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s\do5([学生用书P149(单独成册)]))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1.下列有关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使干燥的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C.新制氯水含有Cl2、H2O和HClO三种分子
D.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制得漂白粉
解析:选C。A.干燥的氯气不具有酸性和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A错误;B.氯水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故B错误;C.新制氯水含有Cl2、H2O、HClO三种分子和Cl-、H+、ClO-、OH-四种离子,故C正确;D.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故D错误。
2.(2024·滨州高一检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实现的是( )
FeCl2Cl2Ca(ClO)2HClOO2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A。①氯气与铁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②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③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④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
3. (2024·鄄城一中高一月考)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颜色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导致溶液变色的微粒Ⅰ、Ⅱ、Ⅲ依次为( )
INCLUDEPICTURE "HKDX23.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KDX23.tif" \* MERGEFORMAT
A.H+、HClO、Cl2 B.H+、ClO-、Cl-
C.HCl、ClO-、Cl- D.Cl-、HClO、Cl2
解析:选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的存在使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而HClO具有漂白性,又使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最后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原因是溶解的氯气使溶液呈黄绿色,故溶液变色的微粒Ⅰ、Ⅱ、Ⅲ依次为H+、HClO、Cl2。
4.(2024·江苏高一检测)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还原性
B.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都用漂白粉消毒,主要是利用漂白粉溶液的碱性
C.二氧化氯是一种漂白能力和消毒能力比氯气强的含氯化合物
D.漂白粉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解析:选C。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的原因是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A错误;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用漂白粉消毒是利用了漂白粉的强氧化性,故B错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易分解的次氯酸而变质,因此漂白粉要密封保存,故D错误。
5.浓盐酸和Ca(ClO)2能发生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储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CO2 ②HCl ③H2O ④O2
A.仅有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仅有②③ D.仅有①④
解析:选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在储存过程中Ca(ClO)2会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故久置的漂白粉中会含有因变质生成的CaCO3,CaCO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O2,因此制得的Cl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CO2、挥发出的HCl和少量H2O。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则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含氯漂白剂和消毒剂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C.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D.洁厕剂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易分解
解析:选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氯气,二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会减弱,A项错误;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漂白pH试纸,C项错误;洁厕剂与84消毒液不能混用的原因是洁厕剂中的HCl与消毒液中的NaClO反应生成的Cl2有毒,D项错误。
7.如右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处活塞时,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处活塞时,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
INCLUDEPICTURE "22LKXJC15.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22LKXJC15.TIF" \* MERGEFORMAT
A.浓盐酸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NaOH溶液
解析:选D。当关闭B处活塞时,若D瓶中为NaOH溶液,则氯气被消耗,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
8.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当钠熔成球状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看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HYYG28.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YYG28.TIF" \* MERGEFORMAT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花球外沿滴一滴紫色石蕊溶液,则可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解析:选C。Na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故C错误。
9.(2024·襄阳六中高一月考)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重性质,根据新制氯水分别与图1中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b、c、d、e中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发生反应,且氯水足量)。
INCLUDEPICTURE "HKDX25.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KDX2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HKDX26.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KDX26.tif" \* MERGEFORMAT
(1)d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可证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是________。
(2)c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水久置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图2是将传感器插入盛有氯气的广口瓶中测定光照氯水过程所得到的图像,该图像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C.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
D.氯水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
E.氯气的溶解度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1)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次氯酸和盐酸等,HClO具有酸性可使pH试纸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试纸,最后使试纸红色褪去,因此d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可证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是HClO。(2)c过程是AgNO3与新制氯水反应,氯水中含有HCl,HCl能够与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b过程是Na2CO3与新制氯水反应,新制氯水中存在HCl,HCl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3)氯水久置过程中HClO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ClO2HCl+O2↑。(4)由图像分析可知,在不断光照氯水的过程中,纵坐标逐渐减小。光照氯水过程中,HClO分解,Cl-浓度增大,A不符合题意;光照氯水过程中,HClO分解生成O2,氧气体积分数逐渐增大,B不符合题意;光照氯水过程中,HClO分解生成HCl,弱酸生成强酸,溶液酸性增强,pH逐渐减小,C符合题意;光照氯水过程中,HClO分解生成HCl,弱酸生成强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逐渐增强,D不符合题意;光照氯水过程中,HClO分解促进氯水分解,氯气的溶解度逐渐减小,E符合题意。
答案:(1)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HClO
(2)AgNO3+HCl===AgCl↓+HN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3)2HClO2HCl+O2↑ (4)CE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10.(2024·济宁高一检测)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Cu2(OH)2CO3]得铁化为铜”,其中白青属于盐
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C.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CaCl2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D.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
解析:选C。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次氯酸钙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C错误。
11.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氯水,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HKDX27.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KDX27.TIF" \* MERGEFORMAT
A.该实验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则现象相同
C.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D.将新制氯水放置几天后溶液酸性减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解析:选C。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A错误;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为稀盐酸,无漂白性,故B错误;由实验现象可知,滴加氯水的区域变白色,而周围变成浅红色,可说明H+的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故C正确;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因此新制氯水放置几天后溶液变为盐酸,酸性增强,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故D错误。
12.(2024·银川高一质检)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氯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HKDX29.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KDX29.tif" \* MERGEFORMAT
A.a的水溶液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其易挥发
B.c为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可以代替b,且消毒效果比b更好
C.家庭使用84消毒液时加入少量醋酸,消毒效果更好
D.e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a为HCl,b为Cl2,c为ClO2,d为HClO,e为含ClO的盐。HCl的水溶液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其易挥发,故A正确;ClO2为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代替Cl2的原因是ClO2消毒效率更高,且不产生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故B正确;加入少量醋酸,发生反应:NaClO+CH3COOH===CH3COONa+HClO,次氯酸浓度增大,消毒效果更好,故C正确;ClO的水溶液中没有Cl-,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不会有AgCl白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
13.(2024·龙岩高一期末)实验室以石灰乳和氯气为原料制备漂白粉的过程如下:在三颈烧瓶和烧杯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均加入一定量石灰乳和水,搅拌,通入氯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反应20 min。停止通入气体,充分搅拌,取出糊状物,避光,晾干,密封保存。
已知: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
INCLUDEPICTURE "HYYG31.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YYG31.TIF" \* MERGEFORMAT
(1)石灰乳吸收氯气反应放出热量,实验中控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探究该漂白粉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
(4)[作出猜想]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
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把导管插入另一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成立
②把少量样品加入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后,再滴入适量的品红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Ⅰ.有同学认为无需进行操作步骤②,只需在步骤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品红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即可,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漂白粉在保存时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石灰乳吸收氯气放出热量,为降低反应温度,实验中控温的方法是冷水浴。
(2)装置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推动氯气与石灰乳的接触,使反应更充分,同时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便于控制温度;氯气有毒,烧杯中石灰乳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提高氯气的利用率。
(3)[作出猜想]根据已知的两种猜测可知,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和 CaCO3。
[实验探究]要证明猜想2成立,就要检验含有CaCO3和Ca(ClO)2。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把导管插入另一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aCO3。②把少量样品加入水中,根据酸性:H2CO3>HClO,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后,发生反应2CO2+2H2O+Ca(ClO)2===Ca(HCO3)2+2HClO,HClO具有漂白性,再滴入适量的品红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说明含有Ca(ClO)2,从而证明猜想2成立。
[反思评价]Ⅰ.若样品中含有Ca(ClO)2,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Ca(ClO)2+2HCl===CaCl2+2HClO,产生了具有漂白性的HClO,从而使品红溶液褪色,即无需进行操作步骤②。
Ⅱ.由上述分析可知,漂白粉在保存时一定要注意密封保存。
答案:(1)冷水浴
(2)推动氯气与石灰乳的接触,使反应更充分,同时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便于控制温度 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提高氯气的利用率
(3)[作出猜想]CaCl2、Ca(ClO)2和CaCO3
[实验探究]①稀盐酸 ②品红溶液褪色
[反思评价]Ⅰ.Ca(ClO)2+2HCl===CaCl2+2HClO
Ⅱ.密封保存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课后达标素养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s\do5([学生用书P149(单独成册)]))
INCLUDEPICTURE "A基础检测.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A基础检测.TIF" \* MERGEFORMAT
1.下列有关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使干燥的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C.新制氯水含有Cl2、H2O和HClO三种分子
D.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制得漂白粉
2.(2024·滨州高一检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实现的是( )
FeCl2Cl2Ca(ClO)2HClOO2
A.① B.② C.③ D.④
3. (2024·鄄城一中高一月考)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颜色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导致溶液变色的微粒Ⅰ、Ⅱ、Ⅲ依次为( )
INCLUDEPICTURE "HKDX23.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KDX23.tif" \* MERGEFORMAT
A.H+、HClO、Cl2 B.H+、ClO-、Cl-
C.HCl、ClO-、Cl- D.Cl-、HClO、Cl2
4.(2024·江苏高一检测)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还原性
B.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都用漂白粉消毒,主要是利用漂白粉溶液的碱性
C.二氧化氯是一种漂白能力和消毒能力比氯气强的含氯化合物
D.漂白粉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5.浓盐酸和Ca(ClO)2能发生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储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CO2 ②HCl ③H2O ④O2
A.仅有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仅有②③ D.仅有①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则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含氯漂白剂和消毒剂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C.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D.洁厕剂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易分解
7.如右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处活塞时,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处活塞时,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
INCLUDEPICTURE "22LKXJC15.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22LKXJC15.TIF" \* MERGEFORMAT
A.浓盐酸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NaOH溶液
8.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当钠熔成球状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看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HYYG28.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YYG28.TIF" \* MERGEFORMAT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花球外沿滴一滴紫色石蕊溶液,则可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9.(2024·襄阳六中高一月考)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重性质,根据新制氯水分别与图1中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b、c、d、e中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发生反应,且氯水足量)。
INCLUDEPICTURE "HKDX25.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KDX2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HKDX26.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KDX26.tif" \* MERGEFORMAT
(1)d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可证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是________。
(2)c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水久置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图2是将传感器插入盛有氯气的广口瓶中测定光照氯水过程所得到的图像,该图像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C.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
D.氯水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
E.氯气的溶解度随时间的变化
INCLUDEPICTURE "A素养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A素养提升.TIF" \* MERGEFORMAT
10.(2024·济宁高一检测)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Cu2(OH)2CO3]得铁化为铜”,其中白青属于盐
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C.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CaCl2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D.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
11.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氯水,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HKDX27.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KDX27.TIF" \* MERGEFORMAT
A.该实验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则现象相同
C.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D.将新制氯水放置几天后溶液酸性减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12.(2024·银川高一质检)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氯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HKDX29.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KDX29.tif" \* MERGEFORMAT
A.a的水溶液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其易挥发
B.c为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可以代替b,且消毒效果比b更好
C.家庭使用84消毒液时加入少量醋酸,消毒效果更好
D.e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3.(2024·龙岩高一期末)实验室以石灰乳和氯气为原料制备漂白粉的过程如下:在三颈烧瓶和烧杯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均加入一定量石灰乳和水,搅拌,通入氯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反应20 min。停止通入气体,充分搅拌,取出糊状物,避光,晾干,密封保存。
已知: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
INCLUDEPICTURE "HYYG31.TIF" INCLUDEPICTURE "../../../化学鲁科必修第一册/HYYG31.TIF" \* MERGEFORMAT
(1)石灰乳吸收氯气反应放出热量,实验中控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探究该漂白粉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
(4)[作出猜想]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
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把导管插入另一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成立
②把少量样品加入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后,再滴入适量的品红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Ⅰ.有同学认为无需进行操作步骤②,只需在步骤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品红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即可,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漂白粉在保存时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35张PPT)
课后达标 素养提升
1.下列有关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使干燥的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C.新制氯水含有Cl2、H2O和HClO三种分子
D.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制得漂白粉
√
解析:A.干燥的氯气不具有酸性和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A错误;
B.氯水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故B错误;
C.新制氯水含有Cl2、H2O、HClO三种分子和Cl-、H+、ClO-、OH-四种离子,故C正确;
D.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故D错误。
√
解析:①氯气与铁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②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③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④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
√
解析: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的存在使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而HClO具有漂白性,又使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最后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原因是溶解的氯气使溶液呈黄绿色,故溶液变色的微粒Ⅰ、Ⅱ、Ⅲ依次为H+、HClO、Cl2。
4.(2024·江苏高一检测)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还原性
B.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都用漂白粉消毒,主要是利用漂白粉溶液的碱性
C.二氧化氯是一种漂白能力和消毒能力比氯气强的含氯化合物
D.漂白粉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
解析: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的原因是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A错误;
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用漂白粉消毒是利用了漂白粉的强氧化性,故B错误;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易分解的次氯酸而变质,因此漂白粉要密封保存,故D错误。
5.浓盐酸和Ca(ClO)2能发生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储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①CO2 ②HCl ③H2O ④O2
A.仅有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仅有②③ D.仅有①④
√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则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含氯漂白剂和消毒剂通常应避光并置于阴凉处密封保存
C.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D.洁厕剂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易分解
√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氯气,二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会减弱,A项错误;
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漂白pH试纸,C项错误;
洁厕剂与84消毒液不能混用的原因是洁厕剂中的HCl与消毒液中的NaClO反应生成的Cl2有毒,D项错误。
7.如右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处活塞时,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处活塞时,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
A.浓盐酸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NaOH溶液
解析:当关闭B处活塞时,若D瓶中为NaOH溶液,则氯气被消耗,C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
√
8.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当钠熔成球状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看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花球外沿滴一滴紫色石蕊溶液,则可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解析:Na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故C错误。
√
9.(2024·襄阳六中高一月考)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重性质,根据新制氯水分别与图1中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b、c、d、e中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发生反应,且氯水足量)。
(1)d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是________。
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次氯酸和盐酸等,HClO具有酸性可使pH试纸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试纸,最后使试纸红色褪去,因此d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可证明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是HClO。
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HClO
(2)c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过程是AgNO3与新制氯水反应,氯水中含有HCl,HCl能够与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b过程是Na2CO3与新制氯水反应,新制氯水中存在HCl,HCl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AgNO3+HCl===AgCl↓+HN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3)氯水久置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图2是将传感器插入盛有氯气的广口瓶中测定光照氯水过程所得到的图像,该图像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A.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C.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
D.氯水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
E.氯气的溶解度随时间的变化
CE
解析:由图像分析可知,在不断光照氯水的过程中,纵坐标逐渐减小。光照氯水过程中,HClO分解,Cl-浓度增大,A不符合题意;光照氯水过程中,HClO分解生成O2,氧气体积分数逐渐增大,B不符合题意;光照氯水过程中,HClO分解生成HCl,弱酸生成强酸,溶液酸性增强,pH逐渐减小,C符合题意;光照氯水过程中,HClO分解生成HCl,弱酸生成强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逐渐增强,D不符合题意;光照氯水过程中,HClO分解促进氯水分解,氯气的溶解度逐渐减小,E符合题意。
10.(2024·济宁高一检测)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Cu2(OH)2CO3]得铁化为铜”,其中白青属于盐
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C.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CaCl2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D.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
√
解析: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次氯酸钙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C错误。
11.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氯水,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则现象相同
C.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D.将新制氯水放置几天后溶液酸性减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
解析: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A错误;
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为稀盐酸,无漂白性,故B错误;
由实验现象可知,滴加氯水的区域变白色,而周围变成浅红色,可说明H+的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故C正确;
12.(2024·银川高一质检)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氯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水溶液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其易挥发
B.c为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可以代替b,且消毒效果比b更好
C.家庭使用84消毒液时加入少量醋酸,消毒效果更好
D.e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ClO2为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代替Cl2的原因是ClO2消毒效率更高,且不产生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故B正确;
加入少量醋酸,发生反应:NaClO+CH3COOH===CH3COONa+HClO,次氯酸浓度增大,消毒效果更好,故C正确;
(1)石灰乳吸收氯气反应放出热量,实验中控温的方法是__________。
解析:石灰乳吸收氯气放出热量,为降低反应温度,实验中控温的方法是冷水浴。
冷水浴
(2)装置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装置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推动氯气与石灰乳的接触,使反应更充分,同时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便于控制温度;氯气有毒,烧杯中石灰乳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提高氯气的利用率。
推动氯气与石灰乳的接触,使反应更充分,同时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便于控制温度
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提高氯气的利用率
(3)实验室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探究该漂白粉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
(4)[作出猜想]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
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
解析:[作出猜想]根据已知的两种猜测可知,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和 CaCO3。
CaCl2、Ca(ClO)2和Ca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把导管插入另一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中 有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
成立
②把少量样品加入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后,再滴入适量的品红溶液 ______________
稀盐酸
品红溶液褪色
解析:[实验探究]要证明猜想2成立,就要检验含有CaCO3和Ca(ClO)2。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把导管插入另一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aCO3。②把少量样品加入水中,根据酸性:H2CO3>HClO,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后,发生反应2CO2+2H2O+Ca(ClO)2===Ca(HCO3)2+2HClO,HClO具有漂白性,再滴入适量的品红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说明含有Ca(ClO)2,从而证明猜想2成立。
[反思评价]Ⅰ.有同学认为无需进行操作步骤②,只需在步骤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品红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即可,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漂白粉在保存时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
Ca(ClO)2+2HCl===CaCl2+2HClO
密封保存
解析:[反思评价]Ⅰ.若样品中含有Ca(ClO)2,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Ca(ClO)2+2HCl===CaCl2+2HClO,产生了具有漂白性的HClO,从而使品红溶液褪色,即无需进行操作步骤②。
Ⅱ.由上述分析可知,漂白粉在保存时一定要注意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