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素养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书写水平(3分)
1.根据作文书写水平计分。(3分)
二、倾听能力(6分)
2.下列选项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材料中没有提及的是( )(2分)
A.民族乐器 B.民族语言 C.民族舞蹈 D.民族服饰
3.《唐宫夜宴》运用了现代技术,将现实和虚拟交织, 和 交融,情感和审美碰撞,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汉服的走红,更是中华民族 、 的外在表现。(4分)
三、基础积累(13分)
4.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4分)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答,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水,那么灵动清丽,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浑澎湃,充满了无限激情。有时它柔情似水,shà shí① 又咆哮奔腾,这就是水的个性。瀑布的雄伟壮观,波涛的前呼后拥,泉水的叮咚作响,小河的chuān liú bù xī② ,全都是最美的风景。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心特地发动群众一起游览中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家成群结队,场面盛大。
B.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地浮现在眼前。
C.朋友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虔诚地为你照亮前方的道路。
D.老师一再告诫我们:一定要全面复习,争取期末考出好成绩。
6.默写。(5分)
(1)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悠悠我心。(《诗经·子衿》)
(3)吏呼一何怒! !(杜甫《石壕吏》)
(4)《卖炭翁》中揭露宫市交易不公平的句子是: , 。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壶口瀑布》一文的作者是梁衡。文章写作者先后于雨季和枯水季去壶口,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壶口瀑布的惊人之美。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作者是马丽华。各拉丹冬是唐古拉山脉最高的雪山群,这里是长江的源头。
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是阿来,文章使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视角写了一次丽江之行。
四、阅读能力(3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8.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 ,甚至 的危险。(2分)
9.小说以“钢铁”命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是蓝色的眼睛,而应该像钢铁般灰色的眼睛。
B.“斯大林”在俄语里就有“钢铁”的意思,这部小说体现了斯大林的思想。
C.人们应有保尔钢铁般的意志。
D.打仗需要用钢铁做的武器。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那年的芦苇席
李汤波
①李家坳集市上人很多,很热闹。
②已是深冬,天很冷。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
③毛子爹脚下有一捆芦苇席,几十来张,有一张被作为样品展开着。席子很大,做工很精巧。席面上,红、蓝、绿、青等颜色的篾子相互交错,纹路分明。席篾子穿插点缀成大红双喜,五谷丰登,蓝天碧叶,还有别具匠心的鸳鸯戏水,红荷映日。
④看芦苇席,毛子爹古铜色的脸上绽出一阵阵的骄傲,李家坳这一带十里八村只有他编得这么好,自己年轻那会儿谁不竖大拇指,谁家结婚不用,那时……这几年买席的人明显少了。
⑤今天的集市上到处都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毛子爹这里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思忖再三,他也想高声叫卖几腔,但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一个字,搁过去他仅把芦苇席往地上一放,根本不需叫卖就会被买家围得水泄不通。
⑥如今又是半天无人问津,毛子爹手里的旱烟熄了又点,点了又熄,表情越来越凝重。
⑦终于,有位姑娘停下看席了,且不住地称赞,她后面的小伙子也随声附和着。
⑧毛子爹忙应声解捆,热情地问他们是否办喜事用。姑娘脸一红说:“我们不买,只是看编得好,现在都没人用了!”说完拉小伙子走了,毛子爹的手僵住了,拐了好大一会儿,下意识地说:“没人用了!”之后,便扛着原封未动的芦苇席步履蹒跚地回家了。
⑨临近春节,毛子办喜事。毛子爹想,自己这下可以一展身手了,于是花了几天工夫给儿子编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芦苇席。他把席子亲手交给儿子,郑重其事地说:“孩儿啊,穷人家办喜事,能省点儿就省点儿,爹又给你编个席子,拿去用吧!”
⑩毛子没吭声,接过席子就进自己屋布置新房了。
晚上,毛子爹想再看看自己的作品,要知道,天这么冷,编得不易啊!他想毛子一定很满意。进了新房,他往床上一看,并没有见到芦苇席,只看到不知儿子什么时候买的床垫,坐上去软乎乎的。毛子爹找遍了屋子,发现自己编的芦苇席可怜地躺在床下。毛子爹不禁气得大骂,骂后气呼呼地抽席便走。
夜已经很深了,可毛子爹躺在床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于是就问老伴:“毛子他娘,还记不记得咱俩当初咋结的婚 ”
毛子娘说:“咋会忘呢,那年头你芦苇席编得好,爹让我学,席没学会编,后来咱就结了婚呗!”毛子娘沉醉在年轻的甜蜜里。
“唉,现在也不知咋的啦,别人不用咱的席子,毛子也不用。咱们年轻的时候要的人多着哩!不光咱李家坳几个村的用,连搭界的县也有不少人用,想用好席子,谁不提前打招呼,谁不好言好语地讲!”毛子爹思绪停留在昔日的辉煌中。
从此,毛子爹不再编席。偶尔手痒,便把席篾子批得又细又薄,然后精心去编,编了好多花样,只是席子小,像枕巾那么大。毛子爹编后就随手一撂,点上旱烟,欣赏一番,之后便缓缓踱出家门……
久而久之,家里的柜子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有毛子爹编的小席子,遇到小孩子们吵着要拿去玩,他也只是笑笑,不加制止。
有一天,毛子爹正在家批席篾子,乡里来了两个人,送给他一张奖状和一千元现金,说是他的芦苇席在全市民间工艺展览会上获了奖,为乡里争了光。
来人还专门拉他一起合影。
毛子爹一愣,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人又补充说是毛子把他编的各式各样的小席子拿去参展,经评比获奖了。看看奖状,望着镜头,毛子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选自《山西文学》)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既写出天冷,又写出毛子爹内心的悲凉。
B.年轻人对毛子爹所编芦苇席赞不绝口,但他们也仅仅是看看而已,毛子爹深受打击。
C.“他也想高声叫卖几腔,但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一个字”,这体现了毛子爹没有自信。
D.文中毛子爹精心编制小席子的细节刻画比较细致,也为他后来的获奖作了铺垫。
11.小说的结尾往往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请结合上下文揣摩毛子爹的心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他没有说出口的话。(3分)
12.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从内卷化的群体焦虑中解脱
①历经40多年的改革,人们最深切的感受和最宝贵的获益,是打破高度集中的体制桎梏,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自由。
②然而,努力赢在起跑线上的内卷化竞争正消解着这发展的成效,日益加重的群体性焦虑正侵蚀着这自由的选择。
③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殚精竭虑,竞争攀比,祈求获取比别人多一些资源投入的优势,多一些竞争制胜的机会,结果难免只是多了一场场“内耗”而已。正如学者项飚所言: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我们要不断抽打自己,让自己就这么空转。
④我们自当珍惜身心的健康,珍惜生命的美好,没有绿水青山,哪来金山银山 盲目的攀比只会造成更多的浪费和失落。我们不能在内卷的无情裹挟中透支生命的意义,不能在同质的过度竞争中让渡生活的丰富。
⑤然而,拒绝内卷并非就要逃避竞争。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也当紧紧抓住每一段稍纵即逝的时光,以不懈的努力和不息的奋斗去充盈生活的内涵,去增添生命的光彩。值得警醒的是,在内卷化竞争的巨大压力下,在理想化愿景的一再破碎中,不少年轻人选择了放弃对理想的追求,逃避与命运的抗争。于是,就有了佛系、蹲族、低欲望生活、三和大神式人生……其实,平民家庭别无依傍,也无退路,我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的权利。
⑥如何从这种内卷化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充分实现每一个普通人的发展自由 我以为,还须 。
⑦社会变革的内涵愈益深广,知识迭代的频率不断加快,普通人要跟进时代的脚步,唯有学会学习、随处学习、终身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草根文化的本质是自强不息,但有一丝雨水,它就会发芽抽叶;但有一缕阳光,它就会开花结果。工匠精神,是一种朴素的职业伦理和生活态度,在辛勤的劳作中表达一种不苟的人生求索,在潜心的创造中倾注一份无言的生命本真。
⑧人生不是单行道。充分激活生命的内驱力和原创力,提升更丰厚的素养,找到更适宜的赛道,活出更精彩的自己,追求全面自由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当会拥有更广阔的人生天地。
⑨保障发展自由的核心是什么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阐释,就是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能力。而教育,恰恰是提升这种能力最重要的手段。由此,打破社会内卷化,首先当从教育突破。这就需要教育加快推进从知识传承到能力提升、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的深刻转型,加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性配置和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发展。
(选自《半月谈内部版》有删改)
13.根据上下文的论证内容,在第⑥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观点性的话。(4分)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内卷化竞争是为了获取比别人多一些资源投入的优势,多一些竞争制胜的机会。
B.内卷化竞争会带来巨大压力,逃避竞争才能拒绝内卷。
C.普通人要跟进时代的脚步,就要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
D.加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性配置和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发展能打破社会内卷化。
(三)古代诗文阅读(12分)
游东坡①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②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③杖,是为雪堂④。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③筇(qiónɡ)杖:竹枝。④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5.下列翻译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6.根据选文内容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金城北楼①
[唐]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④更:经历。
17.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抒写胸臆,表达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作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隐含归隐之意。
D.“怨无穷”传达出戍边战士对久战不息的忧怨之情。
18.赏析首联“北楼西望满晴空”中“满”的妙处。(4分)
五、语言运用(8分)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某学校开展“珍爱汉字,传承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9.【说文解字】请观察下面三个与“止”相关的金文字形的变化,参照解说填写表格。(2分)
金文 见形辨义
止 单个脚趾的造型,表示停留的意思。
走 脚趾造型上有一个甩开臂膀、快速前进的人形,表示跑的意思。
奔
20.【看图赏字】在“翰墨飘香”活动中,主持人展示出三幅书法作品。请你选择一幅作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谈谈其书法特点。(2分)
张旭的草书 颜真卿的楷书 王羲之的行书
21.【文字应用】学校将于5月20日上午9点,在报告厅组织习字社全体成员参加“汉字听写大赛”。下面是小强拟写的通知,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修改。(4分)
通知
珍爱汉字,传承文化。学校定于5月20日上午9点举行“汉字听写大赛”,望习字社全体成员准时参加。
2023年5月15日
某学校团委
六、写作能力(4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定;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第五单元素养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书写水平(3分)
1.根据作文书写水平计分。(3分)
二、倾听能力(6分)
2.下列选项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材料中没有提及的是( B )(2分)
A.民族乐器 B.民族语言 C.民族舞蹈 D.民族服饰
3.《唐宫夜宴》运用了现代技术,将现实和虚拟交织, 历史 和 文化 交融,情感和审美碰撞,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汉服的走红,更是中华民族 审美情趣 、 风俗习惯 的外在表现。(4分)
【听力材料】
一群梳着高髻,身着黄、绿、红三色衣裙的唐装少女,手持各种乐器翩翩起舞,她们身形鼓鼓,脸蛋圆圆,动作既稚拙又灵活,表情既端庄又谐谑,宛如从仕女图中走出,又仿佛从大唐宫殿走来,亦真亦幻、穿越古今。牛年春晚,河南卫视不过5分多钟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却成为各地春晚节目中的赢家,多次上榜热搜,总播放量超过了20亿!
这支巧妙还原了唐代女乐官宴乐景象的舞蹈,赢得业内人士的称道,成为一部现象级作品。《唐宫夜宴》之所以强势出圈,究其原因,一方面无疑源于中原大地的深厚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是结合了当下的高科技手段,并且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
主创人员对唐代服饰、发式、妆容的色彩、形态,以及舞台背景、道具、灯光等,均结合历史文化元素进行了高度还原,让1 000多年前的舞者活了起来。而5G+AR的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并且叠加了诸多历史文物的影像,演员们优美的舞姿融入了博物馆和大唐宫殿的场景中,现实和虚拟交织,历史和文化交融,情感和审美碰撞,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唐宫夜宴》很好地提供了一个传统文化活起来的范例。
近年来,汉服文化在年轻人中形成一种新的风潮。每逢传统节日,大街小巷,越来越多身着汉服出行的年轻人闪亮登场,让节日多了几分传统文化的意蕴。
作为传统服饰,汉服不仅包含着汉族的染织绣等工艺和美学,更是传统文化的承载物,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的外在表现。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搜索“汉服”,非常多的网友晒出自己的汉服照和汉服视频。
近年来,在电视、网络上的各类综艺中,民族乐器的出场率之高也出人意料。长笛、琵琶、唢呐、二胡、古琴……大师们玩得出神入化,创造出各种让人惊叹的视听效果。从去年B站跨年演唱会上,国乐大师方锦龙“大战”百人乐团、中西乐器对决的酷炫,到《明日之子superband》乐团季的开播,唢呐、冬不拉、马头琴民乐三连引发观众的喜爱。国潮大热,民乐出圈,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持续升温。
三、基础积累(13分)
4.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4分)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答,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水,那么灵动清丽,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浑澎湃,充满了无限激情。有时它柔情似水,shà shí① 霎时 又咆哮奔腾,这就是水的个性。瀑布的雄伟壮观,波涛的前呼后拥,泉水的叮咚作响,小河的chuān liú bù xī② 川流不息 ,全都是最美的风景。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中心特地发动群众一起游览中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大家成群结队,场面盛大。
B.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地浮现在眼前。
C.朋友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虔诚地为你照亮前方的道路。
D.老师一再告诫我们:一定要全面复习,争取期末考出好成绩。
提示:“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用在此处与后面的“浮现在眼前”语义重复。故选B项。
6.默写。(5分)
(1)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诗经·子衿》)
(3)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杜甫《石壕吏》)
(4)《卖炭翁》中揭露宫市交易不公平的句子是: 半匹红纱一丈绫 , 系向牛头充炭直 。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壶口瀑布》一文的作者是梁衡。文章写作者先后于雨季和枯水季去壶口,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壶口瀑布的惊人之美。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作者是马丽华。各拉丹冬是唐古拉山脉最高的雪山群,这里是长江的源头。
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是阿来,文章使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视角写了一次丽江之行。
提示: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
四、阅读能力(3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8.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 钢琴匠 ,甚至 奏琴的机器 的危险。(2分)
9.小说以“钢铁”命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不是蓝色的眼睛,而应该像钢铁般灰色的眼睛。
B.“斯大林”在俄语里就有“钢铁”的意思,这部小说体现了斯大林的思想。
C.人们应有保尔钢铁般的意志。
D.打仗需要用钢铁做的武器。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那年的芦苇席
李汤波
①李家坳集市上人很多,很热闹。
②已是深冬,天很冷。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
③毛子爹脚下有一捆芦苇席,几十来张,有一张被作为样品展开着。席子很大,做工很精巧。席面上,红、蓝、绿、青等颜色的篾子相互交错,纹路分明。席篾子穿插点缀成大红双喜,五谷丰登,蓝天碧叶,还有别具匠心的鸳鸯戏水,红荷映日。
④看芦苇席,毛子爹古铜色的脸上绽出一阵阵的骄傲,李家坳这一带十里八村只有他编得这么好,自己年轻那会儿谁不竖大拇指,谁家结婚不用,那时……这几年买席的人明显少了。
⑤今天的集市上到处都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毛子爹这里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思忖再三,他也想高声叫卖几腔,但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一个字,搁过去他仅把芦苇席往地上一放,根本不需叫卖就会被买家围得水泄不通。
⑥如今又是半天无人问津,毛子爹手里的旱烟熄了又点,点了又熄,表情越来越凝重。
⑦终于,有位姑娘停下看席了,且不住地称赞,她后面的小伙子也随声附和着。
⑧毛子爹忙应声解捆,热情地问他们是否办喜事用。姑娘脸一红说:“我们不买,只是看编得好,现在都没人用了!”说完拉小伙子走了,毛子爹的手僵住了,拐了好大一会儿,下意识地说:“没人用了!”之后,便扛着原封未动的芦苇席步履蹒跚地回家了。
⑨临近春节,毛子办喜事。毛子爹想,自己这下可以一展身手了,于是花了几天工夫给儿子编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芦苇席。他把席子亲手交给儿子,郑重其事地说:“孩儿啊,穷人家办喜事,能省点儿就省点儿,爹又给你编个席子,拿去用吧!”
⑩毛子没吭声,接过席子就进自己屋布置新房了。
晚上,毛子爹想再看看自己的作品,要知道,天这么冷,编得不易啊!他想毛子一定很满意。进了新房,他往床上一看,并没有见到芦苇席,只看到不知儿子什么时候买的床垫,坐上去软乎乎的。毛子爹找遍了屋子,发现自己编的芦苇席可怜地躺在床下。毛子爹不禁气得大骂,骂后气呼呼地抽席便走。
夜已经很深了,可毛子爹躺在床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于是就问老伴:“毛子他娘,还记不记得咱俩当初咋结的婚 ”
毛子娘说:“咋会忘呢,那年头你芦苇席编得好,爹让我学,席没学会编,后来咱就结了婚呗!”毛子娘沉醉在年轻的甜蜜里。
“唉,现在也不知咋的啦,别人不用咱的席子,毛子也不用。咱们年轻的时候要的人多着哩!不光咱李家坳几个村的用,连搭界的县也有不少人用,想用好席子,谁不提前打招呼,谁不好言好语地讲!”毛子爹思绪停留在昔日的辉煌中。
从此,毛子爹不再编席。偶尔手痒,便把席篾子批得又细又薄,然后精心去编,编了好多花样,只是席子小,像枕巾那么大。毛子爹编后就随手一撂,点上旱烟,欣赏一番,之后便缓缓踱出家门……
久而久之,家里的柜子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有毛子爹编的小席子,遇到小孩子们吵着要拿去玩,他也只是笑笑,不加制止。
有一天,毛子爹正在家批席篾子,乡里来了两个人,送给他一张奖状和一千元现金,说是他的芦苇席在全市民间工艺展览会上获了奖,为乡里争了光。
来人还专门拉他一起合影。
毛子爹一愣,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人又补充说是毛子把他编的各式各样的小席子拿去参展,经评比获奖了。看看奖状,望着镜头,毛子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选自《山西文学》)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既写出天冷,又写出毛子爹内心的悲凉。
B.年轻人对毛子爹所编芦苇席赞不绝口,但他们也仅仅是看看而已,毛子爹深受打击。
C.“他也想高声叫卖几腔,但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一个字”,这体现了毛子爹没有自信。
D.文中毛子爹精心编制小席子的细节刻画比较细致,也为他后来的获奖作了铺垫。
提示:从文中“搁过去他仅把芦苇席往地上一放,根本不需叫卖就会被买家围得水泄不通”的信息可以看出其失望、难过,羞于叫卖。
11.小说的结尾往往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请结合上下文揣摩毛子爹的心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他没有说出口的话。(3分)
对儿子不喜欢他的芦苇席却拿小席子去参赛行为的不解;对获奖结果表示惊讶;希望民间工艺得到保护与传承,用第一人称叙述即可。
12.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①“集市上到处都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喧闹情景与毛子爹摊位前无人问津的情景形成对比,反衬出毛子爹内心的伤感。②毛子爹以前所编芦苇席的供不应求与现在只得编一些小玩意让孩子玩形成对比,体现了毛子爹的技艺高超,反衬出毛子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伤与哀痛。③毛子爹因编芦苇席娶了媳妇与毛子办喜事不用父亲所编芦苇席形成对比,反衬出毛子爹因时代变化,连儿子都不理解他的失落。
从内卷化的群体焦虑中解脱
①历经40多年的改革,人们最深切的感受和最宝贵的获益,是打破高度集中的体制桎梏,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自由。
②然而,努力赢在起跑线上的内卷化竞争正消解着这发展的成效,日益加重的群体性焦虑正侵蚀着这自由的选择。
③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殚精竭虑,竞争攀比,祈求获取比别人多一些资源投入的优势,多一些竞争制胜的机会,结果难免只是多了一场场“内耗”而已。正如学者项飚所言: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我们要不断抽打自己,让自己就这么空转。
④我们自当珍惜身心的健康,珍惜生命的美好,没有绿水青山,哪来金山银山 盲目的攀比只会造成更多的浪费和失落。我们不能在内卷的无情裹挟中透支生命的意义,不能在同质的过度竞争中让渡生活的丰富。
⑤然而,拒绝内卷并非就要逃避竞争。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也当紧紧抓住每一段稍纵即逝的时光,以不懈的努力和不息的奋斗去充盈生活的内涵,去增添生命的光彩。值得警醒的是,在内卷化竞争的巨大压力下,在理想化愿景的一再破碎中,不少年轻人选择了放弃对理想的追求,逃避与命运的抗争。于是,就有了佛系、蹲族、低欲望生活、三和大神式人生……其实,平民家庭别无依傍,也无退路,我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的权利。
⑥如何从这种内卷化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充分实现每一个普通人的发展自由 我以为,还须 。
⑦社会变革的内涵愈益深广,知识迭代的频率不断加快,普通人要跟进时代的脚步,唯有学会学习、随处学习、终身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草根文化的本质是自强不息,但有一丝雨水,它就会发芽抽叶;但有一缕阳光,它就会开花结果。工匠精神,是一种朴素的职业伦理和生活态度,在辛勤的劳作中表达一种不苟的人生求索,在潜心的创造中倾注一份无言的生命本真。
⑧人生不是单行道。充分激活生命的内驱力和原创力,提升更丰厚的素养,找到更适宜的赛道,活出更精彩的自己,追求全面自由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当会拥有更广阔的人生天地。
⑨保障发展自由的核心是什么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阐释,就是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能力。而教育,恰恰是提升这种能力最重要的手段。由此,打破社会内卷化,首先当从教育突破。这就需要教育加快推进从知识传承到能力提升、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的深刻转型,加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性配置和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发展。
(选自《半月谈内部版》有删改)
13.根据上下文的论证内容,在第⑥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观点性的话。(4分)
示例:坚持终身学习,弘扬草根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实现个性发展。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内卷化竞争是为了获取比别人多一些资源投入的优势,多一些竞争制胜的机会。
B.内卷化竞争会带来巨大压力,逃避竞争才能拒绝内卷。
C.普通人要跟进时代的脚步,就要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
D.加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性配置和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发展能打破社会内卷化。
(三)古代诗文阅读(12分)
游东坡①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②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③杖,是为雪堂④。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③筇(qiónɡ)杖:竹枝。④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5.下列翻译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B )(2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16.根据选文内容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雪堂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仰慕 之情。
【参考译文】
十九日早上,我到东坡游玩。从州门向东走,山网、田垄高高低低,起伏不平,到了东坡地势就豁然平坦开阔了。东起一块高地上有三间屋子。一个像乌龟头的亭子上写着“居士亭”,亭子下面一座朝南的屋子很雄伟,四面墙壁上都画着雪景。屋子里有苏东坡的画像,(画中)戴着乌纱帽,穿着紫皮大衣,横按竹杖,这就是雪堂。雪堂东面有一棵大柳树,传说是苏东坡亲手栽种的。(雪堂)正南面有座桥,(桥上)榜文写着“小桥”,因“莫忘小桥流水”的诗句而得名。小桥下面最初没有沟渠流水,遇到下雨就会有涓涓细流罢了。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小桥)东面有一口井叫“暗井”,出自苏东坡诗中“走报暗井出”的句子。井中泉水寒气侵齿,却不是很甘甜。还有一座“四望亭”,正好和雪堂径直相对。在高处,一览这里的风景,(这里的风景)是全郡最好的。
金城北楼①
[唐]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④更:经历。
17.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抒写胸臆,表达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作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隐含归隐之意。
D.“怨无穷”传达出戍边战士对久战不息的忧怨之情。
18.赏析首联“北楼西望满晴空”中“满”的妙处。(4分)
写出了开阔壮丽的景象,使用对比(或以乐景衬哀情)手法,反衬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忧闷心情。
五、语言运用(8分)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某学校开展“珍爱汉字,传承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9.【说文解字】请观察下面三个与“止”相关的金文字形的变化,参照解说填写表格。(2分)
金文 见形辨义
止 单个脚趾的造型,表示停留的意思。
走 脚趾造型上有一个甩开臂膀、快速前进的人形,表示跑的意思。
奔 快速前行的人形下方有多个脚趾造型,表示跑的速度很快。
20.【看图赏字】在“翰墨飘香”活动中,主持人展示出三幅书法作品。请你选择一幅作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谈谈其书法特点。(2分)
张旭的草书 颜真卿的楷书 王羲之的行书
示例一:张旭的草书:如疾风骤雨,落纸如云烟,如惊蛇闪电,倏忽万里,有一种原始的粗犷之美。示例二:颜真卿的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结构方正严谨,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雄劲。示例三: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
21.【文字应用】学校将于5月20日上午9点,在报告厅组织习字社全体成员参加“汉字听写大赛”。下面是小强拟写的通知,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修改。(4分)
通知
珍爱汉字,传承文化。学校定于5月20日上午9点举行“汉字听写大赛”,望习字社全体成员准时参加。
2023年5月15日
某学校团委
①内容上:地点不明,应改为“学校定于5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
②格式上:署名和日期互换位置,应该是先署名后日期。
六、写作能力(4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定;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