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六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考点1 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六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考点1 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7 17: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专题十六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
考点1 流域内协调发展
2025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考点切片
解题觉醒
从整体和局部分析流域的开发治理
1.整体
从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段不同的开发
方向。
2.局部
主要是从分析水利设施建设对当地的有利影响,同时也是水利设施建设的目的。可以从
调洪蓄洪、灌溉、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方面具体分析。
(2025贵州贵阳摸底)易北河(如图)上游位于捷
克境内,中下游流经德国东北部平原洼地,流域内
人口两千多万,是欧洲人均水资源供给量较低的地
区之一。堤防是德国境内易北河的一大特点,堤防
裁弯取直使河流缩短了约60千米。1990年后,因易
北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促使两国广泛开
展流域协作,成为流域国际协作的范例。据此完成
1—3题。
1.德国通过修建堤防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可能会
( )
C
A.提高洪水蓄积能力 B.增加河流水量供应
C.减小流域滞洪面积 D.降低旱季灾害威胁
【解析】 裁弯取直是通过修建堤防使河道变直,能
够缩短河流长度,加快河流流速,使洪水更快地通
过河道,提高泄洪能力,减小流域滞洪面积,C正确,
A错误。裁弯取直不会直接影响河流水量供应和旱季
灾害威胁,B、D错误。
2.为有效提高捷克参与易北河治理的积极性,德国可
以( )
B
A.加强水源地生态建设 B.对其进行生态补偿
C.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 D.利用法律解决争端
【解析】 生态补偿是指通过经济手段补偿因环境保
护而受到损失的利益相关方,捷克位于易北河的上
游,通过对其进行生态补偿,可以有效提高捷克参
与易北河治理的积极性,B正确。加强水源地生态建
设、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利用法律解决争端虽然也有帮助,但直接的经济补偿能有效
提高捷克参与易北河治理的积极性,A、C、D错误。
3.在易北河综合整治过程中,捷克可以( )
D
①开展河流水库养殖 ②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③建设地下引水管网 ④大力发展节水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捷克位于易北河的上游,通过实施水土保
持工程和大力发展节水产业,能够改善流域生态环
境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易北河综合整治效益
的提高,②④正确。开展河流水库养殖会加大水域
污染,建设地下引水管网会减少下游水量,①③错误。故选D。
规律总结
流域的开发方向
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保护环境等原则,确定不同河段的开发重点和方向。例
如:上游河段,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可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量
大的河段,应侧重水能资源的开发;河流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面宽阔、
流量稳定,应侧重发展航运、灌溉农业和养殖业,同时注意水污染的防治。
(2025山西孝义三中检测)海勃湾水库位于黄河上游河段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是
黄河内蒙古干流河段唯一一座综合利用平原型水库。图1示意海勃湾水库位置,图2示意
2014—2021年海勃湾水库入、出库沙量及排沙比(反映水库拦截泥沙程度的重要依据,
排沙比越大,水库淤积强度越小)变化。据此完成4—6题。
图1
图2
4.2014—2021年海勃湾水库泥沙淤积状况是( )
C
图1
图2
A.2017年后才开始淤积 B.泥沙淤积速度先快后慢
C.泥沙淤积量持续增加 D.泥沙淤积速度持续增加
【解析】 由图2可知,2014—2021年,海勃湾水库每年的入库沙量均高于出库沙量,说
明在此期间该水库泥沙淤积量持续增加,C正确,A错误;根据图2中入库沙量与出库沙
量之差的变化趋势可知,该水库泥沙的淤积速度呈现先降后增,最后又下降的趋势,B、
D错误。
图1
图2
5.2014—2021年海勃湾水库泥沙淤积状况的成因主要是( )
B
图1
图2
A.周边地区多风沙天气 B.坝前河流流速慢
C.黄土高原植被盖度低 D.坝体建设高度低
【解析】 A(×)风沙天气出现在干季,水库泥沙淤积主要出现在汛期。
B(√)由上题结论可知,2014—2021年海勃湾水库泥沙淤积状况以淤积为主,其成因
是该水库为一座综合利用平原型水库,坝前河流流速慢,导致泥沙大量淤积。
C(×)黄土高原的植被在此期间一直处于恢复状态,植被盖度提升,河流含沙量降低。
D(×)水库泥沙淤积状况与坝体建设的高度关系不大。
图1
图2
6.海勃湾水库泥沙淤积状况对水库功能的影响是( )
D
图1
图2
A.发电量稳定性增加 B.水库运行成本降低 C.河流航运价值提升 D.削峰补枯能力减弱
【解析】 A(×)海勃湾水库泥沙淤积严重,发电量稳定性下降。
B(×)水库需清理库容,及时排沙,水库运行成本提升。
C(×)河道淤塞,河流的航运价值降低。
D(√)泥沙占据库容,水库的削峰补枯能力减弱。
图1
图2
扩展延伸
海勃湾水库排沙比变化的核心控制性因素有3个:一是入库流量越大、入出库水沙协调
性越好,则排沙比越大;二是水库长期处于高水位、小流量状态,尤其是汛期滞洪时间
较长,泥沙在库区沉积概率大;三是水库地形上窄下宽、上陡下缓,乌兰布和沙漠泥沙
入库导致库区纵比降越来越小,泥沙易淤积。
热考知识
水库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
(1)坝址应选在等高线较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借助地形优势,节省筑坝工程投资。
(2)充分考虑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源充足。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减少对水库修建地区的影响。
(4)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和库容。
(5)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地形、地质复杂地段,选择无泥石流、滑坡等地质
灾害的区域,以保障工程安全。
7.(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质检,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四湖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和重要的调蓄水库,中部建有二级坝枢纽
工程,把其分成上级湖(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下级湖(微山湖)。南四湖流域
面积达3万多平方千米,主要有鲁苏皖豫4省的53条河流汇入,一度成为“集中纳污区”。
2023年9月,四省发布《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着力加强区域协同治理,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图1为南四湖流域示意图,图2为2003—2022年南四湖综合污染指数示意图。
图1
(1) 据图2概括南四湖流域内水污染程度特点。(8分)
图1
【答案】 时间:水污染程度总体波动下降,(2分)2003—2010年水污染较重且波动大,
(2分)2010年后水质较好且稳定。(2分)空间:上级湖水污染程度高于下级湖。(2分)
【解析】 图2反映了2003—2022年南四湖各区域水污染程度,因此南四湖流域内水污染程
度特点应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析。综合污染指数越大,水污染越严重。从时间看,南
四湖流域水污染程度总体波动下降,2003—2010年水污染较重且波动大,2010年后综合污
染指数低且起伏小,说明水质较好且稳定。从空间看,上级湖水污染程度高于下级湖。
图1
(2) 分析上级湖和下级湖水质差异的主要成因。(6分)
图1
【答案】 上级湖周围来水较多,污染源多;(2分)上级湖与下级湖之间水道狭窄
(中部建有二级坝枢纽),水体交换能力弱(水体流动性差);(2分)下级湖有出湖
河流,水体流动性好。(2分)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湖水水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入湖径流:径流量大,稀释污染物能力强,湖水水质较好。
②含沙量:补给类型、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入湖水量、湖水流动性、盛行风等因素会影
响湖水含沙量,进而影响水质。
③浮游生物: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湖水水质。
④风沙:风沙可能带来污染物,影响湖水水质。
⑤水体自净能力:湖水的流动速度、循环周期、溶解氧含量等因素会影响其自净能力,
从而影响水质。
⑥污染物:由图1可知,上级湖入湖河流多,污染源多,上级湖污染程度高于下级湖;
上级湖与下级湖之间建有二级坝枢纽,水道狭窄,水体交换能力弱,水体流动性差,水
质差;下级湖有出湖河流,水体流动性好,自净能力强,水质好。
图1
(3) 说明南四湖流域协同治理对保证供水安全的有利影响。(6分)
图1
【答案】 (协调各地区用水总量)优化水资源配置,保证供水量;(2分)各地区协同
制定统一的排放标准,加强监测与管理,减少污水排放;(2分)建立协同机制,提高
污水处理能力。(2分)
【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