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吉安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4 22: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安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我国北方的秋天,人们收割完玉米后会接着在田中播种小麦,所以北方冬天也有绿油油的麦田。小麦的绿叶是由种子中的(  )结构发育而来
A.胚芽 B.胚轴 C.子叶 D.胚乳
2.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种子为双子叶植物的种子
B.该种子可能是玉米的种子
C.④是胚根,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
D.⑤是子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3.某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取300粒小麦种子,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粒,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一共有三个:光照、黑暗、温度
B.第1组和第2组的实验结果相同,不能作对照
C.第1组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种子结构被破坏
D.该实验说明玉米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4.植物吸收光能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这句话可以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
太阳光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动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对①②③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 B.②蒸腾作用,③分解作用
C.①蒸腾作用,②光合作用 D.②消化吸收,③呼吸作用
5.下列有关植株的生长,说法错误的是(  )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B.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馏水中培养的玉米幼苗长得好
C.在农业生产中给植物施肥是必要的,施的化肥越多,植物长得越好
D.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要带上一个土团,是为了保护根毛,更好地吸收水分
6.如图为植物相邻的三个细胞之间水分的渗透方向,则三个细胞中细胞液浓度最低的是(  )
A.1 B.2 C.3 D.无法判别
7.在绿色植物各项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是所有动植物的共同特征
C.光合作用在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D.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生命活动
8.图为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装置中的小鼠因氧气越来越少窒息而死
B.在光照条件下乙装置中的小鼠能正常地活着
C.将乙装置中的小鼠换成燃烧的蜡烛,蜡烛熄灭
D.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不久小鼠死亡
9.将开有白花的一根树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先变红的是树皮
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10.如图是某实验过程的装置图和实验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结果同时证明绿色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B.小烧杯中酒精的作用是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
C.煮沸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酒精会变成绿色
D.叶片中的C处变蓝,是因为进行了遮光处理
11.下列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B.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C.栽花或种庄稼都要适时松土,是为了保证植物根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D.贮藏水果、蔬菜时,应提高温度或氧浓度
12.下列各项与植物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降低植物体叶面温度
C.促进无机盐的运输 D.加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3.从分类的角度来讲,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同纲生物 B.同科生物 C.同属生物 D.同种生物
14.如图所示的四种植物中,具有根、茎、叶,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 (  )
A. B.
C. D.
15.表中是甲、乙、丙、丁甲种食物(各100克)的主要成分,据表分析可知(  )
食物 糖类(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甲 18 6 3 220 0
乙 0.4 6 4 7 40
丙 48.2 38 40 12 0
丁 8.8 65 7 10 14
A.表中所列成分中能提供能量的只有糖类
B.夜盲症患者应多吃食物甲
C.坏血病患者应多吃食物乙
D.食物丁更有助于病人伤口修复
16.某人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医院检验报告单【血常规】标本号:****
姓名:*** 性别:男 年龄:30岁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RBC) 4.9×1012/L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白细胞(WBC) 8×109/L (4~10)×109/L
血红蛋白(HGB) 72g/L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血小板(PLT) 2.30×109/L (100~300)×109/L
A.血红蛋白既能与氧结合,又能与氧分离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属于血细胞
C.该检验报告单结果表明此人可能有炎症
D.此人应注意补铁和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17.下图所示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心脏,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和运输
B.肺静脉中②的颜色是暗红色,含二氧化碳较多
C.③与④分别是动脉和毛细血管,通过静脉相连
D.⑤是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18.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
A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气泡) 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B 视野中细胞破裂 制作装片时滴加清水
C 视野中有许多污点 载玻片擦拭不干净
D 视野中的物象不清晰 观察者使用了平面镜
A.A B.B C.C D.D
19.如图为人的生殖及胚胎发育过程示意图,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男、女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子宫
B.进行过程Ⅰ的场所是卵巢
C.过程Ⅱ中,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形成胚泡
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是脐带
20.小麦花没有香味和鲜艳的色彩,花粉多而轻,雌蕊柱头有分叉。下图为小麦花的雌蕊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推测小麦花传粉的媒介主要是昆虫
B.受精后,图中②继续发育成小麦籽粒
C.小麦种子萌发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D.小麦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多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造温室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如图中,甲所示为密闭温室内某气体一天中的含量变化,乙中A,B,C分别表示植物叶片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1)根据图甲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分析可知,该气体为    ,一天中    点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该植物在6:00~18:00时间段内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B过程是通过叶片上的    完成的,该过程能够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    。
(3)根据以上资料,为农民朋友提出一条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的建议:   。
22.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此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
(1)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    。
(2)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这只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
(3)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
②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
③亲代的基因通过    作为“桥梁”传递给子代。
(4)有人做过这样 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23.白居易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点点飞红,艳如少女,在诗人的眼中,桃花惊艳了整个春天。如图是桃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花红,从繁殖后代的角度看,花的最主要结构包括[   ]   和[   ]   。根据花蕊的有无划分,桃花属于    花。
(2)花红果黄,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如图中过程A所示,桃花的传粉方式为   。
(3)花冠、花萼等结构凋落后,图甲中的[   ]   将发育成桃的果实,图丙中的[14]桃仁是桃子的    ,它是由    发育而来的。
(4)硕果累累,图丙中的[13]是桃的食用部分(人们常说果肉),它是由图乙中的[   ]   发育而来的。
24.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图为病毒、细菌和酵母菌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甲没有细胞结构,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该生物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   内才有生命活动。
(2)乙遇到恶劣环境时,会变成   (填“芽孢”或“荚膜”)来度过不良环境。
(3)图丙区别于图乙最显著的特征是有真正的   。图甲、乙和丙三种生物的营养方式都属于   (填“自养”或“异养”)
25.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 某科研团队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白鼠20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甲组小白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小时,持续24天。乙组小白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与甲组相同。
第三步:在实验的第6天、第12天、第18天、第24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白鼠走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在该探究实验中,设置乙组的作用是   。
(2)每组小白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   。
(3)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白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白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   。
(4)另一个生物小组的同学们选用猴子来做走迷宫的实验,发现猴子在短时间内能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填“强”或“弱”)
(5)根据本实验的结果,请给你的同学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A
2.B
3.C
4.D
5.C
6.B
7.D
A、植物吸收的水分95%以上主要用于蒸腾作用,A正确;
B、生物时时刻刻都在呼吸,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B正确;
C、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对于维持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C正确;
D、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还有一部分作为热能散失,D错误.
故选:D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水分以气体的状态通过叶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3)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8.C
A、甲装置中小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玻璃钟罩内没有氧气,小鼠因缺氧死亡 ,A正确;
B、乙装置中的小鼠能正常活着(有充足的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更新了玻璃罩内的气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了氧气),B正确;
C、乙装置中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更新了玻璃罩内的气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将乙装置中的小鼠换成燃烧的蜡烛,蜡烛不会熄灭,C错误;
D、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装置中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小鼠的呼吸也要消耗氧气,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小鼠争夺氧气,玻璃罩内氧气消耗的快,导致乙装置中小鼠不久死亡,D正确。
故答案为:D。
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动物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图示中甲和乙是作为一组对照,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9.A
树皮中含有韧皮纤维和筛管,筛管由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木质部有木纤维和导管组成,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将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脉被染成红色,说明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10.C
11.D
A.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其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有充足的氧气,栽花或种庄稼都要适时松土,是为了保证植物根部得到充足的氧气,使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C不符合题意。
D.贮藏水果、蔬菜时,要降低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氧气的浓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所以提高温度或氧浓度是促进呼吸作用而不是抑制呼吸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小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12.D
A、 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是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主要动力,同时,水分的运输也依赖于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因此,蒸腾作用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密切相关,A不符合题意。
B、 降低植物体叶面温度:蒸腾作用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植物体叶面的温度,防止植物在高温下受损,这是蒸腾作用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B不符合题意。
C、促进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不仅促进水分的运输,也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与无机盐的运输密切相关,C不符合题意。
D、 加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虽然蒸腾作用通过提供水分和调节温度间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直接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是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因素,蒸腾作用本身并不直接加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从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植物的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蒸腾作用不仅有助于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还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同时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防止植物在高温下受损。
13.D
14.A
15.D
A、表中所列成分中能提供能量的是蛋白质和糖类,A不符合题意;
B、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甲食物中含维生素A较少,应多吃丙食物.B不符合题意;
C、坏血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甲食物含维生素C较多,应多吃甲食物,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食物丁含蛋白质较多,因此食物丁更有助于病人伤口修复,D符合题意.
故选:D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16.C
A、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既能与氧结合,又能与氧分离,红细胞能运输氧气,A说法正确。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者都属于血细胞,B说法正确。
C、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白细胞的数量为8×109/L,在正常值内,没患炎症,C说法错误。
D、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会患有贫血,应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解答此题还需要熟记血液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功能,难度一般,熟记即可,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①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红细胞过少或其中的血红蛋白过少时会患贫血,可以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②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白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正产值时,说明人体内有炎症;③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小板过少会导致凝血困难。
17.D
18.D
19.C
20.D
21.(1)二氧化碳;18
(2)A,B,C;气孔;水分
(3)适当提高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或光照时间/或二氧化碳浓度)
解:(1) 6:00~18:00,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18:00~次日6:00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通过以上分析,图甲为某气体浓度的变化,该气体为二氧化碳。通过一天的光合作用,18:00有机物积累最多。
故填: 二氧化碳 ;18。
(2)乙图中, A,B,C分别表示植物叶片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为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即图甲中 6:00~18:00的白天进行;植物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能进行;白天光照强,植物的蒸腾作用强,晚上没有光照,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弱,白天晚上都进行蒸腾作用, 所以植物在6:00~18:00时间段内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
故填:A、B、C;气孔;水分。
(3)水分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故填: 适当提高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或光照时间/或二氧化碳浓度)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2.(1)变异
(2)6+XY或3对+XY
(3)长翅;Aa、Aa;AA或Aa;生殖细胞(或精子与卵细胞)
(4)基因和环境
解:(1)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变异。
(2)已知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白眼雄性果蝇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
则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6+XY或3对+XY。
(3)①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表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知: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有长翅和残翅两种性状,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即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本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
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根据遗传图解亲代都是长翅,后代有
残翅,因此残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亲本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都是Aa。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
组成是AA或Aa,遗传图解如下:
③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或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由于两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二所处的温度不同,导致表现型也不同,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
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
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
23.(1)4;雌蕊;7;雄蕊;两性
(2)异花传粉
(3)3;子房;种子;胚珠
(4)9;子房壁
(1)7雄蕊和4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所以桃花属于两性花。
故填:4;雌蕊;7;雄蕊;两性。
(2)传粉是指花药中的花粉粒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图中过程A所示,一朵桃花的花粉传到另一朵桃花雌蕊的柱头上,属于异花传粉。
故填:异花传粉。
(3)受精完成后,花冠、花萼等结构逐渐调落,图甲中的3子房将发育成果实,图丙中的14桃仁是桃子的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故填:3;子房;种子;胚珠。
(4)桃的食用部分是果肉,实际是果皮,由图乙中9子房壁发育而来。
故填:9;子房壁。
(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在图甲中,1柱头、2花柱、3子房、4雌蕊、5花药、6花丝、7雄蕊、8卵细胞,在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它们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
(2)一朵花在经过传粉受精过程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乙中,9子房壁、10胚珠、11卵细胞,图丙中,12内果皮、13中果皮、14种子。
24.(1)蛋白质;遗传物质;活细胞
(2)芽孢
(3)细胞核;异养
(1)图甲为病毒,病毒极其微小,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所以,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图乙为细菌,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有些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形成休眠体芽孢,来度过不良的环境。
(3)图丙为酵母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细菌相比较,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体内没有叶绿体,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故答案为:(1)蛋白质、遗传物质、活细胞;(2)芽孢;(3)细胞核、异养。
此题考查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结构特征、营养方式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在不良环境中,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具有抗高温和严寒的特征,帮助细菌度过不良的环境;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为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
25.(1)对照作用
(2)减小实验误差
(3)学习行为
(4)强
(5)保证充足的睡眠,更有利于高效学习。
(1)限制甲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小时,持续24天。乙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可见,这两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睡眠时长,乙组为对照组,起到对照的作用。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让实验结论有说服力。
(3)分析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说明小鼠走迷官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
(4)猴子比小鼠更高等,因此,另一个生物小组的同学们选用猴子来做走迷宫的实验,发现猴子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5)通过上述实验能够得出结论:睡眠不足会降低小鼠的学习能力。本实验对我们的启示是保证充足的睡眠,更有利于高效学习。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的样本数量要合理,需做重复实验的要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要进行求平均值等。 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让实验结论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