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拔尖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请你抄写句子,要求格式正确,字迹工整。(2分)
品四大名著,尝百味人生,悟千古智慧。
二、读语段,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字词。(7分)
通过本单元的名著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不惧周瑜dù jì
( )的诸葛亮, wěi tuō( )鲁肃帮忙,最后用计谋向 cáo cāo
( )借箭成功.真是 shén jīmiào suàn( );艺高人胆大的武松,尽管看了印信榜文,已经zhī xī( ) shànggāng( )危险,但偏向虎山行;钟天地灵气的孙悟空,乃仙石所生,jī( )渴时,食草木,饮泂泉,采山花,觅树果,真是自由自在……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都督(dū) 水寨(zhài) 水云涧(jiàn) B. 恶劣(nüè) 坐垫(diàn) 豁喇喇(huò)
C. 血泊(bó) 擒拿(qín) 抽屉(tì) D. 踉跄(qiàng) 咆哮(xiào) 擂鼓(lèi)
2.根据意思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
古时候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叫 ;古时候的旅馆被称为 ;古时候给人看病的人被称为 ; 是对文人的统称; 是古时候专供官吏中逡住宿补给、换马的住所。
①客舍 ②郎中 ③榜文 ④墨客 ⑤驿站
A. ①③②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④③①⑤ D. ③①②④⑤
3.用上合适的方法猜猜加点词的意思,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A.俯首听命 伶牙俐齿 B.静静聆听 伶牙俐齿
C.俯首听命 按序排列 D.静静聆听 按序排列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与淘汰,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 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 ④②①③⑤ B. ③⑤①④②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⑤①②④
5.在课本剧展演活动中,一场场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秦王的扮演者小语因为其生动的表演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小演员”,在赞许和鼓励的眼神中,他走到舞台中央发表了感言。以下是小语发表感言时的现场记录,其中表述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语在发表感言时,声情并茂,根据情绪起伏调节声音大小。
B.小语笔直地站在舞台中央,他的目光一直望着窗外,一动不动,从头至尾一直保持着笔挺的姿势,很有秦王的派头。
C.发表感言时,小语语言连贯,没有如“啊”“呀”“然后”等口头禅。
D.小语讲话时,思路清晰,逻辑分明,没有把讲过的内容来回重复。
6.为了能在班级“名著知识大比拼”中拔得头筹,每个小组设计了“剧本拼图”。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鸟鸣涧》中,“ , ”描绘出鸟鸣山更幽的情境。
2.《鸟鸣涧》中,描写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的诗句是“ , ”。
阅读与理解
五、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15分)
[材料一]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材料二]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线简图
[材料三]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 ”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 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撷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B]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 (选自《西游记》,有删改)
1.阅读古典名著,可以采用 、 的方法。(2分)
2.请从材料一中提取唐僧收徒的信息,完成填空。(3分)
3.材料二是某同学绘制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线简图。唐僧从 出发,到 取经。你还对路线图中没有画出来的《 》(填故事名)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 。 (4分)
4.《西游记》这本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其中与“三”有关的情节有 、 、 。(3分)
5.材料三中,画线句A是 描写,画线句B是 描写。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孙悟空有 的特点。(3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赔了夫人又折兵
佚 名
刘备利用周瑜、曹仁厮杀之际,乘虚袭取了南郡、荆州、襄阳,之后又征服了长沙等四郡。周瑜想想十分气恨,正无处报复以夺还荆州。不久,刘备丧偶,周瑜计上心来,对孙权说:“您的妹妹美丽、刚强,我们以联姻抗曹的名义向刘备招亲,把他骗来南徐幽禁,逼他们拿荆州来换。”孙权大喜,即派人到荆州说亲。
刘备认为这是骗局,想要拒绝,诸葛亮笑道:“送个好妻子上门何不答应 您只管去东吴,我叫赵云陪您去,我自有安排,包您得了夫人又不失荆州。”
接着,诸葛亮暗暗关照赵云道:“我这里有三个锦囊,内藏三条妙计。到南徐时打开第一个,到年底时打开第二个,危急无路时打开第三个。”
赵云贴身藏了,带领五百余士兵护卫刘备前去东吴。到了南徐,赵云打开第一个锦囊,心中有数,即令士兵们去购买结婚用品,并大肆张扬:“刘备要与孙权的妹妹结亲。”又劝刘备去拜见乔国老。
乔国老将此事告知吴国太。吴国太大怒,召见孙权骂道:“男女婚嫁是大事,怎么我做母亲的不知道 ”孙权于是传令双方在甘露寺相亲。吴国太一见刘备仪表堂堂,就同意将女儿嫁给刘备。孝顺的孙权只得依了母亲,结果周瑜安排的假戏变成了真事。
刘备迷恋新婚的甜蜜生活,暂时不想回荆州。赵云劝告也无用,非常焦急,想想到了年底,便打开第二个锦囊,立即心领神会,向刘备报告:“曹操兴兵五十万报赤壁之仇,荆州危急,主公要赶快回去。”
刘备大惊,只得将实情告知夫人。孙夫人表示愿跟他回去。刘备说:“你哥哥孙权阻止怎么办 ”
孙夫人想了一会儿说:“借口到江边祭祖离开此地。”夫妻商议停当,次日就去江边祭祖,出了城沿江一路朝荆州方向飞奔而去。
等孙权知道真相,刘备他们已走远了。孙权大怒,先后派两批人马追赶。刘备一行人快到柴桑地界,又有周瑜派出的一支军队拦住去路。赵云见形势危急,忙打开第三个锦囊给刘备看。刘备依计向夫人哭诉孙权、周瑜用美人计诱杀自己的阴谋,孙夫人听后命人推车直出,对东吴前来追赶的几个将军严词斥骂。将军们如何敢得罪孙权的妹妹,便让开大路让刘备通行。
刘备一行接近荆州地界时,东吴追兵又至,诸葛亮把刘备接应上船。忽然,周瑜率战船追来,诸葛亮叫部下弃船上岸,周瑜也上岸会合陆路士兵一起追赶,却被诸葛亮安排的关云长、黄忠、魏廷三支伏兵杀得大败。周瑜急急下船,岸上刘备的士兵齐声喊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又羞又恼,大叫一声,伤疤崩裂,昏倒于地。部将将他救醒,开船逃走。
(根据《三国演义》相关情节改写)
1.诸葛亮的三个锦囊里分别是什么妙计 从中你感受到诸葛亮怎样的特点 填一填。(4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诸葛亮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B.周瑜和孙权以联姻抗曹的名义向刘备招亲,刘备知道这是个骗局。
C.吴国太见刘备仪表堂堂,同意将女儿嫁给刘备,致使周瑜安排的假戏变成了真事。
D.刘备问夫人如果孙权阻止他们回荆州怎么办时,夫人搬出母亲来劝说孙权不要阻止。
3.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将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再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故事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4.小语小文搜集《三国演义》相关资料,想了解更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他们谁的阅读方法不正确 请说明理由。(3分)
我认为 的阅读方法不正确, 。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课本里的四大名著
杜 羽
①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明清有小说。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代表,今天这已近乎常识。
② 然而,无论明代还是清代,白话小说虽流行于市井之间,私藏在文人的书房之中,但就是难登大雅之堂。迟至晚清,主张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始倡“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鼓吹用小说取代儒家经典以教育民众。稍晚的鲁迅、胡适,都在少年时代得到过白话小说的滋养。只不过,他们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大人的书架上偶然读到了这些“闲书”,才发现了一个不同于“四书五经”的崭新世界。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或许因此添了一粒火种。
③ 如今,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白话小说,不仅理所当然地走进了文学史,而且堂堂正正地走进了语文课本。从改写片段的《草船借箭》《三打白骨精》,到节选原文的《智取生辰纲》《孔明智退司马懿》,再到要求整本阅读的《红楼梦》,在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四大名著不可或缺。从水泊梁山到遥遥西域,从由盛而衰的荣国府到三分天下的魏蜀吴,那些浅近通俗的文字,描绘着中华大地各色山川风物,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写尽了人情世故。我们从中体味汉语的魅力、叙事的技巧,感知人情冷暖、世间万象,更接续起作为中国人的文化根脉。
④ 四大名著里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物,连缀起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那些饱含着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无不是在大自然的春夏秋冬、雨雪风霜中铺陈开来的。
⑤四大名著,或讲历史,或写神魔,有家族兴衰,也有英雄传奇,故事虽然多是虚构的,但今天的读者仍然觉得它们亲切、可爱,因为它们书写的是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它们描画的是真实的灵魂、真切的情感。即使是《西游记》,鲁迅先生也给它一句经典的评价——“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⑥当然,不只在课本里,在戏曲曲艺舞台上,在影视剧、漫画书里,在电子游戏、网络小说中,到处都演绎着四大名著里的故事。当然,也不只在中国,在海外华人圈,在汉字文化圈乃至世界各地,四大名著里的故事广为流传。通过这些故事,他们不仅能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也能反观自我,感悟人生——这是小说的魅力,这也是艺术的魅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包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阅读短文,结合自身积累,按朝代的发展顺序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9分)
2.下面不属于短文提到的使四大名著里的故事广为流传的媒介的一项是(2分) ( )
A. 课本 B.戏曲曲艺舞台
C.影视剧、漫画书 D.国外的中小学课本
3.对四大名著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四大名著的故事多是虚构的,描画的也是虚假的灵魂、虚伪的情感。
B.四大名著里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物,连缀起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C.四大名著的故事都是在大自然的春夏秋冬、雨雪风霜中铺陈开来的。
D.四大名著浅近通俗的文字,描绘着中华大地各色山川风物,也写尽了人情世故。
对“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或许因此添了一粒火种”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白话小说是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全部内容。
B.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易于普及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C.白话小说成为后来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唯一内容。
D.白话小说是“闲书”,却成了后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5.有人认为第①自然段写到的唐诗、宋词、元曲与本文明清小说的主题无关,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理由。(3分)
八、习作。 (30分)
课堂内外,我们读过很多文学名著,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他们或让你尊敬,或让你仰慕,或让你同情……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最能打动你的人物,以《我与 过一天》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写出这一名著人物的特点;②把你和他(她)相处的原因和相处过程写具体;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④450字左右。
第二单元拔尖测评
一、 略
二、妒忌 委托 曹操 神机妙算 知悉 上冈 饥
三、1.答案A 2. D3.答案 C 4.答案 B5.答案B 6.答案
四、1.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四、2.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五、1.借助影视作品 编演课本剧
2.孙悟空 猪八戒 流沙河
3.长安 天竺 示例:真假美猴王 故事里的情节让我心惊胆战,"假孙悟空"的行为让我愤怒不已,如来佛祖的法术让我敬佩不已
4.示例:三借芭蕉扇 三打白骨精 三探无底洞
5.语言 动作 机智过人、思维敏捷、行事果断
六、答案1.大肆宣扬刘备与孙权的妹妹结亲的消息,并劝刘备去拜见乔国老。 以荆州危急为名要刘备回荆州。 刘备向夫人哭诉孙权、周瑜用美人计诱杀自己的阴谋。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2. D
3.刘备和赵云用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化险为夷。刘备赢得佳人归,周瑜折了兵。 周瑜以吴蜀联姻抗曹为由,想把刘备骗到南徐幽禁起来,以夺取荆州。在诸葛亮的妙计下,刘备赢得佳人归,周瑜折了兵。
4.小语 在阅读中遇到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大致了解意思,不影响阅读即可
七、答案 1.(1)唐 (2)《静夜思》 (3)词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元
(6)曲 (7)《天净沙·秋思》
(8)明清 (9)《西游记》
2. D 3. A 4. B
5.示例:不同意 作者引用与明清小说齐名的唐诗、宋词、元曲来突出小说是明清时代文学的代表,交代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