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考点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七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考点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7 17:5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专题十七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考点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5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考点切片
(2024山东菏泽鄄城期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指在用电低谷期,利用电能将空气高压
密封在储气井中,在用电高峰时,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技术。淮安盐矿属
于全国特大盐矿,多年开采形成的盐穴地下空间体积庞大。2022年7月14日,江苏淮安
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被批准进入工程实施阶段,该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容量最
大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据此完成1—2题。
1.近年来,我国储能技术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有( )
B
①用电量迅速增加 ②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③水电开发速度快 ④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理念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用电量增加,会增加电力需求,但不会促进我国储能技术迅速发展,①不符
合题意;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不稳定,需要储能设备进行调峰,风能和太阳能的
发展促进了储能技术的发展,②符合题意;水电稳定性相对较高,储能需求较小,对储
能技术要求低,不是促进我国储能技术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③不符合题意;践行“碳达
峰”“碳中和”的发展理念,需要减少火电发电量,增加新能源发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新
能源的发展促进了储能技术的发展,④符合题意。故选B。
2.江苏淮安建设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
C
①技术成熟 ②盐穴资源丰富 ③接近市场 ④交通运输便捷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我国储能技术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尚未成熟,①错误;由材料可知,淮安盐
穴资源丰富,②正确;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
大,消费市场广阔,③正确;储能电站能源输送主要依靠专属供电线路,对交通需求相
对较小,④错误。故选C。
(2025江苏常州期中)CCUS技术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指将CO 从工业过程、
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CO 永久减排的过程。在
“双碳”背景下,我国CCUS技术迅速发展,但现阶段仍面临多方面挑战,距离大规模商
业化运行仍有一定的距离。下图为CCUS技术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制约我国CCUS技术大规模商业化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C
A.产业基础薄弱 B.缺乏技术创新 C.生产成本过高 D.应用领域较小
【解析】 结合材料及图示可知,CCUS技术重点是捕集、输送CO ,然后封存或者利用,
不需要很强的产业基础支撑,A错误;结合材料“在‘双碳’背景下,我国CCUS技术迅速
发展”可知,我国具备CCUS技术,B错误;结合图示可知,CO 可直接应用于地质、化
工、生物等方面,应用领域较广,D错误;大规模商业化需要考虑成本及利润,捕集、
输送、封存CO 的成本过高,不利于大规模商业化,C正确。
4.在CCUS技术中,与封存措施相比,CO 的利用措施前景更为广阔的原因是( )
B
A.技术难度较小 B.效益潜力较大 C.安全稳定性差 D.技术成本较低
【解析】 结合图示可知,与封存措施相比,CO 可以应用在地质、化工、生物等方面,
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应用前景更广,效益潜力较大,B正确;与封存措施相
比,CO的利用技术难度更大、成本更高,A、D错误;安全稳定性差不利于CO 的利
用,C错误。
拓展延伸
CCUS技术,全称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
e),是一项关键的创新技术,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项技术主要涉及将化石能源
生产、工业生产乃至日常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通过两种主要方式进行处理:
一是将其存储至海底或地下,实现永久减排;二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其他可利用的产品。
CCUS技术是实现大规模减排的重要技术路径,在钢铁、水泥、燃煤电厂等行业的应用
中显得尤为重要。
(2024湖南部分学校期末)位于红海沿岸沙特
阿拉伯西北部的“尼尤姆”是线性城市的一个典
型案例。线性城市外围是笔直的玻璃幕墙
(如图),它只有200米宽,却有170千米长,
500米高,相当于150层高度的建筑物。整座线
性城市可容纳900万居民,而仅占地34平方千米。
线性城市采用了一种新的城市设计方法——“垂直分层城市功能”,将公园、步行区、学
校、家庭和工作场所进行模块化分区,居民可以在三个维度(向上、向下或水平)无缝
进行空间移动,步行5分钟范围内可使用城市内所有交通设施,20分钟内到达市内任何
地点。城市内绿化率约90%。据此完成5—7题。
5.为实现线性城市的零碳排放,沙特阿拉伯最
可能会大力开发( )
B
A.水能和核能 B.太阳能和风能
C.海水淡化 D.天然气和氢能
【解析】 沙特阿拉伯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降
水少),太阳能和风能丰富,太阳能和风能属
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大力开发太阳能和风能可为城市提供电力,助推零碳排放城市建
设,B正确;沙特阿拉伯缺少河流,水能不丰富,A错误;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碳排
放量较大,D错误;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C错误。
6.推测线性城市的玻璃幕墙对周围环境产生的
明显消极影响是( )
C
A.使城市夏季温度更高
B.对城市外围产生光污染
C.使鸟类碰撞并致死亡
D.加重沙尘对城市的影响
【解析】 玻璃幕墙的透明及反射效果易使鸟儿产生错觉,撞向玻璃而死亡,C正确;沙
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白天气温极高,平均气温约为45 ,若设计玻璃幕墙
让气温更高的话则不适宜人们居住,A错误;沙特阿拉伯沙漠地区人口稀少,且线性城市
能容纳900万居民,因此线性城市的周边应无人居住,光污染影响不大,B错误;玻璃幕
墙高达500米,能起到阻挡周边沙尘的作用,线性城市内几乎不受沙尘影响,D错误。
7.沙特阿拉伯斥巨资打造线性城市,其主要目
的是( )
A
A.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B.彰显国家力量
C.发展伊斯兰教
D.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解析】 沙特阿拉伯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经济
结构单一,面临着资源枯竭、社会难以持续发
展的威胁,因此沙特阿拉伯积极打造线性城市,
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吸引高科技产业入驻线
性城市,培育经济新引擎,同时线性城市因其
独特性,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使沙特阿
拉伯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A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线性城市彰显国家力量和促进宗
教发展的结论,B、C错误;线性城市内步行5分钟范围内可使用城市内所有交通设施,
20分钟内到达市内任何地点,交通通达度高,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但这不是沙
特阿拉伯斥巨资打造线性城市的主要目的,D错误。
拓展延伸
“THE LINE”项目整体长约170千米,而宽度仅有200米,占地面积为34平方千米。
简单来说,就是在2片超长镜面的高墙内,打造一座可容纳900万人居住和生活的城市。
这个占地仅34平方千米的“线性城市”,将容纳约900万居民,与其他类似容量的城市相
比,这是前所未有的。这意味着基础设施占地面积缩小,土地利用率高,城市运行能效
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高。
(2024安徽亳州蔚华中学月考)氢是一种高燃值能源,燃烧生成物是水。2023年6月,
全球首个风电直接电解氢技术试验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下图为兴化湾海
上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及其景观图。据此完成8—10题。
8.下列关于我国风电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C
A.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B.空间分布相对均匀
C.受天气变化影响大 D.使用中废气排放多
【解析】 风电来自风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资
源,A错误;由于风力大小与大气活动密切
相关,故风电资源受天气变化影响大,且空
间分布不均,B错误,C正确;风电属于清洁
能源,使用中废气排放少,D错误。
9.我国风电直接电解氢技术试验选择在兴化
湾风电场,而非内陆,主要考虑的是兴化湾
( )
D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
C.气象灾害少 D.风力较大
【解析】 与内陆相比,兴化湾劳动力少,虽
然周边市场广阔,但该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
受市场影响小,气象灾害较多,A、B、C错误; 由图可知,兴化湾濒临海洋,与陆地
相比,海面摩擦力小,风力较大,有足够的电力进行电解氢试验,D正确。
10.我国利用风电制取氢获得成功,将有利于
我国( )
B
A.增加矿产数量 B.改善环境质量
C.减少资源消费 D.扩大国土面积
【解析】 氢是一种高燃值能源,且燃烧无污
染物产生,我国利用风电制取氢获得成功,
将会提高我国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减少污染
严重的化石能源使用,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制取氢不会增加我国矿产资源数量或减少
资源消费,更不会扩大我国的国土面积。B正确,A、C、D错误。
归纳总结
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
氢燃料电池可高效清洁地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比常规热机更为先进的转化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动力的变革带来重大契机,而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
后化石能源时代主要的车用动力能源。与电能一样,氢气作为能源载体,可以通过各种
一次能源的转化获取,成为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换、碳的低排放向碳的零排放转化
的桥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