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2课时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课件+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第2课时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课件+讲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14 14:32:01

文档简介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学生用书P161(单独成册)]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1.下列选项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食盐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食醋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2.(2024·兰州一中高一月考)某胶体遇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胶体中胶体微粒的直径介于1~100 nm
B.该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C.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
D.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
3.(2024·石家庄金石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是一种气溶胶
B.Fe(OH)3胶体是比较稳定的液体,而浊液不稳定
C.胶体的特征现象是丁达尔效应
D.胶体是纯净物
4.晚自习的课间,同学们站在四楼上,可以看到市里的空中有移动的光柱,这就是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都是混合物,它们属于不同的分散系
B.云是胶体,其分散质微粒是微小的液滴
C.一束可见光射入鸡蛋清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胶体经短时间静置后会产生沉淀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豆浆、稀牛奶、氯化钠溶液三个分散系类型相同
B.用鸡蛋壳的内膜及蒸馏水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杂质
C.向少量沸水中滴入5~6滴FeCl3稀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D.将含0.1 mol KAl(SO4)2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得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分散质微粒数为0.1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6.(2024·济南高一月考)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H2OFe(OH)3↓+3HCl
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同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使其沉降,因此常用Fe(OH)3胶体对自来水消毒
7.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直径比氯离子的小
B.“钴酞菁”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C.“钴酞菁”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8.在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透析原理同胶体的________类似,透析膜同________类似,透析膜的孔径应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血液内毒性物质粒子的直径,毒性物质才可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2)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然后插入两根电极,再接通直流电源。这时,正极附近聚集__________________,负极附近聚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少量制得的Fe(OH)3胶体加入试管中,滴入(NH4)2SO4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 nm
B.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
C.胶体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
9.(2024·广州一中高一月考)由工业明胶制成的盛装药物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CrO是一种酸根离子,Fe(CrO2)2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微粒都可通过滤纸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INCLUDEPICTURE "25LX30.TIF" INCLUDEPICTURE "25LX3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30.TIF" \* MERGEFORMAT
(4)现有10 mL明胶的水溶液与5 mL K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10.(2024·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的电性相同
B.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C.溶液、胶体、浊液都是液态的
D.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从属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INCLUDEPICTURE "ZJ6.TIF" INCLUDEPICTURE "ZJ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ZJ6.TIF" \* MERGEFORMAT
11.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含16.25 g FeCl3),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3HCl
C.Fe(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吸附带有负电荷的离子
D.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12.(2024·三明一中高一月考)西安交大国家重点实验室设计了一种新型磁流体加速度传感器。在一定条件下,将含一定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36~55 nm的黑色磁流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不是Fe2O3
B.该磁流体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
C.该磁流体与氯化钠溶液属于不同分散系
D.FeSO4和Fe2(SO4)3均属于盐
13.(2024·邵阳二中高一月考)新制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LX31.TIF" INCLUDEPICTURE "25LX3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31.TIF" \* MERGEFORMAT
A.Fe(OH)3胶体显电中性
B.Fe(OH)3胶团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红褐色沉淀
D.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
14.某实验小组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其性质。
INCLUDEPICTURE "25LX32.TIF" INCLUDEPICTURE "25LX3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32.TIF" \* MERGEFORMAT
(1)制备Fe(OH)3胶体
实验 实验操作 丁达尔效应
1 向40 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0%) 迅速出现
2 向40 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 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 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 迅速出现
3 加热40 mL饱和FeCl3溶液 一段时间后出现
①实验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____________,控制反应条件使生成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__________。
(2)Fe(OH)3胶体的性质
资料:Ⅰ.pH>10时,Fe(OH)3胶体溶解。
Ⅱ.固体FeCl3易升华(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实验4:取5 mL实验3得到的液体于蒸发皿中,继续加热,待蒸发皿中液体变为黏稠状,罩上漏斗,可观察到漏斗内出现棕褐色的烟,且有棕褐色固体附着在漏斗的内壁上。继续加热,蒸发皿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
①根据资料,推测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研究表明:Fe(OH)3胶体可净化水中的砷酸,砷酸浓度低时以吸附为主,砷酸浓度较高时以反应为主。
a.不同pH时,测得溶液中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如下图所示,pH为3~9时,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25LX33.TIF" INCLUDEPICTURE "25LX3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33.TIF" \* MERGEFORMAT
b.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学生用书P161(单独成册)]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1.下列选项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食盐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食醋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解析:选B。牛奶、豆浆都是常见的胶体,A项错误;食盐水、食醋都属于溶液,C项错误;Ca(OH)2悬浊液和石灰浆都属于浊液,澄清石灰水属于溶液,D项错误。
2.(2024·兰州一中高一月考)某胶体遇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胶体中胶体微粒的直径介于1~100 nm
B.该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C.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
D.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
解析:选B。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介于1~100 nm,故A正确;该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聚沉的效果差一些,说明它的聚沉受阳离子种类影响较大,即该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负电荷,且离子所带电荷越多,聚沉效果越好,故B错误,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该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负电荷,遇BaCl2溶液可发生聚沉,Fe(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也可使该胶体发生聚沉,故D正确。
3.(2024·石家庄金石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是一种气溶胶
B.Fe(OH)3胶体是比较稳定的液体,而浊液不稳定
C.胶体的特征现象是丁达尔效应
D.胶体是纯净物
解析:选D。雾是一种气溶胶,A正确;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液体,而浊液不稳定,B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现象,C正确;胶体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D错误。
4.晚自习的课间,同学们站在四楼上,可以看到市里的空中有移动的光柱,这就是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都是混合物,它们属于不同的分散系
B.云是胶体,其分散质微粒是微小的液滴
C.一束可见光射入鸡蛋清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胶体经短时间静置后会产生沉淀
解析:选D。胶体比较稳定,短时间内静置不会形成沉淀。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豆浆、稀牛奶、氯化钠溶液三个分散系类型相同
B.用鸡蛋壳的内膜及蒸馏水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杂质
C.向少量沸水中滴入5~6滴FeCl3稀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D.将含0.1 mol KAl(SO4)2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得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分散质微粒数为0.1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选B。A项,稀豆浆、稀牛奶是胶体,和氯化钠溶液的分散系类型不同,错误;B项,此方法为胶体的渗析,正确;C项,应向沸水中滴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错误;D项,KAl(SO4)2在沸水中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分散质微粒是多个氢氧化铝分子聚集而成的集合体,故所得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分散质微粒数远小于0.1NA,错误。
6.(2024·济南高一月考)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H2OFe(OH)3↓+3HCl
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同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使其沉降,因此常用Fe(OH)3胶体对自来水消毒
解析:选C。A项,胶体不能标注“↓”,错误;B项,若加热煮沸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胶体发生聚沉,错误;C项,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产生丁达尔现象,正确;D项,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以净水,但不能消毒,错误。
7.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直径比氯离子的小
B.“钴酞菁”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C.“钴酞菁”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分散质“钴酞菁”分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大于氯离子的直径,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能透过滤纸,具有丁达尔现象。
8.在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透析原理同胶体的________类似,透析膜同________类似,透析膜的孔径应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血液内毒性物质粒子的直径,毒性物质才可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2)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然后插入两根电极,再接通直流电源。这时,正极附近聚集__________________,负极附近聚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少量制得的Fe(OH)3胶体加入试管中,滴入(NH4)2SO4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 nm
B.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
C.胶体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
解析:(1)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类似于半透膜,它能让直径小于其孔径的毒性物质粒子透过,血液是胶体,不能透过透析膜。
(2)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为胶体,故在通直流电时,胶体分散质微粒产生电泳现象。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而陶土胶体分散质微粒带负电荷,正极附近聚集的是陶土胶体分散质微粒,负极附近聚集的是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微粒,从而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
(3)Fe(OH)3胶体分散质微粒所带的正电荷被SO所带的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 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
答案:(1)渗析 半透膜 大于 
(2)陶土胶体分散质微粒 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微粒 陶土胶体分散质微粒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3)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B
9.(2024·广州一中高一月考)由工业明胶制成的盛装药物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CrO是一种酸根离子,Fe(CrO2)2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微粒都可通过滤纸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INCLUDEPICTURE "25LX30.TIF" INCLUDEPICTURE "25LX30.TIF" \* MERGEFORMAT
(4)现有10 mL明胶的水溶液与5 mL K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Fe(CrO2)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铬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Fe(CrO2)2 是由亚铁离子和CrO构成的盐。
(2)溶液很稳定,胶体较稳定,A项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B项错误;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滤纸,C项正确。
(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当胶体中混有溶液时,可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故选C。
(4)硫酸根离子可以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具体方法为取烧杯中液体少许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
答案:(1)+2 盐 (2)C (3)C (4)取烧杯中液体少许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10.(2024·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的电性相同
B.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C.溶液、胶体、浊液都是液态的
D.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从属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INCLUDEPICTURE "ZJ6.TIF" INCLUDEPICTURE "ZJ6.TIF" \* MERGEFORMAT
解析:选C。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的电性相同,A正确;墨水是胶体,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胶体可能会发生聚沉,易造成钢笔堵塞,B正确;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以是液态、气态、固态,C错误;胶体属于分散系的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D正确。
11.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含16.25 g FeCl3),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3HCl
C.Fe(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吸附带有负电荷的离子
D.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解析:选D。16.25 g FeCl3的物质的量n(FeCl3)=0.1 mol,若氯化铁完全反应,则生成0.1 mol Fe(OH)3,而Fe(OH)3胶体微粒是由许多氢氧化铁分子聚集而成的,故Fe(OH)3胶体粒子数远小于0.1NA,A项错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Fe(OH)3胶体,而不是沉淀,B项错误;Fe(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吸附带有正电荷的离子,C项错误;盐卤可使豆浆胶体聚沉,故可用于制豆腐,D项正确。
12.(2024·三明一中高一月考)西安交大国家重点实验室设计了一种新型磁流体加速度传感器。在一定条件下,将含一定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36~55 nm的黑色磁流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不是Fe2O3
B.该磁流体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
C.该磁流体与氯化钠溶液属于不同分散系
D.FeSO4和Fe2(SO4)3均属于盐
解析:选B。分散质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棕色的,故分散质不是Fe2O3,A项正确;该磁流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36~55 nm,属于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粒子能够透过滤纸,因此该磁流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B项错误;该磁流体是胶体,与氯化钠溶液不是同种分散系,C项正确;FeSO4和Fe2(SO4)3均属于盐,D项正确。
13.(2024·邵阳二中高一月考)新制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LX31.TIF" INCLUDEPICTURE "25LX31.TIF" \* MERGEFORMAT
A.Fe(OH)3胶体显电中性
B.Fe(OH)3胶团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红褐色沉淀
D.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
解析:选C。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Fe(OH)3胶体显电中性,故A正确;Fe(OH)3胶团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吸附带正电荷的FeO+,而带正电,故B正确;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先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后Fe(OH)3溶解,故C错误;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Fe(OH)3胶体显电中性,根据题图可知,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故D正确。
14.某实验小组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其性质。
INCLUDEPICTURE "25LX32.TIF" INCLUDEPICTURE "25LX32.TIF" \* MERGEFORMAT
(1)制备Fe(OH)3胶体
实验 实验操作 丁达尔效应
1 向40 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0%) 迅速出现
2 向40 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 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 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 迅速出现
3 加热40 mL饱和FeCl3溶液 一段时间后出现
①实验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____________,控制反应条件使生成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__________。
(2)Fe(OH)3胶体的性质
资料:Ⅰ.pH>10时,Fe(OH)3胶体溶解。
Ⅱ.固体FeCl3易升华(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实验4:取5 mL实验3得到的液体于蒸发皿中,继续加热,待蒸发皿中液体变为黏稠状,罩上漏斗,可观察到漏斗内出现棕褐色的烟,且有棕褐色固体附着在漏斗的内壁上。继续加热,蒸发皿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
①根据资料,推测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研究表明:Fe(OH)3胶体可净化水中的砷酸,砷酸浓度低时以吸附为主,砷酸浓度较高时以反应为主。
a.不同pH时,测得溶液中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如下图所示,pH为3~9时,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25LX33.TIF" INCLUDEPICTURE "25LX33.TIF" \* MERGEFORMAT
b.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可得到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②结合实验装置,实验2常温就可以反应完成,故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不需要加热。
③综合题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NaOH,控制反应条件使生成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这是因为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
(2)①根据资料,固体FeCl3易升华,则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FeCl3。
②a.pH为3~9时,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pH>10时,氢氧化铁胶体溶解。
b.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化学方程式是Fe(OH)3(胶体)+H3AsO4===FeAsO4↓+3H2O。
答案:(1)①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②不需要加热 ③NaOH 1~100 nm
(2)①FeCl3 ②a.pH>10时,氢氧化铁胶体溶解
b.Fe(OH)3(胶体)+H3AsO4===FeAsO4↓+3H2O(共35张PPT)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
1.下列选项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食盐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食醋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解析:牛奶、豆浆都是常见的胶体,A项错误;
食盐水、食醋都属于溶液,C项错误;
Ca(OH)2悬浊液和石灰浆都属于浊液,澄清石灰水属于溶液,D项错误。

2.(2024·兰州一中高一月考)某胶体遇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胶体中胶体微粒的直径介于1~100 nm
B.该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C.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
D.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

解析: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介于1~100 nm,故A正确;
该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聚沉的效果差一些,说明它的聚沉受阳离子种类影响较大,即该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负电荷,且离子所带电荷越多,聚沉效果越好,故B错误,C正确;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负电荷,遇BaCl2溶液可发生聚沉,Fe(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也可使该胶体发生聚沉,故D正确。
3.(2024·石家庄金石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是一种气溶胶
B.Fe(OH)3胶体是比较稳定的液体,而浊液不稳定
C.胶体的特征现象是丁达尔效应
D.胶体是纯净物

解析:雾是一种气溶胶,A正确;
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液体,而浊液不稳定,B正确;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现象,C正确;
胶体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D错误。
4.晚自习的课间,同学们站在四楼上,可以看到市里的空中有移动的光柱,这就是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都是混合物,它们属于不同的分散系
B.云是胶体,其分散质微粒是微小的液滴
C.一束可见光射入鸡蛋清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胶体经短时间静置后会产生沉淀
解析:胶体比较稳定,短时间内静置不会形成沉淀。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豆浆、稀牛奶、氯化钠溶液三个分散系类型相同
B.用鸡蛋壳的内膜及蒸馏水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杂质
C.向少量沸水中滴入5~6滴FeCl3稀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D.将含0.1 mol KAl(SO4)2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得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分散质微粒数为0.1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A项,稀豆浆、稀牛奶是胶体,和氯化钠溶液的分散系类型不同,错误;
B项,此方法为胶体的渗析,正确;
C项,应向沸水中滴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错误;
D项,KAl(SO4)2在沸水中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分散质微粒是多个氢氧化铝分子聚集而成的集合体,故所得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分散质微粒数远小于0.1NA,错误。

解析:A项,胶体不能标注“↓”,错误;
B项,若加热煮沸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胶体发生聚沉,错误;
C项,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产生丁达尔现象,正确;
D项,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以净水,但不能消毒,错误。
7.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直径比氯离子的小
B.“钴酞菁”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C.“钴酞菁”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解析:由题意可知,分散质“钴酞菁”分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大于氯离子的直径,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能透过滤纸,具有丁达尔现象。

8.在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透析原理同胶体的________类似,透析膜同________类似,透析膜的孔径应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血液内毒性物质粒子的直径,毒性物质才可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解析: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类似于半透膜,它能让直径小于其孔径的毒性物质粒子透过,血液是胶体,不能透过透析膜。
渗析
半透膜
大于
(2)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然后插入两根电极,再接通直流电源。这时,正极附近聚集__________________,负极附近聚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为胶体,故在通直流电时,胶体分散质微粒产生电泳现象。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而陶土胶体分散质微粒带负电荷,正极附近聚集的是陶土胶体分散质微粒,负极附近聚集的是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微粒,从而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
陶土胶体分散质微粒
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微粒
陶土胶体分散质微粒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3)取少量制得的Fe(OH)3胶体加入试管中,滴入(NH4)2SO4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 nm
B.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
C.胶体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
解析:Fe(OH)3胶体分散质微粒所带的正电荷被SO所带的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 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
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B
+2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微粒都可通过滤纸
解析:溶液很稳定,胶体较稳定,A项错误;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B项错误;
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滤纸,C项正确。
C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解析: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当胶体中混有溶液时,可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故选C。
C
10.(2024·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的电性相同
B.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C.溶液、胶体、浊液都是液态的
D.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从属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解析: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的电性相同,A正确;
墨水是胶体,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胶体可能会发生聚沉,易造成钢笔堵塞,B正确;
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以是液态、气态、固态,C错误;
胶体属于分散系的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D正确。

解析:16.25 g FeCl3的物质的量n(FeCl3)=0.1 mol,若氯化铁完全反应,则生成0.1 mol Fe(OH)3,而Fe(OH)3胶体微粒是由许多氢氧化铁分子聚集而成的,故Fe(OH)3胶体粒子数远小于0.1NA,A项错误;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Fe(OH)3胶体,而不是沉淀,B项错误;
Fe(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可吸附带有正电荷的离子,C项错误;
盐卤可使豆浆胶体聚沉,故可用于制豆腐,D项正确。
12.(2024·三明一中高一月考)西安交大国家重点实验室设计了一种新型磁流体加速度传感器。在一定条件下,将含一定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36~55 nm的黑色磁流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不是Fe2O3
B.该磁流体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
C.该磁流体与氯化钠溶液属于不同分散系
D.FeSO4和Fe2(SO4)3均属于盐

解析:分散质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棕色的,故分散质不是Fe2O3,A项正确;
该磁流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36~55 nm,属于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粒子能够透过滤纸,因此该磁流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B项错误;
该磁流体是胶体,与氯化钠溶液不是同种分散系,C项正确;
FeSO4和Fe2(SO4)3均属于盐,D项正确。
13.(2024·邵阳二中高一月考)新制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Fe(OH)3胶体显电中性
B.Fe(OH)3胶团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红褐色沉淀
D.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

解析: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Fe(OH)3胶体显电中性,故A正确;
Fe(OH)3胶团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吸附带正电荷的FeO+,而带正电,故B正确;
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先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后Fe(OH)3溶解,故C错误;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Fe(OH)3胶体显电中性,根据题图可知,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故D正确。
14.某实验小组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其性质。
(1)制备Fe(OH)3胶体
实验 实验操作 丁达尔效应
1 向40 mL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入5滴饱和FeCl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0%) 迅速出现
2 向40 mL蒸馏水中滴入5滴10% FeCl3溶液,然后滴入1滴10% NaOH溶液,边滴边搅拌 迅速出现
3 加热40 mL饱和FeCl3溶液 一段时间
后出现
①实验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与实验1对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③综合上述实验:制备Fe(OH)3胶体提供OH-的物质可以是H2O或____________,控制反应条件使生成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__________。
不需要加热
NaOH
1~100 nm
(2)Fe(OH)3胶体的性质
资料:Ⅰ.pH>10时,Fe(OH)3胶体溶解。
Ⅱ.固体FeCl3易升华(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实验4:取5 mL实验3得到的液体于蒸发皿中,继续加热,待蒸发皿中液体变为黏稠状,罩上漏斗,可观察到漏斗内出现棕褐色的烟,且有棕褐色固体附着在漏斗的内壁上。继续加热,蒸发皿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
①根据资料,推测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FeCl3
②研究表明:Fe(OH)3胶体可净化水中的砷酸,砷酸浓度低时以吸附为主,砷酸浓度较高时以反应为主。
a.不同pH时,测得溶液中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如下图所示,pH为3~9时,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10时,氢氧化铁胶体溶解
b.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OH)3(胶体)+H3AsO4===FeAsO4↓+3H2O
解析:①根据资料,固体FeCl3易升华,则漏斗内棕褐色的烟中主要含有FeCl3。
②a.pH为3~9时,Fe(OH)3胶体对砷酸的吸附效率高,pH较高时,吸附效率降低的原因是pH>10时,氢氧化铁胶体溶解。
b.去除水中高浓度砷酸的原理是Fe(OH)3胶体与砷酸反应生成砷酸铁(FeAsO4)沉淀,化学方程式是Fe(OH)3(胶体)+H3AsO4===FeAsO4↓+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