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六年级语文下册 4.藏戏 任务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课件】六年级语文下册 4.藏戏 任务型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4 11: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4* 藏 戏
任务一 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注意默读速度。边读边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同桌相互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
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藏戏的?
作者是从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个方面来讲的。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第4—7自然段讲藏戏的形成。
第8—18自然段讲藏戏的艺术特色。
任务二 朗读品味,了解特点
读1—3自然段,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读课文8—17自然段,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戴着面具演出
默读第8—14自然段,了解藏戏中面具的特点。
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每种颜色分别象征着什么。
白色
纯洁
红色
威严
善者
国王
绿色
柔顺
王妃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巫女
青面獠牙
压抑和恐怖
妖魔
村民的面具
(2)藏戏演出没有舞台
自由读第15、16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的一个重要特征——以雪山江河为背景,以草原大地为舞台,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3)一部戏要演三五天
默读第17自然段,说说藏戏中一部戏要演三五天的原因。
师生合作读
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的特点和前后呼应的表现手法。
任务三 自主研读,了解藏戏的形成
自由读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神奇色彩?
凶险的自然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唐东杰布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为民造福
一无所有
创造奇迹的传奇:
58座铁索桥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齐心协力,人定胜天
艺术的传奇:
僧人
藏戏的开山鼻祖
开创藏戏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他的画像。他接受着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敬意。
任务四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青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扎根在西藏人民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可以说,它是藏族群众的精神寄托,是西藏人民创造的一个艺术珍品。
梳理总结
藏戏
概括特点——戴着面具、没有舞台、演三五天
形成过程——发誓架桥、组藏戏班、募捐架桥
艺术特色——面具、舞台、剧情、唱腔、动作、时长
传承方式——师传身授
神奇雪域
魅力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