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3 人口容量 同步巩固练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A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1.3 人口容量 同步巩固练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A版(2019) 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3 16: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人口容量 同步巩固练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A版(2019) 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2.下列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叙述正确的是( )
A.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B.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C.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同
D.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3.“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 )
A.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B.最大人口数量
C.亘古不变的人口数量 D.最少人口数量
下图为我国某内陆省区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人口分布与城镇分布密切相关,关于该省区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B.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
C.集中分布在海拔高的地区 D.多分布在土壤贫瘠的地区
5.该省区人口合理容量较低的自然原因是( )
A.生态环境脆弱 B.生活消费水平高 C.经济水平低 D.科技水平低
中国自古重视人地和谐,人口数量应该在环境人口容量之内。下图为“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好到差依次为( )
A.Ⅰ Ⅱ Ⅲ B.Ⅱ Ⅰ Ⅲ C.Ⅲ Ⅱ Ⅰ D.Ⅰ Ⅲ Ⅱ
7.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随着时代发展,环境人口容量会不断加大
B.人类可以局部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D.科技不断进步,环境对人口的容量可以无限
8.第三种模式对应的情况不可能是( )
A.资源短缺,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B.人口过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科技水平下降,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D.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新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下表为某山区小流域人口规模测算数据,目前该流域人口数量为12.4万。完成下面小题。
耕地 水源 林地 探明矿产
人口合理容量(万人) 7.5 7.6 7.4 18.5
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10.9 21.2 11.7 32.9
9.据表格可知,该流域的最大人口规模为( )
A.7.4万人 B.7.5万人 C.10.9万人 D.32.9万人
10.为使该流域最大人口规模趋于合理,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适当开垦荒地种粮 D.以节水为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核心
朗伊尔城(78°13′N,15°33′E)是全世界最北边的城市,坐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这座城市每年有3个月的极夜时间,每年极夜来临,都会举办爵士音乐节,吸引大量的游客、大学生和科学家来此度过愉快的冬天。在过去50年,该地气温上升了4℃,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让这座世外桃源般的城市氛围被打破。下图为该城所在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全球气候变暖,让朗伊尔城宜居性打破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极夜时间缩短,冬季变短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C.永冻层消融,地基不稳 D.生物多样性景观减少
12.随着气温升高,朗伊尔城周围的天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温升高,对流天气变得频繁 B.雪崩现象加剧
C.强风暴和降雨时有发生 D.晴天增加,蒸发加剧
13.环境的变迁,导致了这座曾经以煤为主的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下列不属于其变化的是( )
A.随着科技发展,环境人口容量将大幅度增大 B.常驻人口减少,流动人口增加
C.文化交流更为频繁 D.经济结构由资源开发为主转变为以旅游业发展为主
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4.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
C.环境承载力 D.移民意愿
15.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9.搬迁后,该村适宜重点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
A.开采矿山 B.放养牛羊 C.种植棉花 D.水上漂流
二、综合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228.1万人,其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84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8.5%。
材料二:专家根据北京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类资源总量,估算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情况下可供养2300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3000万人。
材料三:2019年底,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53.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0万人。据报道,北京的常住人口连续三年减少,主要得益于北京市对人口的调控。
(1)简述北京市外来人口比重较大的原因。
(2)专家根据北京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类资源总量,估算出北京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 万人,人口合理容量约为 万人。
(3)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与消费水平。
(4)从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角度,分析北京市未来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1.C 2.B 3.A
1.材料中显示: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今天的中国养活了13亿人,而且生活水平提高了。从时间发展角度看,在资源总数变化不大,甚至人均资源减少情况下,环境承载力也可以增加,主要是科技发展间接增加了人类能够利用资源的数量和资源利用率,C正确,D错误;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对地大物博、大多数资源较为丰富的中国影响较小,A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应减小,B错误。故选C。
2.科技水平越高,人类能够利用资源的数量增加,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应越大,A错误;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B正确;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存在差异,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同,C错误;资源越丰富,可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D错误。故选B。
3.人口合理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或承载的适度的人口数量。即“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最适宜的人口数量,A正确,BD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有关,其数值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C错误。故选A。
4.B 5.A
4.30°N纬线穿过该省区,结合省区轮廓和雅鲁藏布江可知,该省区是西藏自治区。由图可知,西藏自治区城镇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A错误;该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河谷地区海拔低,热量条件较好,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B正确,C错误;河谷地区土壤较为肥沃,D错误。故选B。
5.由上题分析可知,该省区是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为高原山地气候,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A正确;生活消费水平、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都不属于自然原因,BCD错误,故选A。
6.A 7.C 8.C
6.读图可知,I 模式中人口数量一直处于环境容量之下,人与环境关系协调,I 模式人与环境关系最理想,Ⅱ模式和Ⅲ模式中人口数量一度突破坏境容量, Ⅱ模式人口数量又回落至环境容量之下,而Ⅲ模式人口过度增长导致资源环境恶化,使得环境容量下降(新的环境容量低于原有环境容量),因此Ⅲ模式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最差,Ⅱ模式居中。由此判断,A正确,BCD。故选A。
7.随着时代发展,环境人口容量会随资源状况变化而变化,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不一定会不断加大,A错误;人类可以局部改造环境,环境人口容量可以变化,但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一旦超过,资源环境就会破坏,B错误;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C正确;科技不断进步,环境对人口的容量可以一定程度上增长,但不是无限,D错误。故选C。
8.Ⅲ模式人口过度增长导致资源环境恶化,使得环境容量下降(新的环境容量低于原有环境容量),资源短缺和人口过多都会导致此现象,A、B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随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水平提高,会导致消耗资源增加,使得新的环境人口容量减小,是可能存在的,D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整体是进步的,C选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
9.C 10.C
9.由表中可以看出,该流域耕地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最小,根据“短板效应”和“木桶理论”,该流域最大人口规模受制于耕地,为10.9万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根据上题分析结论,由材料可知,目前该流域人口数量为12.4万,已经超过最大人口规模,因此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应着重于“短板”的补偿,即适当开垦荒地种粮,C正确,该流域耕地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最少,说明耕地面积有限,退耕还林不可取,A错误;该流域探明矿产和水源能承载的人口数都较多,说明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充足,无需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和以节水为核心,BD错误。故选C。
11.C 12.D 13.A
11.由图文信息可知,朗伊尔城的建筑建设在永冻层上部,全球气候变暖,永冻层消融,地基不稳,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C正确;极夜时间缩短,冬季变短与宜居性打破没有关系,A错误;朗伊尔城建在岛内,不会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B错误;纬度高,气候寒冷,原本的生物种类就单一,D错误。故选C。
12. 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冰面蒸发加剧,气流上升运动更频繁,强风暴和降雨时有发生,雪崩现象加剧,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3.在一定时期内,资源总量不会有显著的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会大幅度提高,A符合题意。 由题干和图文信息可知,该市曾以煤为主转变为以旅游业为主,导致常驻人口减少,流动人口增加,文化交流更为频繁,BCD不符题意。故选A。
14.C 15.D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生态移民能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C正确。实施生态移民需考虑人口密度 、交通运输、移民意愿,但不是首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15.由所学知识可知,生态移民能够增加迁入区劳动力数量,有利于促进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①正确;生态移民通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对于缓解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影响较小,同时可能增加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②③均错误,即ABC错误。生态移民能够实现迁出区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迁出区人口脱贫致富,④正确,即①④正确,D正确。故选D。
16.D 17.C
16.根据提供的理论人口容量的公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纬度最低的④市熟制最大,所以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④。故选D。
17.人均用水总量低于人均水资源总量的城市,说明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结合图例信息,读图可知,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①④。故选C。
18.A 19.C
18.据图可知,在M县区域内,甲地附近有时令河,有水源,且绿洲面积大,数量多,环境承载力大,适合生态搬迁选址,故A正确;乙不在M县,丙绿洲面积小,丁附近是地质公园,且没有河流和绿洲,故BCD错。
19.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该区域气候干旱,多荒漠景观,河流为时令河,没有矿产信息,所以不适合开矿和水上漂流,放养牛羊会对草场产生破坏,加剧荒漠化,故ABD错;适合在绿洲上适当开垦土地、种植棉花,故C正确。
20.(1)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备;教育、医疗、交通等条件优越。
(2) 3000 2300
(3) 自然资源 对外开放程度
(4)开发新能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加强国内外合作等。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可从经济水平、文化教育、交通通信、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经济发达,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工作岗位多,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当地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备;教育,医疗,交通等条件优越,生活质量水平高,吸引的人口多。
(2)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适宜;而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结合材料可知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的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北京市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此外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程度、科学技术与消费水平也会对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北京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因此北京应开发新能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展,其人口容最越大。北京应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提高未来人口容量;此外,北京还应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国际合作,互通有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