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元日
看图猜节日
春节
·助读资料·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古代的符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用竹字头。看到“符”这个生字,你想到了和它相近的哪个字?
符号 附近 付出
附
付
桃符
符
桃
新
⑥桃: 桃符。桃和符指的是同一样东西,我们可以连起来用——桃符。
门神对联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或像这样画上画,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明代以后演变成现在的春联。都是祈求全家平安、生活幸福。
读古诗《祥云》,理解大意,领悟诗情
祥云
(宋)王安石
冰入春风涨御沟,上林花气欲飞浮。
未央屋瓦尤残雪,却为祥云映日流。
御沟深处的水位上涨,表面的冰正迎接着春风的洗礼,
御沟旁边的园林中,花儿也在等待着芳香四溢的时机。
未央宫的屋顶上还残留着冬日的白雪,
正与那天上流动的祥云相依相伴,相互映照。
王安石20岁以前,随父南北游学,了解民生疾苦。21岁起,当过地方官员,做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事。在王安石49岁时,宋神宗为摆脱危机,任命他为宰相,主张变法,推行新政(史称“王安石变法”)。此诗是诗人初为宰相执行新政时,见到新年家家忙着过春节的景象,而联想到变法开始的新气象,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联系创作背景,体会诗情。
端午节
元宵节
重阳节
·易读错字·
屠刀
屠龙之技
tú
屠 宰
紫苏
苏打饼干
sū
屠 苏
屠
苏
·学习生字·
旧符
书写指导:一竖在左边、不要写错位置,日字的横折起笔稍轻、转折时要顿笔、竖要重、往稍左收。
旧
jiù
结构:左右
组词:破旧 喜新厌旧
造句:妈妈这件衣服已经很旧了。
音序:J 部首:日
·学习生字·
旧符
书写指导:竹字头要扁小,亻的撇稍长竖要短,寸字的横要长、收笔稍向上拉。
符
fú
结构:上下
组词:符咒 护身符
造句:古代人们用桃符挂在门口祈求平安。
音序:F 部首:竹
·理解词语·
送来暖暖春意。
【爆竹】
【岁】
【除】
【一岁除】
【送暖】
【千门万户】
【日】
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鞭炮)。
年。
过去了。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家家户户。
大年初一。
一年已尽。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释题
2.“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了不少反映百姓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主要作品:《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等。
作者简介
·多音字·
中
zhōng ( )
zhòng ( )
中间
中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元日》,把读得不流畅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准字词。
结合提示,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
初读古诗
齐读诗歌,体悟诗情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所以,在王安石的心中,推行新政就像诗中的“ ”一样,以新换旧(辞旧迎新),面对家家户户迎新年,他的内心是 的,同时也表现了王安石对实施新政的态度
是 的。
新桃换旧符
喜悦、愉快
满怀期待、充满信心
1.这首诗描绘了古人过春节的哪几个画面?
深入品读,细细感悟
2.诗中的哪个词指鞭炮?
深入品读,细细感悟
“爆 竹”
古人燃放爆竹是用来吓跑妖魔鬼怪,以求得新年的安宁。到了宋朝,人们用鞭炮替代了爆竹, 但仍蕴含着美好的祝福,他们希望新年大吉大利。
3.新年的爆竹声似乎在说:旧的一年结束了,哪个字告诉我们?
深入品读,细细感悟
辞旧迎新 万象更新 欢天喜地 喜气洋洋
“除”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戴复古《除夜》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文天祥《除夜》
描写春节的诗句
拓展延伸
读一读下面有关春节的诗句。
春 节
拓展探究
1、说一说你印象中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2、小组合作交流,看看哪组想到的最多。并填写表格。
春 节
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