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1)有如刀削一般,lénɡ jiǎo 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2)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rú dònɡ 在巨大的冰谷里。
(3)近些年来,zhòu rán 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
(4)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màn bù jīnɡ xīn 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xiè dài 。
(5)挺拔的,dūn shí 的,奇形怪状的,wān yán 而立的。
(6)而我似乎已经shuāi jié ,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7)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yǎn yì 长江的故事。
(8)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走向各拉丹冬,就近ān yínɡ zhā zhài 。
(9)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fēnɡ yún biàn huàn 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10)此刻倒霉迹象jiē zhǒnɡ ér zhì ,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11)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lì lì zài mù 。
(12)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chuān liú bù xī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八达岭长城像一条长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
B.为了实现梦想,小颜一直努力用功,从来没有懈怠之心。
C.我刚从外面回到家,妈妈就接踵而至了。
D.登山队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始休整。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 )
(2)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B.《经典咏流传》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造成的。
C.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D.“百城百台——我为国宝点赞”大型主题活动汇集31个省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一活动的举行对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⑤~段,回答6~9题。
6.从选文看,作者描写冰塔林的顺序是: 。
7.第段是从什么角度描写冰塔林的?采用了什么手法?展现了冰塔林怎样的特点?
这一段从更近处,以 的形式描写冰塔林,用形象的 把冰塔、冰柱等的状态比作长发披肩,展现出冰塔林 、 的特点。
8.“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与我们所学的哪篇文言文中的哪句话相似?
9.选文中作者多次写“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是为了 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更好地表达了自己 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课外阅读
低头见花
①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珠,又似回首时,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
②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逢。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③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超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
④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绿交融于一处。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此情此境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下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⑤而更多的人,更像那些深谷之中或草叶之下的小小花朵,终其一生的平凡,就连那花儿也是毫不张扬,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抱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也会在某个时间,落入别人惊喜的眼中。如此,就足够了。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是无悔。
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我们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下头去看那些花朵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
⑦相互洇染,相互温暖。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将“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的人和更多的平凡而不张扬的人进行对比,突出了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无悔的人生。
B.文中用花来象征平凡而不张扬的人,呼吁人们关注他们,使文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C.文章融记叙、抒情、议论、描写表达方式为一体,记叙、描写是基础;抒情、议论是深化。
D.文章写了低头关注平凡的生命,仰头追求遥远的目标,告诉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心存梦想。
11.阅读全文,谈谈文题“低头见花”的含义。
12.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装点”一词的表达效果。
1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14.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学校开展了“珍爱环境,保护水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题目。
(1)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地球上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的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一半的陆地面积,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二十亿人饮水困难。而人类正以每15年增加1倍的淡水需求消耗着水资源。到目前为止,人类淡水消费量已经占全世界可用淡水的54%。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08个严重缺水。
①主要信息一:
②主要信息二:
(2)班里准备办一期相关主题的黑板报,请设计两个栏目,写出栏目名称。
(3)在生活中,你一定发现了很多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请你写三条防止浪费水、污染水的建议。
15.学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之后,各拉丹冬的美景有层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得益于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请你选取一处场景,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描写一下吧!
【思路指导】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象具体地展现出来。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1)有如刀削一般,lénɡ jiǎo 棱角 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2)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rú dònɡ 蠕动 在巨大的冰谷里。
(3)近些年来,zhòu rán 骤然 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
(4)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màn bù jīnɡ xīn 漫不经心 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xiè dài 懈怠 。
(5)挺拔的,dūn shí 敦实 的,奇形怪状的,wān yán 蜿蜒 而立的。
(6)而我似乎已经shuāi jié 衰竭 ,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7)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yǎn yì 演绎 长江的故事。
(8)1987年3月上旬,我随电影摄制组走向各拉丹冬,就近ān yínɡ zhā zhài 安营扎寨 。
(9)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fēnɡ yún biàn huàn 风云变幻 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10)此刻倒霉迹象jiē zhǒnɡ ér zhì 接踵而至 ,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11)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lì lì zài mù 历历在目 。
(12)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chuān liú bù xī 川流不息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八达岭长城像一条长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
B.为了实现梦想,小颜一直努力用功,从来没有懈怠之心。
C.我刚从外面回到家,妈妈就接踵而至了。
D.登山队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始休整。
提示:“接踵而至”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不合语境。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比喻)
(2)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比喻、拟人)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B.《经典咏流传》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造成的。
C.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D.“百城百台——我为国宝点赞”大型主题活动汇集31个省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一活动的举行对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⑤~段,回答6~9题。
6.从选文看,作者描写冰塔林的顺序是: 由高到低,由远及近 。
7.第段是从什么角度描写冰塔林的?采用了什么手法?展现了冰塔林怎样的特点?
这一段从更近处,以 特写 的形式描写冰塔林,用形象的 比喻 把冰塔、冰柱等的状态比作长发披肩,展现出冰塔林 熠熠生辉 、 光彩夺目 的特点。
8.“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与我们所学的哪篇文言文中的哪句话相似?
《桃花源记》中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9.选文中作者多次写“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是为了 反衬 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更好地表达了自己 对大自然美丽景色 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课外阅读
低头见花
①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珠,又似回首时,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
②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花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逢。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③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超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
④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绿交融于一处。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此情此境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下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⑤而更多的人,更像那些深谷之中或草叶之下的小小花朵,终其一生的平凡,就连那花儿也是毫不张扬,湮没于芸芸众生之中。可是,我们却很少有人抱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要能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是芬芳美丽的一朵。也会在某个时间,落入别人惊喜的眼中。如此,就足够了。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是无悔。
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我们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下头去看那些花朵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
⑦相互洇染,相互温暖。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文章将“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的人和更多的平凡而不张扬的人进行对比,突出了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无悔的人生。
B.文中用花来象征平凡而不张扬的人,呼吁人们关注他们,使文章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C.文章融记叙、抒情、议论、描写表达方式为一体,记叙、描写是基础;抒情、议论是深化。
D.文章写了低头关注平凡的生命,仰头追求遥远的目标,告诉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心存梦想。
提示:文章并没有表达追求遥远目标、心存梦想的主题。
11.阅读全文,谈谈文题“低头见花”的含义。
表层含义是指作者在草原上低头看见小花,深层含义是指我们要关注生活中那些毫不张扬、易被忽略的平凡的人或生命,欣赏他们身上的美好的品质,体会其中的幸福与暖意。
12.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装点”一词的表达效果。
“装点”本义是装饰点缀。在句中的意思是指在无边的单一的绿色映衬下,突然看见无名小花的美丽,给我们所带来的惊喜和心灵上的触动。表达了对小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别人所绽放的美丽。
14.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学校开展了“珍爱环境,保护水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题目。
(1)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地球上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的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一半的陆地面积,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二十亿人饮水困难。而人类正以每15年增加1倍的淡水需求消耗着水资源。到目前为止,人类淡水消费量已经占全世界可用淡水的54%。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08个严重缺水。
①主要信息一: 缺水已成为世界性问题。
②主要信息二: 我国缺水尤其严重。
(2)班里准备办一期相关主题的黑板报,请设计两个栏目,写出栏目名称。
示例:淡水分布、水的性质、水污染现状等。
(3)在生活中,你一定发现了很多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请你写三条防止浪费水、污染水的建议。
示例:制止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举报污染水的企业行为;禁止在河边、湖边倒垃圾或丢弃其他废弃物;不要在水源地游泳、划船或钓鱼等,以免污染水体。
15.学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之后,各拉丹冬的美景有层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得益于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请你选取一处场景,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描写一下吧!
【思路指导】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象具体地展现出来。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