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课题:姓氏儿歌多彩园——《姓氏歌》
内容分析:《姓氏歌》是统编本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这一单元是本册教材的第一个识字单元。《姓氏歌》是根据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改编的一篇课文。借助韵语识字的方法,将生活中常见的姓氏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呈现在教材里。虽然内容不多,篇幅不长,但是向学生传递的是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的鲜明特征。整首儿歌分成两个小节。第一个小节共有六行,介绍的是姓氏中的一些“单姓”。前四行在一问一答中引出姓氏“李”和姓氏“张”。后两行运用三字一句的方式引出姓氏“胡”“吴”“徐”“许”。第二个小节介绍的是《百家姓》中最靠前的八个姓氏和姓氏中的“复姓”。这样的编排是为了告诉我们中国姓氏不仅数量多,样式也非常丰富。整首儿歌内容短小,充满传统姓氏文化色彩。节奏明快,易于理解和背诵。语言生动,富有童真童趣。识字特点鲜明,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在学习中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语言运用: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感,能背诵课文。思维能力:能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包括该字的书写结构特点。审美创造:感悟汉字不同的构字特点,感受中国汉字的美。
【教学重点】1.认识“氏、什、李、张、弓、古、胡、吴、言、孙”10个生字和“弓”字旁、“子”字旁2个偏旁。会写“姓、什、么、古、言、国”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感,能背诵课文。3.感悟汉字不同的构字特点,能学着用不同的方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教学难点】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更多姓氏,学习汉字。2.了解一些关于姓氏的故事,在学习中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流程:情境导入:姓氏儿歌多彩园——《姓氏歌》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了解名字。明确: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即姓和名,一般前面是姓,后面是名。2.(课件播放《百家姓》音频)学生认真听,再分组交流:你听到了哪些姓氏?4.教师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姓、氏”,齐读课题。(1)指名读。提示:“姓”是后鼻音,“氏”是翘舌音(2)多种方法识记。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女+生=姓。②用组词的方法识记:姓(姓名)(姓氏)(贵姓)氏(氏族)(摄氏度)5.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认真听,再分组交流听到了哪些姓氏?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积极表达,通过听音频回答问题的方式可以快速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低年级应以随文识字为主,在课文进程中渐渐学会生字。
第二节:自主学习,初读儿歌
1.教师范读,学生将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2.同桌合作。(1)提出要求:请你自己读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在文中你都知道哪些姓氏呢?告诉你的同桌吧。(2)要求: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3.教师指名读: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着课文认真倾听,指出错误。4.提出要求: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请你自己读一读,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2.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读文章。
第三节: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请大家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小节,将儿歌中你知道的姓氏涂上颜色。2.引导:要想把课文读流利不容易,需要把课文里面这些字认清楚。你先试着读一读这些字吧。多种方法指导识记生字“李”“张”“古”“吴”。3.学习第1~4行。(1)问答游戏:指两名学生采用问答形式朗读前四行。学生1 学生2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介绍你了解的姓李和姓张的历史人物。4.学习第5、6行(1)教师范读,学生圈出新出现的姓氏。(2)学生自读课文,再读一读这两行儿歌中的姓氏。(3)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生字“胡”和“吴”。(4)问答游戏:指两名学生采用问答形式朗读前四行。(3)介绍“分解部件”的说姓氏的方法。(4)引导学生观察:介绍“徐”这个姓氏的方法和其他三个姓氏有何不同?预设:“徐”是通过“说偏旁”讲解。4.问答游戏巩固姓氏5.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请你照样子来做问答游戏吧!选择一种方法向同桌介绍自己的姓氏吧! 1.同桌互读第1小节,比一比谁读得好。2.多形式朗读:师生问答读、男女生问答读、同桌问答读、自问自答。
设计意图:本课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多种方式读帮助学生记忆课文。
第四节:熟读成诵,生字练写
1.指名读第1小节,再全班齐读,然后自由背诵、同桌互背、指名背。2.指导书写生字“什”、“么”。教师利用课件及相关图片讲解书写要领。什:左窄右宽。“十”的横靠近单人旁中竖的地方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行;竖靠竖中线右侧,收笔处比单人旁底端略低。么:独体字。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厶”的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笔的撇段要倾斜一些,穿过中心,折笔处在左下格,略往上斜。(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书空练习,然后描红、临帖。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4)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笔顺及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空间分布,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一年级下学期仍需要逐字讲解和范写,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课堂总结:本课的生字较多,但在字义上不需要多解释,重在结合姓氏介绍的方法以及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汉字的识记。比如,从韵文“木子李,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言午许”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姓氏采用的是“分解部件”的方法介绍姓氏。将“徐”单独列出引导学生发现这是偏旁分解识字,从课后练习“照样子做问答游戏”发现“方”采用的是组词的方法介绍姓氏的。鼓励学生将各种方法运用于识记“赵、钱、孙、周、王”以及自己的姓氏。在识字过程中,认识的新偏旁:弓字旁。
作业布置:背诵第一小节。练习书写“什、么”。
板书设计:姓氏歌 什 么
评价量表(或评价设计):+++笔画正确占位准确书写美观同桌根据评价量表给对方互评,教师展示三星作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