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土地的誓言
积累词语,掌握“炽痛、嗥鸣、斑斓、谰语、怪诞、亘古”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把握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资料。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1
2
3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地段的南满铁路,反诬是中国军人所为,并以此为借口,进攻北大营。这是柳条湖爆破现场。
这是“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
“九一八”当晚,南京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攻占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而关东的东北人民依然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作家端木蕻良再也遏制不住内心强烈的感情,写下了《土地的誓言》。
BY YUSHEN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人。
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主要作品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曹雪芹》等。 他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东北风格震动着人们的内心。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自己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得到解放的决心。
端木蕻良
炽痛
喷涌
泛滥
谰语
召唤
怪诞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镐头
嗥鸣
山涧
斑斓
碾
污秽
辘辘
hóng
chì
pēn
làn
háo
jiàn
lán
niǎn
huì
lán
dàn
ɡèn
qì
lǒnɡ
zhà měnɡ
ɡǎo
zhào
lù
炽痛:
嗥鸣:
谰语:
怪诞:
亘古:
召唤:
斑斓:
污秽:
泛滥:
热烈而深切。
(野兽)大声嚎叫。
没有根据的话。
荒诞离奇。
远古。
呼唤。
灿烂多彩。
肮脏的东西。
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
思考问题:
怎样理解文题——“土地的誓言”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土地的誓言”
我要回去!
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以及愿为家乡的独立解放牺牲一切的感情。
是作者对着深爱的土地发出的誓言。
我要战斗!
第一部分(①):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
挚痛的热爱
激情的赞美
深切的怀念
思忆故乡
第二部分(②):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
关系:土地是“我”的母亲
回忆:故乡让“我”茁壮成长
发誓:为故乡付出一切
发出誓言
信念坚定
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作者的感情?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表达情感?
“我有时把手放在胸膛上……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贬义褒用,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表达了作者与故乡密不可分的亲密之情,须臾不可分割。
“在故乡的土地上……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我的手印。”
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
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我永不能忘记……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
表达了作者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及甘愿为故乡解放而奉献一切的决心。
课文总共只有两段,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内容不同: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内容相同: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
结构相同: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在直接抒情。
本文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描绘了昔日故乡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
眷念深爱
土地的誓言
挚痛的热爱
热情的赞美
深切的怀念
思忆故乡
愤慨坚定
与土地关系密切
回忆成长的足迹
面对土地发誓
发出誓言
眷恋故土
爱国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