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第2课时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课件+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3.3 第2课时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课件+讲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2-14 15:17:48

文档简介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学生用书P199(单独成册)]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1.下图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F63A.TIF" INCLUDEPICTURE "25F63A.TIF" \* MERGEFORMAT
A.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易溶于水
B.两个实验均体现了氨水易挥发
C.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碱性气体
D.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
解析:选C。实验Ⅰ体现了NH3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实验Ⅱ体现了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和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结合生成白色氯化铵固体小颗粒,也能证明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碱性气体,故A、B错误,C正确;两个实验中都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无氧化性和还原性的体现,故D错误。
2.(2024·西安高一统考)下列有关NH3的实验或结论正确的是(  )
A.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故NH3属于一元碱
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试纸变蓝则证明NH3已收集满
C.将少量浓氨水滴入装有碱石灰的烧瓶中,可快速获得NH3
D.将NH4HCO3热分解后的产物通过硅胶干燥管,可收集到干燥纯净的NH3
解析:选C。NH3不是碱,NH3·H2O是碱,A错误;验满时不应该将试纸伸入集气瓶内,应放在集气瓶口,B错误;将少量浓氨水滴入装有碱石灰的烧瓶中,碱石灰与水反应,产生大量氢氧根离子,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加快NH3·H2O的分解,可快速获得氨气,C正确;硅胶干燥剂显酸性,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硅胶干燥,D错误。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OH-NH3↑+H2O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NH+OH-NH3·H2O
C.氨水中加入盐酸:NH3·H2O+H+===NH+H2O
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3OH-===Fe(OH)3↓
解析:选C。A项,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写成离子形式,错误;B项,加热条件下,NH3·H2O应分解为NH3和H2O,离子方程式应为NH+OH-NH3↑+H2O,错误;D项,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离子方程式应为Fe3++3NH3·H2O===Fe(OH)3↓+3NH,错误。
4.(2024·商丘高一期末)将NH4HCO3置于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
A.NH3、O2      B.H2O、O2
C.CO2、O2 D.O2
解析:选A。NH4HCO3分解生成NH3、CO2和H2O,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CO2、H2O分别与Na2O2反应生成O2,再通过碱石灰干燥,最终剩余气体为NH3和O2。
5.(2024·惠阳高一质检)下列关于含氮化合物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2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NO3
B.NH3与HCl气体反应生成NH4Cl属于氮的固定
C.实验室可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D.NO2和NO均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解析:选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氮的固定是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则氨气与氯化氢生成氯化铵的反应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错误;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实验室应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故C错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一氧化氮是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
6.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INCLUDEPICTURE "25F63A+.TIF" INCLUDEPICTURE "25F63A+.TIF" \* MERGEFORMA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Ⅱ、Ⅲ和Ⅳ的氧化剂相同
C.反应Ⅵ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
D.Ⅴ中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解析:选B。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所以甲是氮气,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钠溶液可以析出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分解可以得到碳酸钠;氨气和氧气反应得到NO,NO遇到氧气变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氨气反应得到硝酸铵,属于氮肥,所以乙是NO,丙是NO2,丁是NaHCO3。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故A正确;反应Ⅱ、Ⅲ和Ⅳ的氧化剂分别是氧气、氧气和二氧化氮,氧化剂不同,故B错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题述流程Ⅴ中能被再次利用,故C正确;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钠溶液可以析出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故D正确。
7.下列组合可形成喷泉的是(  )
INCLUDEPICTURE "24CH35.TIF" INCLUDEPICTURE "24CH35.TIF" \* MERGEFORMAT
解析:选C。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不与NaCl反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降低,故A项不能形成喷泉;O2不易溶于水,且不与NaCl反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降低,故B项不能形成喷泉;HCl极易溶于水,且与NaOH反应,能使烧瓶内压强降低,故C项能形成喷泉;CO不溶于水,且不与NaOH反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降低,故D项不能形成喷泉。
8.(2024·德州高一月考)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INCLUDEPICTURE "24ch+1.TIF" INCLUDEPICTURE "24ch+1.TIF" \* MERGEFORMAT
A.甲为熟石灰;乙为稀盐酸
B.甲为水;乙为NaOH溶液
C.甲为NaOH溶液;乙为水
D.甲为稀盐酸;乙为NaCl溶液
解析:选A。NH4HCO3和NH4Cl与碱反应产生NH3,所以试剂甲应为碱;酸能与NH4HCO3反应生成CO2,所以试剂乙应为酸。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INCLUDEPICTURE "25F64.TIF" INCLUDEPICTURE "25F64.TIF" \* MERGEFORMAT
(1)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a,则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则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装置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证明b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操作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c装置做氨气喷泉实验时,如果没有胶头滴管,请写出引发喷泉的简单操作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装置适用于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加热制气体。选择a装置制NH3时,使用的试剂为Ca(OH)2和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2NH3↑+CaCl2+2H2O。(2)b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制气体。选择b装置制NH3时,所用试剂为生石灰和浓氨水。(3)氨气为碱性气体,干燥NH3选用碱石灰作为干燥剂;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显碱性,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试纸变蓝。(4)浓盐酸具有挥发性,NH3与HCl化合生成NH4Cl白色小颗粒,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氨气易溶于水,E装置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5)证明b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操作与现象为用止水夹夹住b中橡胶管,向分液漏斗里加足量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过一会儿水不再滴下,则证明气密性良好。(6)用c装置做氨气喷泉实验时,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引发喷泉的简单操作和原理: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热圆底烧瓶,NH3受热膨胀,通过玻璃导管与H2O接触,移走热毛巾,即产生喷泉。
答案:(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生石灰 浓氨水
(3)碱石灰 试纸变蓝
(4)产生白烟 防止倒吸
(5)用止水夹夹住b中橡胶管,向分液漏斗里加足量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过一会儿水不再滴下,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6)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热圆底烧瓶,NH3受热膨胀,通过玻璃导管与H2O接触,移走热毛巾,即产生喷泉
10.(2024·西安高一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INCLUDEPICTURE "25F65.TIF" INCLUDEPICTURE "25F65.TIF" \* MERGEFORMAT
已知:①NO2+O2+NO+2NaOH===2NaNO3+H2O;
②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性;
③CCl4溶液不参与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Ⅲ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Ⅵ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提出问题】气体b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NO;
乙同学:O2;
丙同学:NO和O2。
上述猜想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结束后,装置Ⅵ的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解析:组装好装置后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加入反应试剂,装置Ⅰ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装置Ⅱ中反应生成氨气,用碱石灰干燥气体,NH3和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用稀盐酸吸收多余的NH3,剩余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3)装置Ⅰ中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4)氨气与氧气中都含有水蒸气,因此装置Ⅲ中碱石灰的作用为干燥氧气和氨气。(5)装置Ⅴ中出来的气体可能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会污染环境,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装置Ⅵ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NO+2OH-===2NO+H2O。(6)上述猜想错误的是丙同学,理由是NO和O2会发生反应生成NO2。(7)装置Ⅴ中出来的气体可能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根据已知信息可知,实验结束后装置Ⅵ的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NaNO2和NaNO3。
答案:(1)分液漏斗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2Na2O2+2H2O===4NaOH+O2↑
(4)干燥氧气和氨气
(5)NO2+NO+2OH-===2NO+H2O(或其他合理答案)
(6)丙 NO和O2会发生反应生成NO2(或其他合理答案)
(7)NaNO2 NaNO3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11.利用NH3可以制备一系列无机物质(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2ch66.TIF" INCLUDEPICTURE "22ch66.TIF" \* MERGEFORMAT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NO,NH3表现还原性
D.上述转化关系中有4个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C。NH4Cl是常用的化肥,NaHCO3不能用作化肥,A错误;Na2CO3受热不易分解,B错误;NH3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O,NH3表现还原性,C正确;题述转化关系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NH3→NO→NO2→HNO3,D错误。
12.(2024·天津高一月考)标准状况下,三支体积相等的干燥试管中分别充满下列气体:①体积比为4∶1的NH3和N2混合气体;②体积比为4∶1的NO2和O2混合气体;③NO2气体;将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液面恒定后(假设试管内液体不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①与试管③中,溶液的体积不相等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可以看到三支试管中液面都上升,但都不能充满整个试管
C.三支试管中,试管①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
D.试管②与试管③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4
解析:选A。设试管体积都为V L,将三支体积相等的试管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液面恒定后,则溶液体积:试管①中V L;试管②中V L;试管③中V L。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试管①中 mol·L-1;试管②中× mol·L-1= mol·L-1;试管③中 mol·L-1。试管①与试管③中,溶液的体积不相等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都为 mol·L-1,故A正确;可以看到三支试管中液面都上升,试管②中液体能充满整个试管,故B错误;三支试管中,试管②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 mol·L-1,故C错误;试管②与试管③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4∶5,故D错误。
13.(2024·资阳高一月考)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制药等领域,一种新型制备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F66.TIF" INCLUDEPICTURE "25F66.TIF" \* MERGEFORMAT
A.反应①属于人工固氮
B.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反应物是N2和H2O,产物是NH3和O2
C.反应⑤在无水环境中进行时,有白烟产生
D.反应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D。反应①为游离态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反应,属于人工固氮,A正确;由题图可知,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反应物是N2和H2O,产物是NH3和O2,B正确;反应⑤为氨气和氯化氢生成氯化铵固体颗粒,有白烟产生,C正确;反应②为氮化镁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镁,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14.我国学者利用图甲所示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固氮制氨。在等离子体作用下,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NO(x=2或3),其中NO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随后在通电条件下,NO全部转化成NH3,转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INCLUDEPICTURE "25F67.TIF" INCLUDEPICTURE "25F67.TIF" \* MERGEFORMAT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中N2被氧化
B.Ⅱ中H2O作还原剂
C.Ⅱ中生成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若生成0.2 mol NH3,则空气中N2减少的分子数目为0.1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选D。过程Ⅰ中,N2中氮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3价、+5价,N2失电子,被氧化,A正确;过程Ⅱ中,H2O中O元素由-2价升高到O2中的0价,H2O失电子,作还原剂,B正确;过程Ⅱ中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生成的NH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正确;若生成0.2 mol NH3,根据氮原子守恒,反应了0.2 mol NO,已知NO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故过程Ⅰ中生成0.05 mol NO,根据氮原子守恒,空气中N2减少的物质的量为0.125 mol,其分子数目为0.125NA,D错误。
15.(2024·东莞高一检测)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可用固体+固体加热法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_____ (填字母),该方法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25F68.TIF" INCLUDEPICTURE "25F68.TIF" \* MERGEFORMAT
(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组合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探究实验(部分固定装置略去)。
INCLUDEPICTURE "25F69.TIF" INCLUDEPICTURE "25F69.TIF" \* MERGEFORMAT
①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放浓氨水,则三颈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应该是_____________;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②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稍等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_____________(现象)。
(3)欲制取标准状况下4.48 L NH3,至少需要NH4Cl__________g。
解析:(1)实验室用固体+固体加热法制备NH3的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所以发生装置为A;因为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且NH3极易溶于水,所以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选择装置C;氨气极易溶于水,处理尾气时要防止倒吸,所以尾气处理装置选择G。(2)制备氨气时,不加热的情况下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利用生石灰溶于水放出的热量使氨水分解产生氨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可选择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②氨气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CuO还原为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装置E中盛放溶有足量二氧化硫的氯化钡溶液,通入氨气后,发生反应2NH3+SO2+BaCl2+H2O===BaSO3↓+2NH4Cl,所以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白色沉淀。(3)欲制取标准状况下4.48 L(0.2 mol) NH3,根据原子守恒,需要NH4Cl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其质量为0.2 mol×53.5 g/mol=10.7 g。
答案:(1)ACG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①生石灰(CaO) 碱石灰(答案合理即可)
②2NH3+3CuON2+3Cu+3H2O 白色沉淀
(3)10.7(共47张PPT)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
1.下图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易溶于水
B.两个实验均体现了氨水易挥发
C.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碱性气体
D.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
解析:实验Ⅰ体现了NH3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实验Ⅱ体现了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和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结合生成白色氯化铵固体小颗粒,也能证明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碱性气体,故A、B错误,C正确;
两个实验中都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无氧化性和还原性的体现,故D错误。
2.(2024·西安高一统考)下列有关NH3的实验或结论正确的是(  )
A.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故NH3属于一元碱
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试纸变蓝则证明NH3已收集满
C.将少量浓氨水滴入装有碱石灰的烧瓶中,可快速获得NH3
D.将NH4HCO3热分解后的产物通过硅胶干燥管,可收集到干燥纯净的NH3

解析:NH3不是碱,NH3·H2O是碱,A错误;
验满时不应该将试纸伸入集气瓶内,应放在集气瓶口,B错误;
将少量浓氨水滴入装有碱石灰的烧瓶中,碱石灰与水反应,产生大量氢氧根离子,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加快NH3·H2O的分解,可快速获得氨气,C正确;
硅胶干燥剂显酸性,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硅胶干燥,D错误。

解析:A项,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写成离子形式,错误;
4.(2024·商丘高一期末)将NH4HCO3置于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
A.NH3、O2      B.H2O、O2
C.CO2、O2 D.O2
解析:NH4HCO3分解生成NH3、CO2和H2O,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CO2、H2O分别与Na2O2反应生成O2,再通过碱石灰干燥,最终剩余气体为NH3和O2。

5.(2024·惠阳高一质检)下列关于含氮化合物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2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NO3
B.NH3与HCl气体反应生成NH4Cl属于氮的固定
C.实验室可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D.NO2和NO均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解析: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
氮的固定是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则氨气与氯化氢生成氯化铵的反应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错误;
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实验室应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故C错误;
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一氧化氮是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
6.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Ⅱ、Ⅲ和Ⅳ的氧化剂相同
C.反应Ⅵ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
D.Ⅴ中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解析: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所以甲是氮气,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钠溶液可以析出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分解可以得到碳酸钠;氨气和氧气反应得到NO,NO遇到氧气变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氨气反应得到硝酸铵,属于氮肥,所以乙是NO,丙是NO2,丁是NaHCO3。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故A正确;
反应Ⅱ、Ⅲ和Ⅳ的氧化剂分别是氧气、氧气和二氧化氮,氧化剂不同,故B错误;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题述流程Ⅴ中能被再次利用,故C正确;
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钠溶液可以析出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故D正确。
7.下列组合可形成喷泉的是(  )

解析: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不与NaCl反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降低,故A项不能形成喷泉;O2不易溶于水,且不与NaCl反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降低,故B项不能形成喷泉;HCl极易溶于水,且与NaOH反应,能使烧瓶内压强降低,故C项能形成喷泉;CO不溶于水,且不与NaOH反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降低,故D项不能形成喷泉。
8.(2024·德州高一月考)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为熟石灰;乙为稀盐酸
B.甲为水;乙为NaOH溶液
C.甲为NaOH溶液;乙为水
D.甲为稀盐酸;乙为NaCl溶液
解析:NH4HCO3和NH4Cl与碱反应产生NH3,所以试剂甲应为碱;酸能与NH4HCO3反应生成CO2,所以试剂乙应为酸。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a,则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则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解析:b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制气体。选择b装置制NH3时,所用试剂为生石灰和浓氨水。
生石灰
浓氨水
(3)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解析:氨气为碱性气体,干燥NH3选用碱石灰作为干燥剂;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显碱性,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试纸变蓝。
碱石灰
试纸变蓝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E装置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
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NH3与HCl化合生成NH4Cl白色小颗粒,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氨气易溶于水,E装置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产生白烟
防止倒吸
(5)写出证明b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操作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证明b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操作与现象为用止水夹夹住b中橡胶管,向分液漏斗里加足量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过一会儿水不再滴下,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用止水夹夹住b中橡胶管,向分液漏斗里加足量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过一会儿水不再滴下,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6)用c装置做氨气喷泉实验时,如果没有胶头滴管,请写出引发喷泉的简单操作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c装置做氨气喷泉实验时,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引发喷泉的简单操作和原理: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热圆底烧瓶,NH3受热膨胀,通过玻璃导管与H2O接触,移走热毛巾,即产生喷泉。
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热圆底烧瓶,NH3受热膨胀,通过玻璃导管与H2O接触,移走热毛巾,即产生喷泉
10.(2024·西安高一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已知:①NO2+O2+NO+2NaOH===2NaNO3+H2O;
②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性;
③CCl4溶液不参与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应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组装好装置后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加入反应试剂,装置Ⅰ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装置Ⅱ中反应生成氨气,用碱石灰干燥气体,NH3和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用稀盐酸吸收多余的NH3,剩余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分液漏斗
检查装置气密性
(3)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装置Ⅰ中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O===4NaOH+O2↑
(4)装置Ⅲ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氨气与氧气中都含有水蒸气,因此装置Ⅲ中碱石灰的作用为干燥氧气和氨气。
干燥氧气和氨气
(5)装置Ⅵ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提出问题】气体b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NO;
乙同学:O2;
丙同学:NO和O2。
上述猜想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上述猜想错误的是丙同学,理由是NO和O2会发生反应生成NO2。

NO和O2会发生反应生成NO2(或其他合理答案)
(7)实验结束后,装置Ⅵ的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解析:装置Ⅴ中出来的气体可能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根据已知信息可知,实验结束后装置Ⅵ的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NaNO2和NaNO3。
NaNO2
NaNO3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NO,NH3表现还原性
D.上述转化关系中有4个氧化还原反应
11.利用NH3可以制备一系列无机物质(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NH4Cl是常用的化肥,NaHCO3不能用作化肥,A错误;
Na2CO3受热不易分解,B错误;
NH3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O,NH3表现还原性,C正确;
题述转化关系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NH3→NO→NO2→HNO3,D错误。
12.(2024·天津高一月考)标准状况下,三支体积相等的干燥试管中分别充满下列气体:①体积比为4∶1的NH3和N2混合气体;②体积比为4∶1的NO2和O2混合气体;③NO2气体;将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液面恒定后(假设试管内液体不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①与试管③中,溶液的体积不相等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可以看到三支试管中液面都上升,但都不能充满整个试管
C.三支试管中,试管①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
D.试管②与试管③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4

可以看到三支试管中液面都上升,试管②中液体能充满整个试管,故B错误;
试管②与试管③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4∶5,故D错误。
A.反应①属于人工固氮
B.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反应物是N2和H2O,产物是NH3和O2
C.反应⑤在无水环境中进行时,有白烟产生
D.反应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3.(2024·资阳高一月考)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制药等领域,一种新型制备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反应①为游离态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反应,属于人工固氮,A正确;
由题图可知,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反应物是N2和H2O,产物是NH3和O2,B正确;
反应⑤为氨气和氯化氢生成氯化铵固体颗粒,有白烟产生,C正确;
反应②为氮化镁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镁,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中N2被氧化
B.Ⅱ中H2O作还原剂
C.Ⅱ中生成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若生成0.2 mol NH3,则空气中N2减少的分子数目为0.1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解析:过程Ⅰ中,N2中氮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3价、+5价,N2失电子,被氧化,A正确;
过程Ⅱ中,H2O中O元素由-2价升高到O2中的0价,H2O失电子,作还原剂,B正确;
过程Ⅱ中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生成的NH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正确;
15.(2024·东莞高一检测)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可用固体+固体加热法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该方法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G
(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组合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探究实验(部分固定装置略去)。
①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放浓氨水,则三颈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应该是_____________;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石灰(CaO)
碱石灰(答案合理即可)
②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稍等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_____________(现象)。
白色沉淀
(3)欲制取标准状况下4.48 L NH3,至少需要NH4Cl__________g。
解析:欲制取标准状况下4.48 L(0.2 mol) NH3,根据原子守恒,需要NH4Cl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其质量为0.2 mol×53.5 g/mol=10.7 g。
10.7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学生用书P199(单独成册)]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1.下图是NH3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F63A.TIF" INCLUDEPICTURE "25F63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63A.TIF" \* MERGEFORMAT
A.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易溶于水
B.两个实验均体现了氨水易挥发
C.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碱性气体
D.两个实验均体现了NH3是还原性气体
2.(2024·西安高一统考)下列有关NH3的实验或结论正确的是(  )
A.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故NH3属于一元碱
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试纸变蓝则证明NH3已收集满
C.将少量浓氨水滴入装有碱石灰的烧瓶中,可快速获得NH3
D.将NH4HCO3热分解后的产物通过硅胶干燥管,可收集到干燥纯净的NH3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OH-NH3↑+H2O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NH+OH-NH3·H2O
C.氨水中加入盐酸:NH3·H2O+H+===NH+H2O
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3OH-===Fe(OH)3↓
4.(2024·商丘高一期末)将NH4HCO3置于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
A.NH3、O2      B.H2O、O2
C.CO2、O2 D.O2
5.(2024·惠阳高一质检)下列关于含氮化合物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2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NO3
B.NH3与HCl气体反应生成NH4Cl属于氮的固定
C.实验室可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D.NO2和NO均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6.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INCLUDEPICTURE "25F63A+.TIF" INCLUDEPICTURE "25F63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63A+.TIF" \* MERGEFORMA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Ⅱ、Ⅲ和Ⅳ的氧化剂相同
C.反应Ⅵ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
D.Ⅴ中发生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7.下列组合可形成喷泉的是(  )
INCLUDEPICTURE "24CH35.TIF" INCLUDEPICTURE "24CH3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4CH35.TIF" \* MERGEFORMAT
8.(2024·德州高一月考)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INCLUDEPICTURE "24ch+1.TIF" INCLUDEPICTURE "24ch+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4ch+1.TIF" \* MERGEFORMAT
A.甲为熟石灰;乙为稀盐酸
B.甲为水;乙为NaOH溶液
C.甲为NaOH溶液;乙为水
D.甲为稀盐酸;乙为NaCl溶液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INCLUDEPICTURE "25F64.TIF" INCLUDEPICTURE "25F6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64.TIF" \* MERGEFORMAT
(1)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a,则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则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装置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证明b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操作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c装置做氨气喷泉实验时,如果没有胶头滴管,请写出引发喷泉的简单操作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4·西安高一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INCLUDEPICTURE "25F65.TIF" INCLUDEPICTURE "25F6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65.TIF" \* MERGEFORMAT
已知:①NO2+O2+NO+2NaOH===2NaNO3+H2O;
②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性;
③CCl4溶液不参与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Ⅲ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Ⅵ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提出问题】气体b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NO;
乙同学:O2;
丙同学:NO和O2。
上述猜想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结束后,装置Ⅵ的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11.利用NH3可以制备一系列无机物质(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2ch66.TIF" INCLUDEPICTURE "22ch6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2ch66.TIF" \* MERGEFORMAT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NO,NH3表现还原性
D.上述转化关系中有4个氧化还原反应
12.(2024·天津高一月考)标准状况下,三支体积相等的干燥试管中分别充满下列气体:①体积比为4∶1的NH3和N2混合气体;②体积比为4∶1的NO2和O2混合气体;③NO2气体;将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液面恒定后(假设试管内液体不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①与试管③中,溶液的体积不相等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可以看到三支试管中液面都上升,但都不能充满整个试管
C.三支试管中,试管①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
D.试管②与试管③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4
13.(2024·资阳高一月考)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制药等领域,一种新型制备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F66.TIF" INCLUDEPICTURE "25F6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66.TIF" \* MERGEFORMAT
A.反应①属于人工固氮
B.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反应物是N2和H2O,产物是NH3和O2
C.反应⑤在无水环境中进行时,有白烟产生
D.反应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4.我国学者利用图甲所示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固氮制氨。在等离子体作用下,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NO(x=2或3),其中NO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随后在通电条件下,NO全部转化成NH3,转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INCLUDEPICTURE "25F67.TIF" INCLUDEPICTURE "25F6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67.TIF" \* MERGEFORMAT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中N2被氧化
B.Ⅱ中H2O作还原剂
C.Ⅱ中生成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若生成0.2 mol NH3,则空气中N2减少的分子数目为0.1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5.(2024·东莞高一检测)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可用固体+固体加热法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_____ (填字母),该方法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25F68.TIF" INCLUDEPICTURE "25F6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68.TIF" \* MERGEFORMAT
(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组合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探究实验(部分固定装置略去)。
INCLUDEPICTURE "25F69.TIF" INCLUDEPICTURE "25F6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69.TIF" \* MERGEFORMAT
①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放浓氨水,则三颈烧瓶中盛放的药品应该是_____________;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②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稍等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_____________(现象)。
(3)欲制取标准状况下4.48 L NH3,至少需要NH4Cl______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