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5课《我的童年》同步练习
1.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庭 万象更新 大慨 诞生
B.一丝不挂 不折不扣 振作 锁事
C.溺爱 蓝子 光大门楣 关键
D.家徒四壁 高梁 幻想 相依为命
答案:B
解析:分析:“大慨”应为“大概”,“蓝子”应为“篮子”,“高梁”应为“高粱”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项。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字形的辨析应用。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
B.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肝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
C.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当然要爱护。
D.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面馍馍的美味。
点评:考查修辞的使用。
3.改正句中的错别字。(4分)
(1)从账里望得见母亲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转辗反侧睡不着。( )
(2)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谦疚。( )
答案:(1)账-帐|转辗-辗转(2)谦-歉
解析:分析:“转辗反侧”这个词语不好查出是错的,往往我们的视觉会忽视交换的词语,看清每个词语就可以了。
点评:考查错别字,对相近字形的辨析考查。
4.在下面横线上,填进恰当的成语。(3分)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________,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________,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________地挥泪痛哭一顿。
答案:热泪盈眶|莫名其妙|无缘无故
解析:分析:此题虽然是让写出恰当的成语,但是这段文字却是《我的母亲》中的原句,所以相对来说较简单了,回忆文章内容或者结合前后文回答此题。
点评:考查成语积累的运用。
5.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填进恰当的关联词(每个括号里,只能填一个字)。
现在想来,( )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 )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 )( )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 )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答案:.才|并|如果|必
解析:分析:“每个空只能填一个字”就说明除了“母亲”前面的是两个字其他都是一个字的,这也就缩小了范围,找一个字的关联词,载着,这是原文中的句子,回忆原文内容或者通过语法去解答问题。
点评: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不仅是一般关联词,更是适合语境的关联词。
6.本文作者是________,既是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也是一位________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等散文作品。
答案:邹韬奋|散文|《萍踪寄语》|《萍踪忆语》
解析:分析:在学习《我的童年》时,关于作者的相关介绍都需要了解识记,都把握清楚了这个题就容易做了。
点评:对文章作者的考查。
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位歌手在众多选手中艺压群芳,鹤立鸡群,实在让人称赞。
B.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C.对于马航MH370客机的离奇失联,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答案:B
解析:分析:“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于成语的运用。
8.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烂熳màn 芋梗gěn 解剖pāo 匿名nì
B.诘责jié 绯红fēi 托辞cí 广袤róu
C.粗劣lì 粗鄙pì 禁锢qù 浸满jìng
D.不逊xùn 弥补mí 滞留zhì 尴尬gà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中梗应为gěng剖应读pōu,B项袤应读mào,C项劣应读liè鄙应读bǐ锢应读gù浸应读jìn,D项全对,选择错误最多的一项是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字音的正误。
9.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2分) ( )
A.粗制烂造 不可名状 翻来覆去 藏污纳垢
B.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颔首低眉 诚慌诚恐
C.油光可见 好意难确 泪水盈框 暗然失色
D.不可质疑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深恶痛急
答案:D
解析:分析:A烂—滥B慌—惶C见—鉴|确—却|框—眶|暗—黯D质—置|急—疾,题目要求选择两项错误,也就是D项。
点评:考查字形辨析,此题还需要看清题意,是选择什么项。
10.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________。
(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_______东西。
(3)水________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________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训练 稀罕 唤醒 支配 B.经验 奇怪 唤醒 掌握
C.训练 稀奇 唤醒 支配 D.经验 奇妙 唤起 支取
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的第一个不太好判断,那就从容易判断的入手,判断第二个空,因为家乡较穷,所以书和红暑是稀罕的,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语如何在语境中运用。
11.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21cnjy.com
B.胡适的《我的母亲》通过写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2·1·c·n·j·y
C.《我的第一本书》围绕人生的“第一本书”来回忆童年的一段经历,字里行间展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品味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我的童年》一文的作者是季羡林,他是山东临清人,学者、翻译家、作家。
答案:A
解析:分析:《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只有把握好课文的相关内容,此题就容易解答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
答案:A
解析:分析: B项缺少主语,可删去“由于”或“使”;C项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或“的主要原因”;D项表意反了,应删去“没有”。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修改,在中学阶段关于病句的判断很关键。
1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答案:C
解析:分析: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无独有偶”是指具体的事情成双,不能形容成绩,“济济一堂”形容一个厅室内人很多,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大和街上的人多,“左右逢源”形容做事顺利,不能形容会说话。选择正确的一项就是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成语感彩的运用。
14.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d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
答案:C
解析:分析:读各句话先从较容易的入手,逐个排除,根据各个修辞手法排除就可以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
15.仿写句子。(4分)
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家是_________ __ ___,让人___ _____。
童年是____________ __,让人______ __。
答案:(范例)家是休生养息的港湾,让人留恋往返。/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梦,让人魂牵梦萦。
解析:分析:仿写句子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敢于大胆想,根据提示写排比句就可以了
点评:主观题更需要平时对于文章的积累。
1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诞 ( )生 教谕( ) 琐( )事 溺( )爱 椽( )子
门楣( ) 间( )断 地无一垄( ) 不折( )不扣 浑浑噩( )噩
答案:dàn| yù| suǒ|nì|chuán|méi|jiàn|lǒng|zhé|è
解析:分析:此题不同于选择的判断音是否正确,此题是书写拼音。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字音的书写。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 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丰富昧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答案:D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项“能否……是……”主谓搭配不当,把“能否”删除;B项“健全”与“建立”语序不当,位置对调;C项“最多”与“不能超过”意义杂糅,去掉一个。没有语病的是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病句的掌握,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18.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 他 ___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___ 却很冷谈。
③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___ 的8.0级大地震。
A.犹豫 反应 耸人听闻 B.犹豫 反应 骇人听闻
C.徘徊 反映 骇人听闻 D.徘徊 反映 耸人听闻
答案:B
解析:分析:往往和不决相连接的词语是“犹豫”故排除C,D,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产生的风气令人感到害怕。耸人听闻是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词语的掌握,词语的相近辨析是初中语文重要的一部分。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3分)
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C.构建城乡经济合作圈,是重庆战略重大的决策。
D.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一面两面搭配不当B项有歧义C项主语谓语搭配不当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病句的掌握,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2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旅游精品线路
B.绿树葱茏,树上的鸟儿大约有一百多只。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
答案:A
解析:分析:B项语义重复,删去“大约”或“多”;C项前后不一致,删去“能否”;D语义矛盾,删去“基本上”或“全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病句的掌握,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21.品味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思考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答案:“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体现的是生活的艰苦,正是由于幼时生活的贫苦,才锻炼了作者坚强的性格,激发了作者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苦难是垫脚石,这些人生苦难使作者终生“受用不尽”。
解析:分析:品味句子,体会人生含义。不仅是从具体的词语入手,还需要考虑的是句子的赏析,从人生的角度进一步去分析、解决。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词语和句子的综合能力。
22.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分)
①大足是我国重要的石窟造像之一,始凿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年),经五代至宋达到鼎盛,②大约终成于南宋末期左右,明、清仅有一些零星雕刻。③大足石刻即使主要是佛教造像,④但历代的匠师们却发挥了充分的雕塑艺术语言的特点,把他们对美的理想融化在造像中,直到今天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面添加 。
(2)第②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答案:(1)在“大足”后面加“石刻”;(2)删去“大约”或“左右”;(3)将“即使”改为“虽然”,(4)应将“充分”放到“发挥”前面。
解析:分析:此题的难度相对于选择较难些,此题需要对每个句子具体分析,根据问题的提示去做还简单些,把握所有的病句答案就容易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病句的掌握,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学语文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阅读美文,回答问题。
系在风筝线上的……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23.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②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解析:分析:既然是开头段,那肯定含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再结合文章内容添加引出下文的什么就更全面了;再看看有没有与题目相关联的地方,全面书写就可以了。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词语和句子的综合能力。
2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答案:①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②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③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
解析:分析:品味句子,体会人生含义。结合前后文分析句子,把句子放到原文中在分析,综合所有的条件,最终得出全面的答案。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分析句子的综合分析能力。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和凡卡比童年
——读《凡卡》有感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却不大一样。比如我和凡卡,我的童年是金色的童年,充满着欢乐和美好,像美梦一样甜蜜;而凡卡的童年是苦难的童年,只有饥饿和痛苦,像掉进无底深渊。我和凡卡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凡卡从小就给资本家做工,吃不饱,穿不暖,早晨啃一块干面包,中午只有一碗稀粥喝,这么点吃的东西,就是让一个成天睡大觉的人吃,也填不饱肚子呀,何况一个成天干活的人呢!凡卡穿得就更糟了,不管严冬还是酷暑,只有那么一件小衬衫。
凡卡在阴暗潮湿的店里干活,老板毒打他,伙计捉弄他,旁人欺侮他。一个九岁的孩子多么需要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呀,可他得到的却是冷漠和残酷。
我却不同,在家里,我像个“小太阳”,爸爸妈妈是“行星”,成天围着我转,要什么有什么,好像世界都是我的。到了夏天,我穿上漂亮的花裙子;到了冬天,我穿上棉袄、棉裤。从来也冻不着。
每天,我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亲如妈妈的老师教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凡卡只有一个亲人,而我身边到处有亲人。
为什么我们同是孩子 童年却不一样 那是因为社会制度不同 我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凡卡生活在沙皇统治下的旧俄国。想想凡卡,比比自己,我更加感觉到社会主义制度无限好,决心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奋发学习,天天向上。
25.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这篇文章属于_____。
A.记叙文 B.论说文 C.应用文
(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_____的手法。
A.比喻 B.对比 C.拟人
26.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痛苦←→( ) 酷暑←→( ) 冷漠←→( )
宽敞←→( ) 珍惜←→( ) 欺侮←→( )
答案:25.(1)B (2)B
26.快乐/严寒/ 热情/ 狭窄/浪费/关爱
解析:分析:25题虽然以选择的形式出现,但是也如同填空,需要具体的分析。26题写出下列反义词,首先需要知道词语本身的含义,再根据含义写出反义词。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词语和句子的综合能力。
- 11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