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三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7 09: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专题十三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5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考点切片
考向1 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的影响
(2024江苏泰州中学检测)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从成都始发,穿越中国西南腹地,经云
南跨越缅甸,直至欧洲的一条商道。商道沿线古村镇作为物资生产(或商贸集散)地直
接参与到该线路的形成与演化进程。下图为南方丝绸之路四川段沿线古村镇分布的地形
地貌环境特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南方丝绸之路四川段沿线古村镇主要分布地区( )
C
A.以水路运输为主 B.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
C.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 D.村镇聚落经济联系弱
【解析】 据图可知,南方丝绸之路四川段沿线古村镇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而海
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古村镇分布数量较少。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原和丘陵地区
海拔较低,地势起伏和缓,便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C正确;该段线
路所在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发展水路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A错
误;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地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古村镇分布地区地势起
伏较和缓,相关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高,B错误;这些古村镇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沿线村镇,
古村镇作为物资生产地或商贸集散地,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强,D错误。
2.南方丝绸之路四川段沿线,分布于地形起伏大的中高海拔山地地区的典型古村镇的空
间结构是( )
D
A. B. C. D.
【解析】 据图可知,地形起伏大的中高海拔山地地区,典型古村镇的数量很少,这是
因为中高海拔处土壤肥力较低,而古代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所以古村镇较少,另外地
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交通线稀疏,D选项图中古村镇数量少,且村镇之间交通线单一,符
合题意,D正确;A、B、C选项图中的古村镇数量多,交通线相对复杂,不符合地形起伏
大的中高海拔山地地区典型古村镇分布及交通线分布特征,A、B、C错误。
(2022浙江卷)我国某都市西南轨道交通市郊线(从街道1到街道7)周边用地开发较晚,
目前以居住用地和部分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下图为该轨道交通运行初期和运行五年后
沿线街道人口规模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轨道交通市郊线辐射的街道中( )
A.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增大
C.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
D.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扩大
C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
A(×)都市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减小。
C(√)市郊线沿线交通便利,从而吸引了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
D(×)接近市郊线终点(街道7)的区域人口规模减小。
4.该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边缘区整体的影响是
( )
A
A.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
B.行政服务功能变化显著
C.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增强
D.居住用地空间更加集中
【解析】 轨道交通市郊线运行初期,街道4的人口规模明显大于其他街道,轨道交通市
郊线运行五年后,人口居住和就业的区域面积明显扩大,人口分布和就业受交通限制随
之减小,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都市边缘区各街道人口规模差异缩小,A正确;行政服
务功能不会因为交通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购物空间布局随着交通建设的变化会更加
分散,C错误;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之后加强了城市与郊区的联系,居住用地会更加分散,
D错误。
(2022湖北卷)近年来,河南某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运力资源,推进全域公交,
方便群众出行,让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够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在保证行
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快递物流与城乡客运有机融合,构建全域公交和货运班车带货下乡、
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营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
正在形成。据此完成5—7题。
5.该县为实现全域老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需要( )
B
A.增加公交发车频次 B.完善公交覆盖网络 C.开发移动购票程序 D.实行政府补贴票价
【解析】
增加公交发车频次只能使交通线附近的居民实现“抬脚上车”,不能让全 域老百姓“抬脚上车” A(×)
完善公交覆盖网络,增加公交线路,有利于实现全域老百姓“出门见 路”,且可为老百姓提供多种线路选择,有利于实现“抬脚上车” B(√)
开发移动购票程序、实行政府补贴票价与题意不符 C、D(×)
6.公交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可以( )
C
①降低公交运营成本 ②提高公交使用效率 ③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公交车以客运为主,带货下乡和捎农产品进城增加了其货运功能, 可以提高公交车使用效率 ②(√)
增加客货运输量可以降低单人或单件货物的物流运输成本 ③(√)
公交运营成本没有降低,也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①④(×)
综上,C正确。
7.该县建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主要是为了( )
A
A.助力乡村振兴 B.促进物流发展 C.提高城镇化率 D.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由材料“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可
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便民惠民、助推发展”,满足城乡居民
出行需求。相比于个体营运,政府组织营运能够规范城乡客运市场,利于保障运输安全,
同时密切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推动城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A正确。
考向2 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2024江西十校联考)福建省泉州市是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也是国家跨境电
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在此背景推动下,泉州航空物流发展不断取得突破。但是,面对
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航空物流市场,泉州航空物流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下表示意泉州
晋江国际机场客运、货运吞吐量变化。据此回答8—9题。
年份 客运量/万人 客运增长率/% 货运量/万吨 货运增长率/%
2017 534 40.9 5.93 18.6
2018 744 39.3 6.4 7.9
2019 843 13.3 7.5 17.2
2020 562 -33.3 7.7 2.7
2021 598 6.5 7.3 -5.2
8.表中数据显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
D
A.客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B.货运量增速在不断减小
C.2016年客运量约为316万人 D.2016年货运量约为5万吨
【解析】
9.下列提高泉州市航空物流竞争力的举措,不合理的是( )
A
A.积极发展第二产业,扩大航空物流市场份额
B.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航空物流集成化水平
C.提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发挥航空物流效率
D.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提高航空物流集疏运能力
【解析】 由材料可知,泉州市是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也是国家跨境电商零
售进口试点城市,因此提高泉州市航空物流竞争力的举措应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而不
是发展第二产业,A符合题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航空物流集成化水平,提升基础
设施投资建设、发挥航空物流效率,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提高航空物流集疏运能力,都
是可以提高泉州市航空物流竞争力的举措,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2024湘豫名校联考,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地铁通车对上海市市级商业中心的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上海市
市级商业中心需要进一步优化。下图为上海市市级商业中心分布图。
(1) 描述上海市市级商业中心的空间分布特
征。(6分)
【答案】 空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集中度
高);(2分)城市环路以内数量多,城市环路以
外数量少;(2分)沿主要交通线分布。(2分)
【解析】 上海市市级商业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由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描述时主要按照“总—分”
的思路,从总体分布特征至具体分布特征进行。读图可知,上海市市级商业中心空间分
布不均匀(空间分布集中度高);城市环路以内数量多,城市环路以外数量少;沿主要交
通线分布趋势明显。
(2) 说明地铁通车对上海市市级商业中心发展的影响。
(4分)
【答案】 地铁通车会扩大地铁站点附近的市级商业中心
的服务范围,其商业地位会得到提升。(2分)远离地铁
的市级商业中心,商业地位会被削弱。(2分)
【解析】 上海有多条地铁分布,分析地铁通车对市级商业中心的影响要辩证地进行,即
通车后对某些市级商业中心的发展起着带动作用,对某些市级商业中心的发展产生不利
影响。地铁通车后,地铁站点附近的市级商业中心服务范围会扩大,服务种类会增多,
商业地位会得到提升,而远离地铁站点的市级商业中心,商业地位会被削弱,服务范围
会受到影响。
(3) 为上海市市级商业中心优化布局提出合
理化建议。(4分)
【答案】 增加城市环路外居民密度较大区域市
级商业中心布局;(2分)优化地铁网络布局,增
强市级商业中心发展的带动作用。(2分)
【解析】 上海市市级商业中心优化布局主要从
目前上海市市级商业中心的布局特征,以及上
海市城镇化的发展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上海市市级商业中心优化布局方式有:增加城市
环路外居民密度较大区域市级商业中心布局,使市级商业中心布局更加合理;优化地铁
网络布局,提高通达性,增强市级商业中心发展的带动作用。
觉醒集训
(2023新课标卷)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
(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
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1—3
题。
1.图中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
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
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
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
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
【解析】 读图可知,旧国道穿城而过,连接了县城和周边地区,方便县城对外运输,
A正确;图中显示旧国道较平直,穿过县城的距离较短,方便县城内部旧国道沿线客货
运输,对整个县城内部运输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B错误;县城用地扩展主要受工业化
和城镇化影响,C错误;县城商业应集聚在人流量大的县城中心,国道是国家公路的干
线,车流量大,存在安全隐患,不宜布局商业区,D错误。
2.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
C
①等级过低 ②线路过长
③车流量过大 ④路口过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读图可知,旧国道穿城而过,沿线经过多个路口,新国道绕城而过,经过的
路口较少;国道是我国区域公路干线,车流量大。综上可知,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
临的主要问题有车流量过大,路口过多,③④正确;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仍是我国区
域公路干线,新国道通车后,旧国道等级才降低,①错误;旧国道线路平直,线路较短,
②错误。C正确。
3.推测新国道通车后( )
A
A.车辆过境速度提高
B.车辆穿城用时增加
C.县城汽车保有量减少
D.县城商业萎缩
【解析】 由材料可知,新国道绕城通过,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旧国道过路车辆减少,
县城交通条件改善,车辆过境速度会提高,车辆穿城用时减少,有利于县城商业的繁荣
和经济的发展,县城汽车保有量会增加,A正确,B、C、D错误。
知识拓展
汽车保有量指一个地区拥有汽车的数量。
(2025河北保定测试)畅通工程以邻里社区为基
础,将安全、高效运输与和谐城市结合,目的是
打造集工作、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宜居型社
区。马丁·路德·金路 (美国波特兰市街道)曾经
为双向4车道,但人行道仅1米宽。新世纪以来,
工程师减少车道,增加人行道,一举扭转了商业
经济萎缩局面,社区休闲聚会活动增多 (下图)。
据此完成4—6题。
4.工程师改造前马丁· 路德· 金路规划( )
C
A.道路汽车容量高,利于和谐社区发展
B.社区人口容量多,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C.交通运输效率高,降低经济活动成本
D.人口流动数量大,促进商业活动繁荣
【解析】
5.加宽人行道对城市社区人口的影响是( )
D
A.通行效率提升,年轻人口增多
B.环境质量提升,人口素质提高
C.生活节奏减慢,老年人口增加
D.交通安全提高,人口数量增长
【解析】 改造前社区萎缩,主要是由于车道挤占
人行道,交通安全受到影响,生活质量差,人口
迁离造成商业萎缩。加宽人行道,社区休闲聚会活动增多,社区发展,人口数量增长,
D正确;加宽人行道会压缩车道,不利于通行效率提升,A错误;加宽人行道对人口素
质和老年人口数量影响不大,B、C错误。故选D。
6.面对我国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应该( )
A
A.以人为本注重社区综合性
B.以汽车为本保障道路畅通
C.重新规划建设新的交通网
D.提高交通工具的舒适性能
【解析】 由材料可知,城市发展应以社区建设为
主,以人为本注重社区综合性,A正确;以汽车
为本保障道路畅通不利于交通安全和社区活动开展,B错误;重新规划建设新的交通网
不现实,应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C错误;提高交通工具的舒适性能对我
国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7.(2024山东菏泽检测,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是指国内贸易货物由我国关境内一口岸
启运,通过境外运至我国关境内另一口岸的业务。由于运力有
限,我国东北地区发往南方地区的物资难以及时运出,成为制
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为缓解运力紧张状况,海关总
署先后同意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内贸货物经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
托克(海参崴)港过境运至东南沿海港口(见下图)。
(1) 评价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形成的区位条件。(8分)
【答案】 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有铁路与之
相连,腹地范围广;资源丰富,运输需求多。(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并受寒流影响,冬季海域结冰期长。(2分)
【解析】 评价地理事物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叙述,港口区位条件分为自然条件
和社会经济条件。
(2) 简述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意义。
(6分)
【答案】 缓解我国东北地区货运运力紧张的状况;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东
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 原来我国东北地区货物南运主要通过大连港海运或
陆路运输,黑龙江和吉林没有直接的出海港口,通过俄罗斯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进行南运可以缓解东北地区货运运力紧张
的状况;黑龙江和吉林的货物通过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南运,可
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为东北地区
提供了新的出海港口,提高了东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港口建设以及港口运输会带动相关产业
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8.(2023全国乙卷,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
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并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建
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
型的公交线与快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
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位居巴西前
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库里蒂巴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
展低污染工业。
下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答案】 缓解交通拥堵状况;(2分)降低空气污染程度;(2分)便于居民出行,改
善生活环境。(2分)
【解析】 通过建设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公交网络,库里蒂巴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
交通服务,鼓励市民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从而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库里蒂巴使用大容
量低排放公交车辆,有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进而改善空气质量。公交系统的建设使
得出行更加便利,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1) 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6分)
(2) 指出与地铁相比,库里蒂巴建设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4分)
【答案】 建设成本较低;建设速度较快,效率较高,灵活性强;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
性,利于城市综合发展。(每点2分,任答2点得 4分)
【解析】 与地铁建设相比,地面快速公交可以通过道路共享,利用现有道路设施,降
低建设成本。地铁建设规划和施工时间长,而地面快速公交可以更快速地建设和投入使
用。地面快速公交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扩展,以适应城市发展变化。
(3) 说明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6分)
【答案】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开发城市空间;提高交通通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改善城市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 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城市扩张
带来的土地浪费。在快速交通线两侧高密度开发使得人口和就业机会集中在快速交通线
附近,减少了通勤距离和时间,提高了交通通行效率。快速交通线两侧的高密度开发可
以充分发挥商业、住宅和办公等功能,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沿快速交通线两
侧进行高密度开发有利于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