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井头镇大云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生物开学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井头镇大云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生物开学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4 21: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县井头镇大云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
生物开学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动物类群与对应特征的搭配,错误的是(  )
A.刺胞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
B.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线虫动物——体表有角质层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有贝壳
2.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蜜蜂、河蟹 B.河蚌、田螺 C.海蜇、蚯蚓 D.水蛭、沙蚕
3.下列动物类群中具有脊柱的是(  )
A.软体动物 B.爬行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4.珊瑚虫的身体呈辐射状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丝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据此可认为珊瑚虫和丝虫分别属于(  )
A.扁形动物、环节动物 B.腔肠动物、环节动物
C.腔肠动物、线虫动物 D.扁形动物、线虫动物
5.下列动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章鱼——体内有脊柱 B.蜥蜴——体温恒定
C.蝙蝠——胎生、哺乳 D.青蛙——皮肤干燥
6.“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项目之一。该体育项目可以发展学生的上肢和腰腹肌,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动作重点包括蹬地、收腹和甩臂,难点是掷球的出手角度。以下有关完成此项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甩臂时,肱二头肌由舒张变为收缩状态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C.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
D.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内线粒体的呼吸作用
7.下图甲为正常的髋关节,乙为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丙为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人造髋关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为关节头
B.髋关节为人体运动提供能量
C.髋关节受损伤,对人行走有影响
D.图丙置换结构③模拟的是结构②
8.下列有关人体的骨、关节和肌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⑤内的滑液和①可以使关节更牢固
C.投掷铅球动作的完成需要多组肌肉配合
D.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9.某些蛾蝶类昆虫的雌虫能分泌一种物质吸引雄虫。农业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在农田中设点使用引诱剂诱杀害虫。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干扰了昆虫的通讯
B.雌雄虫间的交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这种信息是通过动作传递的
D.使用引诱剂灭虫不如使用杀虫剂环保
10.如图为大熊猫的手掌。伪拇指能够配合五指进行对握,以便进行更精巧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的对握需要消耗能量
B.从行为的功能来看,大熊猫吃竹子是先天性行为
C.大熊猫完成对握动作需要多组肌肉配合
D.伪拇指便于抓握竹子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11.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蜂鸟采食花蜜
C.孔雀开屏 D.大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
12.人体的肠道中有多种多样的细菌,对这些细菌的认知,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对人体无害 B.需服用抗生素杀死
C.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13.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感染可导致芒果黑斑病。下列关于该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C.利用芒果的有机物生活 D.可以依靠分裂进行生殖
14.下列有关细菌与真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B.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原核生物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充当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
15.小翔的妈妈每年都以葡萄为原料酿造家庭版葡萄酒。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微生物是(  )
A. B.
C. D.
16.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体微小,都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B.都含有遗传物质
C.细菌都是多细胞的
D.细菌和病毒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
17.科学地对生物进行分类,利于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种子有果皮包被”和“种子无果皮包被”属于同一分类等级
B.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C.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D.蝙蝠属哺乳纲,鲨鱼属鱼纲。鲸和鲨鱼都生活在海洋,所以它们亲缘关系比鲸与蝙蝠的近
18.如图是部分蔷薇目植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其中共同特征最多的两种植物是(  )
A.桑和荨麻 B.小叶榕和荨麻
C.菩提树和小叶榕 D.桑和菩提树
1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没有受到威胁
B.肆意捕捞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对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国家、政府的事,与个人无关
D.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20.2023年5月1日起,我国多个海域全面进入休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中多种多样的动物是取之不尽的
B.过度捕捞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C.设置休渔期是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
D.禁止捕捞可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数量不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40分。
21.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开发,东昌湖湿地公园不但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也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和锻炼的场所。如图为湿地常见的部分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动物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   ,因此统称为脊椎动物。
(2)图中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形态结构外,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有的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大幅度改变,如图中的   ;人的牙齿分化为   ,大幅度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青蛙皮肤密布的毛细血管可以进行   ,从而辅助呼吸,而麻蜥皮肤表面覆盖   ,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陆地环境。
(3)图示市民晨跑屈腿时,收缩的肌肉为   (填数字)。跑步过程中突然发现前方有蛇,他停止前行并快速躲避,该反射属于   。
22.2023年11月12日遵义新浦半程马拉松在奥体中心开跑,来自全国6000多名跑者参与。跑者在活力赛道上完成了不同程度的自我挑战,这项运动深受跑者喜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指令枪响运动员立即起跑,这一行为按获得途径分类属于   行为。
(2)运动员的奔跑动作的完成需要骨、   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3)运动员运动前进行热身能够使图甲【②】   分泌滑液,减少【⑤】   之间的摩擦。同时热身还能减少【①】   从关节窝中脱出的概率,有效预防脱臼。
(4)当运动员口渴时在取水点取水时,图乙中的【1】   受到大脑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喝水。
23.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你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冰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图甲表示运动产生的过程,图丙是冰球运动员挥杆击球的动作。图乙中能正确表示人的运动系统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模式图是   (填字母),A是   。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来源,由肌腱和[①]   组成。冰球运动员准备挥杆击球时,右手臂为屈肘动作,此时处于收缩状态的肌肉是上肢的   (填“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
(2)“狼孩”长期与狼共同生活,具有像狼似的嚎叫、食生肉的行为,即使被人解救也终生没有学会说话。从获得途径看,这说明   因素对学习行为的形成至关重要。
(3)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是一种行为   (填“先天性”或“学习”),因为鼠妇的这种行为是由它体内   的决定的。鼠妇比田鼠学习能力   (填“强”或“弱”)。
(4)发现一窝蜜蜂中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   行为的昆虫。
24.如图展示的是三种微生物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与青霉菌的生殖相关的是[   ]   。
(2)图乙与图甲图丙的最主要区别是图乙没有   ,属于原核生物。图乙中与运动相关的结构是[   ]   。
(3)能进行出芽生殖的生物是图   。
(4)与植物细胞相比,图甲、乙、丙中三类生物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   生活。
25.阅读下列材料,请分析回答下面,
材料一 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沼泽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以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材料二 水稻丛矮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材料三 在充满生机的西双版纳雨林里,猴子在稀疏的丛中上蹿下跳、嘻戏打闹,鸟儿在树上搭窝筑巢、寻觅佳偶,老鼠则窸窸窣窣钻出洞外啃食植物……,同时雨林也暗藏着危机,凶禽猛兽时常出没,猎杀动物,强食弱肉,猴子不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鸟儿也时不时发出悲凄的哀鸣……
材料四 位于我国大别山的某县,曾经是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气候宜人的地方,后来,人们在山坡上毁林开荒,改种农作物,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得林中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材料—说明了:   。
(2)材料二说明了:   。
(3)材料三说明了:生态系统存在着   等功能联系,从而使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
(4)材料四说明了: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相联系。生物圈中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   ,当后者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灭绝和栖息地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B
A.刺胞动物(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A正确。
B.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但附肢不分节;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B错误。
C.线虫动物体表有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可防止消化液的侵蚀,C正确。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石灰质形成贝壳,D正确。
故选B。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




物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举 例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
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 蛲虫、蛔虫、钩虫等
环节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贼、鲍鱼和章鱼等
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
2.B
3.B
4.C
珊瑚虫的身体呈辐射状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这些特征符合腔肠动物的特征。丝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这些特征符合线虫动物的特征。根据以上分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丝虫属于线虫动物。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
(2)线虫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等。
5.C
6.B
A.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甩臂时是由屈肘到伸肘动作,肱二头肌由收缩变为舒张状态,肱三头肌由舒张变为收缩状态,A正确。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而不是仅由骨和骨骼肌组成,B错误。
C.一个动作的完成通常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在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项目中,蹬地、收腹和甩臂等动作都是多块肌肉共同参与完成的,C正确。
D.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内线粒体的呼吸作用,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B。
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7.C
8.C
9.A
10.B
11.D
12.A
AB.大多数肠道细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果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会杀死一些益生菌,导致肠道内菌群紊乱,A正确;B错误。
C.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细菌属于单细胞个体,进行分裂生殖,D错误。
故答案为:A。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13.B
A、细菌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A正确;
B、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感染可导致芒果黑斑病。可见,该菌无叶绿体,需要利用芒果的有机物生活,C正确;
D、该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B。
细菌的特征:①单细胞,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②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③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大多为异养(少数为自养)。④细菌的种类是根据细菌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
14.B
15.B
16.B
17.D
A.“种子有果皮包被”的是被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它们都属于种子植物,A说法正确。
B.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在植物一生中出现的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B说法正确。
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C说法正确。
D.蝙蝠和鲸都属与哺乳纲,鲨鱼属鱼纲,可见,鲸与蝙蝠更近一些,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单位,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
(1)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功能等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界下面又分6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即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2)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对确定植物间亲缘关系比较可靠。
18.C
19.D
20.C
A、海洋生态系统虽然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但这些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动物资源减少甚至灭绝,A错误。B、过度捕捞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某些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从而影响物种多样性,B错误。
C、设置休渔期可以限制捕捞活动,给海洋生物提供繁殖和生长的时间,有助于恢复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这是一种有效的渔业管理措施,C正确。
D、禁止捕捞虽然可以减少对渔业资源的直接压力,但并不能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数量不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环境、食物链关系等。因此,仅仅禁止捕捞并不能维持生物数量不变。D错误。
故选C。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21.(1)脊柱
(2)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苍鹭和人;门齿、臼齿和犬齿;气体交换;角质鳞片
(3)2;复杂反射
(1)我们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简单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图中的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故填:脊柱;
(2)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要比较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内部构造等;动物根据体温的变化方式可以简单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苍鹭所属的鸟类和人所属的哺乳类是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属于杂食性动物,牙齿分化成为门齿、臼齿和犬齿,提高了人对多种多样的食物的消化能力;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肺不发达,需要靠密布毛细血管的皮肤进行气体交换,辅助肺呼吸;麻蜥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起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故填: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苍鹭和人;门齿、臼齿和犬齿;气体交换;角质鳞片;
(3)屈腿时,1所表示的股四头肌被拉长,处于舒张状态,2所表示的股二头肌被缩短,属于收缩状态,因此收缩的肌肉是2;在发现有蛇的时候停止跑步,这是一种经过后天学习而来的复杂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
故填:2;复杂反射。
(1)我们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简单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有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等。
(2)动物根据体温的变化方式可以简单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是恒温动物。
(3)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
(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6)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也可称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而来,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22.(1)学习
(2)关节
(3)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头
(4)肱二头肌
(1)指令枪响运动员立即起跑,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学习行为。
(2)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肌肉组成。运动员奔跑动作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3)运动前进行热身能够使②关节囊分泌滑液,减少⑤关节软骨之间的摩擦,使运动更灵活。同时热身还能预防①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当运动员口渴在取水点取水时,该动作为屈肘,图乙中的1肱二头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
故答案为: (1)学习 ; (2)关节 ; (3)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头; (4)肱二头肌
(1)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所组成。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软骨,其中关节囊及其周围的韧带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滑液和关节软骨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
(2)运动的产生是由于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3)经分析题图可知,图甲中,①为关节头,②为关节囊,③为关节腔,④为关节窝,⑤为关节软骨。图乙中,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3是肘关节。
23.(1)b;关节;肌腹;肱二头肌
(2)环境
(3)先天性;遗传物质;弱
(4)社会
(1)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骨和骨连结三部分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故能正确表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式图是b。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A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狼孩长期和狼共同生活后,具有像狼似的嚎叫、食生肉的行为,即使被人解救但终生也没有学会说话,说明环境因素对学习行为的形成至关重要。
(3)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因为鼠妇的这种行为是由它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所以鼠妇与田鼠相比,鼠妇的学习能力比田鼠弱。
(4)社会行为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形成一定的组织、组织内有明确分工、有明显的等级划分。一窝蜜蜂中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
(1)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一系列行为。
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白蚁、蜜蜂、狒狒等。
24.(1)①;孢子
(2)成形的细胞核;①;鞭毛
(3)丙
(4)现成的有机物
(1) 图甲是青霉,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生有成串的孢子。①是孢子与青霉的生殖有关。
(2)图乙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与图甲相比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图乙中①的名称是鞭毛,它是细菌的运动结构。
(3)图丙是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也能进行孢子繁殖。
(4)图中三类生物营养方式是异养,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图甲是青霉,图中①孢子、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
图乙是细菌:①鞭毛、②细胞质、③DNA集中的区域、④细胞膜、⑤细胞壁、⑥荚膜;
图C是酵母菌。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真菌可以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25.(1)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十分丰富
(2)基因对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使用价值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4)生态系统;建立自然保护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