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即席讲话
1.你的好友明明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担心干家务活会耽误学习。如果让你对他进行劝导,你会怎么说?
2.在“公勺公筷行动”主题班会课上,同学们积极参与小组的学习讨论,以下为小组发言片段,请你根据语境,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小明同学:“中国人的餐桌承载着太多的情感,比如,长辈关爱小辈往往体现在把盘子里的肉一块块地往小辈面前夹,或者夹起来直接送进孩子的嘴里,说明关系很亲近。使用公勺公筷,仿佛是在故意拉远和对方的距离,这样很做作,还是别用了。”
小健同学:“ ”
小康同学:“小健,我赞同你的说法,我也支持使用公勺公筷!”
3.你校决定开展“孝心文化进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你班将以此为主题开展班会,请你为班会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4.你班正在开展以“我看‘成长守护平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陈述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
目前,某公司在其一个社交软件上增加了“成长守护平台”功能,家长绑定相关社交软件,即可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间、消费记录,甚至还可以设置禁止一些游戏,如果孩子不自觉,还可以“一键禁止所有游戏”。
5.有同学认为,一些“低头族”的数字阅读费时费力同时收效甚微,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存在问题。请你简要分析造成数字阅读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6.英雄一直是根植于民心的榜样形象。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的事迹屡遭质疑。“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雄与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达。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分层阅读(五)
一、名著阅读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1.选段出自《 》,作者是 。
2.从选段可以看出,保尔面对疾病时,表现出了 的性格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仙裳幼赴童子试,为州守陈澹仙所知①。后陈官给事中②,以事系狱,贫甚。黄售负郭田③,得百金,尽以赠陈,与之同卧起囹圄中。陈后得释,两人同出白门④而去。陈殁后,黄赴桐乡⑤往吊之。至之日,正陈忌辰,举声哀号,感动行路。
泰州守田雪龛⑥居官廉,黄仙裳与周旋⑦,绝不干以私。后田落职⑧在州不得去。黄自汝宁⑨归,囊中仅有二十金,乃先至田寓,分其半以赠。后语人曰:“是日吾先至家,则家中需金甚亟⑩,不得分以赠矣。”
【注释】①知:赏识。②给事中:官名。③负郭田:靠近城墙的土地。④白门:南京古称“白门”。⑤桐乡:地名,是陈澹仙的故乡。⑥田雪龛(kān):人名。⑦周旋:打交道。⑧落职:罢官。⑨汝宁:地名,在河南。⑩亟(jí):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后陈官给事中(官场)
B.绝不干以私(谋取)
C.乃先至田寓(就)
D.与之同卧起囹圄中(监狱)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尽以赠陈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为州守陈澹仙所知 为报倾城随太守
C.以事系狱,贫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D.分其半以赠 既克,公问其故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是日吾先至家,则家中需金甚亟,不得分以赠矣。
6.黄仙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三、单元主题阅读
流凌的黄河
单振国
①站在数九寒天的黄土高原上,站在大雪纷飞的穹宇下,我看黄河。黄河,像一条蜿蜒浩荡的银色巨龙,正静静地、静静地流动着,在雪花无声无息里流动,在冰凌悠悠漂浮中流动。
②没有浮躁的喧哗,没有烦嚣的不安,没有轻薄的浪花,甚至连一点儿脚步声都没有。有的,只是雄浑磅礴的气势,泰然自若的风骨,沉着稳健的向前,战胜一切的自信!
③满河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着大雪的晶莹。铺天盖地,浩浩荡荡。冷流暗卷,冰水回湍。深不可测,清冽无底。没有鸟鸣虫吟、红尘碎语,没有争锋斗狠、狂放泼野,唯有静静地流动。漂浮着满河满河浩阔壮观的北方冬天。满河的冬天在满河冰凌如朵朵莲花般的簇拥中,仿佛停止了季节呼吸,收敛起三九风霜,好像是一条蛰伏入眠的巨龙。
④啊,雪落黄河静无声。
⑤静无声的黄河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又慢慢苏醒,慢慢在蛰伏中蠕动,一直向前蠕动。恍然,唰地彻底醒来,鼓起排山倒海般巨大膂(lǚ)力,腾空飞旋,以四两拨千斤的手臂,轻轻一揽,迅疾带走一大堆一大堆企图阻遏她前进的冰坝。这不,远远地,咔嚓一声,犹如霹雳横空、巨崖崩塌,令人惊心动魄、汗毛悚立。严寒精心高垒起的一座冰山訇(hōnɡ)然碎裂,没入宽阔深邃的河水中。冬天顷刻惊飞四散,朔风黯然销声匿迹,一切的寒冷已不叫凛冽的寒冷,所有的冬天不再喧哗自己是冬天。唯有流凌的黄河,包容天地,包容山川,包容冷暖,包容这壁立千仞的晋陕峡谷,再一次沉浸在那空悬高天的沉沉静默中。
⑥雪是越下越大,白花花的,一朵一朵飘着,漫天漫地,稠稠密密。雪吞咽着山川村落、烟火人间,吞咽着高原大地、日月星辰,仿佛把整个北方的冬天都吞咽到她茫茫的白幕之中。但她吞咽不了黄河,黄河依然静悄悄地、稳如泰山地流动着。站在高原的更高处看流凌的黄河,又像是一条从天而落的银河,舒缓而下,连接天地。河,睡在天堂之上,天幕混沌、天界迷茫、天地一色,唯有梦是那样亘古遥远、瑰丽雄浑,那样多彩缤纷、近在眼前,只轻轻地飘浮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向着无尽的远方。
⑦晋陕峡谷,犹如大地哗啦扯开的胸膛,在白花花的雪野里,大幅油画般铺开,铺成雪原莽莽、雪峰巍巍的浩大背景,黄河被衬托得更加气势磅礴。看吧!大河上下,好一派雄浑壮观的景象。此刻,任何华美的辞藻,都没有力量嵌进这天地无声却令人心海咆哮的壮丽诗篇中;任何高亢的赞美,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微弱、轻如飞羽。只有流凌的黄河,在无声无息中永恒汇聚着、充盈着、释放着排山倒海的力量,凛然高耸起不可欺、不可辱、不可侵的血气,昂然高扬出战胜一切阻遏、一切对手的霸气,一往无前,势不可挡!
⑧看,流凌的黄河,我瞬间强大、瞬间雄起,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荣辱得失、恩怨不平,竟然轻盈得像一绺飞散的冷雾,在黄河吞越天地冰霜的宏大气势中,沧海一粟般飞进这流凌的河水中,无影无踪,无声无息。此时此刻,灵魂骤然震颤,心海更加咆哮,仿佛站在黄河与高原交响曲那最震撼天地的音符上,不由得要往远看、往大看。我想,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被这样一条裹挟着黄土、磅礴浩荡、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着与她同样的优秀基因,同样的精神力量和胆魂气魄!我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我敬仰黄河,虔诚地跪在黄河冰冻铁硬的滩头,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
⑨就在我抬头的刹那,太阳拨破云海,红彤彤、圆润润、热腾腾的,带着新的春天的勃勃生机,在流动的冰凌上折射出万道金光。远远望去,寥廓的黄河滩上,飞起一圈又一圈绚丽耀眼的彩虹!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是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流凌的黄河的形象描绘抒发深沉厚重的情感。
B.这篇文章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极具情感张力,富有感染力。
C.这篇文章仅从视觉感官的角度描绘流凌的黄河,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D.这篇文章以对“彩虹”的描写结尾,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为文章的主题增添了积极意义。
8.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③段句子“满河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着大雪的晶莹。”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第⑧段两个加点的“看”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9.第③段至第⑤段景物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0.文章第⑧段作者为什么“敬仰黄河”并“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请简要分析。口语交际
即席讲话
1.你的好友明明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担心干家务活会耽误学习。如果让你对他进行劝导,你会怎么说?
示例:明明,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放松心情,缓解我们学习的压力,让大脑得到休息,而良好的心情是学习的催化剂,所以,家务劳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还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语言委婉得体,意对即可)
2.在“公勺公筷行动”主题班会课上,同学们积极参与小组的学习讨论,以下为小组发言片段,请你根据语境,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小明同学:“中国人的餐桌承载着太多的情感,比如,长辈关爱小辈往往体现在把盘子里的肉一块块地往小辈面前夹,或者夹起来直接送进孩子的嘴里,说明关系很亲近。使用公勺公筷,仿佛是在故意拉远和对方的距离,这样很做作,还是别用了。”
小健同学:“ 示例:小明,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要用公勺公筷。在公共场所就餐,互相夹菜是很不卫生的习惯,而使用公勺公筷是对他人健康的尊重和保护,这何尝不是一种最实在的关爱。 ”
小康同学:“小健,我赞同你的说法,我也支持使用公勺公筷!”
3.你校决定开展“孝心文化进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你班将以此为主题开展班会,请你为班会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其中绵延不断流淌着的就是“孝”。前人奉“孝”为宗,今人仍需高举“孝”之旗。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践行“孝”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孝”,宣讲“孝”,践行“孝”。
4.你班正在开展以“我看‘成长守护平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陈述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
目前,某公司在其一个社交软件上增加了“成长守护平台”功能,家长绑定相关社交软件,即可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间、消费记录,甚至还可以设置禁止一些游戏,如果孩子不自觉,还可以“一键禁止所有游戏”。
示例一:我赞同此公司的这一举措,成长中的孩子,自制力较差,而此时却是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所以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和约束非常必要。 示例二:我不赞同此公司的这一举措,因为用这种方式“捆绑”孩子,反而会适得其反,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应该跟孩子沟通,用心创造一种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
5.有同学认为,一些“低头族”的数字阅读费时费力同时收效甚微,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存在问题。请你简要分析造成数字阅读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原因:方式上,眼睛盯着发亮的屏幕,容易导致头痛、眼疲劳等问题,影响阅读效果;内容上,数字阅读没有明确的主题、导向,对人的思想影响和人格的培养益处不大。建议:①多读陶冶性情、培养美好品格的书籍;②选择有意义的内容深入阅读;③加强自我约束力,理性使用手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英雄一直是根植于民心的榜样形象。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的事迹屡遭质疑。“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雄与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达。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示例一: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族群;有了英雄,不知爱戴、敬仰、学习,则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致敬英雄是最好的国民教育方式。 示例二:宣扬英雄事迹,要做到科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首先,尊重史实,还原真实的英雄原貌;其次,弘扬正气,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因此,我们应摒弃并抵制歪曲历史、蔑视英雄的行为。 示例三:英雄是民族精神的守护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分层阅读(五)
一、名著阅读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1.选段出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是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
2.从选段可以看出,保尔面对疾病时,表现出了 坚毅顽强 的性格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仙裳幼赴童子试,为州守陈澹仙所知①。后陈官给事中②,以事系狱,贫甚。黄售负郭田③,得百金,尽以赠陈,与之同卧起囹圄中。陈后得释,两人同出白门④而去。陈殁后,黄赴桐乡⑤往吊之。至之日,正陈忌辰,举声哀号,感动行路。
泰州守田雪龛⑥居官廉,黄仙裳与周旋⑦,绝不干以私。后田落职⑧在州不得去。黄自汝宁⑨归,囊中仅有二十金,乃先至田寓,分其半以赠。后语人曰:“是日吾先至家,则家中需金甚亟⑩,不得分以赠矣。”
【注释】①知:赏识。②给事中:官名。③负郭田:靠近城墙的土地。④白门:南京古称“白门”。⑤桐乡:地名,是陈澹仙的故乡。⑥田雪龛(kān):人名。⑦周旋:打交道。⑧落职:罢官。⑨汝宁:地名,在河南。⑩亟(jí):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A.后陈官给事中(官场)
B.绝不干以私(谋取)
C.乃先至田寓(就)
D.与之同卧起囹圄中(监狱)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D )
A.尽以赠陈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为州守陈澹仙所知 为报倾城随太守
C.以事系狱,贫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D.分其半以赠 既克,公问其故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是日吾先至家,则家中需金甚亟,不得分以赠矣。
如果这天我先到了家,(那么)因为家中急着用银子,就无法分一半给他了。
6.黄仙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黄仙裳是一个重情义、讲原则的人。为报陈澹仙赏识之恩,在陈落难时物质上送钱帮他,精神上同住陪他;与官员田雪龛交往时,讲原则不谋私利,田免职后,则慷慨送银子帮田回家。
【参考译文】
黄仙裳早年参加童子试,被州太守陈澹仙所赏识。后来陈澹仙做了给事中,因为犯罪被关押在牢狱中,很贫困。黄仙裳卖掉了他靠近城墙的土地,得到了一百两银子,把所有钱都给了陈澹仙,还和他一起在监牢里住。陈澹仙后来被释放,两人同时离开南京。陈澹仙死后,黄仙裳赶赴桐乡吊唁他。到的时候,正好是陈澹仙的忌日,大哭哀号,把过路人都感动了。
泰州太守田雪龛为官清廉,黄仙裳与他打交道的时候,绝对不拿私事找他帮忙。后来田雪龛被罢了官,没有钱回不了家。黄仙裳从汝宁回家,身上有二十两银子。于是先到了田雪龛的住所,把身上所带的钱的一半给了他。后来黄仙裳对别人说:“如果这天我先到了家,(那么)因为家中急着用银子,就无法分一半给他了。”
三、单元主题阅读
流凌的黄河
单振国
①站在数九寒天的黄土高原上,站在大雪纷飞的穹宇下,我看黄河。黄河,像一条蜿蜒浩荡的银色巨龙,正静静地、静静地流动着,在雪花无声无息里流动,在冰凌悠悠漂浮中流动。
②没有浮躁的喧哗,没有烦嚣的不安,没有轻薄的浪花,甚至连一点儿脚步声都没有。有的,只是雄浑磅礴的气势,泰然自若的风骨,沉着稳健的向前,战胜一切的自信!
③满河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着大雪的晶莹。铺天盖地,浩浩荡荡。冷流暗卷,冰水回湍。深不可测,清冽无底。没有鸟鸣虫吟、红尘碎语,没有争锋斗狠、狂放泼野,唯有静静地流动。漂浮着满河满河浩阔壮观的北方冬天。满河的冬天在满河冰凌如朵朵莲花般的簇拥中,仿佛停止了季节呼吸,收敛起三九风霜,好像是一条蛰伏入眠的巨龙。
④啊,雪落黄河静无声。
⑤静无声的黄河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又慢慢苏醒,慢慢在蛰伏中蠕动,一直向前蠕动。恍然,唰地彻底醒来,鼓起排山倒海般巨大膂(lǚ)力,腾空飞旋,以四两拨千斤的手臂,轻轻一揽,迅疾带走一大堆一大堆企图阻遏她前进的冰坝。这不,远远地,咔嚓一声,犹如霹雳横空、巨崖崩塌,令人惊心动魄、汗毛悚立。严寒精心高垒起的一座冰山訇(hōnɡ)然碎裂,没入宽阔深邃的河水中。冬天顷刻惊飞四散,朔风黯然销声匿迹,一切的寒冷已不叫凛冽的寒冷,所有的冬天不再喧哗自己是冬天。唯有流凌的黄河,包容天地,包容山川,包容冷暖,包容这壁立千仞的晋陕峡谷,再一次沉浸在那空悬高天的沉沉静默中。
⑥雪是越下越大,白花花的,一朵一朵飘着,漫天漫地,稠稠密密。雪吞咽着山川村落、烟火人间,吞咽着高原大地、日月星辰,仿佛把整个北方的冬天都吞咽到她茫茫的白幕之中。但她吞咽不了黄河,黄河依然静悄悄地、稳如泰山地流动着。站在高原的更高处看流凌的黄河,又像是一条从天而落的银河,舒缓而下,连接天地。河,睡在天堂之上,天幕混沌、天界迷茫、天地一色,唯有梦是那样亘古遥远、瑰丽雄浑,那样多彩缤纷、近在眼前,只轻轻地飘浮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向着无尽的远方。
⑦晋陕峡谷,犹如大地哗啦扯开的胸膛,在白花花的雪野里,大幅油画般铺开,铺成雪原莽莽、雪峰巍巍的浩大背景,黄河被衬托得更加气势磅礴。看吧!大河上下,好一派雄浑壮观的景象。此刻,任何华美的辞藻,都没有力量嵌进这天地无声却令人心海咆哮的壮丽诗篇中;任何高亢的赞美,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微弱、轻如飞羽。只有流凌的黄河,在无声无息中永恒汇聚着、充盈着、释放着排山倒海的力量,凛然高耸起不可欺、不可辱、不可侵的血气,昂然高扬出战胜一切阻遏、一切对手的霸气,一往无前,势不可挡!
⑧看,流凌的黄河,我瞬间强大、瞬间雄起,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荣辱得失、恩怨不平,竟然轻盈得像一绺飞散的冷雾,在黄河吞越天地冰霜的宏大气势中,沧海一粟般飞进这流凌的河水中,无影无踪,无声无息。此时此刻,灵魂骤然震颤,心海更加咆哮,仿佛站在黄河与高原交响曲那最震撼天地的音符上,不由得要往远看、往大看。我想,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被这样一条裹挟着黄土、磅礴浩荡、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着与她同样的优秀基因,同样的精神力量和胆魂气魄!我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我敬仰黄河,虔诚地跪在黄河冰冻铁硬的滩头,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
⑨就在我抬头的刹那,太阳拨破云海,红彤彤、圆润润、热腾腾的,带着新的春天的勃勃生机,在流动的冰凌上折射出万道金光。远远望去,寥廓的黄河滩上,飞起一圈又一圈绚丽耀眼的彩虹!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
A.这篇文章是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流凌的黄河的形象描绘抒发深沉厚重的情感。
B.这篇文章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极具情感张力,富有感染力。
C.这篇文章仅从视觉感官的角度描绘流凌的黄河,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D.这篇文章以对“彩虹”的描写结尾,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为文章的主题增添了积极意义。
提示:C.这篇文章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来描绘黄河。
8.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③段句子“满河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着大雪的晶莹。”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运用叠词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河面冰凌的数量之多和覆盖面积之大;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加了文章的音韵美。
(2)第⑧段两个加点的“看”含义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第一个“看”是用眼睛看,看到的是眼前流凌的黄河的实际景象;第二个“看”是“认识、感悟”的意思,是作者借景抒情,对黄河象征意义的必然联想。
9.第③段至第⑤段景物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动静结合,先描写雪落时蛰伏的黄河蓄积力量的景象,再描绘黄河惊心动魄地彻底醒来时的景象,突出了黄河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气势。
10.文章第⑧段作者为什么“敬仰黄河”并“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请简要分析。
流凌的黄河让作者获得要看淡荣辱,要往远、往大看的生活启示;黄河象征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深深打动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