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各美其美”即挖掘自己古典文明价值的基础上,不仅要“美人之美”即吸收其他文明的智慧
精华,而且要走向“美美与共”,也就是要融汇不同文明的智慧,最终形成全人类高度的公共智
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慧或日大同智慧。
(摘编自沈湘平《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材料二:
语
文
古典学研究有助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人类早期文明的经典中,存在着许多跨越时
空的价值观念,如和平、正义、公平、善良等。这些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
考生注意:
础。研究和传播古典学,可以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认识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人
们-一直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这种对共同价值的认同能够超越文明的差异,将人类团结在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一起,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公共卫生危机等。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古典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培养全球意识和包容精神。当人们深入研究不同文明的古典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黑。如需
文化时,会逐渐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观念。了解到世界上其他文明的辉煌成就和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独特价值后,人们会更加尊重文化多样性,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这种全球意识和包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容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需的。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全球意识和包容精神的人们更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愿意寻求图际合作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对抗和冲突,从而推动人类朝着和谐共处、共同繁
荣的月标前进。
一、阅读(72分)
古典学在国际教育领域有着独特的作用。国际教育可以围绕古典学研究开展多种形式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的交流与合作,如学生交换项目、联合培养计划等,这些项目与计划,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跨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化理解能力和古典学素养的国际人才。这样的人才将在国际事务、文化交流、国际组织等各
帮
材料一:
个领域发挥作用,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在古典学学
古典文明是人类智慧的渊薮,返本开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规律。一般的知识、技能
习中获得的对不同文明的深刻理解,更好地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的友好往来。
总是具有量的积累特征,总是今胜于昔,但智慧作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质的把与了悟,总是
总之,西方文明衰落论和文明冲突论是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国际合作趋势的错误
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轴心时代”理论认为,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中国、印
理论。古典学在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
度和希腊等文明古国取得了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此后人类文明进步都要回到这个文明轴心
过深入研究古典学,我们可以揭示文明的共性和差异,搭建文明交流的桥梁,促进文化遗产的
时代返本开新。其实,从《诗经》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咏叹,到哲学家“阐旧邦以辅新
传承与创新,同时还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培养全球意识和包容精神,并推动国际教育合作
姬
命”的自觉,再到共和国领袖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的科学判断,旧邦
与人才培养。在未来的国际发展中,我们要以古典学为依托,打破文明隔阂,抵制错误理论,
新命-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自觉与生存智慧。的确,古典文明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
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人类文明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不断前进,向着更加美好的未
贞献,还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解决当今人类
来发展。我们要以古典学为钥匙,开启文明交流互鉴之门,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根基,
面临的难题,我们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屐的智慧,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书写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
和储存的智慧,必须以时代精神激活古典文明的古老智惑,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
(摘编白梁中和《以古典学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会相协调。为此,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东西方一些文明古国在公元前已取得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创造了辉煌的古典文明,对
后世人类文明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明在返木开新、交流互鉴中融汇,将逐渐形成全人类的公共智慧。如果说过往时代的
“返本”开出的更多是某一个民族、某一个文明的“新”的话,那么今天更需要立足于整个人类
B.今天文明交流互鉴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充分,对不同古典文明进行跨文明的研
究,也推动着不同文明之河的交流互鉴。
文明进步,“返”各文明之“本”,开全人类之“新”,这正是今天人类的旧邦新命。今天的人类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文明交流互鉴,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具备文明交流互鉴的条件,其
G.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理念历史悠久,存在于人类早期文明经典巾的和平、正义、公平
和善良等跨时空的价值观念即是其思想基础。
中对不同古典文明进行跨文明的研究本身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与重要契机。在这
种交流互鉴中,不仪能从根基处找到不同文明的普同模式,而且能在有根基的公共性讨论中
D.对世界其他文明的成就和价值有所了解后,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会多一份尊重,对世界的
看法会多份包容,更愿意采取合作态度。
走向视域融合,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智慧指引。有学者曾经区分“自证慧”和“共命慧”,前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指个人修得的智意,后者是民族文化精神“互相摄受”而成的智慧。现在我们可以说,不仅有
A.智慧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质的把握与了悟,在人类文明进步巾其作用大于知识与技能。
民族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共命慧,更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共命慧。在今天,不同文明在
B.返本开新应立足于整个人类文明进步,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则某一民族也会随之进步。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