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3 20:0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目录
01
观察细胞
0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01
观察细胞
问题探讨
从图你可以看到几种细胞?试着说出他们得名称
我们可以看到4种细胞,分别为:红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根尖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这些细胞都有哪些共同得结构?
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问题探讨
你能否根据已学知识举例,来试着说说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充分接触,起到运输氧的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体形状,排列紧密,有利于起到保护作用。
显微镜的构造
目镜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镜座
镜壁
镜柱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目镜和物镜
5× 8× 10× 15×
物镜
目镜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目镜与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擦拭玻片→
滴清水→
取材→
展平(或涂匀)→
盖上盖玻片→
染色(滴入,吸水纸吸引)→
观察。
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步骤
①转动反光镜使
视野变亮
②在低倍镜下观察
清楚后,把要放大
观察的物像移到视
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④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3.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高倍镜观察操作步骤
在低倍镜下使要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高倍显微镜使用口诀
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调节至清晰。
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使物像清晰。
思考
那么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高倍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特别小,若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损坏镜头。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我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
练习
1.下列是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视野偏暗时,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乙同学:镜头有污渍时,用卫生纸擦拭镜头
C.丙同学:使用高倍物镜看到细胞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D.丁同学:在低倍镜下还未找到细胞就立即换高倍物镜
答案:C
解析:视野偏暗时,应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并将遮光器的小光圈换成大光圈,A错误;显微镜的镜头应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B错误;使用高倍物镜已经看到细胞,但有些模糊,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C正确;必须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调清晰且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物镜,D错误。
练习
2.低倍镜(10×)观察根尖,看到约64个细胞。若选择观察的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则有关换用高倍镜(40×)观察的操作,错误的是( )
A.换用高倍镜前,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
B.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模糊,则需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变暗,则换用凹面镜
C.换用高倍镜后,会发现显微镜中的观察目标图像变大,清晰度升高
D.换用高倍镜后,工作距离变小,并可能只观察到4个左右的细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由于要选择观察的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因此换用高倍物镜前,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A正确;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模糊,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变暗,可换用凹面镜,B正确;换高倍镜后,显微镜的观察目标图像变大,往往清晰度降低,C错误;换用高倍物镜后,工作距离变小,放大倍数增大4倍,因此可能只观察到64÷42=4个左右的细胞,D正确。
0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分类依据: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原核生物
(2)分为
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放线菌
支原体
衣原体
以及分布广泛的各种细菌
蓝细菌与水华
蓝细菌的细胞比其他的细菌大,大多数细菌的直径为0.5 5.0 m,一般来说,我们用肉眼是分辨不清蓝细菌的,但是当它们以细胞群体(宏观)的形式存在时,就会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 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需要注意:蓝细菌为光合自养生物。***
体内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水华的形成是由于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
颤蓝细菌
水华
念珠蓝细菌
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大型真菌、霉菌)
树菇
青霉
酵母菌
原核细胞和
真核细胞的
异同点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有染色体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等 真菌、动物、植物
细胞统一性的体现
细胞的统一性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一般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结构
能量
增殖
遗 传
组成
大肠杆菌(左)和蓝细菌(右)细胞模式图
细胞质
纤毛
细胞膜
细胞壁
鞭毛
核糖体
拟核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
拟核
核糖体
大肠杆菌模式图
蓝细菌模式图
细胞的多样性体现
1、真、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
真核细胞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其中有核仁、染色质(含DNA);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拟核由裸露的DNA分子构成。
2、不同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存在差异:
如细菌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等多种形态,且不通过细菌的结构也存在差异。蓝细菌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绝大多数细菌是异养生物。
3、不同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存在差异:
如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大液泡,叶肉细胞中还有叶绿体。而且同一植物的不同组织细胞及不同植物的细胞也各不相同。
练习
1.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
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蓝细菌的相关知识。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A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核仁,B错误;蓝细菌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藻蓝素,以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可以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是含有与需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进行需氧呼吸,D正确。
练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脱离细胞的病毒将不会表现出生命现象
B.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等
C.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发菜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其细胞中应该具有叶绿体
答案:A
解析:病毒只有在宿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其生命特征;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层次;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中的蓝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
谢谢观看
XIEXIEGUAN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