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3课时《凑数游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三节课,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本课创设了凑数游戏的情境,设置了三个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任务是“笑笑应该出几”,第二个任务是“ 两人一组玩一玩,把用到的算式写下来”,第三个任务是“管擦算式,发现规律”。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退位减法学习的基础,因此按照“计算-解释-探索”的思路进行探索。
【核心素养】
凑数游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在购物时计算商品总价、分东西等场景中,都可以用到凑数的方法。
学生通过游戏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借助枝形图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深入理解拆数法,培养数感和运算能力。
2.能正确整理出凑出14 的算式,体会加减法的互逆性,并能发现算式的规律,培养推理意识。
3.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借助枝形图探索并掌握20以内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小棒、计数器、5,6,7,8,9点的扑克牌每个1张。
【教学过程】
游戏引“探究”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入手,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生脑海里呈现计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凑10,我出9,你出?(先通过凑十,让学生进入氛围,由易到难过度)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
师:那现在我们提升难度,凑14,我出6,你出?
生:8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6+8=14
那现在我出5,你该出几?
淘气和笑笑也在玩这个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观察情境图)
理解题意并列式
师:笑笑应该出几?怎样列算式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4-5=。
(1)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14-5怎样算呢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2.探究14-5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将自己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你能听懂或读懂同桌的方法吗
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巡视。
借助算式,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①拆数法:
把14分成10和4,10-5=5,5+4=9。
由于学生对“拆数法”已经比较熟悉,不再出现直观图,让学生直接说出思考过程。
把5分成4和1,14-4=10,10-1=9。
3.还可以借助数线图帮助我们理解。
【设计意图:巩固数线的用法,再次经历借助学具、数线图得到结果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②想加法算减法:因为5添上9是14,即5+(9)=14,所以14-5=9。
将一个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这种方法的便利和快捷。
凑14游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能有序地思考。】
同桌合作,拿出提前准备好的5张纸牌,5,6,7,8,9,一人出一张,凑出14,并把算式写下来。
展示作品,比较有序的优势
作品1:用的加法
作品2:用的减法,无序
作品3:用的减法,有序
5.观察笑笑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是用14在减 。
生2:14减的数一个比一个大,得数一个比一个小。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的题目。
第1题,填一填,说一说,让学生能巩固两种拆数法。
第2题,算一算,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课堂中的研究经验,迁移到这个题目中。
第3题,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退位减法的运算。
四、总结评价—拓“延伸”
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
2.学习评价
3.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凑数游戏
【教学反思】
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认知水平,从而采用游戏引入法,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境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对退位减法的算法的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运算能力。提醒学生要学会有序思考,发展推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