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大附中双语国际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师大附中双语国际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9 19: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师大附中双语国际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需准确填写自己的年级、班级、姓名、考场、座号。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妥帖( tiē ) 簌簌( shù ) 隘( ài )口 懵懵懂懂( méng )
B.踌躇( chú ) 蹒跚(pán ) 窸索(xī) 有恃无恐( shì )
C.讪笑(shàn) 锁链(lián) 心弦(xuán) 有恃无恐( shì )
D.忸怩(ní) 嗫(niè)嚅 龇牙( cī ) 肆无忌惮(d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栅栏 颓唐 纽扣 唾手可得
B.轮廓 殒落 蹲踞 立锥之地
C.荒莽 摇曳 窒息 碟碟不休
D.作揖 暴燥 挑拔 安分守己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 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 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A.传播 捍卫 聚集 B.传递 保全 凝聚
C.传递 捍卫 凝聚 D.传播 保全 聚集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注笔端,这是源于作者平时用心观察,重视积累为基础。
C.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D.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5.指出下列各复句的类型。(2分)
(1)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__________
(2)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 (4分)
为了感受汉字的魅力,学校举行“我爱汉字”活动,请您参加。
活动一:【探源释义】(1分)
汉字很有趣。老师提供了《辞海》中“集”字“隹”部的注释:“隹:短尾鸟。
请你解释《诗经》“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一句中“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妙联拾珠】 (1分)
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___出没,草屋老树
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
情态。【 】
A.相 B.自 C.急 D.少
活动三:【唇枪舌战】(2分)
(1)辩论很精彩。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汉字正
面临危机。请你就“电子产品是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辩题,代表反方发
表观点,并陈述理由。
正方:我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在没有键盘输入的
时代,用笔写字可以强化人们的记忆,而如今键盘输入则让人们可以在多个候选的
编码中选择所需的字,削弱了人们的书写能力,以致出现了“提笔忘字”现象。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默写。(8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___________ ,受中赏;
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表明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
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4分)
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
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山海经>》)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
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
(1)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共13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文有改动)
9.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3分)
10.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1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1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义。(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2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 ( http: / / www.21cnjy.com )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13.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 ;四是 。(2分)
16.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2分)
示例:闻一多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0题。(11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 缘溪行 (2) 阡陌交通
(3) 便要还家 (4) 处处志之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0.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1~22题。(4分)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词中有什么作用?(2分)
2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共50分)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留些______在心中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横线上可选填:“快乐”“希望”
“回忆”……),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方。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我是渺小的,如水滴;我是伟大的,能穿透坚硬的石头。我是卑微的,如小
草;我是高贵的,能浸润生命的诗意。我是沉默的,如石子;我是宏观的,能撑
起通天的长路。我是平凡的,但我有不平凡。
要求:①请以“我,不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方。
河南师大附中双语国际学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 B 】(3分)A.(sù)(měng) C.(liàn)(xián) D.(zī)
2.【 A 】(3分)B.陨落 C.喋喋不休 D.暴躁、挑拨
3.【 C 】(3分)
4.【 D 】(3分)A.在“等”后面加“问题”B.把“为基础”去掉。C.去掉“由于建成了”
5.指出下列各复句的类型。(2分)
(1)条件复句(2)递进复句
6.综合性学习。 (4分)
活动一:(1分)“集”的意思是“鸟停息在树上”。
活动二:(1分)【 B 】
活动三:【唇枪舌战】(2分) 反方:(观点明确,理由合理,语言流畅。)
7.古诗文默写。(8分)
(1)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 (2)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4)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8.名著阅读。(4分)
(1)(2分) A.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
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本书。
(2)(2分)A.让作者感受到了阿长伟大的爱。
B.让作者感受到了家长的霸道及对儿童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的摧残。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共13分)
9.(3分)
(1)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2)为父子二人的活动提供了特定背景。(3)多所塑造的父亲这个人物形象间接地起到了烘托作用。(4)营造出清冷、凝重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0.(3分)
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人给父亲钱时的不耐烦及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薄,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无礼的小市民形象。
11.(4分)
(1)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他靠砍柴、卖柴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2)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他为给孩子挣竞赛费,恳求买柴人;面对鄙薄,仍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钱,能委曲求全。(3)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传身教。
12.(3分)父亲告诉孩子,以后有能力了,要尊重像他那样勤劳、坚忍,渴望被尊重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2分)
13.(2分)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14.(3分)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2分)做什么都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或: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16.(3分)对比论证。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强调突出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
17.(2分)示例:居里夫人埋头在实验室里用了三年零九个月,从8吨废沥青中提炼出一克镭。(如海伦·凯勒、邓稼先、宋濂、司马迁等均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0题。(11分)
18.(4分) (1)沿,沿着 (2)互相通达 (3)通“邀”,邀请 (4)做标记
19.(4分) (1)(溪水的)两岸几百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桃花纷纷落下。
(2)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20.(3分)①自然环境优美 ②社会安定和平 ③百姓生活和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1~22题。(4分)
(2分)用典。用“四面楚歌”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列强进逼下,中国前途的忧思之情。
22.(2分)冲破牢笼,获得自由的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悦;投身革命,豪情万丈;中秋佳节,倍感孤独;面对未来,担心不已;投身革命,知音难觅。(写出任意两点即满分,少一点扣一分。)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