
结构,腾退落后产能,引导滨江区绿色、高附加值创新产业进驻,推动加快实现区域共
同富裕。根据材料获取杭州高新区的三个信息: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是
具有产业和技术的优势,三是附近的高校和研发机构既是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又限制了
其地域的扩张。“距滨江区约40 km”说明富阳区远离先进产业和技术发达区,与高新区
区域差异明显,能实现资源互补。根据高新区的优势可以排除 A;交通是高新区的优
势条件,排除 B;劳动力具有流动性,且杭州高新区需要的是高技术人才,排除 D;
受周围产业、众多高校和研发机构的空间限制,杭州高新区无法继续扩大规模,发挥其
技术、先进制造业优势,应该选择土地资源丰富的“飞地”合作,C正确。
2.特别合作区的主要功能可能是( )
B
A.金融服务 B.智能制造 C.技术开发 D.咨询设计
【解析】 杭州高新区和富阳区合作的基础是二者资源的差异性,合作的方式是优势互
补。高新区应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富阳区承接滨江区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
的转移,推动两区形成“总部+生产基地”的联动发展模式,促进先进制造业规模化、特
色化、集群化发展。根据两区各自的优势判断,技术开发和咨询设计是杭州高新区的优
势和功能,排除C、D;根据两区的经济差异判断,金融服务应该集中在经济更发达、
技术更先进的高新区,排除A;智能制造占地面积广,特别合作区位于富阳区,既能发
挥高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辐射作用,又能发挥富阳区的土地资源优势,B正确。
3.与毗邻的合作区相比,建设远距离合作区能够( )
D
A.降低生产成本 B.形成规模效益 C.共用基础设施 D.促进均衡发展
【解析】 典型的“飞地型”模式是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政府突破行政区划限制,
把资金项目等放到行政上不存在隶属关系的“飞入地”,通过共同规划建设、共同管理和
合理分配收益等机制设计,实现两地互利共赢的模式。“飞入地”和“飞出地”之间的空间
分离性、环境差异性、优势互补性、产业关联性是飞地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根据材料
可知,杭州高新区和富阳区相距40 km,与毗邻的合作区相比,因不能共用基础设施等
原因,生产成本会提高,排除A、C;两种合作区都可能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排
除B;建设远距离合作区可通过优势互补、生产要素流动、辐射带动,促进欠发达区产
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D正确。
(2021天津卷)株洲作为铁路枢纽,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
动力谷”,形成了“3+5+2”现代产业体系。据此回答4—5题。
4.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对株洲产业发展过程
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D
A.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起到决定性作用
B.各个产业间的生产都具有上下游关系
C.轻工业替代了轨道交通为主的重工业
D.由交通装备制造专业化向综合性发展
【解析】 A(×)铁路枢纽对株洲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在20世纪初期,对后期产业发展
影响较小。
B(×)由图可知,株洲各个产业间并非都具有上下游关系。
C(×)目前的“中国动力谷”仍然保留着轨道交通产业,并未被轻工业替代。
D(√)20世纪中期,株洲成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主要发展交通装备制造业,21世
纪初期发展成为“中国动力谷”,形成“3+5+2”现代产业体系,向综合性发展。
5.株洲集聚了动力装备制造产业群,主要目
的是( )
A
A.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竞争力
B.加强企业间交流,减少能源消耗
C.集中处理废弃物,保护环境
D.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 动力装备制造产业群在株洲集聚,
有利于增强集聚效应,扩大动力装备制造产
业的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
的效益(【敲黑板】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
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A
正确;“3+5+2”现代产业体系以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能源消耗量较少,产生
的废弃物也较少,故减少能源消耗和集中处理废弃物不是主要目的,B、C错误;高新
技术产业对劳动力需求较少,产业聚集对降低劳动力成本的作用不大,D错误。
6.(2024广东佛山检测,12分)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煤炭产业曾是鄂尔多斯的支柱产业。但在
近年来“双碳”目标背景下,其支柱产业开始由
煤炭向新能源方向转型。2021年,我国首个零
碳产业园落户该市,该市逐步形成了围绕动力
电池与储能、电动重卡、电池材料、绿色制氢
等“风光氢储车”上下游的集成产业链。下图为
鄂尔多斯市及零碳产业园位置图。
(1) 据材料,指出该产业园的核心产业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电池与储能。(2分)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具有不
稳定性,需要电池储存电能以保障供电;电池生产需要大量
原料和零部件;电池是电动重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产业园拥有动力电池与储能、电动重卡、电池材料、绿色制
氢等产业,其产业类型均与风电和光电有关。由所学能源知识可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具有不稳定性,需要电池储存电能以保障供电;电池生产需要大量原料和零部件;电池
是电动重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该产业园的核心产业是电池与储能。
(2) 简述“风光氢储车”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在
该园区的目的。(6分)
【答案】 节约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2分)便于技术交流与协作;(2分)便于共用
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2分)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与“风光氢储车”有
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均集聚在该园区,可以节约
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减少能源消耗;上下游产
业链集聚,有利于产业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促进产业发展;相关产业链集聚,有
利于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成本。
考向2 工业分散
(2025广东清远阶段练习)我国B集团现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始终
坚持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系统。2024年6月,B集团在泰国的第108家门店开业。
同年7月,B集团在泰国罗勇府举行泰国工厂竣工仪式。据此完成7—8题。
7.吸引B集团在泰国建厂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B
A.政府政策的支持 B.较大的销售市场 C.充足的劳动人群 D.较低的贸易壁垒
【解析】 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人口稠密,拥有较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且根据材料,B集
团先是在泰国开拓销售市场,后在泰国投资建厂,说明B集团在泰国建厂主要是为了离
销售市场更近,B正确;政府政策的支持、充足的劳动人群和较低的贸易壁垒均不是B
集团在泰国建厂的主导因素,A、C、D错误。
8.B集团在泰国罗勇府建设工厂有利于( )
D
A.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B.提升汽车产品质量 C.促进光伏产业发展 D.降低汽车生产成本
【解析】 A(×)集团的投资建厂行为涉及用水用电、施工噪声等问题,会对泰国罗勇
府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B(×)泰国的汽车产业相较于我国并无明显技术优势,B集团在泰国罗勇府建厂并不能
提升其产品本身的质量。
C(×)B集团在泰国罗勇府建厂与光伏产业发展并无直接联系。
D(√)泰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在泰国建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H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在世界多地设
立了多个研发中心。下表为H公司专注于智能手机的研发中心分布地区表。据此完成
9—10题。
国外研发中心 国内研发中心
瑞典研发中心 深圳研发中心
伦敦设计中心 北京研发中心
巴黎美学研究中心 西安研发中心
日本研发中心 武汉研发中心
美国研发中心 上海研发中心
9.H公司专注于智能手机的研发中心分布地的突出区位优势是( )
A
A.科技机构多,人才济济 B.靠近交通枢纽,运输便利
C.经济水平高,资金雄厚 D.人口数量众多,购买力强
【解析】 智能手机的研发中心需要大量科研人员,因而人才资源是影响其布局的主导
因素。
A(√)由表可知,H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大城市,科研机
构和人才数量多。
B(×)研发中心的运输需求较小,受交通影响不大。
C(×)研发资金主要由H公司提供,并非由研发中心所在城市提供。
D(×)研发中心的科研成果归H公司所有、供H公司使用,并非用于售卖。
10.H公司在世界多地设立研发中心,主要目的是( )
C
A.降低研发费用 B.分散集中研发风险
C.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D.充分利用当地零部件
【解析】 A(×)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成本高,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会提
高研发费用。
B(×)集中研发风险并不大,没有必要刻意分散。
C(√)H公司在世界多地设立研发中心,便于了解当地手机市场的产品需求,设计符合
市场需求的产品。
D(×)研发中心不制造、组装产品,不需要利用当地的零部件。
觉醒集训
(2025辽宁阶段测试)湖北大冶是一座因矿而兴的城市,曾是我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之
一。炼铜产业衰落后,大冶市规划建设工业园,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推进机电制造、
饮品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大冶炼铜产业的衰落首先表现在( )
A
A.采掘业 B.冶炼工业 C.加工制造业 D.能源工业
【解析】 A(√)大冶曾是我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之一,因矿而兴,当铜矿资源逐渐枯
竭或开采难度增大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采掘业,故大冶炼铜产业衰落首先表现在采
掘业。
B(×)可以通过进口原料等方式维持一定生产,冶炼工业不是大冶炼铜产业衰落的首
先表现。
C(×)在炼铜产业链中,加工制造业处于更下游位置,其受到的影响相对滞后。
D(×)炼铜产业的衰落与能源工业的直接关联较小。
2.大冶市规划建设工业园的重要意义在于( )
D
A.环境治理 B.品牌塑造 C.技术支持 D.聚集资源
【解析】 A(×)规划建设工业园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进行环境治理。
B(×)品牌塑造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方面,但不是规划建设工业园的核心意义。
C(×)工业园可以提供一定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机会,但不是其最重要的意义。
D(√)大冶市规划建设工业园将机电制造、饮品食品、新型建材等集中在一起,通过
聚集资源,可以吸引投资、人才、技术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4山东青岛三模)2010年以来,甘肃M钢铁集团开始向电解铝和有色金属冶金业务
拓展,但其原料氧化铝和产品铝锭“购销两头在外”。2016年,该集团收购了加勒比地区
最大的氧化铝生产企业。期间,该集团陆续引进众多铝材加工企业,目前铝液就地转化
率已超80%。据此完成3—4题。
3.M集团收购加勒比地区的氧化铝生产企业,主要是为了( )
B
A.提高集团发展速度 B.保障原料稳定供给 C.降低电解生产成本 D.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解析】 由材料可知,M集团所需的原料氧化铝和产品铝锭“购销两头在外”。因此该
集团收购加勒比地区最大的氧化铝生产企业主要是为了保障原料的供给稳定,B正确;
提高集团发展速度、降低电解生产成本、增加当地就业机会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
C、D。
4.众多铝材加工企业在M集团周边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D
A.增加产品销售 B.节省营销投入 C.共用基础设施 D.降低能源消耗
【解析】 由材料“该集团陆续引进众多铝材加工企业,目前铝液就地转化率已超80%”
可知,众多铝材加工企业在M集团周边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就近获得铝液,节省运输,从
而降低能源消耗,D正确;与增加铝材加工企业的产品销售无关,A错误;工业集聚可
以共用基础设施、节省营销投入,但这不是铝材加工企业集聚的主要目的,B、C错误。
(2024安徽阜阳检测)韩国造船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船舶大量出口。韩国造船企
业“产业集群”优势在韩国南部的釜山和南海岸一带十分突出,同时这些地区广布与造船
相关的配套企业和研究机构,拥有巨大的集群配合优势。根据材料完成5—6题。
5.韩国发展造船业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有( )
C
①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外向型经济,依赖海洋运输
③邻近中国、日本,便于引进技术,进口零部件
④政府支持,优惠政策诸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造船业并非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不多,①错误;韩国是外向型经
济体,十分依赖海洋运输,因而船舶的需求量大,②正确;距离日本较近,可以引进先进
技术和零部件,距离中国较近,便于进口零部件,③正确;一个行业要想在世界上占有重
要地位,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④正确。故选C。
6.韩国造船业的“产业集群”突出优势表现在( )
D
A.共享基础设施,减少环境污染 B.营商环境良好,利于招商引资
C.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份额 D.节省交易成本,创设区域品牌
【解析】 在造船业的产业集群内,企业面对的是就近的、众多的原材料、设备供应商,
因而能货比三家,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要求、更快的速度获取各种原材料、零部件、
机器设备和各种服务以及各种人力资源;产业集群能促进企业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不仅产品需要品牌,企业需要品牌,区域也需要品牌,区域品牌则表明区域的产业
优势和产品特点,区域品牌由驱动创新而获得,D正确。大量企业集聚,会增加环境污
染,A错误。营商环境良好,利于招商引资得益于政府的政策,而不是“产业集群”造成的,
B错误。“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
益,但不一定会扩大企业规模,C错误。
(2022湖南卷)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子公司在全球分布广泛,中小型企业是海外投资的
主体。据此完成7—8题。
7.截至2018年底,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子公司近半数分布在欧盟国家。这些企业在欧盟
国家投资主要考虑当地( )
B
①原材料丰富 ②市场开放 ③经济发达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欧盟国家工业化起步早,进入全球市场较早,市场开放度高,对海外投资的
吸引力较强,②正确;欧盟国家绝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市场广阔,③正确。
故选B。
8.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国制造业中小型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优势有( )
D
①大多为民营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强 ②研发资金雄厚,创新能力较强
③更好服务小市场,满足多样化需求 ④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成本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资金、技术实力较弱,
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①错误;中小型企业营收较少,研发资金相对较少,创新能力较
弱,②错误;中小型企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但生产方式灵活,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较强,可以更好地服务小市场,满足多样化需求,③正确;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较少,
管理成本较低,④正确。故选D。
(2023全国乙卷)2000年以后,世界打火机生产中心转移到湖南省邵东市。邵东市由原来
几家生产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并相继成立打火机行业协会和打火机出口监
管委员会。2009年,多家企业组建了一家集研发、组装、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目前,
邵东市每年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世界同类打火机总产量的70%。据此完成9—11题。
9.邵东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B
①打火机产业生产链短 ②打火机产业附加值低
③当地有打火机创新技术 ④当地有打火机产业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一次性打火机的零部件数量较少,制作工艺简单,产业生产链较短,有利于
快速布局,①正确;由材料“邵东市由原来几家生产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
可知,邵东市有打火机产业基础,④正确;打火机产业附加值低,这会影响当地发展打
火机产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②错误;龙头企业的研发投入是
在产业链布局形成之后出现的,因此打火机创新技术不是邵东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
形成的原因,③错误。故选B。
10.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 )
D
A.控制各企业发展规模 B.协调与外地生产联系
C.监督产品质量与价格 D.引领产品研发和营销
【解析】 龙头企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销售网络完善,可以发挥其优势,引领产品
的研发和营销,D正确;龙头企业与其他企业有协作关系,但并不会控制各企业发展规
模,A错误;龙头企业能够更好地协调与外地生产的联系,但这并不是龙头企业发挥的
主要作用,B错误;产品质量与价格的监督是由当地的行业协会和监管委员会负责的,
C错误。
11.除技术创新外,支撑邵东打火机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 )
B
①快捷的对外交通 ②稳定的市场需求 ③有效的企业组织 ④较高的产品价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邵东打火机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一方面依赖稳定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依
赖当地企业、服务机构和组织等的有效协作,②③正确;打火机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不
高,并不需要成本较高的快捷的对外交通,①错误;产品价格较高会降低当地产品的竞
争力,④错误。故选B。
12.(2022天津卷,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数字经济是提升生产效率的一种智能化行为模式和
经济形态。京津冀地区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北京
为核心,在天津及河北省张家界、廊坊等环京区域布局
多个数据中心,形成京津冀数据中心集群。
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上图)聚集了多个数据中心。
(1) 说明数据中心在这里集聚的原因。(6分)
【答案】 有便捷的交通与中心城区和北京相连,可共
享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可享
受优惠的政策;区域内高校较多,可提供人才、科技支
持;利于企业间联系,形成规模效应。(每点2分,任
答3点得6分)
【解析】 如下图:
京津冀三地发挥各自优势,逐渐形成了区域数字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2) 说明京津冀区域数字产业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意义。(4分)
【答案】 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的转型与升
级;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数字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京津冀区域数
字产业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意义主要从产业布
局、产业升级两个角度分析说明。从产业布局角度看,
京津冀区域数字产业一体化能够促进该区域内产业合理
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合理分工与合作,促进产业
大规模集聚,形成产业集群,进而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
从产业升级角度看,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可促进区
域产业结构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