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共6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14 11:0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要素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单元导读
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可爱的生灵
本单元课文中隐藏的可爱的生灵
谁来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哪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 句
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与李白合称“李杜”,被世人尊为“诗圣”。
别称
对中国古典诗歌影响深远,诗歌多反应现实社会,被称为“诗史”。
成就
《绝句》等
作品
绝句的特点
认识绝句
每首四句
一种古体诗
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七言绝句。
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五言绝句。
我们曾学过杜甫的一首七言的《绝句》,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
了解背景
公元764年,距安史之乱平息已一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站在自己的小院中沐浴着暖暖的阳光,看着远处的青山绿水,心情很好,不禁感慨:春天来了,江山也变得秀丽多姿。于是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诗。
朗读古诗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借助注释
借助插图
边读边想象
请同学们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学习提示:请自由朗读诗歌,并思考,如果《绝句》是一幅画,请你找一找这幅画中主要有哪些景物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整体感知
yuān

yāng

鸳鸯是一种水鸟,栖息于池沼之上,常常一雄一雌成对出现。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理解诗意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春日
明丽、美丽
迟日——出自《诗经·豳(bīn)风·七月》的“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天白天渐渐变长,所以说迟日。
诗意: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读了这两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春天的阳光特别明亮,山水之间到处都呈现一派明丽秀美的景象。
一阵阵春风吹来,拂过脸庞,带来一阵阵青草和鲜花的清香,沁人心脾。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理解诗意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泥土变湿软
诗意:小燕子在忙着衔泥做窝,鸳鸯慵懒地睡在沙滩上。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读了后两句诗,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小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一边唱着歌儿,一边忙着筑巢。太阳出来后,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几只鸳鸯相互依偎,睡着了。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动态美
静态美
思考:诗的后两句杜甫是怎么展现景物的美的?
让我们读出这一动一静带来的美好吧!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思考:杜甫是怎么观赏这些景物的?
看到的
闻到的
我们可以从视觉、嗅觉等方面来体会这些景物的特点呢!
感悟诗情
这首诗通过对春光的概括描写以及对燕子和鸳鸯的具体描写,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安宁舒适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尝试背诵
绝句
【唐】杜甫
( )江山丽,春风( )香。
( )飞燕子,沙暖睡( )。
感谢观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惠崇春江晚景

苏 轼
认真观察,找一找这些国画的共同特点。
理解诗题
惠崇春江晚景
①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注释
春路雨添花
花动一山春色
惠崇,北宋僧人,擅作诗、画,作为诗人,他专精五言律诗,多写自然小景;作为画家,画鹅、雁、鸭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

上下结构
12画
优惠
书写指导:“惠”的上部稍窄,“日”扁宽;下部略宽,卧钩圆润。

上下结构
11画
崇高
书写指导:“山”字要正;中间“宀”稍宽,托住上方。上小下大。
恩惠
崇山峻岭
指导书写

北宋诗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 《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认识诗人
朗读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自由朗读,读通、读顺古诗,读出节奏,反复多读几遍,读正确,读熟。
朗读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题画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写到了哪些景物?
蒌蒿
芦芽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背面密生灰白色细毛,花冠筒状,淡黄色。叶子可以做艾的代用品。
芦苇的嫩芽。
河豚
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书写指导:“芦”子的“艹”横长,盖住下部;“户”撇不可太长。

书写指导:“芽”子的“艹”横长;“牙”横短,竖钩稍长。
指导书写
上下结构
7画
芦苇
上下结构
7画
豆芽
春路雨添花
花动一山春色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理解诗意
鸭先知——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及待地在水中嬉戏。
为什么说桃花是“三两枝”?
春路雨添花
花动一山春色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理解诗意
诗意——翠竹后面开着三两枝鲜艳的桃花,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开始变暖和了。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路雨添花
花动一山春色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理解诗意
芦芽为什么“短”?
桃花、鸭子、蒌蒿、芦芽都是诗人看到的景物,
那河豚呢?
河豚
春路雨添花
花动一山春色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理解诗意
到了春季河豚都会迎着逆流游到上游的淡水中去,这是因为它们要去产卵了,春季是它们产卵的季节,这时候气温已经开始回升了,有利于新出生小鱼的生长。
春路雨添花
花动一山春色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理解诗意
小资料——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记载:“但用蒌蒿、获笋(即芦芽)、菘菜三物”最适宜与河豚搭配烹煮,味最鲜美。
春路雨添花
花动一山春色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理解诗意
诗意——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你能结合图画,说说全诗的意思,带大家一起想象一下诗中的画面吗?
想象画面
学习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感悟诗情
背诵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____三两枝,
春江_________。
蒌蒿满地______,
正是____欲上时。
任伯年
张伯驹
钱松嵒
名家画的《春江水暖图》
王雪涛
齐白石
江寒汀
名家画的《春江水暖图》
谢谢观看

苏 轼




理解诗题

你认识这个字吗?知道它的意思吗?
四达谓之衢。衢,道也。
——《说文》
本义是四通八达的路。
三衢道中
“道”是路的意思。
走在三衢这个地方的路上。
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三衢山上溶洞、石林、清泉、溪流等自然风景融为一体,是一个有着无穷妙趣的地方。走在这样的山中,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宋朝有一位旅游爱好者叫曾几,他游览了三衢山,写下了《三衢道中》这首诗。
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著有《茶山集》。
茶山集
曾几(1085--1166)
了解诗人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停顿和字音。
读熟诗句,理解诗意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
同学们再读诗句,想想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
——苏轼《舶趠风》
“梅子黄时”是什么时候?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试着理解。
“梅子黄时”是什么时候?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试着理解。
梅子一般在每年5、6月份成熟,梅子成熟的时候正是初夏时节,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阴雨绵绵,三衢正处于这一带地区。
梅子黄时日日晴
“梅子黄时”本来是多雨时节,可是诗人当时碰到的却是日日晴,诗人心情如何?
高兴
喜悦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天气。
带着高兴的语气读一读!
再读诗句,你能说出诗人的出游路线吗?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人先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再上岸继续走山路游览。
左窄右宽,右部第一笔撇稍短,横宜长。
左窄右宽,右部的捺要写伸展。
诗人在幽静的山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不减:并没有减少。
诗意:山路上绿树成荫,
不亚于来时之路。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添:增添
诗意: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悦耳的鸣叫。
联系景物,想象画面
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想象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梅子
小溪
绿阴
黄鹂
梅子( )的时候,诗人乘( )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 ),再改走( )继续前行。山路上( )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 ),深林丛中传来几声( )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 )。多么美丽的三衢风光!
黄了
小舟
尽头
山路
苍翠
浓密
黄鹂
幽趣
在音乐中想象三衢山的美景吧!
( )不减来时路,
( )黄鹂四五声。
( )日日晴,
小溪泛尽( )山行。
三衢道中
[宋] 曾 几
尝试背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一. 用“√”选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蒌蒿(hāo gāo) 河豚(tún tén)
(崇 祟)山峻岭 恩(慧 惠)
.
.




课堂演练
二、先填空再选择。
“泛”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泛”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漂浮;②浮现,透出;③浮浅,不深入;④广泛,一般地;⑤水向四处漫流。请为下面加点的“泛”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1. 小溪泛尽却山行。 ( )
2. 听到夸奖声,她的脸上泛出红晕。 ( )
3. 他决定加固堤坝以防洪水泛滥。 ( )
.
.
.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泥融飞燕子( )
A. 泥土变湿软 B. 泥土融合
2. 小溪泛尽却山行( )
A. 后退 B. 再,又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
A. 将要 B. 想要
.
.
.
.
A
B
A
四、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
A. 泥融/ 飞/ 燕子,沙暖/ 睡/ 鸳鸯。
B. 蒌蒿/ 满地芦芽/ 短,正是/ 河豚欲上/ 时。
C. 绿阴/ 不减/ 来时路,添得/ 黄鹂/四五声。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