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九下第一单元整体教学
生
活
不
止
眼
前
的
苟
且
还
有
“
诗
和
远
方
”
学习诗歌,关注诗歌文体特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韵律和节奏。
01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对其内涵和艺术表现力进行赏析。
02
体会诗人的感情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03
单元教学目标
壹
核心任务:自主朗读诗歌,在朗诵中感受诗歌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的关系,分析诗歌中不同意象的含义,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自
主
读
诗
学
鉴
赏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在柔媚的湛蓝中》中的经典诗句。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更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更需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现当代诗歌的园地,去感受诗的韵律,去追寻“诗和远方”。
初读感悟
姓名 性别 国籍 籍贯 本职身份 代表作
思维导图:
1.自主本单元课文阅读,整体感悟,借助参考资料,用表格或思维导图形式呈现诗人基本信息。
2.通过反复朗读,填写诗歌分类、意象和情感等表格。
初读感悟
通过反复朗读填写诗歌分类意象和情感等表格。
诗歌 初读感受(感情基调)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海燕》
《统一》
《风雨吟》
《断章》
《萧红墓畔口占》
《月夜》
《梅岭三章》
声调高亢,气势激昂
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
对“统一”的美好世界的期待
责任感和使命感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坚定乐观
志趣高远,独立自主,坚强刚毅
对挚友的怀念,对生命的感慨
揭示哲理,引人思考
意象分析
细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短诗五首》《海燕》,找出意象,分析其内涵或象征义并结合背景、旁批和关键词句分析其蕴含的情感完成下面表格。
诗歌 意象 内涵/象征义 情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①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②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③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④“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
①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种种沉重的负累;②从“贫困”“悲哀”过渡到希望之中;
③欣喜与激动;
④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将“祖国”比喻为伤痕累累的母亲
①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②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穷和苦难而丧失希望;③象征着祖国成长的苦难历程、再生的悲喜、新长征的开始和未来的美景;④献身祖国的热情
意象分析
诗歌 意象 内涵/象征义 情感
《梅岭三章》
《月夜》
《萧红墓畔口占》
①泉台、烽烟、血雨腥风
②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纸钱
③捷报、自由花
①概括革命征程的艰辛
②表达不屈的革命意志
③表达革命必胜的信念
①英勇无畏
②视死如归
③坚定乐观
①霜、风、月光
②顶高的树
①营造孤独、冷清、寂寥的氛围;②强大的“依靠”“庇护所”
志趣高远、不依不靠、独立自主、坚强刚毅
红山茶
隐喻萧红、诗人的心情
对挚友的怀念,对生命的感慨
意象分析
诗歌 意象 内涵/象征义 情感
《断章》 /
《风雨吟》
《统一》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揭示出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风、雨、海、舟;年轻舵手的心
象征着革命,象征着社会的巨变;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气
面对风雨如晦的社会局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叶、花、果实、树木、大地
世界的和谐统一性
对“统一”的美好世界的期待
意象分析
细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短诗五首》《海燕》找出意象,分析其内涵或象征义,并结合背景、旁批和关键词句分析其蕴含的情感完成下面表格。
诗歌 意象 内涵/象征义 情感
《海燕》
①海燕;
②海鸥、海鸭、企鹅;
③乌云、闪电、狂风;
④大海
①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②形形色色怯于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
③黑暗的社会环境、反革命势力;
④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热情歌颂“海燕”似的革命先驱者,鄙视其他海鸟似的不革命和假革命者
赏析诗语
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一种。”“完美的诗歌”离不开“完美的语言”,摘录、熟读你认为写得最妙的诗句,参考示例,说一说该诗句妙在何处。
我认为写得最妙的是:“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妙在: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动词“抱”、“甩”、“摔”刻画“恶狠狠”的神态,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写出了风的猖狂气焰;把巨浪比作“大块的翡翠”,突出海浪中蕴蓄的力量,也侧面表现出风的猖狂和凶狠。正是这样险恶的环境,烘托出海燕的英勇、敏捷、乐观。
示例
比较阅读,总结共性
对比阅读本单元的新诗,寻找共性,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形式新: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是一般会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语言新:
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外语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新诗的“新”
比较阅读,总结共性
观念新:
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五首短诗反映了社会生活、人生感悟、个性心灵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意象新:从生活中选取新的意象入诗,如“红山茶”“舵手”等;对古典意象推陈出新,赋予新的含义,如《月夜》中“霜风”“月”“树”,因“呼呼”“明明”“顶高”等修饰语,意蕴有了新的变化。
新诗的“新”
学习评价
品读本单元的10首诗歌,任意选择最喜欢的一首(课内课外均可),依照下面的任务单形式进行朗诵设计——设计朗诵脚本,标注语气、节奏、轻重音、快慢和感情,选取比较合适的配乐,录制配乐朗诵。
朗诵篇目 原文摘录 朗诵设计
《月夜》
……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呼呼”“明明”重读,读出在这清冷、幽远的环境中“我”的寂寞孤独;“顶高”重读,凸显出大树的高大无比、“我”的渺小;“并排”重读,稍加停顿,读出一种平等的感觉;“立”“靠”重读,读出对比,表现出“我”的独立;“着”要读得舒缓自然。
贰
核心任务:依据诗歌内容、主旨和体式,结合学习兴趣和特长,选择1-2首进行二次创作。
花
样
诵
诗
悟
真
情
(一)诗诵组
第一步:诵读欣赏
欣赏《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名家配乐朗诵视频,参考示例,用符号标注轻重音、停连、语调、节奏和情感等朗诵要素,分组训练并互评。
1.停连:一般短停顿用“ ∕ ”;长停顿用“ ∕∕ ”;连读用“⌒”(忽略标点)。
2.重音:重读用“. ”(实心圆点);尾音拖长用“——”。
3.语调:平调不标;升调用“↗”;调降用“↘”;渐强用“<”;渐弱用“>”;韵脚用“△”。
4.节奏和感情,用汉字说明。
朗读要素标记符号与说明:
(一)诗诵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名家朗诵
(一)诗诵组
第二步:互助共读
2.组内朗诵互相交流,依据评价建议修改朗诵设计,再次练习。
3.确定朗诵篇目,小组内轮流朗诵,选出代表(单人、双人、全小组),认真演练(可准备配乐或视频图片辅助朗诵)。
1. 速读教材中的10首诗歌,从中挑选一首,模仿名家朗读技巧,设计朗诵脚本练习。
(一)诗诵组
第三步:班级朗诵
赛前准备:
(1)各小组商定朗诵篇目报科代表确定节目单。
(2)每个小组推选 1 人担任评委,组成班级评委会,商讨评分细则。
(3)全班推选主持人,主持人根据节目单撰写简单的串词。
(4)师生商定奖励方案并准备奖品。
(5)各小组参赛选手准备辅助资料,如图片、音乐、视频等,认真练习。
(一)诗诵组
2. 现场比赛:
(1)主持人把控现场节奏和氛围。
(2)参赛选手大方朗诵,表情、动作和语气要相互配合,声音要洪亮、清晰。
(3)评委客观公正地依照评分标准打分。
(4)观众文明参与,专心倾听,适时鼓掌,并填写诗歌朗诵比赛评分表,通过比较进行自评(总分100 分)。
3.赛后互动:现场表彰并采访优秀选手;获奖代表发表获奖感言;观众接受采访谈观看心得与体会。
第三步:班级朗诵
(一)诗诵组
评分等级 A B C
朗诵内容
语言表达
主题鲜明(10分)
主题鲜明,寓意深刻(8-10分)
主题较为鲜明,有寓意(5-7分)
主题不够鲜明(0-4分)
积极向上(10分)
内容健康、向上、充实、生动(8-10分)
内容比较健康、向上、充实、生动(5-7分)
内容不够健康、向上(0-4分)
情感到位(10分)
感情真实(8-10分)
有一定感情(5-7分)
感情较欠缺(0-4分)
口齿清晰,语言流畅(10分)
口齿清晰,表达自然流畅(8-10分)
口齿较为清晰,表达比较流畅(5-7分)
口齿不太清晰,表达不够流畅(0-4分)
语气、语调、节奏控制恰当(10分)
语速恰当、声音洪亮,节奏优美(8-10分)
语速较恰当、声音较洪亮,节奏较鲜明(5-7分)
语速过快或过慢、声音较小,没有节奏(0-4分)
(一)诗诵组
仪表风范
时间控制
发音标准,脱稿朗诵(20分)
语音准确,脱稿朗诵(15-20分)
语音较准确,半脱稿朗诵(9-14分)
语音基本准确,没有脱稿朗诵(0-8分)
表情、动作丰富、恰当(10分)
姿态、动作、表情能准确、鲜明、形象地表达朗诵的内容和情感(8-10分)
姿态、动作、表情能较准确、鲜明、形象地表达朗诵的内容和情感(5-7分)
没有姿态、动作、表情;或姿态、动作、表情较少;未能表达朗诵的内容和情感(0-4分)
服装整洁,仪表端庄(10分)
服装符合朗诵主题,仪表自然大方(8-10分)
服装整洁,仪表自然(5-7分)
服装不整洁,仪表不得体(0-4分)
时间控制恰当合理(10分)
时间控制比较合理(8-10分)
时间控制不够合理(5-7分)
时间过长或过短(0-4分)
(二)诗画组
观赏教材所选诗歌插图,或网上搜集的诗歌配图,学习、借鉴其设计思路。
第一步
在本单元的10首诗歌或自己所搜集的诗歌中挑选一首,选取相应意象,发挥联想和想象,为诗歌绘制插图,并配以合适的色彩。
第二步
同组交流评价,或请教美术老师,根据合理意见修改完善。
第三步
现场展示并阐释创作意图;观众和评委根据诗歌绘画比赛评分表进行评分(总分100分)。
第四步
(二)诗画组
诗歌绘画比赛评分表
评分等级 A B C
绘画内容
主题鲜明,积极向上(20分)
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健康向上(15-20分)
主题较鲜明,有寓意,内容较健 康向上(7-14分)
主题不够鲜明,内容不够健康(0-6分)
内容充实意象选择准确 生动(20分)
意象选择准确生动(15-20分)
意象较准确、生动选择(7-14分)
意象选择不准确生动(0-6分)
图文并茂,色彩分明(20分)
图文契合,色彩较分明(15-20分)
图文基本契合,色彩比较合理(7-14分)
图文不契合,色彩不分明(0-6分)
(二)诗画组
评分等级 A B C
介绍表现
表情动作丰富恰当(10分)
姿态、动作、表情能准确表现绘画内容和情感(8-10分)
姿态、动作、表情能比较准确地表现绘画内容和情感(5-7分)
没有姿态、动作、表情,或姿态、动作、表情较少,未能表达绘画内容和情感(0-4分)
仪表端庄(10分)
服装整洁,仪表自然大方(8-10分)
服装较为整洁,仪表比较自然(5-7分)
服装不整洁,仪表不得体(0-4分)
表达清晰完整,声音洪亮(10分)
表达较为清晰完整,声音比较洪亮(8-10分)
表达清晰完整,声音不洪亮(5-7分)
表达不清晰不完整,声音不洪亮(0-4分)
时间把握精准(10分)
规定时间内完成(8-10分)
未达1分钟,或超时1分钟(5-7分)
未介绍,或超时1 分钟以上(0-4分)
(三)诗唱组
欣赏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的演唱。
第一步
在本单元的10首诗歌或自己所搜集的诗歌中挑选一首,选取合适的伴奏乐,将诗词填入其中;或者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曲,重新填词演唱并录制音频视频。
第二步
同组交流,或请教音乐老师,根据合理建议修改完善后演唱(可以单人或多人演唱)。
第三步
现场演唱并介绍创作意图;观众、评委按诗歌演唱比赛评分表进行评分(总分100分)。
第四步
(二)诗画组
诗歌演唱比赛评分表
评分等级 A B C
歌词内容
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内容积极向上(20分)
主题鲜明、积极、向上(15-20分)
主题较鲜明,有寓意,比较健康向上(7-14分)
主题不够鲜明,不够健康向上(0-6分)
内容充实,文辞优美(20分)
内容充实生动,文辞优美(15-20分)
内容较为充实生动,文辞比较优美(7-14分)
内容不生动,文辞枯燥(0-6分)
情感到位(10分)
感情真实(8-10分)
有一定感情(5-7分)
感情较欠缺(0-4分)
(二)诗画组
评分等级 A B C
现场演唱
介绍表现
旋律优美,音准准确(15分)
旋律优美,音准准确(10-15分)
旋律较优美,音准比较准确(5-9分)
旋律与歌词不契合,音准不太准确(0-4分)
表情动作丰富恰当
(10分)
姿态、动作、表情能准确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8-10分)
姿态、动作、表情能比较准确地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5-7分)
没有姿态、动作、表情,或姿态、动作、表情较少,不能表达歌曲内容和情感(0-4分)
服装整洁,仪表端庄(10分)
服装符合歌曲主题,仪表自然大方(8-10分)
服装整洁,
仪表较为自然
(5-7分)
服装不整洁,仪表不得体(0-4分)
表达清晰完整,时间把控精准
表达清晰完整,不超时(8-10分)
表达比较清晰完整,超时1分钟内(5-7分)
表达不清晰完整,超时1分钟以上(0-4分)
叁
核心任务:仿写、扩写诗歌
创
作
美
诗
唤
真
心
仿写诗歌
回顾诗歌特点,试着仿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英雄啊!我们的英雄.
我们是你额头上滴落的汗滴
几年来见证你们的艰难.
我们是你脸颊上深深的痕迹.
几年来见证你们的疼痛
我们是蓝白的防护服.是一桶桶泡面,是急促的喘息
把英雄深深刻进你们的面庞
示例
仿写诗歌
英雄啊!我们是勇敢
我们是坚毅,我们是你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啊
是挺身而出筑起一道血肉防线的青年人
英雄啊,我们是你羽翼下保护幼崽
是用生命保护的十亿分之一,你以勇敢无畏的精神.
喂养了平安的我们,幸福的我们,沸腾的我们,那就让我们歌颂你的无畏,你的坚毅.你的无悔
英雄啊!我亲爱的英雄!
初读感悟
本单元大部分诗歌短小精悍,但都有丰富的意象,构成了美妙的画面,包含了丰富的意趣。将杜甫的《漫成一首》中的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月形”
“月色”
“月光”
“月神”
测试反馈 ·必做
1.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方法,通过 来表现另一种事物或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
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
2.赏析诗歌最重要的是把握 , , 。
意象
内涵
情感
测试反馈 ·必做
品读本单元的10首现当代诗歌,选一首你最喜欢的,或者是从课外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一段500字以上的赏析文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从单元教学目标看,这个单元非常适合通过开展整合学习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与魅力,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对诗歌进行二次创作和演绎。不仅如此,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还可以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避免单篇诗歌教学对诗歌内容的肢解和破坏。
本设计以九年级下册第一段元单元为主要学习内容,以阅读、演绎、创作三个任务为核心,将教学过程分解为层进关系的三个课段,驱动学生主动阅读,引导学生养成朗读诗歌的良好习惯并形成相关能力。第一课段“自主读诗学鉴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意象内涵,体会诗人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构建现代诗歌阅读策略。第二课段“花样诵诗悟真情”,引导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诗朗诵、诗配画、诗配曲等形式,入情入境地演绎诗歌。第三课段“创作美诗唤真心”引导学生读写结合,通过扩写诗歌落实学习扩写的单元写作目标。
通过这三个课段的学习,学生要领略到诗人的情思,触摸到时代的脉搏,进而接受诗歌语言美、韵味美、情思美的熏陶并形成相应的语文素养。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关注诗歌文体特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韵律和节奏。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对其内涵和艺术表现力进行赏析。
3.体会诗人的情感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课段设置】
3课段
第一课段 自主读诗学鉴赏
【核心任务】
自主朗读诗歌,在诵读中感受诗歌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的关系,分析诗歌中不同意象的含义,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完成任务】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在柔媚的湛蓝中》中的经典诗句。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更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更需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现当代诗歌的园地,去感受诗的韵律,去追寻“诗和远方”。
一、初读感悟
1.自主本单元课文阅读,整体感悟,借助参考资料,用表格或思维导图形式呈现诗人基本信息。
2.自主阅读,整体感悟,小组交流,不参考任何资料,用某个词语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表达你的初读感受,填写下表。
3.意象分析。
细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短诗五首》《海燕》,找出意象,分析不同意象的内涵或象征义,并结合背景、旁批和关键词句分析其蕴含的情感完成下面表格。
4.赏析诗语
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一种。”“完美的诗歌”离不开“完美的语言”,摘录、熟读你认为写得最妙的诗句,参考示例,说一说该诗句妙在何处。
示例:
我认为写得最妙的是“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妙在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动词“抱”、“甩”、“摔”刻画“恶狠狠”的神态,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写出了风的猖狂气焰;把巨浪比作“大块的翡翠”,突出海浪中蕴蓄的力量,也侧面表现出风的猖狂和凶狠。正是这样险恶的环境,烘托出海燕的英勇、敏捷、乐观。
比较阅读,总结共性
对比阅读本单元的几首短诗,寻找共性,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明确:
(1)形式新: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是一般会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2)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外语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3)观念新: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五首短诗反映了社会生活、人生感悟、个性心灵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4)意象新:从生活中选取新的意象入诗,如“红山茶”“舵手”等;对古典意象推陈出新,赋予新的含义,如《月夜》中“霜风”“月”“树”,因“呼呼”“明明”“顶高”等修饰语,意蕴有了新的变化。
二、学习评价
品读本单元的10首诗歌,任意选择最喜欢的一首(课内课外均可),依照下面的任务单形式进行朗诵设计——设计朗诵脚本,标注语气、节奏、轻重音、快慢和感情,选取比较合适的配乐,录制配乐朗诵。
朗诵篇目 原文摘录 朗诵设计
第二课段 花样诵诗悟真情
【核心任务】
依据诗歌内容、主旨和体式,结合学习兴趣和特长,选择1-2首进行二次创作。
一、学习任务
朱自清先生在《朗读与诗》中说:“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读而存在的。”除了朗诵,诗歌还可以怎样学习和演绎呢?分诗诵组、诗唱组、诗画组三个组,指导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感兴趣的小组,将无声的诗歌文字进行有声、有色的演绎。
二、完成任务
(一)诗诵组
第一步:诵读欣赏
欣赏《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名家配乐朗诵视频,参考示例,用符号标注轻重音、停连、语调、节奏和情感等朗诵要素,分组训练并互评。
朗读要素标记符号与说明:
1. 停连:一般短停顿用“∕”;长停顿用“∕∕”;连读用“⌒”(忽略标点)。
2. 重音:重读用“.”(实心圆点);尾音拖长用“——”。
3. 语调:平调不标;升调用“↗”;调降用“↘”;渐强用“<”;渐弱用“>”;韵脚用“△”。
4. 节奏和感情,用汉字说明。
第三步:班级朗诵
1. 赛前准备。
(1)各小组商定朗诵篇目报科代表确定节目单。
(2)每个小组推选 1 人担任评委,组成班级评委会,商讨评分细则。
(3)全班推选主持人,主持人根据节目单撰写简单的串词。
(4)师生商定奖励方案并准备奖品。
(5)各小组参赛选手准备辅助资料,如图片、音乐、视频等,认真练习。
2. 现场比赛。
(1)主持人把控现场节奏和氛围。
(2)参赛选手大方朗诵,表情、动作和语气要相互配合,声音要洪亮、清晰。
(3)评委客观公正地依照评分标准打分。
(4)观众文明参与,专心倾听,适时鼓掌,并填写诗歌朗诵比赛评分表,通过比较进行自评(总分100 分)
(二)诗画组
第一步:观赏教材所选诗歌插图,或网上搜集的诗歌配图,学习、借鉴其设计思路。
第二步:在本单元的10首诗歌或自己所搜集的诗歌中挑选一首,选取相应意象,发挥联想和想象,为诗歌绘制插图,并配以合适的色彩。
第三步:同组交流评价,或请教美术老师,根据合理意见修改完善。
第四步:现场展示并阐释创作意图;观众和评委根据诗歌绘画比赛评分表进行评分(总分100分)
(三)诗唱组
第一步:欣赏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诗歌的演唱。
第二步:在本单元的10首诗歌或自己所搜集的诗歌中挑选一首,选取合适的伴奏乐,将诗词填入其中;或者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曲,重新填词演唱并录制音频视频。
第三步:同组交流,或请教音乐老师,根据合理建议修改完善后演唱(可以单人或多人演唱)。
第四步:现场演唱并介绍创作意图;观众、评委按诗歌演唱比赛评分表进行评分(总分100分)
第三课段 创作美诗唤真心
【核心任务】
仿写、扩写诗歌
一、学习任务
1.回顾诗歌特点,试着仿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示例:
英雄啊!我们的英雄。
我们是你额头上滴落的汗滴
几年来见证你们的艰难.
我们是你脸颊上深深的痕迹.
几年来见证你们的疼痛
我们是蓝白的防护服.是一桶桶泡面
是急促的喘息
把英雄深深刻进你们的面庞
英雄啊!我们是勇敢。
我们是坚毅,我们是你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啊
是挺身而出筑起一道血肉防线的青年人
英雄啊,我们是你羽翼下保护幼崽
是用生命保护的十亿分之一
你以勇敢无畏的精神.
喂养了平安的我们
幸福的我们
沸腾的我们
那就让我们歌颂你的无畏
你的坚毅.你的无悔
英雄啊!我亲爱的英雄!
扩写诗歌
本单元大部分诗歌短小精悍,但都有丰富的意象,构成了美妙的画面,包含了丰富的意趣。将杜甫的《漫成一首》中的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可以按“月形”“月色”“月光”“月神”进行扩展)
一、单元设计反思
九年级学生早已接触过现当代诗歌,读懂其基本内容问题不大,但要系统地朗诵、鉴赏继而进行创作,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如设计表格、思维导图和朗诵脚本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读诗、演诗、创作三个核心任务为基础,设计了三个呈递进关系的课段,课堂教学主要以点拨、答疑和展示为主,其他大量学习内容都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要给学生留足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尤其是读诗课段,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切忌以教师的讲析肢解诗歌内容并强行灌输给学生。诗歌朗诵比赛课段,教师要有效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刺激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怯场和退缩等心理问题,并及时督促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创作课段,不同于九上第一单元的仿写,本单元倡导创写、扩写,重视过程性评价和资料搜集,并通过赏评学生作品梳理扩写技法并鼓励学生。
现当代诗歌因为各种原因,考试不考,写作不写,学生很难对其有兴趣,再加上升学压力,让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现当代诗歌的学习,会更加激化他们的抵触情绪。遇到这样的难题,可以采用这样三种措施来“补救”。一是尽可能从历年的中考真题中找出一些与现当代诗歌有关的题目进行勾连,使学生从“功利上”认为现代诗歌并非完全不会进入中考,从而提高学习的内驱力;二是尽可能引入与学生生活比较贴切的现当代诗歌,让他们觉得现当代诗歌并不遥远,可以写诗给自己的亲人,或者用诗歌表达自己某种强烈的情绪;三是把诗歌的学习放在大家紧张的学习之后,比如期中考试之后,作为学习生活的调剂,有利于学生把注意力从“分数生活”转到“艺术生活”中去,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二、测评反馈
1.必做
(1)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来表现另一种事物或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
(2)赏析诗歌最重要的是把握意象、情感、内涵。
2.选做
品读本单元的10首现当代诗歌,选一首你最喜欢的,或者是从课外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一段500字以上的赏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