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7 黄土高原(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7 黄土高原(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14 19:5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人教版)
专题27 黄土高原
一、单选题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多暴雨,黄土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B.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地表沟壑纵横
C.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粮食产量高
D.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资源尤为丰富
2.下列属于黄土高原富有特色“黄土风情”的是(  )
①窑洞 ②四合院 ③信天游 ④京剧 ⑤白羊肚头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3.我国 人受水质等影响喜欢食醋。(  )
A.山东 B.山西 C.湖南 D.湖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带我们共同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右图为长征线路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长征线路从瑞金出发,瑞金的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C.主要种植温带水果作物 D.位于我国半干旱区
5.红军在延安市吴起镇胜利会师,该地所在地形区的特点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冰川广布、草场稀疏
C.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D.山清水秀、河湖密布
6.瑞金与吴起镇两地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
A.气温的差异 B.风力的差异
C.降水的差异 D.光照强度的差异
据报道,到2023年初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监测以来最严重的4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3.13万平方公里,区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右图为该地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能看到图中景观的省区是(  )
A.陕 B.赣 C.粤 D.吉
8.图中地貌叫做(  )
A.塬 B.峁 C.梁 D.川
9.黄土高原由“黄”转“绿”的奇迹(  )
A.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导致了黄河最终注入渤海的泥沙大量增加
C.使得黄土高原黄土变得更加深厚
D.彻底解决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问题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黄土高原(  )
A.位于秦岭以南,太行山以东 B.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C.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土壤肥沃,农耕文明出现晚
11.下列诗句描写到图中地理事物的是(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下列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A.安塞腰鼓 B.傣族竹楼 C.平遥古城 D.窑洞
13.地理环境影响聚落.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下列聚落属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的是(  )
A. B.
C. D.
14.黄土高原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荒漠化
C.土地盐碱化 D.石漠化现象
在太原工作的小明经常代表公司出差。在飞机上他看到窗外的景观非常震撼,通过搜索他找到该地形区的三张典型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16.该地形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水污染 B.湿地锐减 C.水土流失 D.大气污染
17.下列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做法,属于生物措施的是(  )
A.修建水库 B.修建梯田 C.植树种草 D.打坝淤地
长征是1934年10月开始的,跨越了11个省份,行程达2万5千米,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最终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无数的战斗、挫折和磨难,但是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某中学借助网络开展了“追寻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的云研学活动,读长征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长征路线从瑞金至延安吴起镇(  )
A.经过秦岭和淮河 B.主要经过人口稀疏地区
C.途中经过长江 D.依次经过第二、三级阶梯
19.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该地所在地形区(  )
A.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B.地形崎岖,森林茂密
C.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024年央视春晚于北京时间2月9日20:00准时开场,同时向全球现场直播。除了北京的主会场外,还有四个分会场,旨在展现各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与主会场形成有效联动。下图示意央视春晚会场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0.四个分会场所在省区与其地理特色相符的是(  )
A.辽宁——大连造船、北京故宫 B.陕西——白羊肚头巾、昆曲
C.湖南——洞庭湖、毛泽东故居 D.新疆——高寒牧场、孔雀舞
21.与陕西地域特色相符的民居图片是(  )
A. B.
C. D.
图所示区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也记载着红色革命的光辉历史,旅游资源丰富。读图,了解该区城的地理文化,完成下面小题。
22.对图中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广人稀 B.黄土广布
C.位于太行山西侧 D.水土流失严重
23.下列名胜古迹不在图中区域的是(  )
A.革命圣地延安 B.半坡文明遗址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明清故宫
24.“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平凡的世界》画面,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  )
A.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是我国的黄土高原
B.小说主人公及当地很多居民戴白羊肚头巾是因为那里冬季寒冷、风沙大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主要人为原因是夏季多暴雨
D.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当地昔日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25.“挽黄河臂膀,依太行身躯,踏千里黄土,踩万里乌金”赞美的地区位于(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二、综合题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D处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   ,图中E处所在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
(2)图中两大地形区是:B   ,C   ;
(3)图中河流A是   ;
(4)该区域突出环境问题除了黄土高原的   外,还包括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和   资源短缺。
(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  )(填字母即可)
A.沿边地区 B.沿江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27.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和宝鸡市凤翔区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P地形区地表形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 B.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C.千沟万壑、黄土广布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
(3)据图所知,宝鸡市凤翔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两月。
(4)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季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差异大,许多地方降水无法满足种植业生产需求,如Q区域的农业类型主要是   业,而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当地人民凭借河流水、冰雪融水发展农业生产,成为我国著名的   农业区。
三、图文分析题
28.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河金三角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处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结合带的省际交汇区,以20余年来不间断的经济合作与社会、资源整合,正在形成一个日臻成熟的经济社会发展平台。它所展示的区域互动效应和区域焊接功能为我国现阶段“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战略布局提供了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价值。
材料二:黄河流域示意图和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灌溉农业区:A   ,铁路:C   。
(2)每年初冬和初春季节,黄河在A、B两河段,经常会有   现象发生;黄河在B河段流域面积狭小,主要原因是   。
(3)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我国陕、晋、   (填简称)三省交界处,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至少2条)
(4)黄河金三角地区所在地形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出现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至少2条)
(5)中央鼓励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建设黄河金三角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意义有   (多选)。
①探索省级边缘区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②通过区域协调规划,优化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布局,推动资源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③可以优先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④可以以此为平台,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市场,带动西部地区协同发展。
答案解析部分
1.A
2.B
3.B
4.B
5.A
6.C
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方为了便于排水,屋顶的坡度较大。
4.A、瑞金的地形以山地为主,A错误;
B、瑞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B正确;
C、瑞金主要种植为亚热带水果,C错误;
D、瑞金位于我国的湿润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5.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是支离破碎、千沟万壑,A正确。
故答案为:A
6.瑞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为了便于排水,屋顶坡度大,延安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屋顶坡度较小,C正确。
故答案为:C
7.A
8.B
9.A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7.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简称陕)、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能看到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而赣是江西的简称,粤是广东的简称,吉是吉林的简称,江西、广东、吉林均不在黄土高原地区,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峁是指孤立的黄土丘,呈圆顶、近似圆形或椭圆形,顶部面积较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貌符合峁的特征。
故答案为:B。
9.A、黄土高原由 “黄” 转 “绿”,说明通过一系列的生态治理措施,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正践行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A 正确。
B、植被增加会减少水土流失,从而使黄河注入渤海的泥沙大量减少,而不是增加,B 错误。
C、植被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与黄土厚度无关,不会使黄土变得更加深厚,C 错误。
D、虽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减少,但不能说彻底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治理水土流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仍需要持续进行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D 错误。
故答案为:A。
10.C
11.B
12.B
13.C
14.A
15.D
16.C
17.C
18.C
19.D
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陲,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呕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18.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路线从江西省瑞金至陕西省延安吴起镇。A、长江途中经过了秦岭,没有经过淮河,A错误;
B、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长征路线主要位于该人口界线以东,主要经过人口稠密区,B错误;
C、长征途中经过了长江,C正确;
D、长征路线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到地势第二级阶梯,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19.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延安吴起镇位于陕西省,所在的地形区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因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观。辽阔坦荡,草场广布是内蒙古高原的景观;地形崎岖,森林茂密是云贵高原的景观;地势高俊,雪山连绵是青藏高原的景观。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C
21.B
22.A
23.D
24.C
A、从描述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可以判断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是我国的黄土高原,A正确;
B、黄土高原冬季寒冷,风沙大,当地居民戴白羊肚头巾可以起到保暖、防风沙的作用,B正确;
C、造成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稀少,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而不是人为原因,C错误;
D、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如植树造林、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措施,黄土高原昔日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5.B
26.(1)山东;郑州
(2)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3)黄河
(4)水土流失;水
(5)C
(1)由图可知,图中D是山东省;E是河南省,行政中心是郑州。
(2)图中两大地形区,B是位于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C是位于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
(3)由图可知,图中A是呈“几”字状的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我国的母亲河。
(4)图中所示区域突出环境问题除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外,还包括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5)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经济发达,故答案为:C。
(1)下表为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及其简称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省市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市 湖南省 湘 长沙
天津市 津 天津 广东省 粤 广州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山西省 晋 太原 海南省 琼 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 蒙 呼和浩特 重庆市 渝 重庆
辽宁省 辽 沈阳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吉林省 吉 长春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上海市 沪 上海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浙江省 浙 杭州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青海省 青 西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江西省 赣 南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山东省 鲁 济南 台湾省 台 台北
河南省 豫 郑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湖北省 鄂 武汉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2)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主要支流在中上游,最大支流为渭河,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河床高,形成了“地上河”,上游应加强生态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
(3)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4)辽中南工业基地有丰富的资源,工业基础雄厚但科技水平不足,京津唐工业基地科技力量雄厚,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不足,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但资源匮乏。
27.(1)C
(2)水土流失;窑洞
(3)7、8
(4)畜牧业;灌溉
(1)P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形态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广布,C正确。
故答案为:C
(2)黄土高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3)从图中可以看出,凤翔区的降水集中在七月份和八月份。
(4)Q为内蒙古高原,由于降水量较少,主要发展畜牧业,但是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依赖黄河水灌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少导致的。
28.(1)宁夏平原;京广线
(2)凌汛;泥沙在河床淤积,形成“地上河”
(3)豫;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等
(4)水土流失严重;滥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
(5)①②③④
(1)读图可知,我国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农业区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利于黄河水进行灌溉,其中A是宁夏平原;我国南北铁路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等,其中C是京广线。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形成冰坝、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每年初冬和初春季节,黄河在A、B两河段,经常会有凌汛现象发生;黄河在B河段流域面积狭小,主要原因是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流速减慢,从中游带来的泥沙一部分在河床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我国陕、晋、豫三省交界处,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有黄河经过,水源丰富,且交通便利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金三角地区所在地形区是黄土高原,面临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出现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鼓励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建设黄河金三角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积极探索省级边缘区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并通过区域协调规划,优化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布局,推动资源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而且可以优先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以此为平台,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市场,带动西部地区协同发展。
本题以黄河金三角地区相关资料和黄河流域示意图及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我国主要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主要农业区、黄河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