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举办演讲比赛
1.为了汇聚正能量,放飞新梦想,罗雄一中准备举办一场以“自强·诚信·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加。
(1)这次活动由学校学生会组织策划,学生会主席请你帮忙补充完整下面的赛前准备内容。
①举办小组选拔赛;
②推选主持人, ;
③推选评委, ,制定评选细则。
(2)你觉得选手临场发挥时应该注意什么?请你给他们提几点建议。
(3)学校还想充分利用“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创新活动形式,利用学生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扩大对扶贫政策宣传力度,特邀请部分家长一同参加活动。请你拟写一封致家长的邀请函。
2.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设计】
(1)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现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演讲比赛】
(2)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 (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偶像介绍】
(3)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3.八年级(1)班要开展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参加。
【列出提纲】
(1)在本次活动中,你应该参与了以“笑对失败”为话题的演讲活动,请写出你的演讲稿的结构提纲。
【善于积累】
(2)历史上许多人微笑着面对失败,最终走向了成功,请你举一例。
【拟开场白】
(3)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恰当的开场白。(80字左右)
分层阅读(四)
一、名著阅读
走在最后面的是保尔,他拄着锨,已经非常疲乏。等他过来,A和他并排走着,说:“你好,保夫鲁沙!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哪……”
保尔站住了,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A,“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这么酸臭。”保尔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A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你还是这么粗鲁!”
保尔把木锨往肩上一扛,迈开大步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才回答说:“说句不客气的话,我的粗鲁比起您的彬彬有礼来,要好得多。我的生活用不着担心,一切都正常。但是您的生活,却比我原来想象的还要糟。两年前你还好一些,还敢跟一个工人握手。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丸味。说实在的,我跟你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了。”
1.当时保尔正在从事一项什么工作?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2.文段中的A指的是谁?保尔为什么要用“酸臭”“樟脑丸味”来形容她?
二、古代诗文阅读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有删改)
【注释】①壅(yōnɡ):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②芒芒:疲倦。
3.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驽马徐行弗间 徐:
(2)他人莫及也 及:
(3)其子趋往视之 趋:
(4)自矜功效也 矜: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力疲气竭 学而时习之
B.灌溉以时耳 策之不以其道
C.凡人于初植者 胡不见我于王
D.苗则槁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2)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6.作者为什么说“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
三、单元主题阅读
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精髓
①沧浪亭始建于五代,现主体为宋代建筑,是现在苏州园林里历史最悠久的一座。
②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诗人苏舜钦蒙冤遭贬,迁居苏州,用四万钱买下几近荒废的院子,建了此亭,名字取自《楚辞》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以示隐逸之情。有人说,从沧浪亭开始,苏州园林的定位就是归隐,无论是被贬下野或是急流勇退,文人们在济世安民的宏愿外,始终有颗念念难忘的出世心,比如拙政园,取自古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暗含微讽与自嘲;再如网师园,网师即渔夫、渔翁,正是渔隐的象征,以及“退而思之”的退思园,无不含蓄表露了这种寓意。
③中国园林的一大特征就是与文学密切关联。比如最直观的楹联匾额,镌刻题铭,“须兼具华彩之辞章,隽秀之书法”,少了它们,建筑难称完美。
④再到各厅堂楼阁雅不胜收的名字,比如拙政园西部的“与谁同坐轩”,出自苏轼的一句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一般的轩空间都比亭子大,而“与谁同坐轩”小到只宜坐一人,开一扇形的窗临着湖面,框景绝佳;再联想到这句词写于苏轼政治最失意之时,只觉有种说不出的宁静的孤独,寂寞中又有淡淡的孤高,不由得想在此处独坐片刻。恰如有人所说,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太多典故与内涵待人探寻,最妙的就是诗景相对、情景交融的会心时刻。
⑤文人的唱酬交往为园林赋予了勃勃生机。现在普遍认为文徵明参与设计了王献臣的拙政园,当然历经岁月磨蚀、易主改建,早已看不到当初的面目,但文徵明画的《拙政园三十一景》还是保留下当年园子的简练野趣;他亲手种下的紫藤,历经400余年仍绿荫满庭,春日满架明艳紫英,成为苏州城的一处重要文脉。
⑥苏州园林最繁盛的日子,是在清代“同光中兴”时期,城里大造园林,各园主人彼此投缘,怡园顾文彬、听枫园吴云、网师园李鸿裔、耦园沈秉成、养闲草堂潘曾玮等组成“真率会”,定期轮流在各家园林里雅集,品评书画,吟诗作赋。
⑦画家陈丹青说,苏州园林那样成熟的美学,是一整套上千年积累传递的文化教养、文化样式、文化符号。虽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发生着决然而彻底的巨大改变,中国人心理景观中那条源远流长的大线索已然开始模糊、混乱……而反观苏州园林之于现代人,不仅是“小而美”的偷得浮生半日闲,更是都市丛林中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我们步履匆匆,不懂停留,却也总能在身处园林的某一刻、一秒激活深埋于心的文化记忆,那里有风月鸟鸣,有花影泉声,有红尘中清逸无匹的诗情画意。
(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作者韧雾,有删改)
7.文章为何从“沧浪亭”写起?
8.围绕“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精髓”这一观点,文章③~⑥段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述的?综合性学习
举办演讲比赛
1.为了汇聚正能量,放飞新梦想,罗雄一中准备举办一场以“自强·诚信·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加。
(1)这次活动由学校学生会组织策划,学生会主席请你帮忙补充完整下面的赛前准备内容。
①举办小组选拔赛;
②推选主持人, 安排演讲顺序 ;
③推选评委, 设置必要奖项 ,制定评选细则。
(2)你觉得选手临场发挥时应该注意什么?请你给他们提几点建议。
示例:①面带微笑,放松心情;②声音清晰、悦耳,音量适中,适当调整语气、语速;③站姿自然、沉稳;④保持饱满的情绪。
(3)学校还想充分利用“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创新活动形式,利用学生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扩大对扶贫政策宣传力度,特邀请部分家长一同参加活动。请你拟写一封致家长的邀请函。
略。
2.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设计】
(1)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现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示例: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演讲比赛】
(2)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 ①⑤ (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偶像介绍】
(3)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示例: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3.八年级(1)班要开展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参加。
【列出提纲】
(1)在本次活动中,你应该参与了以“笑对失败”为话题的演讲活动,请写出你的演讲稿的结构提纲。
略。
【善于积累】
(2)历史上许多人微笑着面对失败,最终走向了成功,请你举一例。
邓亚萍被国家队拒绝后,苦练球技,终于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拟开场白】
(3)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恰当的开场白。(80字左右)
略。
分层阅读(四)
一、名著阅读
走在最后面的是保尔,他拄着锨,已经非常疲乏。等他过来,A和他并排走着,说:“你好,保夫鲁沙!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哪……”
保尔站住了,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A,“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这么酸臭。”保尔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A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你还是这么粗鲁!”
保尔把木锨往肩上一扛,迈开大步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才回答说:“说句不客气的话,我的粗鲁比起您的彬彬有礼来,要好得多。我的生活用不着担心,一切都正常。但是您的生活,却比我原来想象的还要糟。两年前你还好一些,还敢跟一个工人握手。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丸味。说实在的,我跟你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了。”
1.当时保尔正在从事一项什么工作?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筑路。因为冬天临近,全城将受到严寒的侵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一个半月内从车站修筑一条铁路通到伐木场边上,把木材运过来。
2.文段中的A指的是谁?保尔为什么要用“酸臭”“樟脑丸味”来形容她?
冬妮娅。因为冬妮娅已经从童年时期纯洁友好、美丽善良的小女孩变为爱慕虚荣、追求打扮、鄙视劳动的拜金主义者,小资产阶级风气已经深入她的思想,所以这样形容她。
二、古代诗文阅读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有删改)
【注释】①壅(yōnɡ):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②芒芒:疲倦。
3.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驽马徐行弗间 徐: 缓慢
(2)他人莫及也 及: 比得上
(3)其子趋往视之 趋: 跑
(4)自矜功效也 矜: 夸耀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而力疲气竭 学而时习之
B.灌溉以时耳 策之不以其道
C.凡人于初植者 胡不见我于王
D.苗则槁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种植时间长了以后,别人已经厌倦、淡忘,而我却更加勤快了。
(2)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
6.作者为什么说“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
种树者通过辨土、培壅、灌溉等长期的管理,最终使树茂果繁;宋人希望幼苗加速长大而拔苗,最终禾苗枯萎。作者用这两个事例正反对比,论证了学习不在于一时的勤勉,关键是要有恒心和毅力的观点。
【参考译文】
勤勉没有别的方法,在于有恒心而已。好马虽然善于奔走,却气力疲乏衰竭,中途就会止步。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有时反而先到。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如果能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有一天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孔子说:“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很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个种树的人,种的树枝叶茂密、果实繁盛,别人比不上他。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他)便说:“我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只是识别物性,辨别适合的土壤,培土施肥有规律,灌溉浇水按照适合的时间罢了。一般的人在刚种下树苗时,总是早晚仔细查看,我听其自然,好像不在意。种植时间长了以后,别人已经厌倦、淡忘,而我却更加勤快了。”
宋国有个担心禾苗长得慢、就一株株拔起一点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急忙跑到田里看,禾苗却已枯死了。
观察这两件事,就知道学习知识、钻研学问的道理了。树立志向如果坚定,对待事物如果专一,必然不在意一天的增益和进步,不自己夸耀功劳和成效。以百里路为目的地,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事业谋求有所补益,功夫重在有所成效,做学问的人要深思啊。
三、单元主题阅读
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精髓
①沧浪亭始建于五代,现主体为宋代建筑,是现在苏州园林里历史最悠久的一座。
②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诗人苏舜钦蒙冤遭贬,迁居苏州,用四万钱买下几近荒废的院子,建了此亭,名字取自《楚辞》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以示隐逸之情。有人说,从沧浪亭开始,苏州园林的定位就是归隐,无论是被贬下野或是急流勇退,文人们在济世安民的宏愿外,始终有颗念念难忘的出世心,比如拙政园,取自古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暗含微讽与自嘲;再如网师园,网师即渔夫、渔翁,正是渔隐的象征,以及“退而思之”的退思园,无不含蓄表露了这种寓意。
③中国园林的一大特征就是与文学密切关联。比如最直观的楹联匾额,镌刻题铭,“须兼具华彩之辞章,隽秀之书法”,少了它们,建筑难称完美。
④再到各厅堂楼阁雅不胜收的名字,比如拙政园西部的“与谁同坐轩”,出自苏轼的一句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一般的轩空间都比亭子大,而“与谁同坐轩”小到只宜坐一人,开一扇形的窗临着湖面,框景绝佳;再联想到这句词写于苏轼政治最失意之时,只觉有种说不出的宁静的孤独,寂寞中又有淡淡的孤高,不由得想在此处独坐片刻。恰如有人所说,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太多典故与内涵待人探寻,最妙的就是诗景相对、情景交融的会心时刻。
⑤文人的唱酬交往为园林赋予了勃勃生机。现在普遍认为文徵明参与设计了王献臣的拙政园,当然历经岁月磨蚀、易主改建,早已看不到当初的面目,但文徵明画的《拙政园三十一景》还是保留下当年园子的简练野趣;他亲手种下的紫藤,历经400余年仍绿荫满庭,春日满架明艳紫英,成为苏州城的一处重要文脉。
⑥苏州园林最繁盛的日子,是在清代“同光中兴”时期,城里大造园林,各园主人彼此投缘,怡园顾文彬、听枫园吴云、网师园李鸿裔、耦园沈秉成、养闲草堂潘曾玮等组成“真率会”,定期轮流在各家园林里雅集,品评书画,吟诗作赋。
⑦画家陈丹青说,苏州园林那样成熟的美学,是一整套上千年积累传递的文化教养、文化样式、文化符号。虽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发生着决然而彻底的巨大改变,中国人心理景观中那条源远流长的大线索已然开始模糊、混乱……而反观苏州园林之于现代人,不仅是“小而美”的偷得浮生半日闲,更是都市丛林中一片葱郁的文化绿洲。我们步履匆匆,不懂停留,却也总能在身处园林的某一刻、一秒激活深埋于心的文化记忆,那里有风月鸟鸣,有花影泉声,有红尘中清逸无匹的诗情画意。
(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作者韧雾,有删改)
7.文章为何从“沧浪亭”写起?
沧浪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由它写起,可以自然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作为重要的例证使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8.围绕“文人情趣是园林的精髓”这一观点,文章③~⑥段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述的?
中国园林的一大特征就是与文学密切关联;赏苏州园林犹如读诗文;文人的唱酬交往为园林赋予了勃勃生机;园林主人的文学交流造就园林的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