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素养检测(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素养检测(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4 10:40:16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素养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书写水平(3分)
1.根据作文书写水平计分。(3分)
二、倾听能力(6分)
2.材料中没有提及的汉字遭遇的困境与危机是( C )(2分)
A.构形困境、造字困境 B.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
C.符号系统不完善的困境 D.面临存亡危机
3.概括材料中介绍的解决第一个困境的方法并举出一个汉字为例。(4分)
第一个是假借,借用符号来代替。比如“其”。第二是把意义和声音合在一起的形声造字法。比如“风”。
【听力材料】
期盼已久的新学期终于开课了,各年级的学子们都在今天关了手机,打开飘散墨香的课本,学习新学期的知识。
开学的第一课,我们先认认真真地重新学习一下汉字:汉字既是一位每天都会见面的老朋友,又是一位充满睿智、有点神秘的好老师。
汉字从远古走到今天,现在所知成系统的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始的。甲骨文是殷商晚期也就是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2世纪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汉字也有3 3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字曾经历了三次重大困境和危机。第一个是构形困境、造字困境;第二个是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第三个则是面临存亡的危机。
先来谈谈第一个困境与危机。早期的汉字是以形表意的,客观上有一个物象,把这个物象描写下来造一个符号,就是所谓的象形字。如果看到动物,就干脆画一个动物,例如“象”,突出它的长鼻子;凤凰的“凤”,突出头上花冠和翎尾。例如“车”字,一看就是一驾马车。
这真是奇妙,“见形知义”,有很多人说汉字太好了,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不是那么简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要用语言文字记载,还有很多符号没有办法画出来,例如我在思考,这个“思考”怎么画
画不出来。我们讲话的时候有很多虚词,古人也有“之乎者也”,这些虚词就画不出来。完善的文字要准确地记录语言,才能把事情记录清楚。这就是汉字遇到的第一个困境,很多东西没有办法表现,无形可“象”,造不出字来了,如果找不到解决办法,这个文字符号系统就不会发展完善,就要走向绝路。
古人很聪明,想到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假借,借用同音符号来替代。如表示“大概”“可能”的虚词“其”没法造出来,甲骨文就借同音的“簸箕”的“箕”来表示,这个方法叫假借。除了假借,在甲骨文中还出现了另一种造字方法,就是用一个符号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再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把意义和声音合在一起就是形声造字法。例如:“凤”是个象形字,但是甲骨文中经常借作刮风的“风”,怎么办 改造它,在凤鸟上面加一个“凡”声,就成了凤凰的“凤”。
一旦一个文字系统可以方便地生成很多不同的字,现实中不管社会怎么发展变化,新产生的词都能造个字记录下来,这就突破了第一个困境。
(摘自《守望与思索:人文清华讲坛实录》,有删改)
三、基础积累(13分)
4.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4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完与反动派zhēn fēnɡ xiānɡ duì① 针锋相对 的《最后一次讲演》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年仅47岁。今天在翠湖公园附近西仓坡有一座“闻一多殉难处纪念碑”供人们miǎn huái② 缅怀 追思,碑的四周有一圈不高的水泥护栏,四角上各立有一黑色石圆形的简易雕刻。碑的一侧墙体上有一方水泥塑的凸出了的扇形边框,内书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碑的另一侧相距数米处有一小亭,亭边同样是居民小区的围墙,墙体上有闻一多先生肖像一幅,面目清瘦,发乱须长。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做人就要光明正大、诚实正派,人前人后不要有两张面孔。
B.小文在校辩论赛上引经据典、强词夺理,赢得了阵阵掌声。
C.《多彩贵州风》主创团队打造了绚丽斑斓的舞台,让观众拥有了置身于黔山秀水中的体验。
D.一个火上浇油的人,攻击抹黑一个正在努力救火的人,这是极不负责、极为卑劣的行径。
提示:“强词夺理”指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含贬义。用在此处属于褒贬误用,故选B项。
6.默写。(5分)
(1)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杜甫《石壕吏》)
(4)《核舟记》中表明王叔远技艺精湛的句子是: 罔不因势象形 , 各具情态 。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用满腔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声讨反动派的檄文,是赞扬烈士的颂歌,是呼唤斗争的号角。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文章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朴实。
C.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希腊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促成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
D.演讲词的三方人物指:主持者、演讲者和听众。演讲活动的五个环节指:信息源、传播者、媒介、受传者和效果。
提示:C.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四、阅读能力(3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8.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家信集,该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提示:D.表述错误。文中表述的是“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也重要。故选D项。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 十月革命 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 生活教科书 ”。(2分)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晚风听暮蝉
李丹崖
①就像吃大葱要蘸酱一样,听暮蝉,就要在晚风中。
②落日像古铜色老人的笑脸,沉在西山下,伴随着最后一缕余晖,风早就丝丝缕缕的吹起来了。气温不算热,刚刚落了一场雨,雨后的乡村格外安静,人们似乎都还没有从那场哗哗哗的雨喧里缓过神来。就连蜻蜓也不敢飞,翅羽上粘着水,飞起来要格外费力,索性欣赏一下这雨后初晴的天空。
③不甘寂寞的蝉已经开始叫起来了。一声,又一声,断断续续。在这季夏的晚风里,有一些英雄气短的意思。其实,我想到了“苟延残喘”,但这个词似乎对蝉不公平。蝉毕竟是这个夏天难耐的歌唱家,唱了一个季节,嗓子都哑了,也没有把自己唱红。
④毕竟,夏天这个演艺圈太复杂了。各色虫意儿(皖北人喜欢把小个头的昆虫和小鸟称之为“虫意儿”)粉墨登场,蝉、蛐蛐儿、蝈蝈、叫蚂蚱……它们在树枝上、草丛中、豆叶上、南瓜藤上……哪里还显得了蝉呢?况且,蝉一贯给人的印象是聒噪,并不像蝈蝈那样悦耳,也不像蛐蛐那样可以用来撩拨挑逗,时不时从你的头顶飞过,还会撒下一场尿雨,惹人骂。
⑤有时候,我总觉得蝉是一种怀才不遇的人。
⑥如果你遇见它,在它最好的时光,蝉还不是蝉,还是蝉蛹,还只会爬,没有蜕去捆绑在身体上的壳。这时候,容易被人抓来,洗净,炸食,上了餐桌,美其名曰“金蝉”。上了初三或高三的学子爱吃,有一飞升天,一鸣惊人的好彩头。
⑦然而,这时候的蝉也仅仅是被人蚕食的对象,并没有惹人垂怜。蝉的梦想,说不定一直以来都是做一个歌唱家。所以,它一直在卖力的唱,等待有哪位伯乐能够听见它的鸣唱而把它收入自己麾下,可是,这位伯乐一直没有出现。
⑧蝉是倔强的,从初夏一直唱到夏末,在夏末的晚风里断断续续、声嘶力竭,它们多半是唱了最后一声绝响,然后从树梢上跌落下来,被我们发现时,已经成了蚂蚁的美食,或是浑身生了一层霉醭。
⑨或许晚风中的蝉,已经不再是鸣唱,而是弥留之际的梦呓,它对这个夏天仍然抱有一丝幻想,仍希望自己被人发现,有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但是,这样的豪迈有时候想一想,也是一种悲戚。
⑩龚自珍说:“万马齐喑究可哀”,其实,万蝉齐喑也一样“究可哀”。晚风里的暮蝉,让人想起元曲里“枯藤老树昏鸦”的凄美意向,也让人想起屈子,想起“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想起“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的李频,想起“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的左思,想起……
夏天就要过去,再来已是秋天。蝉还在坚守着自己最后一丝狂狷:“非以藉秋风,居高声自远”,蝉多像是魏晋时期的文人。
有个画家叫“李苦禅”,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名字,禅与蝉是同音字,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修行,禅是出世的,而蝉却是入世的。禅是放下,蝉是执着。
一只蝉的一生,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以人观蝉,总难免带着人对蝉的揣度,是个人化色彩。或许,对蝉来说,它的一生都是愉悦的。它从生到死,都在歌唱呀!一生都在歌唱,这不就够了吗?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谁都有垂垂老矣的时刻,唱罢此曲,曰去去,来生还来居高树,一唱刺长空。
一只晚风里的暮蝉,总会让人禁不住思绪连连。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第②段通过对落日、乡村等进行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凄凉的氛围。
B.作者笔下的暮蝉与屈子、陈子昂、李频等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和相近的命运。
C.文章最后一段,既呼应了文章标题,又升华了文章中心。
D.本文借物喻人,表面写蝉,实则借蝉写人,意在讽刺那些空怀梦想而不去追逐的人。
11.标题“晚风听暮蝉”中的“暮蝉”在文中有哪些含义?(3分)
晚风中的蝉(傍晚的蝉);生命即将消亡的蝉;执着追求梦想而怀才不遇的人。
12.蝉的一生,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示例一:我觉得是悲剧。蝉的一生,正是为梦想不断努力、至死不渝的人的一生,这种人不为人喜,最终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而死去,是社会现实对人才摧残的悲剧。示例二:我觉得是喜剧。蝉的一生,正是胸怀梦想执着追求的一生。无论现实有多残酷,无论遭遇了多少曲折、失意,都始终胸怀梦想,并愉悦、豪迈、执着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奋斗过,就没有遗憾,没有失败。
深耕心灵的土壤
①世事沉浮,岁月流转,白云苍狗,幻化无穷。微渺如沧海之一粟的我们,常常因失却本心,似无根之浮萍不能自主,迷失在无尽的浮躁喧嚣之中。越来越多的人身心疲惫,灵魂受煎熬,在迷茫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应接不暇的物质焦虑与精神困惑,我们急需深耕心灵的土壤,播撒精神的种子,擢拔生命的高度。
②鉴古知今。面对相位,持竿不顾,视浮名微利如云烟,庄周曳尾涂中,甘守贫贱,只因他有一颗纯真自然、不受羁绊的逍遥之心;秋风萧瑟,易水波寒,明知一去不复返,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只因他心中有一份“士为知己者死”的坚定信念和专属于侠客的尊严;路途遥远,水恶山险,八十一难比登天,玄奘意志坚定,挺胸向前,“求得真经度世人”是他一生的不懈追求。
③清贫不能令他们迷茫,死亡不会让他们彷徨,苦难不可使他们止步,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书写出大写的“人”字。他们深耕心灵的土壤,用最纯洁高贵的品质,为世人点亮一盏盏心灯,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
④“假若一条船不知道它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假若一个时代丢失了信仰,人们的心灵变得荒芜,就像陀螺没有了“轴向”,风筝剪断了牵线,航船迷失了方向,必将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⑤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唯有坚守灵魂的纯净,行走在需要的地方,生命才能执着成长。“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您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心中永生。”“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王锋,一个响亮的名字,用自己“渺小”的生命,诠释了伟大的内涵,用自己38年的短暂岁月,书写了永恒的壮丽诗篇。同样,被称为我国“量子之父”的潘建伟,始终站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前沿,与宇宙对话,和信息攀谈。“墨子号”拉近了天与地的距离,科学家的执着与坚守彰显了生命的意义。是啊,从善行天下的丛飞到勇夺诺奖的屠呦呦,从震惊世人的千手观音到振奋国人的中国女排,从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的杨利伟到捐献毕生积蓄的卢永根。在这浮躁的社会,他们心存一片净土,像缕缕清风,汇聚成一股股暖流,吹遍中华大地,涤荡尘世。他们视名利为过眼云烟,这是何等的大境界啊!
⑥每个人就好比一块璞玉,在没有雕琢前就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唯有经过打磨、设计、雕刻,才变成了精美的玉器。钱锺书先生在《读中国诗》中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回了家,心才有归宿。
⑦向内求,深耕心灵的土壤。让精神的光辉超越世俗名利,成为指引我们远航的灯塔,去收获多姿多彩的人生。即使成不了璀璨星空中最闪亮的星辰,但只要在暗夜贡献过自己的光芒,哪怕是流星,都算是有意义的存在。
13.对文章的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A.面对应接不暇的物质焦虑与精神困惑,我们急需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生命高度。
B.我们应深耕心灵的土壤,用最纯净最高贵的品质,为世人点亮心灯,指引前行的方向。
C.在这浮躁的社会,我们应心存一片净土,视名利如过眼云烟,做一个有大境界的人。
D.人生的追求就是让自己的身心在这个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
14.第④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从反面生动有力地论述了信仰对于一个时代的重要意义,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三)古代诗文阅读(12分)
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注释】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暗窃匠氏刀锥(暗地)
B.凿木人长寸许(表约数,左右)
C.触机则立吠不止(机关)
D.不能悉载(搭,乘)
16.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黄履庄的作品有什么特点。(4分)
黄履庄的作品以“活”取胜。如他做的木狗、木鸟等能动、能叫,其声音更是难辨真伪。
【参考译文】
黄子履庄,年少时聪明颖悟,读书几遍,就能背诵。特别喜欢自出新意,制作各种机械。七八岁时,曾经背着私塾的老师,暗地拿来工匠的刀锥,雕凿了一寸来高的木人,放在书案上能自动行走,(木人)手脚都能自己活动,观看的人很诧异,都觉得神奇。他制造的机械很多,我不能全部记得。……他制造了木狗,放在门的旁边,像真狗那样圈卧着,只是当人进门,触动机关就马上大叫不止,叫声同真狗没有区别,即使聪明的人也难辨真假。他制作木鸟,放在竹笼中,能自己跳舞飞鸣,像画眉一样鸣叫,凄切清越,声音动听。……他制作机械的奇特都像这样,我不能全部记载下来。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①
朝闻游子唱离歌②,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③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④树色 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李颀是唐代诗人,与魏万有交往,作者以一个长者的身份送别。之京,去长安。②离歌:又作“骊歌”,离别的歌。③不堪:不能承受。④关城:潼关。
17.填入诗中横线处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A.催 B.近 C.染 D.临
18.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是怎样将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的。(4分)
首联运用倒叙笔法,“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朋友要走,再说“昨夜微霜初渡河”,点明昨晚的景象,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寓情于景,表达了惜别的深情。颌联运用了倒装的手法,加深了描写。“鸿雁”“云山”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和“客中过”,由事见景、由景生情。颈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但联系气候、时刻等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
五、语言运用(8分)
“一带一路”青少年和平友好发展国际联盟是中国科学教育促进会、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共同发起,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中小学校、政府部门、国际性公益组织、教育企业以及媒体组成的国际性公益组织,它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在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经济等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青少年间的理解与信任。
今年,香泉中学申请加入了“一带一路”青少年和平友好发展国际联盟,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一带一路’对青少年未来生活的影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9.学校将对全校学生做一次关于“‘一带一路’对青少年未来生活的影响”的问卷调查,请你为调查问卷设计两个问题。(2分)
①你认为“一带一路”可能对青少年未来生活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②你希望未来能到“一带一路”沿线哪些国家交流学习?
20.学校将与联盟中的外国会员学校进行一次交流活动,请你向外国青少年朋友介绍中国的一处名胜古迹。(2分)
示例: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范仲淹为它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我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胜景。
21.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一带一路”宣讲活动,下面是学校办公室草拟的一份通知,请找出其中的不妥当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找出两处即可)(4分)
①通知
②学校决定在本周五(6月19日)下午四点举办“一带一路”宣讲活动,③请同学们届时莅临。
④香泉中学办公室2022年6月17日
不妥当一(填序号) ② ;修改建议: 加上具体地点 。
不妥当二(填序号) ③/④ ;修改建议: 将“届时莅临”改为“按时参加”/时间应在署名下方(答出两处即可) 。
六、写作能力(4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要写得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得抄袭。
略。第四单元素养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书写水平(3分)
1.根据作文书写水平计分。(3分)
二、倾听能力(6分)
2.材料中没有提及的汉字遭遇的困境与危机是( )(2分)
A.构形困境、造字困境 B.书写效率低下的困境
C.符号系统不完善的困境 D.面临存亡危机
3.概括材料中介绍的解决第一个困境的方法并举出一个汉字为例。(4分)
三、基础积累(13分)
4.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4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完与反动派zhēn fēnɡ xiānɡ duì① 的《最后一次讲演》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年仅47岁。今天在翠湖公园附近西仓坡有一座“闻一多殉难处纪念碑”供人们miǎn huái② 追思,碑的四周有一圈不高的水泥护栏,四角上各立有一黑色石圆形的简易雕刻。碑的一侧墙体上有一方水泥塑的凸出了的扇形边框,内书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碑的另一侧相距数米处有一小亭,亭边同样是居民小区的围墙,墙体上有闻一多先生肖像一幅,面目清瘦,发乱须长。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做人就要光明正大、诚实正派,人前人后不要有两张面孔。
B.小文在校辩论赛上引经据典、强词夺理,赢得了阵阵掌声。
C.《多彩贵州风》主创团队打造了绚丽斑斓的舞台,让观众拥有了置身于黔山秀水中的体验。
D.一个火上浇油的人,攻击抹黑一个正在努力救火的人,这是极不负责、极为卑劣的行径。
6.默写。(5分)
(1)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
(4)《核舟记》中表明王叔远技艺精湛的句子是: , 。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用满腔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声讨反动派的檄文,是赞扬烈士的颂歌,是呼唤斗争的号角。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文章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朴实。
C.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希腊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促成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
D.演讲词的三方人物指:主持者、演讲者和听众。演讲活动的五个环节指:信息源、传播者、媒介、受传者和效果。
四、阅读能力(3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8.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家信集,该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 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 ”。(2分)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晚风听暮蝉
李丹崖
①就像吃大葱要蘸酱一样,听暮蝉,就要在晚风中。
②落日像古铜色老人的笑脸,沉在西山下,伴随着最后一缕余晖,风早就丝丝缕缕的吹起来了。气温不算热,刚刚落了一场雨,雨后的乡村格外安静,人们似乎都还没有从那场哗哗哗的雨喧里缓过神来。就连蜻蜓也不敢飞,翅羽上粘着水,飞起来要格外费力,索性欣赏一下这雨后初晴的天空。
③不甘寂寞的蝉已经开始叫起来了。一声,又一声,断断续续。在这季夏的晚风里,有一些英雄气短的意思。其实,我想到了“苟延残喘”,但这个词似乎对蝉不公平。蝉毕竟是这个夏天难耐的歌唱家,唱了一个季节,嗓子都哑了,也没有把自己唱红。
④毕竟,夏天这个演艺圈太复杂了。各色虫意儿(皖北人喜欢把小个头的昆虫和小鸟称之为“虫意儿”)粉墨登场,蝉、蛐蛐儿、蝈蝈、叫蚂蚱……它们在树枝上、草丛中、豆叶上、南瓜藤上……哪里还显得了蝉呢?况且,蝉一贯给人的印象是聒噪,并不像蝈蝈那样悦耳,也不像蛐蛐那样可以用来撩拨挑逗,时不时从你的头顶飞过,还会撒下一场尿雨,惹人骂。
⑤有时候,我总觉得蝉是一种怀才不遇的人。
⑥如果你遇见它,在它最好的时光,蝉还不是蝉,还是蝉蛹,还只会爬,没有蜕去捆绑在身体上的壳。这时候,容易被人抓来,洗净,炸食,上了餐桌,美其名曰“金蝉”。上了初三或高三的学子爱吃,有一飞升天,一鸣惊人的好彩头。
⑦然而,这时候的蝉也仅仅是被人蚕食的对象,并没有惹人垂怜。蝉的梦想,说不定一直以来都是做一个歌唱家。所以,它一直在卖力的唱,等待有哪位伯乐能够听见它的鸣唱而把它收入自己麾下,可是,这位伯乐一直没有出现。
⑧蝉是倔强的,从初夏一直唱到夏末,在夏末的晚风里断断续续、声嘶力竭,它们多半是唱了最后一声绝响,然后从树梢上跌落下来,被我们发现时,已经成了蚂蚁的美食,或是浑身生了一层霉醭。
⑨或许晚风中的蝉,已经不再是鸣唱,而是弥留之际的梦呓,它对这个夏天仍然抱有一丝幻想,仍希望自己被人发现,有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但是,这样的豪迈有时候想一想,也是一种悲戚。
⑩龚自珍说:“万马齐喑究可哀”,其实,万蝉齐喑也一样“究可哀”。晚风里的暮蝉,让人想起元曲里“枯藤老树昏鸦”的凄美意向,也让人想起屈子,想起“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想起“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的李频,想起“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的左思,想起……
夏天就要过去,再来已是秋天。蝉还在坚守着自己最后一丝狂狷:“非以藉秋风,居高声自远”,蝉多像是魏晋时期的文人。
有个画家叫“李苦禅”,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名字,禅与蝉是同音字,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修行,禅是出世的,而蝉却是入世的。禅是放下,蝉是执着。
一只蝉的一生,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以人观蝉,总难免带着人对蝉的揣度,是个人化色彩。或许,对蝉来说,它的一生都是愉悦的。它从生到死,都在歌唱呀!一生都在歌唱,这不就够了吗?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谁都有垂垂老矣的时刻,唱罢此曲,曰去去,来生还来居高树,一唱刺长空。
一只晚风里的暮蝉,总会让人禁不住思绪连连。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通过对落日、乡村等进行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凄凉的氛围。
B.作者笔下的暮蝉与屈子、陈子昂、李频等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和相近的命运。
C.文章最后一段,既呼应了文章标题,又升华了文章中心。
D.本文借物喻人,表面写蝉,实则借蝉写人,意在讽刺那些空怀梦想而不去追逐的人。
11.标题“晚风听暮蝉”中的“暮蝉”在文中有哪些含义?(3分)
12.蝉的一生,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呢?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深耕心灵的土壤
①世事沉浮,岁月流转,白云苍狗,幻化无穷。微渺如沧海之一粟的我们,常常因失却本心,似无根之浮萍不能自主,迷失在无尽的浮躁喧嚣之中。越来越多的人身心疲惫,灵魂受煎熬,在迷茫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应接不暇的物质焦虑与精神困惑,我们急需深耕心灵的土壤,播撒精神的种子,擢拔生命的高度。
②鉴古知今。面对相位,持竿不顾,视浮名微利如云烟,庄周曳尾涂中,甘守贫贱,只因他有一颗纯真自然、不受羁绊的逍遥之心;秋风萧瑟,易水波寒,明知一去不复返,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只因他心中有一份“士为知己者死”的坚定信念和专属于侠客的尊严;路途遥远,水恶山险,八十一难比登天,玄奘意志坚定,挺胸向前,“求得真经度世人”是他一生的不懈追求。
③清贫不能令他们迷茫,死亡不会让他们彷徨,苦难不可使他们止步,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书写出大写的“人”字。他们深耕心灵的土壤,用最纯洁高贵的品质,为世人点亮一盏盏心灯,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
④“假若一条船不知道它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假若一个时代丢失了信仰,人们的心灵变得荒芜,就像陀螺没有了“轴向”,风筝剪断了牵线,航船迷失了方向,必将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⑤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唯有坚守灵魂的纯净,行走在需要的地方,生命才能执着成长。“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您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心中永生。”“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王锋,一个响亮的名字,用自己“渺小”的生命,诠释了伟大的内涵,用自己38年的短暂岁月,书写了永恒的壮丽诗篇。同样,被称为我国“量子之父”的潘建伟,始终站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前沿,与宇宙对话,和信息攀谈。“墨子号”拉近了天与地的距离,科学家的执着与坚守彰显了生命的意义。是啊,从善行天下的丛飞到勇夺诺奖的屠呦呦,从震惊世人的千手观音到振奋国人的中国女排,从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的杨利伟到捐献毕生积蓄的卢永根。在这浮躁的社会,他们心存一片净土,像缕缕清风,汇聚成一股股暖流,吹遍中华大地,涤荡尘世。他们视名利为过眼云烟,这是何等的大境界啊!
⑥每个人就好比一块璞玉,在没有雕琢前就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唯有经过打磨、设计、雕刻,才变成了精美的玉器。钱锺书先生在《读中国诗》中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回了家,心才有归宿。
⑦向内求,深耕心灵的土壤。让精神的光辉超越世俗名利,成为指引我们远航的灯塔,去收获多姿多彩的人生。即使成不了璀璨星空中最闪亮的星辰,但只要在暗夜贡献过自己的光芒,哪怕是流星,都算是有意义的存在。
13.对文章的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应接不暇的物质焦虑与精神困惑,我们急需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生命高度。
B.我们应深耕心灵的土壤,用最纯净最高贵的品质,为世人点亮心灯,指引前行的方向。
C.在这浮躁的社会,我们应心存一片净土,视名利如过眼云烟,做一个有大境界的人。
D.人生的追求就是让自己的身心在这个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
14.第④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12分)
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注释】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暗窃匠氏刀锥(暗地)
B.凿木人长寸许(表约数,左右)
C.触机则立吠不止(机关)
D.不能悉载(搭,乘)
16.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黄履庄的作品有什么特点。(4分)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①
朝闻游子唱离歌②,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③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④树色 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李颀是唐代诗人,与魏万有交往,作者以一个长者的身份送别。之京,去长安。②离歌:又作“骊歌”,离别的歌。③不堪:不能承受。④关城:潼关。
17.填入诗中横线处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催 B.近 C.染 D.临
18.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是怎样将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的。(4分)
五、语言运用(8分)
“一带一路”青少年和平友好发展国际联盟是中国科学教育促进会、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共同发起,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中小学校、政府部门、国际性公益组织、教育企业以及媒体组成的国际性公益组织,它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在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经济等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青少年间的理解与信任。
今年,香泉中学申请加入了“一带一路”青少年和平友好发展国际联盟,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一带一路’对青少年未来生活的影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9.学校将对全校学生做一次关于“‘一带一路’对青少年未来生活的影响”的问卷调查,请你为调查问卷设计两个问题。(2分)
20.学校将与联盟中的外国会员学校进行一次交流活动,请你向外国青少年朋友介绍中国的一处名胜古迹。(2分)
21.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一带一路”宣讲活动,下面是学校办公室草拟的一份通知,请找出其中的不妥当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找出两处即可)(4分)
①通知
②学校决定在本周五(6月19日)下午四点举办“一带一路”宣讲活动,③请同学们届时莅临。
④香泉中学办公室2022年6月17日
不妥当一(填序号) ;修改建议: 。
不妥当二(填序号) ;修改建议: 。
六、写作能力(4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要写得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