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关雎(jū) 好逑(qiú) 荇菜(xìnɡ) 水中坻(chí)
窈tiǎo(窕) 寤mèi(寐) sù洄(溯) 未xī(晞)
2.默写句子。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
(2)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
(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 琴瑟友之 。
(4)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
(5)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
3.文学常识填空。
(1)《 诗经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包括 风 、 雅 、 颂 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赋 、 比 、 兴 的艺术手法。
4.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A.在河之洲 B.求之不得
C.左右采之 D.钟鼓乐之
5.下列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6.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关雎》中的“ 悠哉悠哉 , 辗转反侧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2)《关雎》中以眼前的景物为喻,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植物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的句子是: 参差荇菜 , 左右流之 。 窈窕淑女 , 寤寐求之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就是佐证。
(4)统领《关雎》全篇内容的诗句是: 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 。
(5)《蒹葭》中用“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写出了清秋萧瑟的景象,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6)《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7)“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几句歌词源自《蒹葭》中的句子: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课内精读
(一)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一部分:以雎鸠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直写男子的愿望,引出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的联想。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第二部分:写男子对姑娘的极度思念和追求而不得的痛苦。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三部分:写男子幻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主旨】全诗细致生动而坦诚直率地描述男主人公邂逅一位温柔优雅的淑女之后一见钟情、暗恋、追求和设想如何共享欢乐等复杂的恋爱心理,表现出男主人公对“淑女”感人至深的真情实感。
7.全诗围绕一个“ 逑 ”字,写一个小伙子对女子的 思念 和 追求 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 痛苦 和幻想求而得之的 喜悦 。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 美好婚姻 和 幸福生活 的追求和愿望。
8.全诗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念,感情发展由 一见钟情 到 日夜思念 ,最后到 幻想结合 。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标题。
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这首诗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象之词。
(二)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第一部分:即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心上人隔水相望,苦苦追寻而不见的惆怅。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第二部分:用反复咏叹的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追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三部分:反复咏叹,表现了“伊人”依然可望而不可即,渲染了主人公深沉的相思之情。
【主旨】全诗通过对实景的描写和对想象的描述,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怅然之情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境。
10.本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景物特点:凄清而苍凉的秋景。作用: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本诗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恋,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课外阅读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①皱波纹迎客棹②。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③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①縠(hú):绉纱类的丝织物。②棹:船桨,代指船。③浮生:指漂浮不定的短暂人生。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将执着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写得淋漓尽致。
B.“东城渐觉风光好”,以叙述的语气写来,看似不经意,但“好”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闹”字写出了红杏竞相盛开,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
D.“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写出了人生常常因为舍不得金钱财富而轻视快乐的生活,作者因此而悔恨不已。
1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将斜阳拟人化,想要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求斜阳留下来把晚花照耀。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惜春、恋春、留春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12《诗经》二首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关雎( ) 好逑( ) 荇菜( ) 水中坻( )
窈tiǎo( ) 寤mèi( ) sù洄( ) 未xī( )
2.默写句子。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2)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
(4)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
(5)蒹葭萋萋, 。
3.文学常识填空。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篇,包括 、 、 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4.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河之洲 B.求之不得
C.左右采之 D.钟鼓乐之
5.下列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6.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关雎》中的“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2)《关雎》中以眼前的景物为喻,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植物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的句子是: , 。 ,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 , ”就是佐证。
(4)统领《关雎》全篇内容的诗句是: , 。
(5)《蒹葭》中用“ , ”写出了清秋萧瑟的景象,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6)《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 。 ,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7)“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几句歌词源自《蒹葭》中的句子: , 。 , 。
课内精读
(一)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一部分:以雎鸠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直写男子的愿望,引出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的联想。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第二部分:写男子对姑娘的极度思念和追求而不得的痛苦。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三部分:写男子幻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主旨】全诗细致生动而坦诚直率地描述男主人公邂逅一位温柔优雅的淑女之后一见钟情、暗恋、追求和设想如何共享欢乐等复杂的恋爱心理,表现出男主人公对“淑女”感人至深的真情实感。
7.全诗围绕一个“ ”字,写一个小伙子对女子的 和 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 和幻想求而得之的 。它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 和 的追求和愿望。
8.全诗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念,感情发展由 到 ,最后到 。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标题。
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
C.这首诗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象之词。
(二)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第一部分:即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心上人隔水相望,苦苦追寻而不见的惆怅。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第二部分:用反复咏叹的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追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三部分:反复咏叹,表现了“伊人”依然可望而不可即,渲染了主人公深沉的相思之情。
【主旨】全诗通过对实景的描写和对想象的描述,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怅然之情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境。
10.本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本诗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恋,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课外阅读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①皱波纹迎客棹②。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③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①縠(hú):绉纱类的丝织物。②棹:船桨,代指船。③浮生:指漂浮不定的短暂人生。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将执着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写得淋漓尽致。
B.“东城渐觉风光好”,以叙述的语气写来,看似不经意,但“好”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闹”字写出了红杏竞相盛开,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
D.“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写出了人生常常因为舍不得金钱财富而轻视快乐的生活,作者因此而悔恨不已。
1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