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素养检测(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素养检测(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4 10:41:00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素养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书写水平(3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3分)
二、倾听能力(6分)
2.下列选项与听力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C )(2分)
A.苗苗是一颗西红柿种子,出生在贵阳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
B.贵阳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还培植黄瓜、玉米、豇豆等其他种类蔬菜。
C.被培植的所有蔬菜都会被转运到综合育苗大棚,综合育苗大棚有助于蔬菜营养成长。
D.苗苗出生20多天后,又被转移到更大的清镇大棚,它在这里开花结果。
3.根据材料讲述,蔬菜产业在贵阳产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 它的作用是什么 (4分)
蔬菜产业是贵阳乃至全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它关系到农民增收,也关系到市民餐桌。
【听力材料】
大家好,我叫苗苗,是一颗西红柿种子,我出生在贵阳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我的家非常漂亮,我一出生就得到了技术人员的细心照顾,和我一起来到这里的还有黄瓜、玉米、豇豆等其他种类伙伴,这里有舒服的温度、舒适的湿度、舒心的光照度,我被装进一个小瓶子里面,没过几天就露出了芽头,周围的小伙伴们也都伸出了脑袋,我们拼命地长,很快长出了两片嫩嫩的绿叶,然后被移到一间特殊的房间,还换了一个技术人员来照顾我们,他们每天看我们的五官,量身高、腰围等。在这里我通过了各种严格的体检,身体强壮被留了下来,可是有些身材弱小的小伙伴就没那么幸运,他们被淘汰了。
半个月过去了,我又一次被转运来到了一个集潮汐育苗、漂浮育苗和穴盘育苗为一体的综合育苗大棚里,据说和我一起来到这里的有600~700万个小伙伴,大棚里,全自动化的水肥供应系统,水循环系统和过滤系统,让我们茁壮成长,营养好,长得快,我越长越高。现在的我已经出生20多天了,我意识到又要搬家了。果不其然我被装进了一辆大货车,一路颠簸差不多一个小时,我被转运到了清镇市骆家桥村,据说这里是贵阳市市域内2.5万亩蔬菜保供基地之一,这里有好多大棚。好多阿姨等着领养我们,一位阿姨把我捧在手里,移栽到大棚里,这里就是我的新家,虽然空间更大,但我也很想念一起出生的小伙伴,据说他们被移栽到了贵阳市市域外的2.5万亩蔬菜保供基地,有的到了威宁,还有的在纳雍和长顺等地。
我一天天长大,已经不是温室大棚里的小不点,我新奇地发现我开出了很多花,慢慢地结出了一层一层的果子,负责照顾我的阿姨,看见我身上的果子越结越多,高兴得不得了,一个变两个,两个变一筐,多筐变一车,我结出的果子成熟后被采收,源源不断地运到了贵阳市里154个惠民生鲜超市。在这里我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市民,保本微利经营,让农民和市民两头都得到了实惠,合力惠民,值得推广。
在超市,我被前来买菜的阿姨放进了菜篮子里,走进千家万户,被做成了各式各样的菜肴送上了餐桌。我知道蔬菜产业是贵阳乃至全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我的存在既关系到农民增收,也关系到市民餐桌。据说我只是贵阳市每年向全省提供的14亿株种苗之一,今年可能会更多一点,达到15亿株以上。在我们这些优良种苗的保障下,全省蔬菜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的芯片是种子,未来贵阳市还将继续加强种业科技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逐步推进蔬菜、粮食、水果、食用菌、畜禽、水产等农牧、渔业两种繁育体系建设,打造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把像我这样的好苗壮苗提供给全省各地生产基地,帮助更多的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的小康生活。
三、基础积累(13分)
4.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4分)
在遥远而神秘的大山深处,有一个tián jìnɡ① 恬静 而美丽的原始村落——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登高远眺,鳞次栉比的竹楼依山而栖,碧水穿街而过,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美丽画卷,让人tàn wéi ɡuān zhǐ② 叹为观止 。独具特色的建筑,传统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令人陶醉其中!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东一街》中收录的故事背景多立足于武陵山区中一条充满人情世故的小街巷。
B.选手们轻盈曼妙的舞姿总能和优美动听的音乐相契合,随音乐的结束戛然而止。
C.《我的祖国》响彻全场,嘹亮铿锵的歌声,萦怀着时间割不断的羁绊,血浓于水。
D.《夜乐舞》的表演形式为男女群舞,舞蹈节奏鲜明、鼓点激越亢奋、舞姿热烈奔放。
提示:“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不能用来形容舞姿。
6.默写。(5分)
(1)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杜甫《后出塞·其二》)
(2)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式微》)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两句表明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碍,消除孤独的苦闷。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他的小说集还有《彷徨》《故事新编》。
B.“小旦”“小生”“小丑”“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男子、老年女子。
C.信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其形式自由,常用抒情,亦可叙事,注重运用比兴手法,联想丰富,感情真切。
D.吴伯箫,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录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中。
提示:B.“小丑”扮演滑稽人物。
四、阅读能力(3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8.这段文字节选自《 傅雷家书 》,写书信的主人公是 傅雷 。(2分)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么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是( B )(2分)
A.保尔·柯察金 B.奥斯特洛夫斯基 C.高尔基 D.托尔斯泰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暑假——父亲丰子恺轶事
丰陈宝
①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住在故乡石门湾。
②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都在家乡的小学里念书。一到放暑假,家里就闹哄哄的。于是,父亲便着手为我们安排暑假生活,让我们过一个内容充实、且又有趣的暑假,既不乱吵乱闹,又不荒疏学业。
③如果逢到天气阴凉,父亲就组织我们到近郊去做“跟踪追击”的游戏。四个人分成两组,每组二人。令二人先从某处出发,弯弯曲曲向前走去——越过桑田,跨过田埂,走过小桥,沿着小河一直走去,比如说,走到一棵大樟树处为止。先走的二人每到十字路口或三岔路口,都要写一张纸条指示前进方向。这小纸条或用石子压在小路上,或想办法挂在桑树丫杈上,或放在农舍的石阶边……二人出发后,七弯八绕,走得早已看不见踪影时,另二人才出发前去“跟踪”。这后出发的二人如果一路仔细、无误,便能追寻到先出发的二人,四人欢欢喜喜在目的地相会。然后反过来,后出发的人改为先出发,弯弯绕绕走另一条小径,让另二人根据他们留下的纸条去追寻。
④参加这样的户外游戏很有趣。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二人在追踪时,边走边聊天,一不小心错过了三岔路口,直走到前面的十字路口不见有标记,才回过头来寻找。原来三岔路口的小纸条是用一块小石子压在路旁草丛中的,很容易疏忽。找到小纸条,我们这才走上“正路”,顺利到达目的地。可见这游戏不但有趣,还可训练孩子做事灵活、仔细。
⑤但暑假里大多数日子是大热天,户外赤日炎炎,不宜多逗留。这时父亲常常躺在藤椅上读鲁迅的小说,让我们围在身旁听。有一次,父亲读《呐喊》中的《社戏》一文,孩子们看社戏回来偷罗汉豆,一边是阿发家的,一边是六一公公家的。阿发往来摸了一回,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⑥读到这里,父亲笑了,不觉插入几句自己的话:“真有意思:我们的,也叫偷!”我们也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⑦更多的时候父亲让我们练笔:他出题目,叫我们每人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写的是抒情文,有时写的是记叙文,有时写的是说明文……
⑧有一次,父亲别出心裁,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怎样搓麻将》。只因母亲回娘家时,常常和亲友们搓麻将,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几个大孩子不教自会,常常在假期里以搓麻将自娱。(我们的技术不精,纯粹是当作玩耍,好比打扑克取乐一样。)父亲因此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他说,你要教会一个完全不会搓麻将的人,这个人甚至连“筒”“索”“万”都没听说过,一张牌也不认识。大家一听这么一个作文题,都笑起来。可是回过头来一想,觉得真要写一篇能教会别人搓麻将的文章,确实也不容易,而且写起来又很有趣,便各自埋头去写了。我记得我的这篇作文写得很长,讲得有条有理,十分详细,获得了父亲的好评(他不批分数,只是在文末写几句评语)。
⑨李叔同在《忆儿时》一歌中写道:“回忆儿时,家居戏嬉,光景宛如昨。”父亲安排我们度暑假的往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六十多年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将它冲淡,儿童时代的趣事,将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选自《语文世界》,有删改)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2分)
A.文章开头写道:“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这说明作者对这些事情记忆犹新。
B.父亲童心未泯,像个孩子王一般喜欢带着“我们”去户外做游戏,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童年记忆的缺失。
C.第⑦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点明父亲不仅喜欢带“我们”看书,更喜欢叫“我们”写作文。
D.文章结尾引用李叔同的歌词点明了主题,更加凸显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趣事的留恋之情。
11.文章写了父亲丰子恺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父亲组织“我们”到近郊去做“跟踪追击”的游戏;父亲读鲁迅的小说给“我们”听;父亲出题目让“我们”练笔。
12.联系上下文,品味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不觉”指不由自主地,生动地写出父亲阅读《社戏》时突然产生了自己的阅读想法,从而表现了父亲的随性。“会心”指已经领会,生动地写出了“我们”对父亲阅读感悟的认同。
二十四节气:中华文化鲜明标识
隋斌
①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实践,体现着顺天应时的思想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立春日盛大开幕,以二十四节气开篇,从“雨水”一路前行,迎来“立春”,彰显着一起向未来的美好希望与坚定信心。
“年大不如春大”
②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太阳到达黄经315度迎来立春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四时流转,以春为首。立春意味着冬去春来、万物更生,既是春季节气的起点,也是一年四季的始点。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开端的象征意义。对于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来说,立春不仅是自然时序的开端,也是人们“重启”社会生活时序的开端;既是十分重要的节气,又兼有“节日”身份。民间广泛流传的“春朝大如年朝”“年大不如春大”等说法,都充分诠释着立春在中国传统节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与重大意义。
丰富多彩的礼俗文化活动
③立春代表着生机,孕育着希望,千百年来流传着丰富多彩的礼俗文化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迎春”。
④迎春活动中最热闹的是鞭春牛。鞭春牛,也称打春牛,此俗起源甚早,《事物纪原》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隋唐时期,鞭春牛成为相当普遍的节庆仪式活动。通常,鞭春牛仪式由县衙里的官员执行,春牛多为泥塑牛。当春牛从人群经过时,人们多以豆麻撒之,俗信此举可“祈丰年”“散痘疫”。更有意思的是,鞭春牛仪式结束后,人们要争抢打碎的土牛块,俗信将其置于牲口圈能保六畜兴旺,置于卧榻能令蚕茧丰收,置于灶台可保不生虫蚁等。牛是传统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立春时节鞭春牛意在鞭打懒惰之气,宣告春耕的开始,包含着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寓意,体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农思想。
⑤立春饮食有尝春、咬春之俗,常见的食物有萝卜、春卷、春饼等,其寓意多与“阳”“新”“生”等文化观念相连。汉《四民月令》:“凡立春日,食生菜,不过多取迎新之意而已,及进浆粥,以导和气。”吃生菜,有迎接新春到来之意。人们将生菜、水果、饼、糖等物置于盘内,衍生出吃春盘的习俗。杜甫的《立春》一诗中便有“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的文字。咬春习俗中,最为普遍的是吃萝卜。老北京的“咬春”萝卜为紫萝卜,其味辣,能够驱除春困、补充阳气、提振精神。立春饮食习俗体现了因时而动、顺时养生的节气文化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
⑥立春习俗是二十四节气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每个中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歌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嵌入二十四节气元素,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演绎着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协奏的春之乐章。
(节选自《曲靖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立春习俗是二十四节气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立春的习俗各地不同,咬春是老北京立春的特有习俗,人们通过吃紫萝卜来驱除春困、补充阳气、提振精神。
C.鞭春牛,也称打春牛,立春时节鞭春牛意在鞭打懒惰之气,督促人们在春回大地之际,赶紧耕种。
D.2022年北京冬奧会开幕式嵌入二十四节气元素,彰显着一起向未来的美好希望与坚定信心。
提示:根据第⑤段中的“立春饮食有尝春、咬春之俗,常见的食物有萝卜、春卷、春饼等”可知,文章并未说明“咬春是老北京立春的特有习俗”。
14.本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立春在中国传统节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与重大意义。
(三)古代诗文阅读(12分)
雪窦游志(节选)
邓牧
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④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⑤“雪窦山”字。
【注释】①涩: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同“垄”。④牧竖:牧童。⑤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曳舟不得进(拉) B.寺负紫芝山(背)
C.或强然诺(有的) D.率十问仅得二三(大致)
提示:负:背靠。
16.依据选文内容,说说雪窦山有何特点。(4分)
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参考译文】
水更浅,行船不通畅,拉着船也不能进入。在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在药师寺住宿。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
过了两夜,就沿着小溪,再从山的东侧出来,蹚过溪水,四周被大山环绕。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驰到山谷中,大概是山涧中的水流。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的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想要问这里所经历的名称,可是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
翻过两道山岭,起初有一座亭子面对着道路,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7.下列诗中景物与本诗中的早梅特点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B )(2分)
A.《梁甫行》 B.《赠从弟》(其二)
C.《庭中有奇树》 D.《龟虽寿》
18.诗歌第四句原为“昨夜数枝开”,后改为“昨夜一枝开”,说说修改后的妙处。(4分)
“数枝”改为“一枝”,照应标题,突出了梅花开放之早,也说明早梅的不同寻常,展现了它傲然独立的个性。
五、语言运用(8分)
八年级(3)班拟开展有关“革命文化”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9.为了更好地宣传本次活动,学生会决定向全校师生征集有关“革命文化”的标语,请你拟写一条标语。(要求:内容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5字)(3分)
示例一:走进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示例二:铭记革命历史,重温红色经典,争当时代先锋。
20.学生会准备组织几项关于“革命文化”的活动,请你帮忙策划一下。(2分)
活动一:举办“红诗朗诵会”
活动二:示例:举办“传承革命精神”征文大赛
活动三:开展“革命精神”宣讲会/组织走访革命老区
21.学校准备邀请遵义会议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洪敏,前来宣讲长征与遵义会议精神。下面是学生会写的一封邀请函,请找出三处错误。(3分)
邀请函
尊敬的洪敏主任:
我校将开展一次有关“革命文化”的系列活动,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6月11日上午9∶00来我校宣讲长征与遵义会议精神。请务必准时参加。
2023年4月1日
××学校学生会
①称呼要顶格;②“请务必准时参加”用语不恰当,应改为“敬请光临”;③落款时间和单位的位置应互换。
六、写作能力(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说起家乡,每个人都会有一张自己的私家地图,有的是美食图,有的是老街图,有的是民俗图……当然也有青山绿水图、欢乐农家图等,图中的每个坐标都是你与家乡最深情的纽带。
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略。第一单元素养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书写水平(3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3分)
二、倾听能力(6分)
2.下列选项与听力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苗苗是一颗西红柿种子,出生在贵阳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
B.贵阳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还培植黄瓜、玉米、豇豆等其他种类蔬菜。
C.被培植的所有蔬菜都会被转运到综合育苗大棚,综合育苗大棚有助于蔬菜营养成长。
D.苗苗出生20多天后,又被转移到更大的清镇大棚,它在这里开花结果。
3.根据材料讲述,蔬菜产业在贵阳产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 它的作用是什么 (4分)
三、基础积累(13分)
4.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4分)
在遥远而神秘的大山深处,有一个tián jìnɡ① 而美丽的原始村落——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登高远眺,鳞次栉比的竹楼依山而栖,碧水穿街而过,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美丽画卷,让人tàn wéi ɡuān zhǐ② 。独具特色的建筑,传统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令人陶醉其中!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东一街》中收录的故事背景多立足于武陵山区中一条充满人情世故的小街巷。
B.选手们轻盈曼妙的舞姿总能和优美动听的音乐相契合,随音乐的结束戛然而止。
C.《我的祖国》响彻全场,嘹亮铿锵的歌声,萦怀着时间割不断的羁绊,血浓于水。
D.《夜乐舞》的表演形式为男女群舞,舞蹈节奏鲜明、鼓点激越亢奋、舞姿热烈奔放。
6.默写。(5分)
(1)落日照大旗, 。(杜甫《后出塞·其二》)
(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微君之躬, 。(《式微》)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两句表明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碍,消除孤独的苦闷。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他的小说集还有《彷徨》《故事新编》。
B.“小旦”“小生”“小丑”“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男子、老年女子。
C.信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其形式自由,常用抒情,亦可叙事,注重运用比兴手法,联想丰富,感情真切。
D.吴伯箫,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录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中。
四、阅读能力(30分)
(一)名著阅读(4分)
8.这段文字节选自《 》,写书信的主人公是 。(2分)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么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是( )(2分)
A.保尔·柯察金 B.奥斯特洛夫斯基 C.高尔基 D.托尔斯泰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暑假——父亲丰子恺轶事
丰陈宝
①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住在故乡石门湾。
②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都在家乡的小学里念书。一到放暑假,家里就闹哄哄的。于是,父亲便着手为我们安排暑假生活,让我们过一个内容充实、且又有趣的暑假,既不乱吵乱闹,又不荒疏学业。
③如果逢到天气阴凉,父亲就组织我们到近郊去做“跟踪追击”的游戏。四个人分成两组,每组二人。令二人先从某处出发,弯弯曲曲向前走去——越过桑田,跨过田埂,走过小桥,沿着小河一直走去,比如说,走到一棵大樟树处为止。先走的二人每到十字路口或三岔路口,都要写一张纸条指示前进方向。这小纸条或用石子压在小路上,或想办法挂在桑树丫杈上,或放在农舍的石阶边……二人出发后,七弯八绕,走得早已看不见踪影时,另二人才出发前去“跟踪”。这后出发的二人如果一路仔细、无误,便能追寻到先出发的二人,四人欢欢喜喜在目的地相会。然后反过来,后出发的人改为先出发,弯弯绕绕走另一条小径,让另二人根据他们留下的纸条去追寻。
④参加这样的户外游戏很有趣。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二人在追踪时,边走边聊天,一不小心错过了三岔路口,直走到前面的十字路口不见有标记,才回过头来寻找。原来三岔路口的小纸条是用一块小石子压在路旁草丛中的,很容易疏忽。找到小纸条,我们这才走上“正路”,顺利到达目的地。可见这游戏不但有趣,还可训练孩子做事灵活、仔细。
⑤但暑假里大多数日子是大热天,户外赤日炎炎,不宜多逗留。这时父亲常常躺在藤椅上读鲁迅的小说,让我们围在身旁听。有一次,父亲读《呐喊》中的《社戏》一文,孩子们看社戏回来偷罗汉豆,一边是阿发家的,一边是六一公公家的。阿发往来摸了一回,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⑥读到这里,父亲笑了,不觉插入几句自己的话:“真有意思:我们的,也叫偷!”我们也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⑦更多的时候父亲让我们练笔:他出题目,叫我们每人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写的是抒情文,有时写的是记叙文,有时写的是说明文……
⑧有一次,父亲别出心裁,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怎样搓麻将》。只因母亲回娘家时,常常和亲友们搓麻将,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几个大孩子不教自会,常常在假期里以搓麻将自娱。(我们的技术不精,纯粹是当作玩耍,好比打扑克取乐一样。)父亲因此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他说,你要教会一个完全不会搓麻将的人,这个人甚至连“筒”“索”“万”都没听说过,一张牌也不认识。大家一听这么一个作文题,都笑起来。可是回过头来一想,觉得真要写一篇能教会别人搓麻将的文章,确实也不容易,而且写起来又很有趣,便各自埋头去写了。我记得我的这篇作文写得很长,讲得有条有理,十分详细,获得了父亲的好评(他不批分数,只是在文末写几句评语)。
⑨李叔同在《忆儿时》一歌中写道:“回忆儿时,家居戏嬉,光景宛如昨。”父亲安排我们度暑假的往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六十多年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将它冲淡,儿童时代的趣事,将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选自《语文世界》,有删改)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头写道:“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这说明作者对这些事情记忆犹新。
B.父亲童心未泯,像个孩子王一般喜欢带着“我们”去户外做游戏,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童年记忆的缺失。
C.第⑦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点明父亲不仅喜欢带“我们”看书,更喜欢叫“我们”写作文。
D.文章结尾引用李叔同的歌词点明了主题,更加凸显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趣事的留恋之情。
11.文章写了父亲丰子恺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12.联系上下文,品味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二十四节气:中华文化鲜明标识
隋斌
①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实践,体现着顺天应时的思想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立春日盛大开幕,以二十四节气开篇,从“雨水”一路前行,迎来“立春”,彰显着一起向未来的美好希望与坚定信心。
“年大不如春大”
②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太阳到达黄经315度迎来立春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四时流转,以春为首。立春意味着冬去春来、万物更生,既是春季节气的起点,也是一年四季的始点。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开端的象征意义。对于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来说,立春不仅是自然时序的开端,也是人们“重启”社会生活时序的开端;既是十分重要的节气,又兼有“节日”身份。民间广泛流传的“春朝大如年朝”“年大不如春大”等说法,都充分诠释着立春在中国传统节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与重大意义。
丰富多彩的礼俗文化活动
③立春代表着生机,孕育着希望,千百年来流传着丰富多彩的礼俗文化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迎春”。
④迎春活动中最热闹的是鞭春牛。鞭春牛,也称打春牛,此俗起源甚早,《事物纪原》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隋唐时期,鞭春牛成为相当普遍的节庆仪式活动。通常,鞭春牛仪式由县衙里的官员执行,春牛多为泥塑牛。当春牛从人群经过时,人们多以豆麻撒之,俗信此举可“祈丰年”“散痘疫”。更有意思的是,鞭春牛仪式结束后,人们要争抢打碎的土牛块,俗信将其置于牲口圈能保六畜兴旺,置于卧榻能令蚕茧丰收,置于灶台可保不生虫蚁等。牛是传统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立春时节鞭春牛意在鞭打懒惰之气,宣告春耕的开始,包含着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寓意,体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农思想。
⑤立春饮食有尝春、咬春之俗,常见的食物有萝卜、春卷、春饼等,其寓意多与“阳”“新”“生”等文化观念相连。汉《四民月令》:“凡立春日,食生菜,不过多取迎新之意而已,及进浆粥,以导和气。”吃生菜,有迎接新春到来之意。人们将生菜、水果、饼、糖等物置于盘内,衍生出吃春盘的习俗。杜甫的《立春》一诗中便有“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的文字。咬春习俗中,最为普遍的是吃萝卜。老北京的“咬春”萝卜为紫萝卜,其味辣,能够驱除春困、补充阳气、提振精神。立春饮食习俗体现了因时而动、顺时养生的节气文化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
⑥立春习俗是二十四节气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每个中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歌谣。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嵌入二十四节气元素,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演绎着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协奏的春之乐章。
(节选自《曲靖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标识,立春习俗是二十四节气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立春的习俗各地不同,咬春是老北京立春的特有习俗,人们通过吃紫萝卜来驱除春困、补充阳气、提振精神。
C.鞭春牛,也称打春牛,立春时节鞭春牛意在鞭打懒惰之气,督促人们在春回大地之际,赶紧耕种。
D.2022年北京冬奧会开幕式嵌入二十四节气元素,彰显着一起向未来的美好希望与坚定信心。
14.本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12分)
雪窦游志(节选)
邓牧
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④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⑤“雪窦山”字。
【注释】①涩: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同“垄”。④牧竖:牧童。⑤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曳舟不得进(拉) B.寺负紫芝山(背)
C.或强然诺(有的) D.率十问仅得二三(大致)
16.依据选文内容,说说雪窦山有何特点。(4分)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7.下列诗中景物与本诗中的早梅特点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梁甫行》 B.《赠从弟》(其二)
C.《庭中有奇树》 D.《龟虽寿》
18.诗歌第四句原为“昨夜数枝开”,后改为“昨夜一枝开”,说说修改后的妙处。(4分)
五、语言运用(8分)
八年级(3)班拟开展有关“革命文化”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9.为了更好地宣传本次活动,学生会决定向全校师生征集有关“革命文化”的标语,请你拟写一条标语。(要求:内容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5字)(3分)
20.学生会准备组织几项关于“革命文化”的活动,请你帮忙策划一下。(2分)
活动一:举办“红诗朗诵会”
活动二: 活动三:
21.学校准备邀请遵义会议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洪敏,前来宣讲长征与遵义会议精神。下面是学生会写的一封邀请函,请找出三处错误。(3分)
邀请函
尊敬的洪敏主任:
我校将开展一次有关“革命文化”的系列活动,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6月11日上午9∶00来我校宣讲长征与遵义会议精神。请务必准时参加。
2023年4月1日
××学校学生会
六、写作能力(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说起家乡,每个人都会有一张自己的私家地图,有的是美食图,有的是老街图,有的是民俗图……当然也有青山绿水图、欢乐农家图等,图中的每个坐标都是你与家乡最深情的纽带。
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