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九 思维觉醒专练-专项1 因果逻辑推理与对比法练习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九 思维觉醒专练-专项1 因果逻辑推理与对比法练习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7 18:5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专题十九 思维觉醒专练
专项1 因果逻辑推理与对比法练习
2025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2024广东卷)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下图表示2003—
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
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第1题。
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
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
A.降水较多
B.云雾较少
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
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B
【解析】 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对应的气候为热带季风
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7—9月降水较多,2—4月降水相对较少。降水较少→云雾较少
→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逆辐射值较低,A错误、B正确。地表植被覆盖度、正午太阳
高度对大气逆辐射影响较小,排除C、D。
(2021山东卷)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
崖壁上(下图)。崖壁最高达50 m,洞窟主要分布在10— 40 m高度,一般为2—3层。
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2—3题。
2.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 )
A.降低开凿难度 B.减弱风沙侵蚀
C.减轻风化破坏 D.方便生活取水
B
【解析】 A(×)由材料可知,大泉河西岸
为较坚硬的砂砾岩,开凿难度大。
B(√)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洞窟
口面向东方,当地主要受偏西风影响,洞窟
口朝向东可减弱风沙的侵蚀。
C(×)由材料可知,受长期自然作用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说明在大泉
河西岸崖壁开凿洞窟并不能减轻风化破坏。
D(×)大泉河东、西两岸生活取水都较方便。
3.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
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 )
C
A.构造运动 B.太阳辐射
C.大气降水 D.人类活动
【解析】 比较对象 洞窟上、下层。比较内容 四个选项。
项目 洞窟上层 洞窟下层 正误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影响的区域较大,其对上、下层洞窟的影响相差不 大 A错误
太阳辐射 壁画位于洞窟内,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 B错误
项目 洞窟上层 洞窟下层 正误
大气降水 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 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大气降水沿裂隙下渗,对上层洞窟 内壁画的破坏较大 C正确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一般对下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更大 D错误
(2022广东卷)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
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
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
化。据此完成4—5题。
4.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D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解析】 设问分析 不是影响该产业园
功能分区演化的因素(【敲黑板】影响
城市功能分区演化的因素有经济、社会、
政策和历史等因素)。
信息提炼 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
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
园;2008年后,该文化创意产业园转型
为文创旅游空间。
逻辑推理 该文化创意产业园由一老旧厂
区改造而成,即第二产业转型升级为第
三产业,而厂房改造需要得到政府政策
的支持,A、B说法不符合题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旅游活动日益盛行,旅游消费
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该文化创意产业园
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C说法不符合题意。
将老旧厂区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这主要
是建筑使用功能的变化,建筑布局并没有调整,D说法符合题意。
5.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
B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分析见下图:
(2024山东菏泽模拟)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受到政策、经济、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下图示意江苏省三大区域2020年常住人口数量及2016—2020年人口增量统计情况。
据此完成6—7题。
6.苏南人口增量情况与苏中、苏北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有( )
A
①跨区域人口城镇化迁移 ②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
③环境承载力下降 ④人口生育率较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读图可知,苏南人口增量明显高于苏中、苏北,这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
成的。苏南靠近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受其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经济发展速度
快,经济水平高于苏中、苏北,就业机会多,吸引了苏中、苏北和外省人口的大量迁入,
因此跨区域人口城镇化迁移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是主要原因,①②正确;环境承载力
下降,其人口增量应较少,而不是较多,③错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口生育率一般较
低,④错误。故选A。
7.推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10年江苏省三地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
A
A.苏南人口仍然呈正增长趋势 B.苏北人口不可能转为正增长
C.苏中人口大规模向苏北迁移 D.区域之间人口密度差异缩小
【解析】 苏南属于长三角城市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仍会呈正增长趋势,除
苏北人口继续向经济较发达的苏南、苏中迁移外,外省迁入苏南、苏中的人口仍然会多
于迁入苏北的人口,因此区域之间人口分布会更加不均衡,人口密度差异会扩大,A正
确,D错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向苏北转移,苏北就业机会增多,可能会吸引
少数人口回流,同时吸引外省人口迁入,所以苏北人口有可能转为正增长,但苏中人口
不会大规模向苏北迁移,B、C错误。
(2021全国乙卷)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
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
以上)等。据此完成8—10题。
8.建设陆港使海港( )
A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提炼 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陆港,可代表海港行使部分功能(报关、报
检等)。
正项分析 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陆港→扩大海港的承载规模,缓解海港的用地紧张状况,
①②正确。
余项分析 陆港的建设有利于降低海港的用地成本,③错误;陆港的建设对提高海港设
备水平作用不大,④错误。
9.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C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 比较对象 近海陆港(距离海港<100千米)与远海陆港(距离海港>500千
米)。
比较内容 作用对比。
对比分析 近海陆港距离海港<100千米,远海陆港距离海港>500千米→远海陆港较近
海陆港拓展范围更广→可以吸引更远的客流、货流→腹地拓展范围较近海陆港更广,C
正确。
余项分析 由材料可知,陆港的远近对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环境污染没有影响,A、D错
误;通关效率是由工作人员的操作和陆港管理方式决定的,近海陆港和远海陆港都能提
高通关效率,B错误。
10.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C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解析】 A(×)服务外包产业对科技、交通要求高,远海陆港不适合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对科技要求高,不适合依托远海陆港发展。
C(√)资源加工产业一般布局在原料、劳动力等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对时间要求不
严格,适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
D(×)前瞻性产业对环保、科技、交通等要求高,不适合依托远海陆港发展。
快速排除
陆港是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物流中心,可以代表海港行使部分功能,因此可直接排除
增加用地成本和提高设备水平两项。
11.(2024黑吉辽卷,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
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
1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
图2示意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 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a)和高、
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图2-b)。
图1
图2-a
图2-b
据图2-a,指出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结合图2-b分析差异产生
的原因。
【答案】 特点:4月沙尘传输强度偏弱,涉及路径范围偏南。原因:4月高压中心气压偏
低,强度偏弱,且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之间的平均距离更远,两者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
力变小,风速变慢;4月高压中心向南移动幅度大,引导沙尘传输路径向南延伸。(8分)
【解析】 根据图2-a可知,4月沙尘暴的PM 质量浓度整体偏低,但影响的范围更偏南,
如南京4月的PM 质量浓度相比3月偏高。根据图2-b可知,4月高压中心的气压值相比3
月偏低,说明高压中心强度减弱,且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两者之间的平均距离更远,两
者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风速变慢,因此沙尘传输强度整体偏弱;4月高压中心
向南移动的幅度大,高压中心辐散出来的气流能够引导沙尘传输路径向南延伸。
归纳总结
影响起沙的因素
①潮湿的沙粒起沙阻力大,而枯水期沙丘干燥,易被风吹起;
②有植被覆盖的沙丘(多为固定沙丘)更难起沙;
③有特殊物质保护(如盐结壳、碳酸钙胶结)时,起沙阻力增大;
④风速越大,越容易起沙(外部因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