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最后一次讲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bēi liè 最wú chǐ 的事情!
(2)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wū miè 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3)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bēi fèn 痛恨。
(4)[chuí jī 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kǒnɡ bù ,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
(5)反动派tiǎo bō lí jiàn ,bēi bǐ 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6)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ɡuānɡ mínɡ zhènɡ dà 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主任赋予我班长这个职位,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B.我们作为学生,应从小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不应蛮横无理。
C.他在我们中间挑拨离间,影响我们的团结。
D.电闸合上了,整个山村一片光明正大。
3.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B.《名人传》中米开朗琪罗拥有财富和地位,却始终处在内心追求与现实处境的矛盾之中。
C.讲演,也叫演讲或演说。讲演稿一般都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密切相关的部分。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写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作安详,安详就像 ;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作拼搏,拼搏就像 ;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作紧张,紧张就像 ;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作奋进,奋进就像 。
①夜色里赶路的人,任月出月落 ②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③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 ④暴风雨中的海燕,任电闪雷鸣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④⑤段,回答5~8题。
5.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6.选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你们:
我们:
7.第⑤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8.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外阅读
青年当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①5月3日,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揭晓。在28名奖章获得者当中,来自安徽砀山的“励志女孩”李娟备受人们关注。体重仅有25公斤、全身只有脖子以上部位能够有限活动的她,硬是咬着触控笔,在手机上一字一字地输入,在过去一年通过电商销售水果40万斤,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前进的勇气。”“励志女孩”所传递出的,正是新时代奋斗者的青春风采。这启示我们,青年当做新时代奋斗者。
②“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深情寄语,为广大青年朋友廓清了成长航道,勉励每个青年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③生逢其时,而又重任在肩,不懈奋斗,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毛泽东17岁以诗明志,25岁成立党组织,28岁出席党的一大;邓小平18岁就投身革命事业,25岁开始领导革命运动;习近平15岁到延安插队,29岁去河北正定工作……这些青春故事,在历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
④如果说,百年前的近代图景,激发了彼时青年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那么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当代青年更应义不容辞,和改革发展的中国同向而行,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相伴成长。这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在时与势的磅礴伟力中,既涌现出一大批如李娟般“青春不息,奋斗不止”的时代榜样,也孕育出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价值理念。可见,无论是革命烽火中的烂漫青春 ,还是复兴气象里的年轻活力,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才是中国青年始终不渝的时代风采。
⑤但是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难免也有人丧失理性、停步不前。比如,有人罔顾历史,抹黑英雄先烈;有人沉迷网络,得过且过;有人急功近利,用出格的行为博人眼球……要知道,丧失理想志向,再激荡的河流也会枯竭;没有奋斗拼搏,再澎湃的航程也终将搁浅。历史和现实表明,青春激情需要志向才能点燃,青春理想需要奋斗才能实现。循着理想的晨星,凭着拼搏的勇气,我们才能走出一人一事的得失,在时代跳动的脉搏中实现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和担当。
⑥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吧!这样我们就能在人生最明媚的季节,不负韶华,不辱使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
10.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1.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
12.八年级(1)班开展以“我敬佩的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参观名人故里】
(1)为更多地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英雄事迹,班委组织同学们参观“闻一多纪念馆”,假如在参观闻一多纪念馆时,让你采访纪念馆的解说员,你准备怎样说?
【歌颂人物品质】
(2)班委准备开展“我敬佩的人物”系列活动来歌颂优秀人物的美好品质,请你设计几个活动环节。
【评价人物风采】
(3)在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作简单的评价。
闻一多 袁隆平 鲁迅 吕蒙
示例:我喜欢邓稼先,他是我国核物理学家,他具有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你的评价:
13.本文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感彩,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体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思路指导】对比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横比。就是把具有可比性的不同事物、不同态度、不同的人放在同一场合进行比较,比出真假、正误、好坏,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色。(2)纵比。就是把同一事物、同一个人放在不同历史时期、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以现出变化、现出发展。(3)自身对比。是指同一事物内部所表现出来的不统一、不协调、自相矛盾的现象之间的对照比较。例如人物的语言与行动、表象与本质、享受与奉献等相反的对比。13最后一次讲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bēi liè 卑劣 最wú chǐ 无耻 的事情!
(2)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wū miè 诬蔑 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3)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bēi fèn 悲愤 痛恨。
(4)[chuí jī 捶击 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kǒnɡ bù 恐怖 ,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
(5)反动派tiǎo bō lí jiàn 挑拨离间 ,bēi bǐ 卑鄙 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6)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ɡuānɡ mínɡ zhènɡ dà 光明正大 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班主任赋予我班长这个职位,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B.我们作为学生,应从小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不应蛮横无理。
C.他在我们中间挑拨离间,影响我们的团结。
D.电闸合上了,整个山村一片光明正大。
提示:“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现指心怀坦荡,言行正派。
3.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B.《名人传》中米开朗琪罗拥有财富和地位,却始终处在内心追求与现实处境的矛盾之中。
C.讲演,也叫演讲或演说。讲演稿一般都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密切相关的部分。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写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作安详,安详就像 ;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作拼搏,拼搏就像 ;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作紧张,紧张就像 ;我憧憬一种生活状态,叫作奋进,奋进就像 。
①夜色里赶路的人,任月出月落 ②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③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 ④暴风雨中的海燕,任电闪雷鸣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④⑤段,回答5~8题。
5.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6.选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你们: 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
我们: 作者及爱国民众
7.第⑤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黑暗”指反动统治,“光明”指人民解放。
8.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课外阅读
青年当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①5月3日,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揭晓。在28名奖章获得者当中,来自安徽砀山的“励志女孩”李娟备受人们关注。体重仅有25公斤、全身只有脖子以上部位能够有限活动的她,硬是咬着触控笔,在手机上一字一字地输入,在过去一年通过电商销售水果40万斤,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前进的勇气。”“励志女孩”所传递出的,正是新时代奋斗者的青春风采。这启示我们,青年当做新时代奋斗者。
②“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深情寄语,为广大青年朋友廓清了成长航道,勉励每个青年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③生逢其时,而又重任在肩,不懈奋斗,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毛泽东17岁以诗明志,25岁成立党组织,28岁出席党的一大;邓小平18岁就投身革命事业,25岁开始领导革命运动;习近平15岁到延安插队,29岁去河北正定工作……这些青春故事,在历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
④如果说,百年前的近代图景,激发了彼时青年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那么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当代青年更应义不容辞,和改革发展的中国同向而行,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相伴成长。这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在时与势的磅礴伟力中,既涌现出一大批如李娟般“青春不息,奋斗不止”的时代榜样,也孕育出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价值理念。可见,无论是革命烽火中的烂漫青春 ,还是复兴气象里的年轻活力,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才是中国青年始终不渝的时代风采。
⑤但是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难免也有人丧失理性、停步不前。比如,有人罔顾历史,抹黑英雄先烈;有人沉迷网络,得过且过;有人急功近利,用出格的行为博人眼球……要知道,丧失理想志向,再激荡的河流也会枯竭;没有奋斗拼搏,再澎湃的航程也终将搁浅。历史和现实表明,青春激情需要志向才能点燃,青春理想需要奋斗才能实现。循着理想的晨星,凭着拼搏的勇气,我们才能走出一人一事的得失,在时代跳动的脉搏中实现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和担当。
⑥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吧!这样我们就能在人生最明媚的季节,不负韶华,不辱使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
青年当做新时代奋斗者。用李娟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
10.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伟人青春奋斗的事例,有力论证了“生逢其时,而又重任在肩,不懈奋斗,这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1.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
示例:现如今的时代光景,同样激励当代青年为民族复兴接力奋斗。
12.八年级(1)班开展以“我敬佩的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参观名人故里】
(1)为更多地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英雄事迹,班委组织同学们参观“闻一多纪念馆”,假如在参观闻一多纪念馆时,让你采访纪念馆的解说员,你准备怎样说?
示例:解说员同志,您好!我们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质十分敬佩,您对他的英雄事迹一定很熟悉,请您向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歌颂人物品质】
(2)班委准备开展“我敬佩的人物”系列活动来歌颂优秀人物的美好品质,请你设计几个活动环节。
示例:①名人名篇分享大会;②歌颂人物征文大赛;③践行榜样美好品质。
【评价人物风采】
(3)在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作简单的评价。
闻一多 袁隆平 鲁迅 吕蒙
示例:我喜欢邓稼先,他是我国核物理学家,他具有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你的评价: 示例:我喜欢闻一多,作为学者,他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作为民主战士,他具有大无畏的精神。
13.本文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感彩,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体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思路指导】对比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横比。就是把具有可比性的不同事物、不同态度、不同的人放在同一场合进行比较,比出真假、正误、好坏,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色。(2)纵比。就是把同一事物、同一个人放在不同历史时期、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以现出变化、现出发展。(3)自身对比。是指同一事物内部所表现出来的不统一、不协调、自相矛盾的现象之间的对照比较。例如人物的语言与行动、表象与本质、享受与奉献等相反的对比。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