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B( 3a-Self Check)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B( 3a-Self Check)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2-13 15: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B( 3a-Self Check)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与环境相关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pollute”“improve”“litter”等,以及描述问题和提出建议的常用句型。
准确完成词性转换、语法结构匹配等练习,巩固和运用相关语法知识,如“used to”“present perfect”“passive voice”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思考、讨论和填写表格,提升分析和总结城市环境问题的能力。
借助撰写信件,锻炼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描述城市环境优劣的词汇、表达以及分析原因的方法。
学会运用恰当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向市长清晰地阐述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熟悉重点词汇的词性转换和相关语法结构的运用。
教学难点
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的环境改善建议。
能够准确、自然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英语表达。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展示一系列城市环境的图片,包括美丽整洁的公园、污染严重的河流、垃圾堆积的街道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se pictures Which parts do you like or dislike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图片中环境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城市环境的关注和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3a 环节:分析城市环境
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所在城市的环境状况,完成 3a 表格,分别填写环境好的区域、原因,以及环境差的区域、原因。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填写的内容。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关键信息。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他们对城市环境有初步的梳理。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了解城市环境问题。小组代表汇报则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三)3b 环节:写作训练
活动:首先向学生说明写作任务是给市长写一封信,描述城市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建议。引导学生回顾 3a 中讨论的环境问题,明确在信中描述问题时需包含“问题是什么”“在哪里”“是什么或谁导致了这些问题”等要点。给出一些提出建议的常用句型,如“I think that...”“We should/could...” “I suggest...” 等,供学生参考。学生独立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词汇、语法和表达等问题。写作完成后,选取部分学生的信件进行展示,组织全班共同点评,从内容完整性、语言准确性、建议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明确写作任务和要点,让学生清楚写作方向,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提供常用句型降低写作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语言。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全班共同点评能够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优点,发现不足,提高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Self - Check 环节
词汇练习(Self - Check 1)
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中词汇的不同形式转换,如“pollute - pollution” “fame - famous”等,并鼓励学生在每个类别中添加更多单词。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答案,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强调。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练习,让学生巩固词汇的词性转换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桌互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教师的集中讲解能够强化重点,解决学生的疑惑。
语法匹配(Self - Check 2)
活动:学生完成句子与语法结构的匹配练习,如“The river used to be so clean.”对应“used to” 。教师核对答案,并对每个语法结构进行详细解释,结合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其用法和意义。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重点语法结构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教师的详细解释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语法知识,为正确运用语法进行表达奠定基础。
环保措施讨论(Self - Check 3)
活动:学生思考并写下减少水污染、土地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的方法,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每个小组整理出一份较为完善的环保措施清单,向全班进行汇报。教师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和补充,提供一些更全面、有效的环保建议。
设计意图: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和汇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教师的总结和补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堂小结
活动: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描述城市环境的词汇和表达、写作中描述问题和提出建议的方法、词汇的词性转换以及相关语法知识。再次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环保行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强化环保意识,将情感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六)作业布置
活动:布置两项作业。一是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为改善环境将采取的具体行动,要求不少于 80 词。二是复习本节课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准备下节课的小测验。
设计意图:写作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复习作业有助于学生强化记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城市环境这一主题,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写作训练、练习巩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分析城市环境问题、撰写信件和讨论环保措施等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融入了环保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了语言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
不足之处
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的讨论不够深入,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和建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相似性,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这可能是由于教师在引导和启发方面不够到位,或者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
在写作训练中,虽然教师提供了常用句型和写作要点,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较多问题,如语法错误、句子结构不完整、词汇运用不当等。这反映出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在 Self - Check 环节的部分练习中,学生的参与度未能充分覆盖,一些学生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充分的指导和解决。
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小组讨论活动中,教师要提前做好更充分的引导和启发工作,提供更多的案例和思考角度,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拓宽思维。同时,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巡视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加语法和词汇的专项练习,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提供更多的优秀范文供学生学习和模仿,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优化教学环节,确保每个教学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 Self - Check 等练习环节,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反馈和指导,如小组互评、个别辅导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