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3 16:2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2.教学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设置悬念
1.板书“________的草地”,并提问: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草地呢?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2.补充课文题目,鼓励质疑: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金色)看到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3.过渡: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金色的草地,去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它的神奇,探索它的奥秘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字学词。
(1)出示带生字新词,自由认读。
(2)重点指导:“英”读作后鼻音;“拢”读作第三声。
认读易读错字音的词语:打哈欠(“欠”读轻声);蒲公英(“蒲”读第二声)。
(3)观察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绒毛。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这两幅图,如叶子、茎、花托,发现黄色的是蒲公英的花,白色的是蒲公英的种子。
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听读后交流反馈:
场景: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观察草地的变化
4.这片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呢?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1)读了课文,你感到这还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学生交流自己的初感受。
(2)找出文中写作者对这片草地感受的句子: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指导读好这两个感叹句,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三、情趣朗读,体会细致观察
1.想象画面读课文
正是因为作者的细致观察,才有了这些发现。大家再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用心。
真美啊!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神奇的草地,早上蒲公英的花瓣合拢起来,花朵是绿色的,草叶是绿色的,草地也是绿色的;中午,花瓣张开,遮住了绿色的叶子,草地变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傍晚花瓣再次合拢,又送回了那翠绿的景象。
2.配合动作读课文
再来读一读,如果能两只手化作蒲公英的花朵,加上动作读一读就更好了
四、再读语段,发现细致观察的秘密
1.学习细致观察方法
同学们,通过朗读,我们感觉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预设:
他变换不同的时间去观察,早上观察,中午和晚上也去观察。(板书:长时间观察)
他既远远地观察,也走近了观察。——所以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有远有近。
小结:通过我们的用心读书,发现了细致观察的秘密:不仅可以走近观察,变换角度观察,还可以在不同时间去观察。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方法,观察到事物的——变化
五、读中感悟,体会喜爱之情
1.这美丽的蒲公英不仅让“我”体会到了仔细观察、持续观察所带来的惊喜,还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写到――“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引读)谁能把这段话读好
2.文字是情感的一种传递,你从这段文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呢
3.学生交流。
预设①:“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上两个感叹号表示喜爱的情感。→你关注到了标点符号的作用,感叹号更能加强我们对蒲公英喜爱的语气。在习作中你们也可以适当地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让文章更加出彩。
预设②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最”字能感受到作者对蒲公英花不是一般的喜爱。
4.和蒲公英的亲密接触,让“我”发现了蒲公英开花和草地变色的秘密,蒲公英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这一段,读出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寻开心——新发现——感兴趣
       碧绿——金黄——碧绿
       合拢——张开——合拢
 启示:要善于观察,思考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