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3课时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课件+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第3课时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课件+讲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14 14:44:26

文档简介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学生用书P169(单独成册)]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1.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见下表: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判断的依据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CO——气体法  B.SO——沉淀法
C.H+——显色法 D.Cl-——气体法
解析:选D。CO与H+反应生成CO2,可采用气体法检验,A项合理;SO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可采用沉淀法检验,B项合理;H+的检验可用酸碱指示剂(显色法),C项合理;Cl-与Ag+反应生成AgCl沉淀,可采用沉淀法检验,D项不合理。
2.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见下表,则M可能为(  )
离子 NO SO H+ 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 B.Ba2+
C.Na+ D.Mg2+
解析:选D。设M所带电荷数为x,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得2×1+1×2=2×1+1×x,解得x=2,因此M应该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由于SO与Ba2+能够反应生成BaSO4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M为Mg2+。
3.(2024·邢台六校高一联考)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解析:选C。FeCl3溶液呈棕黄色,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但无法鉴别氯化钠、氯化钾,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A不符合题意;CuSO4溶液呈蓝色,Ba(OH)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同时产生蓝色沉淀和白色沉淀,但无法鉴别稀盐酸、稀硝酸,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B不符合题意;Na2CO3溶液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反应产生气体的为HN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混合无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符合题意;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K2CO3与Ca(OH)2、CaCl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不符合题意。
4.(2024·芜湖一中高一质检)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生成,加入H+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离子是(  )
A.K+、Ca2+、Cl-、HCO
B.K+、Cu2+、SO、Na+
C.NH、CO、NO、Na+
D.NH、Cl-、HCO、K+
解析:选A。A项中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加入OH-会发生反应Ca2++OH-+HCO===CaCO3↓+H2O,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会发生反应H++HCO===H2O+CO2↑,产生CO2气体,A符合题意。B项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加入OH-会发生反应Cu2++2OH-===Cu(OH)2↓,产生蓝色沉淀;加入H+,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气体,B不符合题意。C项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加入OH-会发生反应NH+OH-===NH3·H2O,不产生沉淀;加入H+,会发生反应2H++CO===H2O+CO2↑,产生CO2气体,C不符合题意。D项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加入OH-会发生反应NH+OH-===NH3·H2O、HCO+OH-===CO+H2O,不产生沉淀;加入H+,会发生反应H++HCO===H2O+CO2↑,产生CO2气体,D不符合题意。
5.某KCl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如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LX64.TIF" INCLUDEPICTURE "25LX64.TIF" \* MERGEFORMAT
A.试剂Ⅰ是BaCl2溶液,试剂Ⅱ是K2CO3溶液
B.起始滤液常温下pH=7,因为KCl、K2CO3、K2SO4均为正盐
C.由混合物Z得到KCl晶体的主要操作为蒸发结晶
D.步骤③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CO
解析:选B。过量试剂Ⅰ为BaCl2溶液,过滤,除去SO、CO,得到混合物X为KCl、BaCl2溶液,再加过量试剂Ⅱ即K2CO3溶液,过滤,除去过量Ba2+,得到混合物Y为KCl、K2CO3溶液,再加适量试剂Ⅲ即盐酸,除去CO,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KCl晶体,A、C、D正确;碳酸钾溶液显碱性,pH>7,B错误。
6.(2024·内江高一期末)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O,欲除去其中的Cu2+、SO,流程如下:向该工业废水中依次加入NaOH溶液、试剂a、试剂b;进行x操作得到溶液M;向溶液M中加入适量试剂c,得到NaCl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NaOH溶液需过量,其作用是除去Cu2+
B.试剂a为BaCl2溶液,试剂b为Na2CO3溶液,且二者不能交换加入顺序
C.完成x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
D.加入试剂c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个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除去溶液中铜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操作: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溶液中的铜离子;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得到氯化钠溶液。A.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铜离子,故A正确;B.试剂a为氯化钡溶液,试剂b为碳酸钠溶液,二者不能交换加入顺序,否则不能除去溶液中过量的钡离子,故B正确;C.x操作为过滤,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故C错误;D.加入的试剂c为盐酸,能与溶液中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个,故D正确。
7.为从粗食盐水中除去Ca2+、Mg2+、SO等离子,以制得精盐水。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INCLUDEPICTURE "25LX65.TIF" INCLUDEPICTURE "25LX65.TIF" \* MERGEFORMA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中主要有Mg(OH)2和BaSO4,还会有少量的Ca(OH)2
B.②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Mg2+、Ca2+
C.N中只有CO、Cl-、Na+三种离子
D.③中发生的反应只有2H++CO===H2O+CO2↑
解析:选A。粗食盐水中含有Ca2+、Mg2+、SO等离子,①加入过量Ba(OH)2溶液,形成Mg(OH)2和BaSO4沉淀,还有少量Ca(OH)2沉淀,可完全除去Mg2+、SO,②再加过量碳酸钠溶液,除去剩余的Ca2+和过量的Ba2+,③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OH-和CO,最终得到精盐水。加入过量Ba(OH)2溶液,得到的沉淀E中主要含有Mg(OH)2和BaSO4沉淀,还会有少量Ca(OH)2沉淀,故A正确;②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及过量的Ba2+,故B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后,溶液中应有OH-、CO、Cl-、Na+四种离子,故C错误;③中发生的反应有H++OH-===H2O、2H++CO===CO2↑+H2O,故D错误。
8.(2024·广东高一检测)某地工业废水中仅大量含有下表离子中的4种:
阴离子 Cl-、NO、CO、SO
阳离子 NH、Mg2+、Ca2+、Ba2+
某同学取适量该废水进行下列实验以确定废水成分:
INCLUDEPICTURE "25LX66.TIF" INCLUDEPICTURE "25LX66.TIF" \* MERGEFORMAT
(1)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__。
(2)生成白色固体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确定上述实验中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取适量该废水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确定________(填离子符号)存在。
解析:废水中加入足量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与Ba(OH)2反应生成白色固体Ⅰ,该气体为CO2,说明废水中含有CO,白色固体Ⅰ为BaCO3,根据离子共存原则可知,废水中不含Mg2+、Ca2+、Ba2+;溶液Ⅰ中含有过量盐酸,加入足量Ba(NO3)2溶液生成白色固体Ⅱ为BaSO4,说明废水中含有SO;溶液Ⅱ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白色固体Ⅲ为AgCl,但起始过程中加入了足量盐酸,则Cl-是否含有不能确定;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NH。综上所述,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O、SO、NH,不能确定的离子为Cl-、NO,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a2+、Ba2+。
(1)由分析可知,废水中一定含的离子是CO、SO、NH,一定不含的离子是Mg2+、Ca2+、Ba2+。
(2)白色固体Ⅰ为BaCO3,由CO2与Ba2+反应生成B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Ba2+===BaCO3↓+H2O。
(3)由分析可知,不能确定的离子为Cl-、NO,原溶液中含有CO、SO,会干扰Cl-的检验,检验Cl-必须先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除去CO、SO,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确定含有Cl-。
答案:(1)CO、SO、NH Mg2+、Ca2+、Ba2+
(2)CO2+2OH-+Ba2+===BaCO3↓+H2O
(3)AgNO3 Cl-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9.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产生气体) eq \o(――→,\s\up7(丙)) eq \x(产生白色沉淀)
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  )
A.BaCl2溶液、H2SO4溶液、MgCl2溶液
B.BaCl2溶液、HCl溶液、Na2SO4溶液
C.CaCl2溶液、HNO3溶液、NaCl溶液
D.CaCl2溶液、HNO3溶液、BaCl2溶液
解析:选B。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不会看到沉淀溶解,A不符合题意;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加入硫酸钠溶液,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B符合题意;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硝酸,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加入氯化钠溶液不反应,不会生成沉淀,C不符合题意;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硝酸,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不会生成沉淀,D不符合题意。
10.(2024·烟台高一测试)某化学研究小组对某无色水样的成分进行检验,已知该水样中只可能含有K+、Mg2+、Fe3+、Cu2+、Ag+、Ca2+、CO、SO、Cl-中的若干种离子。该小组同学取部分水样进行实验:①向水样中先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再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③最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过实验可以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5种
B.经过实验可以确定一定存在的离子是K+、CO、SO
C.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D.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解析:选C。水样为无色,说明不存在Cu2+、Fe3+;向水样中先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存在CO、SO中的一种或两种;再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CO、SO均存在,故不存在Mg2+、Ag+、Ca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一定含有一种阳离子K+;最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氯离子可能来自前面所加盐酸而不一定是原溶液的,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无色水样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u2+、Fe3+、Mg2+、Ag+、Ca2+,共5种离子,选项A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存在的离子是K+、CO、SO,选项B正确;步骤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CO2↑+H2O,选项C错误;步骤③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选项D正确。
11.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Cl-、SO、CO、Na+、Mg2+、Cu2+中的若干种离子。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LX68.TIF" INCLUDEPICTURE "25LX68.TIF" \* MERGEFORMAT
A.白色沉淀1一定是硫酸钡
B.溶液X中一定存在Na+、SO、CO
C.溶液X中可能存在Mg2+,一定不存在Cu2+
D.溶液2中滴入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含有Cl-
解析:选B。由实验流程可知,向溶液X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一定不含铜离子,且白色沉淀1与足量盐酸反应部分溶解,故白色沉淀2一定是硫酸钡,气体A是二氧化碳,说明溶液X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钠离子,一定不含镁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根据分析可知,白色沉淀1为碳酸钡、硫酸钡的混合物,A项错误;根据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存在Na+、SO、CO,B项正确;根据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镁离子,C项错误;因加入盐酸,引入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D项错误。
12.(2024·深圳高级中学高一期末)砷碱渣中含有大量的Na+、AsO、OH-、SO等,采用无废气、废水、废渣产生的处理砷碱渣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始通入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H2O
B.通入CO2进行脱碳酸盐,脱出的碳酸盐为NaHCO3 
C.脱砷的离子方程式为2AsO+5S2-+16H+===As2S5↓+8H2O
D.脱硫酸根离子时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
解析:选C。根据流程图可知,将CO2通入砷碱渣后得到碳酸盐,开始通入CO2时,少量的CO2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H2O,A正确;在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为了使Na+更充分地沉淀,要通入过量的CO2使Na+形成NaHCO3晶体析出,B正确;溶液显碱性,脱砷时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AsO+5S2-+8H2O===As2S5↓+16OH-,C错误;脱SO时,溶液中的SO与加入的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D正确。
13.(2024·淮北一中高一期末)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钾、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INCLUDEPICTURE "25LX69.TIF" INCLUDEPICTURE "25LX69.TIF" \* MERGEFORMAT
已知:①步骤Ⅰ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且无气泡或沉淀产生。
②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步骤Ⅱ中所得的白色固体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m g,原样品中K+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解析:固体中加过量稀盐酸,得到蓝色溶液,说明原固体中含有Cu(NO3)2,无气泡产生,说明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a2CO3;向蓝色溶液中加过量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为BaSO4,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SO4;向蓝色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由于前面操作中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不能肯定生成的AgCl白色沉淀中的Cl-来自原固体,所以原固体中不一定含有NaCl。
(1)由分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u(NO3)2、K2SO4。 
(2)由分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Na2CO3。 
(3)步骤Ⅲ中,滤液中的Cl-与加入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4)由分析可知,步骤Ⅱ中所得的白色固体为BaSO4,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m g,原样品中的K+全部来自K2SO4的电离,K+的物质的量为×2= mol。
答案:(1)Cu(NO3)2、K2SO4 (2)Na2CO3
(3)Ag++Cl-===AgCl↓ (4)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学生用书P169(单独成册)]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1.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见下表: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判断的依据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CO——气体法  B.SO——沉淀法
C.H+——显色法 D.Cl-——气体法
2.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见下表,则M可能为(  )
离子 NO SO H+ 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 B.Ba2+
C.Na+ D.Mg2+
3.(2024·邢台六校高一联考)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4.(2024·芜湖一中高一质检)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生成,加入H+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离子是(  )
A.K+、Ca2+、Cl-、HCO
B.K+、Cu2+、SO、Na+
C.NH、CO、NO、Na+
D.NH、Cl-、HCO、K+
5.某KCl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如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LX64.TIF" INCLUDEPICTURE "25LX6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64.TIF" \* MERGEFORMAT
A.试剂Ⅰ是BaCl2溶液,试剂Ⅱ是K2CO3溶液
B.起始滤液常温下pH=7,因为KCl、K2CO3、K2SO4均为正盐
C.由混合物Z得到KCl晶体的主要操作为蒸发结晶
D.步骤③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除去CO
6.(2024·内江高一期末)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O,欲除去其中的Cu2+、SO,流程如下:向该工业废水中依次加入NaOH溶液、试剂a、试剂b;进行x操作得到溶液M;向溶液M中加入适量试剂c,得到NaCl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NaOH溶液需过量,其作用是除去Cu2+
B.试剂a为BaCl2溶液,试剂b为Na2CO3溶液,且二者不能交换加入顺序
C.完成x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
D.加入试剂c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个
7.为从粗食盐水中除去Ca2+、Mg2+、SO等离子,以制得精盐水。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INCLUDEPICTURE "25LX65.TIF" INCLUDEPICTURE "25LX6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65.TIF" \* MERGEFORMA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中主要有Mg(OH)2和BaSO4,还会有少量的Ca(OH)2
B.②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Mg2+、Ca2+
C.N中只有CO、Cl-、Na+三种离子
D.③中发生的反应只有2H++CO===H2O+CO2↑
8.(2024·广东高一检测)某地工业废水中仅大量含有下表离子中的4种:
阴离子 Cl-、NO、CO、SO
阳离子 NH、Mg2+、Ca2+、Ba2+
某同学取适量该废水进行下列实验以确定废水成分:
INCLUDEPICTURE "25LX66.TIF" INCLUDEPICTURE "25LX6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66.TIF" \* MERGEFORMAT
(1)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__。
(2)生成白色固体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确定上述实验中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取适量该废水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确定________(填离子符号)存在。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9.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产生气体) eq \o(――→,\s\up7(丙)) eq \x(产生白色沉淀)
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  )
A.BaCl2溶液、H2SO4溶液、MgCl2溶液
B.BaCl2溶液、HCl溶液、Na2SO4溶液
C.CaCl2溶液、HNO3溶液、NaCl溶液
D.CaCl2溶液、HNO3溶液、BaCl2溶液
10.(2024·烟台高一测试)某化学研究小组对某无色水样的成分进行检验,已知该水样中只可能含有K+、Mg2+、Fe3+、Cu2+、Ag+、Ca2+、CO、SO、Cl-中的若干种离子。该小组同学取部分水样进行实验:①向水样中先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再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③最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过实验可以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5种
B.经过实验可以确定一定存在的离子是K+、CO、SO
C.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D.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11.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Cl-、SO、CO、Na+、Mg2+、Cu2+中的若干种离子。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LX68.TIF" INCLUDEPICTURE "25LX6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68.TIF" \* MERGEFORMAT
A.白色沉淀1一定是硫酸钡
B.溶液X中一定存在Na+、SO、CO
C.溶液X中可能存在Mg2+,一定不存在Cu2+
D.溶液2中滴入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含有Cl-
12.(2024·深圳高级中学高一期末)砷碱渣中含有大量的Na+、AsO、OH-、SO等,采用无废气、废水、废渣产生的处理砷碱渣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始通入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H2O
B.通入CO2进行脱碳酸盐,脱出的碳酸盐为NaHCO3 
C.脱砷的离子方程式为2AsO+5S2-+16H+===As2S5↓+8H2O
D.脱硫酸根离子时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
13.(2024·淮北一中高一期末)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钾、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INCLUDEPICTURE "25LX69.TIF" INCLUDEPICTURE "25LX6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69.TIF" \* MERGEFORMAT
已知:①步骤Ⅰ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且无气泡或沉淀产生。
②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步骤Ⅱ中所得的白色固体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m g,原样品中K+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共35张PPT)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
1.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见下表: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判断的依据 反应中有沉 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 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
气体产生
2.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见下表,则M可能为(  )

3.(2024·邢台六校高一联考)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解析:FeCl3溶液呈棕黄色,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但无法鉴别氯化钠、氯化钾,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A不符合题意;CuSO4溶液呈蓝色,Ba(OH)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同时产生蓝色沉淀和白色沉淀,但无法鉴别稀盐酸、稀硝酸,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B不符合题意;Na2CO3溶液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反应产生气体的为HN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混合无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符合题意;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K2CO3与Ca(OH)2、CaCl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不符合题意。

5.某KCl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如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碳酸钾溶液显碱性,pH>7,B错误。

解析:由题意可知,除去溶液中铜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操作: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溶液中的铜离子;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得到氯化钠溶液。A.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铜离子,故A正确;
B.试剂a为氯化钡溶液,试剂b为碳酸钠溶液,二者不能交换加入顺序,否则不能除去溶液中过量的钡离子,故B正确;
C.x操作为过滤,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故C错误;
D.加入的试剂c为盐酸,能与溶液中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个,故D正确。

②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及过量的Ba2+,故B错误;
8.(2024·广东高一检测)某地工业废水中仅大量含有下表离子中的4种:
某同学取适量该废水进行下列实验以确定废水成分:
(1)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2+、Ca2+、Ba2+
(2)生成白色固体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白色固体Ⅰ为BaCO3,由CO2与Ba2+反应生成B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OH-+Ba2+===BaCO3↓+H2O。
CO2+2OH-+Ba2+===BaCO3↓+H2O
(3)若要确定上述实验中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取适量该废水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确定________(填离子符号)存在。
AgNO3
Cl-

解析: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不会看到沉淀溶解,A不符合题意;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加入硫酸钠溶液,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B符合题意;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硝酸,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加入氯化钠溶液不反应,不会生成沉淀,C不符合题意;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硝酸,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不会生成沉淀,D不符合题意。

步骤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CO2↑+H2O,选项C错误;
步骤③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选项D正确。

根据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镁离子,C项错误;
因加入盐酸,引入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D项错误。

在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为了使Na+更充分地沉淀,要通入过量的CO2使Na+形成NaHCO3晶体析出,B正确;
13.(2024·淮北一中高一期末)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钾、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已知:①步骤Ⅰ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且无气泡或沉淀产生。
②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步骤Ⅱ中所得的白色固体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m g,原样品中K+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Cu(NO3)2、K2SO4
Na2CO3
Ag++Cl-===AgCl↓
解析:固体中加过量稀盐酸,得到蓝色溶液,说明原固体中含有Cu(NO3)2,无气泡产生,说明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a2CO3;向蓝色溶液中加过量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为BaSO4,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SO4;向蓝色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由于前面操作中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不能肯定生成的AgCl白色沉淀中的Cl-来自原固体,所以原固体中不一定含有NaCl。
(1)由分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u(NO3)2、K2SO4。 
(2)由分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Na2CO3。 
(3)步骤Ⅲ中,滤液中的Cl-与加入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