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14 08:0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历史开学试卷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30分)
1.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金字塔——古代罗马
B.《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巴比伦
C.种姓制度——古代埃及
D.《天方夜谭》——古代印度
2.在当时印度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佛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创始者的主要目的是
A.推广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 B.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C.主张改变奴隶的悲惨命运 D.倡导反对专制的社会变革
3.某校九年级(5)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提示词,判断相应的主题。以下这组提示词反映的主题是(  )
埃及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
A.古代亚非文明成果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D.走向近代的亚洲
4.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材料表明古希腊(  )
A.民众的生活丰富多彩
B.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C.城邦由分散走向统一
D.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政治权利
5.下面材料是某历史教师教学PPT展示的学习内容。这体现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突出特点具有(  )
A.差异性 B.共容性
C.多元性 D.发展的不平衡性
6.“条条大路通罗马。”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下列各序号所指代的时期正确的一组是(  )
A.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帝国③﹣罗马共和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
B.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③﹣罗马帝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
C.①﹣罗马共和国②﹣罗马城邦③﹣罗马帝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
D.①﹣罗马城邦 ②﹣罗马共和国③﹣罗马帝国④﹣东罗马帝国⑤﹣西罗马帝国
7.古希腊孕育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其中提出“原子论”的是(  )
A.德谟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凯撒
8.“所有19世纪和20世纪编纂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的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这段话讲述的是罗马法的(  )
A.内容 B.性质 C.影响 D.局限
9.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如图为小军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大化改新 B.西欧庄园 C.大学兴起 D.自治城市
10.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代表古代印度文明的是(  )
A.阿拉伯数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金字塔 D.楔形文字
11.下面是印第安人和欧洲人对某位历史人物的看法。这位历史人物(  )
印第安人:他把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明,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A.曾到达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B.向东航行后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
C.接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并横渡大西洋
D.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12.恩格斯指出:这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成果为依据并把这些成果转为法律的唯一的现代民法典。这部法律文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13.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作用。某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历史人物图片,他们都是(  )
A.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独裁者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物
C.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领导人物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杰出领袖
14.如下结构图中的“外部”和“内部”分别是指(  )
A.黑人奴隶制和英国殖民统治 B.英国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
C.封建统治和英国殖民统治 D.封建统治和黑人奴隶制
15.社会主义的发展
A.列宁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马克思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思想变革往往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衰落”一词,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书影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的意大利,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一观点。意大利这一“内部文化的巅峰”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提取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从背景、影响等角度进行简要说明。
17.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两者(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不过,这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我们的独立和主权已经得到了确认。”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高喊“自由、平等、博爱”口号达到欧洲各地……革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纂了法典。
(1)据材料一,指出“融合的手段”和“崭新的制度”分别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一战争的领导人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揭开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写出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一部法律文献。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世界近代史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18.(北京中考改编)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过分。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人类也由此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依赖,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新能源。……短短数年内,铁路就因为它能够以比公路或运河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而支配了长途运输。——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时间 占比 类别 1750年 1851年 1870年
农村人口 84% 46% 30%
城市人口 16% 54% 70%
——根据《世界历史》编制
材料三:[英]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对19世纪中期一座工业城镇的描述。
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
材料四: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依据真实社会状况创作。一位同学阅读后,绘制了主人公的旅行路线示意图,并摘录书中对沿途社会状况的描述。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述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2)依据材料四,判断这一旅行应该发生在   。(写序号)请分别从交通工具和社会状况角度说明判断理由。
①14、15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时期
②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人类社会的上述变化体现了哪些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
1.B
A.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A项不符合题意;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 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B项符合题意;
C.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文明成果,C项不符合题意;
D.《天方夜谭》是阿拉伯帝国的文明成果,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古巴比伦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B
3.A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杰出代表,体现了古埃及在建筑和工程方面的巨大成就,属于非洲文明的一部分。《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的法律文献,反映了古代西亚地区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秩序,是亚洲文明的重要成果。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后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是亚洲文明在数学和天文学领域的重大贡献。古埃及(非洲)、古巴比伦(亚洲)和古印度(亚洲),这些文明都是古代亚非地区的代表,且各自在其领域内有着卓越的成就,A项正确;
题目中提到的都是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成果,与欧洲封建时代无关,排除B项;
埃及金字塔是非洲的,表述不全,排除C项;
题目中提到的都是古代文明,而非近代文明,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亚非文明的认识。
4.B
5.C
根据题干“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和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明成就,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元性,C项正确;
每个地区的文明都具有其独特性,材料没有涉及文明成就的高低,无法得出差异性的结论,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的文明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不能得出“共容性”的结论,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文明发展的好坏,无法得出特点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结论,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认识。
6.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古老的拜占庭帝国灭亡,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代罗马发展历程的相关史实。
7.A
8.C
9.C
结合所学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C符合题意;
大化改新发生在日本,排除A;
西欧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排除B;
题干反映的西欧大学的兴起,与自治城市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大学兴起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大学兴起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A
11.C
12.D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D项正确;
《汉谟拉比法典》颁布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排除A项;
《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B项;
《查士丁尼法典》颁布于拜占庭帝国时期,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拿破仑法典》的相关史实。
13.B
根据历史人物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因此他们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物,B项正确;
虽然克伦威尔、拿破仑建立了独裁统治,但他并非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排除A项;
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领导人物只与华盛顿相符,与其他两位不符,排除C项;
三个人物均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物,而非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杰出领袖,排除D项。
故选B项。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注意扎实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史实。
14.B
15.B
根据所学可知,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构成部分之一,它的产生表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1871年的巴黎公社表明要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十月革命表明社会主义政权在现实中成功建立了,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完整的体现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现实的发展过程,B项正确;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只能体现第三个阶段,排除A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构成部分之一,材料中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另两个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排除D项。
故选B项。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史实。
16.(1)说明:14—17世纪,文艺复兴以意大利为中心,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图片说明: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背景(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加深,工人运动兴起,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影响: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7.(1)“融合的手段”指光荣革命;“崭新的制度”指君主立宪制。
(2)战争: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华盛顿。
(3)事件: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律文献:《人权宣言》。
(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一致做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接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它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基础,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融合的手段”和“崭新的制度”分别指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指美国独立战争;这一战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王权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1791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宪法基本落实了宣言的原则。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为欧美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故世界近代史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
18.(1)变化: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近代铁路时代到来,社会流动性增强;城市化进程加快(或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2)②。理由:交通工具: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1807 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社会状况: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中的有关原则规定,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美国内战是1861—1865年,由此可知这一旅行应该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3)道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或创新驱动发展);科学技术能改变人类生活和世界面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体制机制创新有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
(1)依据所给的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近代铁路时代到来,社会流动性增强;城市化进程加快(或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2)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一旅行应该发生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1807 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社会状况: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中的有关原则规定,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美国内战是1861—1865年,由此可知这一旅行应该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或创新驱动发展);科学技术能改变人类生活和世界面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体制机制创新有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
故答案为:(1)变化: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近代铁路时代到来,社会流动性增强;城市化进程加快(或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2) 第1空、②。理由:交通工具: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1807 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社会状况: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中的有关原则规定,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美国内战是1861—1865年,由此可知这一旅行应该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3) 道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或创新驱动发展);科学技术能改变人类生活和世界面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体制机制创新有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
(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细心阅读,看看这些材料从哪些方面显示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其中的文字提示,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就是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
(3)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