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拔尖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读小语为朗诵会撰写的主持稿片段,完成练习。(6分)
三月里,细雨赤着脚,徜(táng cháng)徉在 méng lóng( )的天地间。山林中, téng luó( )蜿蜒,花朵 xiāo sǎ( )地绽(zhàn dìng)放;夜空中,繁星半明半昧,胆怯(qiè què)地躲藏在云后。此时,春天的风细腻而柔和,大自然曝(bào pù)着阳光, jì jìng( )地酝酿着一首诗。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2.根据拼音,帮助小语填写词语,完成主持稿。(4分)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赤:①泛指红色。②光着;露着(身体)。③空。④象征革命。⑤指赤金。
(1)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2)几经艰难,他终于赤手空拳闯出一片天地。
(3)不要为了一件小事吵得面红耳赤。
(4)他说得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太苛求了。
A. ③②①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①⑤ D. ②③①④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诗歌它 ,点燃了我们澎湃的激情;诗歌它 ,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诗歌它 ,滋润了我们平淡的生活;诗歌它 ,沉醉了我们躁动的心灵。
A.如一团火焰 似一片鲜花 如一场春雨 若一杯美酒
B.似一片鲜花 如一场春雨 若一杯美酒 如一团火焰
C.如一场春雨 若一杯美酒 如一团火焰 似一片鲜花
D.如一团火焰 若一杯美酒 如一场春雨 似一片鲜花
3.对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设问)
B.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比喻)
C.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拟人)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拟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繁星》是冰心的诗集,《短诗三首》中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B.《绿》是艾青的作品,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绿”的喜爱和赞美。
C.《白桦》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通过描写白桦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D.《在天晴了的时候》是戴望舒的一首现代诗,让我们感受到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5.轻叩诗歌大门,在合作中成长。笋芽儿小队想要以“成长”为主题收集诗歌,下列四首诗,最适合放到诗集中的是(2分) ( )
A.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B.所有的河流都朝着东方,不拒细流浩浩荡荡,只是为了汇入大海汪洋。所有的禾苗破土而出,不管酷暑还是严寒,都阻挡不住拔节向上。孩子们一天天健康成长,从牙牙学语到大学学堂。
C.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风,打着唿哨,在叶片上轻轻滑过。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
D.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6.下列名句对应的作者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A.刘禹锡 韩愈 杜甫 龚自珍 B.刘禹锡 杜甫 孟浩然 龚自珍
C.刘禹锡 韩愈 孟浩然 杜甫 D.陶渊明 韩愈 孟浩然 范仲淹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歌颂伟大的母爱]冰心在《繁星》(一五九)中写道:“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
2.[讴歌美丽的诗歌]朱光潜说:“诗和音乐一样, 。”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 。”
3.[描摹如画的春色]好像 ,/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 、嫩绿、/ 、 、粉绿……/绿得 、绿得 。
四、阅读现代诗,完成练习。(20
1.读了两首诗歌,我仿佛看到许多儿童游玩的画面,请在方框内补充内容。 (3分)
2.阅读两首诗歌,完成对话。(6分)
小语:读了这两首诗歌,我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点。
小文:是的,“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和“曾是爸爸肩上勇敢的骑士”都蕴含着 。
小语:从诗歌里,我读出了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情感。不论是乡下孩子还是城市孩子,他们的日常活动是多么丰富多彩,多么让人感到 呀!
小文:而且这两首诗歌的节奏感很强,读起来 。
3.阅读诗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分)
(1)两首诗歌的结构相似,分别描写了乡下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快乐生活。 ( )
(2)《乡下孩子》和《城市孩子》通过描述不同的儿童活动来表达儿童快乐的心情。 ( )
(3)乡下孩子可以亲近大自然,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城市孩子没有这样的体验,所以快乐只属于乡下孩子。 ( )
4.诗歌《乡下孩子》的开头两句采用 的修辞手法,试着仿照这两句,介绍自己的快乐童年。(5分)
五、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20分)
[材料二] 星星的秘密
①星星像一只只小眼睛,藏着许多秘密。它们之所以在天上不停地闪烁,是因为大气层的温度和密度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使得星星的光线在穿过大气层时发生多次折射,让人感觉忽明忽暗,给我们造成一种星星眨眼的错觉。天亮后,星星也并没有消失,只是周围环境亮度增加,微弱的星光显得暗淡了。
② 天空中的星星距离我们所在的地球非常遥远。星星与地球的距离是以光年计算的。比如牛郎星距离地球约有16光年,我们今天看到的牛郎星发出的光,实际上是在16光年之外发射出来的,传到地球上时已经非常微弱了。
③为什么天上的星星看上去有的亮有的暗呢 这是因为每颗星星的发光能力各不相同。天文学家把星星的发光能力用星等划分。星等最高的星星和星等最低的星星,在发光能力上相差近100 亿倍。
④ 我们熟悉的“银河系”包含几千亿颗恒星,如何更容易地划分太空的区间呢 天文学家将不同的恒星群划分为不同的图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星座。星座会根据不同图案来命名,包括神话中的动物、人物和物品,例如牛郎星就属于天鹰座。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分)
(1)材料一中的“黑丝绒”指的是一种黑色丝织品。 ( )
(2)阅读材料二可知“光年”和年、月、日一样都表示时间。 ( )
(3)“100亿倍”让我们知道不同星星的发光能力差距非常大。 ( )
2.文文读到材料一中画“ ”的句子时产生了一个问题:星星为什么会眨眼 请你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帮她回答。(4分)
3.材料二写了星星的哪三个秘密 请借助关键语句概括。(6分)
4.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诗人喜爱星星,面对星星说出自己的诺言——“我永远、永远纯真”。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对星星的诺言,表现了诗人追求纯真善良的情感世界。
D.诗人把星星作为承诺的对象,体现出现代诗丰富的想象。
5.请你仿照材料一中画“ ”的句子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你最喜欢的事物。(2分)
六、习作。(30分)
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我们可以肆意想象,可以尽情享受,也可以充分描摹。诗歌是心灵的告白,徜徉诗海会让我们遇见不一样的美好。通过近期的诗歌学习,你对诗歌一定有不同的感受,请以《我和诗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叙述清楚,内容完整,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恰当;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③不少于350字。
第三单元拔尖测评
一、 l. cháng zhàn qiè pù
2.朦胧 藤萝 潇洒 寂静
二、 1.答案C
二、 2.答案A
二、 3.答案A
二、4.答案A
二、5.答案B
二、6.答案C
三、1.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三、2.生命全在节奏 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三、3.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墨绿 浅绿 翠绿 淡绿 发黑 出奇
四、答案1.挖野菜 逮小鱼 游乐园
2.丰富的想象 幸福快乐 朗朗上口
3.(1) √ (2) √(3)×
4.比喻 示例:曾是麦地里奔跑的小狗,曾是小河里嬉戏的小鱼。
(2)×
(3)√
2.大气层的温度和密度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使得星星的光线在穿过大气层时发生多次折射,让人感觉忽明忽暗,造成一种眨眼的错觉。
3.星星发出的光看上去微弱的秘密 星星看上去有的亮有的暗的秘密
4. B
5.示例: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解析
六、《我和诗歌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情感和个人成长色彩的题目,它要求我们回顾并讲述自己与诗歌之间独特的经历和自己获得的感悟。开头引入可简短介绍自己对诗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