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新人教版第四单元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体内排泄途径最多的物质是( )
A.无机盐 B.水 C.二氧化碳 D.尿素
2.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 )
A.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B.血液→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尿液
C.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
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3.人的生命活动需要各种从食物中来的营养物质,在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这些废物的最主要的系统是( )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循环系统 D.泌尿系统
4.下列有关人体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脏——形成尿液 B.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C.输尿管——重吸收 D.尿道——排出尿液的通道
5.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人体在安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运动时汗液分泌增多有利于散失热量
B.休息时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通过呼气散失的水分增多
D.两种状态下散失的水分总量相同
6.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间歇的 B.肾小球有重吸收的作用
C.膀胱有储存尿液的作用 D.输尿管输送尿液是间歇的
7.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液B和血液A相比代谢废物减少 B.血液B流经的血管是肾静脉
C.肾脏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D.肾脏位于腹腔背面,腰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
8.为了验证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研究人员截取了一段兔的肾小管,在一端注入液体,另一端收集液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尿液形成过程中,流入肾小管的液体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B.收集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可能会降低
C.收集的液体中无机盐浓度可能会升高
D.收集的液体中尿素的浓度可能会升高
9.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医疗仪器,它可以用于血液透析。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脏时,血液透析膜就能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血液透析膜模拟的是图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人的尿液在肾单位(结构如下图所示)中形成。原尿中的葡萄糖被重吸收主要发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B.肾小球与肾小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过滤
C.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
D.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过滤面积大
12.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对于一个健康成年人来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内流的是动脉血,②内流的是静脉血
B.③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的血管球
C.④内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⑤
13.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1、2、3构成
B.3处重吸收的物质是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
C.与1内液体相比,4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
D.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
14.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下列代谢废物中,不能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是( )
A.二氧化碳 B.无机盐 C.尿素 D.多余的水
15.下列不属于人体生理排泄的是( )
A.打篮球时出汗时少量无机盐的排出
B.食用的金针菇没有被完全消化,随食物残渣排出
C.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呼出
D.细胞内有机物分解产生的尿素随着尿液排出
16.如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
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C.若肾小球病变,则b中会有蛋白质
D.a流经乙时,a中的无机盐全部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17.肾脏是人体精密的过滤器,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4和5构成肾单位
B.2是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
C.3与1相比,3中液体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D.6与5中的液体成分相比,含有少量葡萄糖
18.为探究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量,向某健康人静脉注射物质X后,测定物质X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注射到血浆中的物质X全部过滤到原尿中,且不被重吸收)。若该健康人每天排尿约1.5升,则每天形成原尿约( )
血浆中 原尿中 尿液中
物质X(克/100毫升) 0.01 0.01 1.2
A.150升 B.180升 C.1.5升 D.120升
19.肾单位(如图)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
B.进入肾小球的血管是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是小静脉
C.通常情况,肾小管重吸收作用能吸收全部无机盐
D.若在尿液中检测出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20.如图为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液在人体中形成及排出的途径是:①→②→③→④
B.人体形成的原尿远大于尿液,是因为②的重吸收作用
C.尿液形成后会在①中储存待排出时经③和④排出体外
D.肾静脉中尿素的含量较少,因此其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二、读图理解题
21.如图表示为血液流经肾单位的生理过程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管和结构f组成,因此结构f是 。
(2)血液从血管① 流出肾小球,与血液a相比,血液b的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 减少了。这得益于肾小球和 内壁的滤过作用。
(3)血液a是 (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血液b是 (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4)血液b在肾小管处进行 作用。与血液b相比,血液c的葡萄糖含量 (选填“增多”或“减少”)。
(5)原尿在肾小管处最终形成的液体d为 ,暂时贮存在 中,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22.如图一、图二分别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模式图和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1)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却是间断的,这是因为图一中[ ] 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2)每个肾脏大约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主要包括图二中的[ ]。
(3)尿的形成包括 和 两个过程,用图二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尿的形成过程③→ →⑦。
(4)与血液相比,图二①中的液体不含血细胞和 ;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减少的成分是 (答2个即可)。
(5)若某人多次检测到尿液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判断此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图二中的[ ] 。
23.高蛋白饮食通常指饮食中的蛋白质所提供的热量超过食物总热量的20%。高蛋白饮食因其在某些方面的作用而被一些特定人群所选用。但选择高蛋白饮食,也需关注可能给肾脏健康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1)正常情况下,当血液流经肾脏时,图中的① 和肾小囊内壁起到 作用,除 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大部分物质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图中 (填序号)肾小管时,经过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研究显示,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引起肾脏血流量增加,从而导致细胞损伤,使肾脏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
(2)有研究显示,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增加肾结石发生的风险。肾结石形成于肾脏内,较小的结石随尿液由肾脏向 内移动,若阻塞在此处而不能掉入膀胱,则会引起平滑肌痉挛,导致排尿困难和疼痛。
(3)另有研究表明,20%的酪蛋白(主要存在于动物蛋白中)饮食会使尿蛋白水平增加大约130%,而20%大豆蛋白饮食对尿蛋白影响不大。请综合以上研究,对肾脏病患者提出合理的蛋白饮食建议: 。
答案
1-20 BADCD CCABC CACAB DCBAA
21.(1)肾小囊
(2)出球小动脉;尿素;肾小囊
(3)动脉血;动脉血
(4)重吸收;增多
(5)尿液;膀胱
22.(1)丁;膀胱
(2)①②⑥
(3)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②→①→⑥
(4)大分子蛋白质;氧气、尿素
(5)②;肾小球
23.(1)肾小球;过滤;血细胞;③
(2)输尿管
(3)少饮食含动物蛋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